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自然博物館新館工程附屬工程車行道路砼路沿人行道施工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46462
2024-10-19
20頁
222KB
1、重慶自然博物館新館工程附屬工程(車行道路、砼路沿、人行道)施工方案編 制 人 審 核 人 編制單位 中國對外建設有限公司 編制時間 2011年8月13日 目錄一、編制依據二、工程概況三、施工準備四、施工技術方案五、施工進度計劃及機械人員安排六、質量保證措施七、安全防護措施八、環境保護措施 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施工圖及投標文件;2、西南04J812(室外附屬)圖集。二、工程概況1 工程概述本工程為重慶自然博物館新館工程附屬道路工程,其中車行道路長約800m,車行道旁配置有人行道路,人行道面積約1043。2 工程結構A、車行道路做法B、人行道做法三、施工準備1 現場準備首先重點是對各控制點、控2、制線、標高等進行復測,對目前的施工現場進行調整,以使整個現場能符合施工條件要求。2 技術準備一方面安排有關技術人員仔細閱讀施工圖紙,了解設計意圖及相關細節。另一方面開展有關技術交底、測量放線等技術準備工作。3 機械設備準備道路施工開工后,我公司將立即組織安排機具設備進場,根據施工區域的平面布置形式,布置施工機械,配備反鏟挖掘機;運土自卸汽車;振動壓路機;小型振動機具及其它施工工具。4 材料準備做好各種材料,構配件、成品、半成品的加工、預制和訂貨等準備工作,根據生產安裝提供加工訂貨計劃,確定進場時間。所有的材料均必須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并及時向業主、監理單位提供合格證明材料,材料供應商的資質等均3、須經建設單位認可。本工程砼采用商品砼,各種商品砼的組成設計由實驗室已出具,并經甲方和監理認可。四、施工技術方案1 車行道路1.1 路基土夯實層1.1.1 施工工藝:測量放線路基修整人工場地平整路基土夯實1.1.2 路基修整場地清理:主要清除工程區內石頭、雜草、垃圾以及監理工程師認為的其它有礙物。含細根須、植物、覆蓋草等的表層有機質土壤要及時開挖運至監理指定地點。 土方挖填:局部地區需要土方挖填的,用挖掘機挖土,并用汽車將土從高處就近運至低處,使場地平整。施工時按施工線進行施工,若在施工開挖中偏離指定開挖線,應重新修整。 1.1.3 人工場地平整 場地經機械修整后,輔以人工整平,以達到設計要求的4、平整度。1.1.4 路基土夯實路基土要求壓或夯實,將土方回填至設計標高后使用壓路機進行碾壓。新填路基每層回填碾壓厚度為200mm,路中間要比兩邊略高一些,以便在突遇大雨后,可及時排干漬水,防止雨水侵蝕地基土壤。施工中注意不能讓路基積水,含水量應保持在最佳含水量。壓路機碾壓速度在34km/小時。直線段由兩側向中心碾壓,超高段由內側向外側碾壓,輪跡要重疊,使路基土均勻的壓實到規定的密實度為止。壓路機碾壓路基無明顯輪跡經測試密實度達到90%,平整度、寬度、橫坡度均達到驗收標準并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方可進行下道工序。1.2 水泥碎石穩定層水泥穩定石屑底基層施工工藝流程請參見:圖1水泥碎石穩定層施工工藝5、流程框圖 。圖1 水泥碎石穩定層施工工藝流程框圖1.2.1 施工準備在鋪筑水泥碎石穩定層前,將路基表面的浮土、雜物清掃干凈。在正式鋪筑水泥碎石穩定層前,按監理工程師批準的地段修筑長度為100m試驗段,其施工工藝及方法(包括松鋪系數、壓實遍數、壓實程序、壓實機具組合,以及壓實時的含水量等)作為水泥碎石穩定層施工的控制依據。試驗段的試驗結果應達到規范要求,并取得監理工程師的批準和認可,即可作為指導本工程施工的技術依據,同時可正式施工水泥碎石穩定層。1.2.2 施工測量施工前恢復中線及邊線,設置曲線起終點和縱坡轉折點等樁位,并在底基層兩側每10m設一高程樁,通過掛線以控制攤鋪時的攤鋪厚度。做好原地面6、寬度測量放樣,寬度必須滿足設計要求。1.2.3 水泥碎石混合料原料的選擇本工程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采用商品混合料,其配比為水泥:碎石=6:94,混合料試件7天飽水抗壓強度不小于3.0Mpa,其中水泥選用初凝時間3h,終凝時間6h的3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碎石粒徑不小于31.5mm,壓碎值不小于26%,含泥量場地清理-定位測量平整路槽、夯實鋪碎石墊層鋪粗砂墊層按設計標高找平掛線鋪裝地磚清理表面成品保護2.2 測量平整場地在場地平整到位的基礎上,先按各部坐標尺寸和高程進行認真放樣測量,標出填挖尺寸,采用人工進行細整和夯實碾壓,使各部尺寸達到施工規范要求的誤差值范圍,通過工序檢測使之達到設計要求。平7、整碾壓過程如果土質過于干燥,還應灑水潤濕,以期達到壓實密度的要求。 2.3 墊層鋪設在成型的路槽上按設計厚度(松鋪要大20%左右)攤鋪碎石灌砂墊層。碎石粗骨料先下然后用細骨料和粗砂嵌縫,耙平經過壓路機碾壓或夯實成型后的墊層其厚度,平整度和標高必須符合設計要求,誤差應在規范允許范圍內。2.4 人行道磚的鋪設2.4.1 放樣人行道鋪砌前,根據設計的平面及高程,沿路中線(或邊線)進行測量放線,每5m10m安測一塊磚作為控制點,并建立方格網,以控制高程及方向。2.4.2 下墊層和墊層根據測量測設的位置及高程,進行下墊層和墊層施工。人行道采用100mm厚6%水泥石屑下墊層和20mm厚水泥砂漿墊層。2.48、.3 鋪砌a) 一般采用“放線定位法”順序鋪砌,水泥磚應緊貼墊層,不得有“虛空”現象。b) 常用三米直尺沿縱橫和斜角方向測量面層平整度,發現不符要求,及時整修。c) 鋪砌必須平整穩定,縱橫縫順直,排列整齊,縫隙均勻。2.4.4 灌縫及養生鋪筑完成后,經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灌縫。用過篩干砂摻水泥拌和均勻將磚縫灌滿,并在磚面灑水使砂灰下沉,表面用符合設計要求的水泥砂漿勾縫,勾縫必須勾實勾滿,并在表面壓成凹縫;待砂漿凝固后,灑水養生2d方可通行。2.5 成品保護鋪貼完成的地磚面層必須進行成品保護,為確保磚與砂漿的粘結強度,剛鋪貼完的地磚不能有任何人通行或者放置任何帶沖擊性的物品。在有行人通行的地方搭設9、通行便道,拉警示線,設警示牌、圍欄,需有專人執勤,保護不少于5天。五、施工進度計劃及機械人員安排1 施工進度計劃本工程計劃開工日期8月20日,計劃工期30天。詳細進度計劃如下:道路基礎土方開挖及回填:8月20日-8月31日道路水穩層施工:9月1日-9月10日路緣石安裝:9月7日-9月15日人行道施工:9月10日-9月20日改性瀝青面層:9月15日-9月20日2 機械、人員及材料安排2.1 機械安排 12T震動碾壓機 2臺(其中路基修整階段需要1臺,水穩層及面層施工階段需要2臺)自卸貨運車 2臺(只在路基修整階段使用)反鏟挖掘機 1臺(只在路基修整階段使用)瀝青噴油機 1臺(在瀝青砼鋪攤前在基層10、上噴砂透油層時使用)瀝青砼攤鋪機 2臺(在鋪攤瀝青砼時使用)小型振動機具及其它施工工具若干2.2 人員安排各類機械操作工人共 8人泥水技工 8人各類雜工 25人木工 3人電工 1人2.3 材料安排按照施工圖預算編制材料用量分析和材料供應計劃,根據施工實際進度提前二至三天進場。六、質量保證措施a) 對現場施工人員加強質量教育,強化全員的質量意識,以全員工作質量來保證工程質量;b) 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建立各級質量保證體系,落實各級質量責任制;c) 嚴格按照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 、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等規范標準以及監理工程師的指示精心組織施工,搞好技術交底和職工崗位培訓工作,確保路11、面施工質量;d) 搞好測量、各施工工序、試驗等技術工作。開工前認真做好檢驗、復測工作,施工測量必須進行換手復核,使道路平面位置、高程、結構尺寸準確無誤。施工中嚴把各工序關,并配備完整的試驗、測量儀器設備,混合料拌合、運輸、振搗、整平、養護等工序必須符合規范的要求;e) 攪拌廠應向現場提供產品合格證及水泥用量、粒料級配、混合料配合比、R7強度標準值;f) 項目經理部實行定期工程質量檢查制度。消除質量隱患,對質量事故做到“三不放過”,實行質量一票否決權,獎優罰劣,對不合格工序進行返工;g) 在施工中推行標準化作業, 嚴格內部質量檢查簽證制度和隱蔽工程檢查簽證制度,實行自檢、互檢、交接檢“三檢”制度12、,所有上道工序經自檢合格,并經監理工程師檢驗簽證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七、安全防護措施a) 施工前,應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b) 運輸車輛應鳴笛倒退,并由人指揮和查看車后;c) 施工中所有機械設備嚴禁非操作人員登機。夜間施工,在機械設備上均應有照明設備和明顯的示警標志;d) 施工中嚴禁所有機械設備的機手擅離操作臺,嚴禁用手或工具觸碰正在運轉的機件;e) 施工現場必須做好交通安全工作,路口設置標志,并由專人指揮。夜間施工,路口、模板及基準線樁附近應設置警示燈或反光標志,專人管理燈光照明;f) 施工機電設備派專人負責保養、維修和看管13、,施工現場的機電、電線、電纜盡量放置在無車輛、人、畜通行部位,確保用電安全;g) 現場操作人員必須按規定佩戴防護用品,使用有毒、易燃的材料、填縫料、水泥時,其防毒、防火、防塵按有關規定嚴格執行;h) 所有施工機械、電力、燃料、動力等操作部位,嚴禁吸煙和有任何明火;i) 停工或夜間必須有專人值班保衛,嚴防原材料、機械、機具及零件等失竊。八、環境保護措施a) 路面施工期間加強施工環保教育,增強環保意識,并加強施工場地環境衛生管理、監督和檢查;b) 在路面施工段指派專人清理環境衛生,排除積水,及時整治運輸道路和停車場地,做到文明施工;c) 廢棄的水泥混凝土、基層殘渣和所有機械設備的修理殘渣及油污等廢棄物應分類集中處理;d) 施工現場的鋼筋、工具、機械設備等應擺放整齊。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