橋梁墩柱模板錯臺控制措施及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44090
2024-10-19
7頁
64.50KB
1、11 區11111段第 111111 合 同 段橋梁墩柱模板錯臺控制措施及施工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審 批: 11段第111合同項目經理部二一四年五月橋梁墩柱模板錯臺控制措施及施工技術交底1、編制目的現階段本標段橋梁墩柱施工已陸續展開,為了明確橋梁墩柱施工作業的工藝流程、操作要點和相應的工藝標準,有效防止墩柱混凝土表面出現錯臺等外觀缺陷,現特編制本施工技術交底,指導、規范橋梁墩柱施工作業。2、編制依據 1 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 F502011。 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JTG F80/1-2004(第一冊)。 2指揮部、總監辦及駐地監理下發的相關文件及現場實際情況。本單位現有2、的技術能力、機械設備、施工管理水平及相關施工所積累的施工經驗。3、適用范圍及設計參數3.1、適用范圍本交底適用于國道222段第二合同段管段內17座橋梁墩柱施工。3.2、設計參數橋梁所處區域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均為0.15g,地震基本烈度度;本標段橋梁墩柱砼強度均為C40砼;本標段各橋梁施工工點墩柱類型分為圓形墩及矩形墩兩種形式,墩柱共計148個(墩柱根數為433根),墩柱鋼筋HRB400:951.011t,HPB300:344.547t;其中各類型墩柱如下:1.2m:共50個墩柱(148根墩柱);1.4m:共79個墩柱(237根墩柱);1.6m:共10個墩柱(30根墩柱);矩形墩1.8*6.5m:3、共9個墩柱,18根墩柱(本標段22中橋1#2#墩、22中橋1#2#墩、22中橋1#2#墩、2222#4#墩共9個墩位)。4、施工工藝及技術要求因模板問題造成的混凝土外觀質量通病主要體現在錯臺、板縫泛砂上,主要是因為模板在經過長期使用后,均不同程度的產生了變形,為解決這一問題,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對模板進行整修、調校合格后方可投入到后續施工中。另外,在各施工隊倒運模板時應嚴加保護,以防模板變形的現象發生。模板在調整時,用吊車進行分段吊裝,現場拼裝成整體,調整接縫位置,安裝就位。模板接縫間必須粘貼密封膠條,保證嵌縫填塞密實,另外要對模板間的接縫采用膩子抹平封堵,保證接縫嚴密、平整。模板整體拼裝時要4、求錯臺1mm,拼縫1mm。模板拼裝完成后,利用全站儀校正鋼模板垂度。墩身模板在整修、調整后要按拼裝順序進行編號,確定模板的組合,以便在后續施工中不造成混淆。同時對拼裝調校好的模板采用定位銷進行定位,這樣也方便再次使用和加固。模板在安裝前,必須在承臺混凝土上放樣出墩身十字線,并彈出墨線,模板在安裝時在其外側用鉛錘檢查垂直度,控制定位,組裝完畢后再用全站儀校核。模板安裝后要將螺栓全部擰緊固定,防止跑模現象發生。鋼模板在使用前一定要打磨光滑、平整并均勻涂刷脫模劑,并不得粘污鋼筋和成型后的砼表面,不能再出現因模板銹蝕而造成混凝土表面發黃等現象,同時也要防止涂刷脫模劑后模板二次污染。另外要對脫模劑進行認5、真選擇,好的的脫模劑應具備易于脫模、并保持混凝土不變色的性能。好的脫模劑對混凝土外觀色澤的均勻性、光潔度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4.1、鋼模的打磨清掃擦洗與保潔4.1.1、模板進場后,必須對鋼模板進行現場試拼,確保鋼模板垂直度、平整度,模板接縫等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鋼模板試拼合格后,應按要求對模板的表面進行認真細致的打磨清掃和擦洗,采用角磨機、砂輪片、電動鋼絲刷等工具和材料對模板表面殘留的電焊疙瘩、毛刺、油漆等污染物進行認真的打磨清掃,同時對模板局部不平整的部位進行整修,以保證模板的表面平整光滑。模板進場后,應按照以下標準對模板進行檢查驗收:鋼模板加工、制作質量標準項次項 目允許偏差(mm)1外形6、尺寸長和寬0,-1肋高52面板端偏斜0.53連接配件的孔眼位置孔中心與板面的間距0.34板端中心與板端的間距0,-0.55沿板長、寬方向的孔0.66板面局部不平17板面與板側撓度14.1.2、模板經打磨、驗收合格后,應用柴機油和汽油進行擦洗,將鋼模板加工時用以防銹的廢機油和油漆等污染物擦洗干凈,擦洗的潔凈度用白棉紗擦拭無污染痕跡為準,以保證砼墩柱表面的色澤清爽自然。模板擦洗干凈后,應立即涂刷潔凈無色的機油,并覆蓋彩條布等遮蓋材料加以保潔,防止雨淋生銹和灰塵污染,以備施工拼裝。4.1.3、鋼模板在支過程中要注意保潔,若有塵土、草屑污染等及時清理、刷油。支立過程中若經雨淋,要對模板表面進行二次處理7、刷油或刷隔離劑。4.2、鋼模板的施工要點4.2.1、鋼模板在墩位上施工之前,應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詳盡的技術交底,以便讓全體施工人員了解砼墩柱鋼模板施工的技術要求、質量標準、工藝流程等相關標準,并復查墩柱的基準線是否正確,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模板施工。4.2.2、鋼模板拼裝,應根據墩柱模板的重量、高度和現場的實際情況,選用能夠滿足起重量迴轉半徑和高度的汽車吊,一般墩柱高度在15m以下的采用起重量為16-25噸的汽車吊為宜,超過15m的采用25-30噸的汽車吊為宜。4.2.3、首節墩柱鋼模組裝完畢就位后,應認真進行技術復核,確保位置準確,底部與承臺、系梁砼接觸部位應墊以2cm厚8cm寬的閉孔海綿條進8、行密封,以防澆筑墩身砼時漏漿爛根;考慮到模板周轉次數,一般不宜采用砂漿封閉。邊沿應與模板表面齊平,4.2.4、鋼模板的拼縫一律采用2cm寬的雙面膠帶進行填縫,并擠壓密封,膠帶邊沿應與模板表面齊平,不允許高出鋼模板板面,高出部分應用壁紙刀等工具鏟平,以防膠帶被夾入砼中影響觀感質量。4.2.5、鋼模板的頂部四個角的適當部位栓以纜風繩加以穩固定位,纜風繩可采用16mm的鋼筋繩和2噸的手動葫蘆配合緊固,纜風繩與墩柱模板的夾角不得小于60度。鋼模板高度在15m以上的,應考慮設雙層纜風繩。墩柱模板高度在15m以下的,地錨的拉力不小于5噸。墩柱模板高度在15m以上,地錨的拉應力不小于8噸。第一層纜風繩設置高9、度為15m左右,第二層纜風繩應設在模板的頂部。鋼模板與腳手架要完全分離,并且避免澆注砼直接沖擊模板。4.2.6、砼墩柱鋼模板拼裝后,應立即對模板的平整度、垂直度和異型板平順度、連接螺栓、對拉螺栓的緊固力度以及模板的幾何尺寸等技術要求,進行系統的檢測,若發現問題立即整修,同時對鋼筋保護層的砼墊塊的位置和數量,也要進行認真的核對,確認鋼模板的拼裝質量達標后,再用經緯儀監測,通過調整四個角的纜風繩的拉應力,把模板的垂直度鎖定,同時對模板的十字軸線和頂帽高進行校驗,合格后再進行下道工序。4.2.7、鋼模板的拆除,應在澆注砼后的砼強度達到2.5MPa以上,能夠保證墩柱砼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傷為原則,砼內外溫10、差不大于15方可拆除。一般情況氣溫在20以下時,不小于24小時;氣溫在25以上時,不小于12小時。拆除模板的順序,一般應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則,拆除時要注意成品保護,不許在砼面上插入撬杠直接硬撬,要采用倒鏈對單塊模板進行多布點牽拉,以防模板撞擊腳手架或成品砼表面。同時要注意吊裝模板時防止劃傷墩柱砼表面,以免留下痕跡影響觀感質量。4.3、砼墩柱鋼模板施工質量驗收標準4.3.1、鋼模板的結構尺寸必須與設計要求和加工制作方案相符合。4.3.2、鋼模板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應符合模板設計和規范要求,并滿足施工多次使用不變型的要求。4.3.3、鋼模板的平整度,用2m靠尺檢測不大于5mm,不允許局部有凸凹不平11、的現象。4.3.4、鋼模板的軸線位移不大于10mm。4.3.5、鋼模板拼縫的鋼板邊緣,必須是經過機床加工的,不允許有剪板機剪切和氣割的痕跡,以及碰撞損壞等現象。4.3.6、鋼模板的曲線面應平順流暢,不允許有硬彎死彎;鋼模板的板面氧化膜應保持完好,不允許有銹斑和被硬砸敲打變型損壞的現象。4.3.7、鋼模板的接縫寬度不得大于0.2mm,拼縫不得大于0.5mm,相接兩塊板的高低差不得大于0.1mm,或者以手指觸摸無錯位感為準。接縫和拼縫寬度用千分塞尺進行檢測。4.3.8、鋼模板拼裝拆卸應方便省時省工省力,拆卸時不得損傷墩柱砼的表面和棱角。4.3.9、鋼模板安裝質量標準詳見下表:鋼模板安裝質量標準項次項 目允許偏差(mm)1模板高程基礎15柱、梁10墩臺102模板尺寸上部構造的所有構件+5,-0基礎30墩臺203軸線偏位基礎15柱8梁10墩臺104裝配式構件支承面的高程+2,-55模板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6模板表面平整(用2m直尺檢查)57預埋件中心線位置38預留孔洞中心線位置109預留孔洞截面內部尺寸+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