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隧道噴射混凝土施工工藝手冊.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47518
2024-10-19
9頁
76.50KB
1、隧道噴射混凝土施工工藝手冊版本號:ZGZT1J-NGZQ6-SD-05編 制:復 核:審 核:目錄第一章 噴射混凝土設計2第二章 噴射混凝土工藝框圖2第三章 噴射混凝土施工工藝31、施工準備31.1技術準備31.2 原材料及配合比準備31.3機具準備42、混凝土攪拌43、混凝土運輸44、噴射作業45、養護5第四章 噴射砼施工要點6第五章 質量檢驗7第一章 噴射混凝土設計隧道初期支護噴射混凝土采用濕噴工藝,、級圍巖拱墻噴射素混凝土;、級圍巖拱墻素合成纖維砼、仰拱噴射素砼;噴射砼設計強度等級為C25,24h強度等級不應低于10Mpa。襯砌形式abcabcdabc噴砼規格拱部邊墻素混凝土合成纖維混凝2、土仰拱無素混凝土設置部位及設置厚度(cm)拱部512122325252525282828邊墻512121225252525282828仰拱/10101525282828第二章 噴射混凝土工藝框圖噴混凝土配合比選定檢查開挖斷面尺寸,清除浮碴,清理受噴面施工機具就位噴射混合料拌合噴射混合料運輸初噴混凝土施作錨桿、鋼架、掛鋼筋網清除初噴面粉塵復噴至設計厚度清理施工機具加入速凝劑加入合成纖維或鋼纖維圖1 噴射混凝土施工工藝圖第三章 噴射混凝土施工工藝1、施工準備1.1技術準備施工前,應由專業工程師向現場技術人員、作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并確認人員、設備、材料、機具、作業環境滿足正常作業的要求。1.2 原3、材料及配合比準備表1 噴混凝土原材料技術要求材料名稱技術要求水泥1)應優先采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強度等級不宜低于42.5MPa。2)遇含有較高可溶性硫酸鹽地層或地下水地段,應按侵蝕類型和侵蝕程度采用相應的抗硫酸鹽水泥;水泥的安定性、凝結時間均應合格。骨料與水泥中的堿離子可能發生反應時,應選用低堿水泥;噴混凝土需要有較高早期強度時,可選用硫鋁酸鹽水泥或其他早強水泥;3)有特殊要求時,應使用相應的特種水泥。砂、石1)粗骨料應采用堅硬耐久的碎石或卵石(豆石),或兩者混合物。嚴禁選用具有潛在堿活性骨料,當使用堿性速凝劑時,不得使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的石料。噴混凝土中的石子最大粒徑不宜大于15m4、m,噴射鋼纖維混凝土中的石子最大粒徑不宜大于10mm,骨料級配宜采用連續級配。按重量計含泥量不應大于1,泥塊含量不應大于0.25。2)細骨料應采用堅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細度模數應大于2.5。砂中小于0.075mm的顆粒不應大于20。含泥量不應大于3,泥塊含量不應大于0.5。水水質應符合工程用水的有關標準,水中不應含有影響水泥正常凝結與硬化的有害雜質,不應使用污水、海水、PH值小于4.5的酸性水、硫酸鹽含量按計超過水重1的水。速凝劑1)應對混凝土的后期強度無明顯損失;對混凝土和鋼材無腐蝕作用;不污染環境,對人體無害。采用低堿或無堿速凝劑。2)在使用速凝劑前,應做與水泥的相容性試驗及水泥凈漿凝結效5、果試驗,嚴格控制摻量;水泥凈漿初凝時間不應大于5min,終凝時間不應大于10min。減水劑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GB8076)、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50119)或行業標準一等品及以上的質量要求和其它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品種和摻量應經試驗確定。合成纖維噴射混凝土中的合成纖維宜采用聚丙烯纖維,材質應滿足設計要求。合成纖維的品種、規格、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合成纖維抗拉強度不宜小于280MPa。合成纖維長度和直徑允許偏差應為設計尺寸的10%。合成纖維不得有妨礙纖維與水泥粘結的雜質,也不得混有妨礙水泥硬化的化學成分。表2 C25噴射混凝土理論配合比(/m3)水泥砂碎石(510)水速凝6、劑減水劑合成纖維11.961.960.350.050.8%0.27%450883882158183.61.2中材P.O42.5梧州西江平南丹竹飲用水天津雍陽天津雍陽青島旭城表3 原材料每盤稱量的允許偏差序號材料名稱允許偏差1水泥2%2粗、細骨料3%3水、外加劑2%4合成纖維2%1.3機具準備隧道單口每工作班施工,設備機具配置應結合隧道開挖方法、工期要求進行合理配置,配套的生產能力應為均衡施工能力的1.21.5倍。表3主要機械設備配置表序號機械設備名稱數量1挖掘機1臺2裝載機1臺3混凝土運輸車23臺4空壓機23臺5濕噴機24臺6通風機1臺2臺7拌合站1套2、混凝土攪拌濕噴砼攪拌采取全自動計量強制7、式攪拌機,施工配料應嚴格按配合比進行操作,速凝劑在噴射機喂料時加入。3、混凝土運輸運輸采用砼運輸罐車,隨運隨拌。噴射砼時,多臺運輸車應交替運料,以滿足濕噴砼的供應。在運輸過程中,要防止混凝土離析、水泥漿流失、坍落度變化以及產生初凝等現象。摻有合成纖維混凝土的攪拌時間宜為45min。攪拌完成后隨機取樣,如纖維已均勻分散成單絲,則混凝土可投入使用,若仍有成束纖維,則至少延長攪拌時間30s才可使用。4、噴射作業噴射操作程序應為:打開速凝劑輔助風緩慢打開主風閥啟動速凝劑計量泵、主電機、振動器向料斗加混凝土。噴射混凝土作業應采用分段、分片、分層依次進行,噴射順序應自下而上,分段長度不宜大于6m。噴射時先8、將低洼處大致噴平,再自下而上順序分層、往復噴射。噴射混凝土分段施工時,上次噴混凝土應預留斜面,斜面寬度為200300mm,斜面上需用壓力水沖洗潤濕后再行噴射混凝土。分片噴射要自下而上進行并先噴鋼架與壁面間混凝土,再噴兩鋼架之間混凝土。邊墻噴混凝土應從墻腳開始向上噴射,使回彈不致裹入最后噴層。分層噴射時,后一層噴射應在前一層混凝土終凝后進行,若終凝1h后再進行噴射時,應先用風水清洗噴層表面。一次噴混凝土的厚度以噴混凝土不滑移不墜落為度,既不能因厚度太大而影響噴混凝土的粘結力和凝聚力,也不能太薄而增加回彈量。邊墻一次噴射混凝土厚度控制在710cm,拱部控制在56cm,并保持噴層厚度均勻。頂部噴射混9、凝土時,為避免產生墮落現象,兩次間隔時間宜為24h。噴射速度要適當,以利于混凝土的壓實。風壓過大,噴射速度增大,回彈增加;風壓過小,噴射速度過小,壓實力小,影響噴混凝土強度。因此在開機后要注意觀察風壓,起始風壓達到0.5MPa后,才能開始操作,并據噴嘴出料情況調整風壓。一般工作風壓:邊墻0.30.5MPa,拱部0.40.65MPa。土質隧道噴射混凝土時噴射機的壓力一般不宜大于0.2MPa。噴射時使噴嘴與受噴面間保持適當距離,噴射角度盡可接近90,以使獲得最大壓實和最小回彈。噴嘴與受噴面間距宜為1.52.0m;噴嘴應連續、緩慢作橫向環行移動,一圈壓半圈,噴射手所畫的環形圈,橫向4060cm,高110、520cm;若受噴面被鋼架、鋼筋網覆蓋時,可將噴嘴稍加偏斜,但不宜小于70。如果噴嘴與受噴面的角度大小,會形成混凝土物料在受噴面上的滾動,產生出凹凸不平的波形噴面,增加回彈量,影響噴混凝土的質量。5、養護噴射混凝土終凝2小時后,應進行養護。石質隧道采用噴霧養護,土質隧道采用養護液養護。養護時間不小于14d。當氣溫低于+5時,不得灑水養護。第四章 噴射砼施工要點1、在隧道開挖完成后,先按設計及驗標要求噴射混凝土封閉巖面,然后打設錨桿、架立鋼架、掛鋼筋網,最后對初噴巖面進行清理后復噴至設計厚度。2、噴射前應對受噴巖面進行處理。一般巖面可用高壓水沖洗受噴巖面的浮塵、巖屑,當巖面遇水容易潮解、泥化時,11、宜采用高壓風吹凈巖面。若為泥、砂質巖面時應掛設細鋼筋網,用環向鋼筋和錨釘或鋼架固定,使其密貼受噴面,以提高噴射混凝土的附著力。噴射混凝土前,宜先噴一層水泥砂漿,待終凝后再噴射混凝土。3、設置控制噴射混凝土厚度的標志,一般采用埋設鋼筋頭做標志,亦可在噴射時插入長度比設計厚度大5cm的鐵絲,每12m設一根,作為施工控制用。4、若遇受噴面有涌水、滲水或潮濕的巖面,噴射前應按不同情況進行處理。大股涌水宜采用注漿堵水后再噴射混凝土。小股水或裂隙滲漏水宜采用巖面注漿或導管引排后再噴射混凝土。大面積潮濕的巖面宜采用粘結性強的混凝土,如添加外加劑、摻合料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10.1.2噴射混凝土原材料先檢驗合12、格后才能使用,速凝劑應妥善保管,防止受潮變質。嚴格控制拌合物的水灰比,經常檢查速凝劑注入環的工作狀況。噴射混凝土的坍落度宜控制在813cm,過大混凝土會流淌,過小容易出現堵管現象。噴射過程中應及時檢查混凝土的回彈率和實際配合比。噴射混凝土的回彈率:側壁不應大于15%,拱部不應大于25%。5、噴射混凝土拌合物的停放時間不得大于30min。6、必須在隧道開挖后及時進行施作。噴射混凝土嚴禁選用具有潛在堿活性骨料。噴混凝土厚度應預埋厚度控制標志,嚴格控制噴射砼的厚度。7、噴射前應仔細檢查噴射面,如有松動土塊應及時處理。噴射機應布置在安全地帶,并盡量靠近噴射部位,便于掌機人員與噴射手聯系,隨時調整工作風13、壓。8、噴射完成后應檢查噴射混凝土與巖面粘結情況,可用錘敲擊檢查。同時測量其平整度和斷面,并將此斷面與開挖斷面對比,確認噴射砼厚度是否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當有空鼓、脫殼時,應及時鑿除,沖洗干凈進行重噴,或采用壓漿法充填。9、在噴射側壁下部時,需將上半斷面噴射時的回彈物清理干凈,防止將回彈物卷入下部噴層中形成“蜂窩”而降低支護強度。第五章 質量檢驗驗收標準:客運專線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1、噴射混凝土的早期(1d)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每一噴射循環檢查一次。檢驗方法:施工單位采用貫入法或拔出法檢測,監理單位見證檢測。2、噴射混凝土14、的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用于檢查噴射混凝土強度的試件,應采用大板切割法制取;當不具備切割條件時也可采用邊長150mm的立方體無底試模,在其內噴射混凝土制作試件,試件成型的噴射方向應與邊墻相同,噴射混凝土標準養護試件的試驗齡期為28d。當對強度有懷疑時,可在混凝土噴射地點采用鉆芯取樣法隨機抽取制作試件做抗壓試驗。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每一作業循環檢驗一次,每個循環至少在拱部和邊墻各留置一組檢驗試件。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查次數的20%見證取樣檢測或按施工單位檢查次數的10%平行檢驗。檢驗方法:施工單位進行混凝土強度試驗。監理單位檢查混凝土強度試驗報告并進行見證取樣檢測或平行檢驗。3、噴射混凝土的厚度和15、表面平整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平均厚度大于設計厚度。 檢查點數的80%及以上大于設計厚度。最小厚度不小于設計厚度2/3。表面平整度的允許偏差為100mm。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每一作業循環檢查一個斷面,每個斷面應從拱頂起,每間隔布設一個檢查點檢查噴射混凝土的厚度。監理單位見證檢查或按施工單位檢查斷面的20%抽查。 檢驗方法: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檢查控制噴層厚度的標志、鑿孔或無損檢測測量厚度,用自動斷面儀或攝影儀等儀器測量斷面輪廓檢查表面平整度。5、噴射混凝土表面應密實、平整,無裂縫、脫落、漏噴、露筋、空鼓和滲漏水,錨桿頭鋼筋無外露。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敲擊。6、噴射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應符合設計配合比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每工作班不少于一次。檢驗方法:坍落度試驗。7、噴射混凝土拌制前,應測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據測試結果和理論配合比調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每工作班不應少于一次。雨天或含水率有顯著變化時,應增加含水率檢測次數。檢驗方法:砂、石含水率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