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出口級開挖支護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47588
2024-10-19
11頁
115KB
1、技 術 交 底 書單位:中鐵隧道集團溫福鐵路項目部下白石工區 編號:XBS-CK-DS-001工程名稱級圍巖段開挖、支護工程部位DK194+524+422交底項目級圍巖段開挖、支護施工交底人復核人審核人日期日期日期一、施工內容DK194+524+422段級圍巖開挖、支護。詳見附圖“出口級圍巖開挖支護技術交底級圍巖開挖斷面示意圖”。二、主要工程材料1、型鋼拱架:I20a工字鋼,縱向間距0.8m。2、網片:6.5mm鋼筋,網格間距1515cm,0.82.2m雙開式。 8mm鋼筋,網格間距1515cm,0.82.2m雙開式。3、噴射砼:潮噴C25砼,厚度28cm。4、錨桿(管)材料:拱部為帶排氣裝置2、中空注漿錨桿:25鋼管,壁厚5mm,長度4m,間距:環1.0m縱0.8m。邊墻為砂漿錨桿:22螺紋鋼,長度4m;間距:環1.0m縱0.8m。鎖腳錨桿:22螺紋鋼,長度4m; 5.連接筋:22螺紋鋼,長度0.8m。三、施工順序施工準備測量放樣土石方開挖掌子面素噴出碴鋼架架立系統錨桿施作掛網噴砼。四、施工方法 開挖:采用環形開挖預留核心土法進行,開挖時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機進行,必要時采用淺孔弱爆破開挖,人工輔助修邊,每循環進尺不超過0.8m。出碴采用挖掘機扒碴,裝載機和自卸汽車出碴。底板進行開挖時嚴格按照測量放樣的標高和輪廓線(出口至進口為4.9的上坡)進行,開挖時盡量保證底板平整,以避免低洼處積水3、影響作業和文明施工。開挖時兩側留0.4m0.4m水溝,并保證排水順暢,在前期路基未進行時可在洞口設集水坑,待沉淀后采用污水泵抽至線路右側高速路左側溝;同樣洞內仰拱澆筑附近排水時也設集水坑,采用污水泵抽至洞口設集水坑,再排走。支護:開挖結束后,立即采用C25砼封閉掌子面和拱墻部35cm,并及時進行鋼架、錨網噴支護。本段圍巖支護方式:超前小導管預支護(超前管棚)、工字鋼架、拱部系統錨桿為帶排氣裝置的中空錨桿、邊墻為砂漿錨桿、鋼筋網鋪設等形式。1.超前注漿小導管:采用手持YT28風鉆鉆孔打入法。風鉆鉆孔,成孔后進行檢查和用高壓風或高壓水進行清孔,人工用錘擊或鉆機將小導管頂入孔內。導管尾部外露足夠長度4、,并與鋼拱架焊接在一起,小導管施工搭接長度不小于1.0m。小導管安設后,用塑膠泥封堵孔口及周圍裂隙。用注漿機將漿液通過導管注入巖體。注漿液為水泥漿或水泥砂漿,注漿壓力為0.51.0MPa。當注漿量、注漿壓力達到設計值時可結束注漿。2.型鋼拱架:鋼架在開挖和初噴后立即架設,根據開挖方法和步驟分部分片安裝,安裝前清除底腳下的虛碴及雜物;為了使左右側支護上部拱架便于與下部連接,安裝拱部鋼架時在拱腳處墊上墊板并用鎖腳錨管鎖固。安裝好的拱架用縱向連接筋連成一體,按設計施作注漿錨桿,將錨桿的尾部焊于拱架上。3.砂漿錨桿:當拱架架立定位后,立即施作墻部砂漿錨桿。鉆孔采用YT28手持風鉆成孔,成孔后進行檢查和5、用高壓風或高壓水進行清孔;人工用錘擊或鉆機將錨桿頂入孔內,尾部外露部分與鋼拱架焊接在一起;注漿前采用塑膠泥封堵孔口及周圍裂隙以免注漿時漏漿,用注漿機將漿液通過倒退式注漿法注入孔內,注漿壓力為0.51.0MPa,當注漿壓力達到設計終壓穩定后可結束注漿。4.帶排氣裝置的中空注漿錨桿:鉆孔方式同砂漿錨桿施工。檢查鉆孔達到標準后,安裝錨桿和止漿塞,并按設計比例配漿,采用擠壓泵注漿。當注漿壓力達到設計終壓穩定后可結束注漿,然后安裝專用墊板。5.鋼筋網施工:鋼筋網片預先在洞外加工好備用,錨桿施作好后進行鋼筋網的鋪設,采用綁扎形式鋪掛,鋼筋網應隨高就低緊貼初噴面,必要時用打淺孔埋膨脹螺栓,鋼筋網固定于螺栓上6、,并與錨桿尾部焊接,鋼筋網搭接長度不得小于20cm。五、施工工藝要求開挖:開挖斷面尺寸要符合設計要求,開挖輪廓線采用有效的測量手段進行控制;拱部允許超挖平均為10cm,最大不超過15cm,邊墻、仰拱、隧底平均為10cm;需要爆破時,采用光面爆破,周邊眼間距3550cm,周邊眼抵抗線為4560cm,開挖采用環向開挖預留核心土法,具體工序和施工注事項參看附圖“出口級圍巖開挖支護技術交底開挖環形開挖預留核心土法施工工序示意圖(一)、(二)”。支護:1.超前注漿小導管:小導管施作里程為DK194+476+422。小導管采用直徑為42熱軋無縫鋼管,壁厚為3.5mm、L=4m的熱軋無縫鋼管,導管環向間距07、.4m,利用鉆床在鋼管壁按30cm間距梅花型鉆孔,孔徑為10,鋼管前端加工成尖錐形,以利于在松散圍巖中安裝;小導管外插角小于510,鉆孔孔徑應大于設計的導管直徑35mm;鋼管頂入長度不小于鋼管長度的90%;小導管施工縱向間距2.4m,搭接長度不小于1.0m;注漿采用水泥砂漿為M20(每盤配合比為水:水泥:砂=22.5:50: 50kg),注漿壓力控制在0.51.0MPa,終壓控制在22.5MPa,注漿作業時做好記錄,記錄每根小導管的位置、注漿時間、吸漿量,壓力狀況,跑漿情況并以此確定終止時間和判定支護效果;正式注漿前,先注入清水,檢查機械設備是否正常,管路連接是否正確。詳見附圖“出口級圍巖開挖8、支護技術交底超前小導管示意圖”。 欠挖處理凈空檢查前期準備,鋼拱架、鋼筋加工測量定位斷面檢查鋼架拼裝架立就位錨桿鎖定、系統錨桿施作 設置縱向連接鋼筋、安設鋼筋網噴混凝土固定結束不合格錨桿鉆機、注漿泵等設備就位型鋼鋼架施工工藝2.型鋼鋼架:隧道鋼架在本段為I20a,間距為0.8m一榀,型鋼鋼架加工在平整的場地上進行,控制平面翹曲度。鋼架加工不得有假焊,焊縫表面不得有裂紋、焊瘤等缺陷;檢查焊點是否漏焊,合格品的要編號,避免混用;安裝拱架前先對圍巖進行4cm的素噴,以保證安全;型鋼鋼架的下端設在穩固的地層上,拱腳開挖高度低于上部開挖底線1520cm,下墊砂層和鋼板,便于安裝和下部連接,各節鋼架間以螺9、栓連接,連接板必須密貼;安裝好的每片拱架在拱腳處打好32.5砂漿(L=4.0m)鎖腳錨管,每側拱腳不得少于2根,尾部牢固焊接于拱架上;拱架橫向和高程誤差為5cm,垂直度2,左右縱向誤差5cm;鋼架與初噴混凝土之間盡量貼緊,如因開挖造成凹凸不平,并有較大間隙時,設置混凝土墊板或鋼板,嚴禁用片石和木材填塞,保護層厚度不小于2cm;鋼架要全部被噴射混凝土覆蓋,保護層厚度不小于4cm;兩排鋼架間用22鋼筋拉桿縱向連接牢固,環向間距1.0m,以便形成整體受力結構;鋼拱架的安設必須在開挖后2小時內完成。型鋼鋼架加工詳見附圖“出口級圍巖開挖支護技術交底級圍巖工字鋼架示意圖(一)、(二)”。布設孔位鉆 孔清 10、孔砂漿拌制機具調試錨桿加工注漿密實度試驗注 漿錨桿入孔砂漿錨桿施工工藝3.砂漿錨桿施工:隧道墻部系統錨桿均采用砂漿錨桿,錨桿桿體的抗拉強度不小于180KN,錨桿采用22砂漿錨桿、L=4.0m、錨桿間距環向1.0m縱向0.8m,呈梅花形布置;桿體直徑要均勻、一致,無嚴重的銹蝕、彎折;孔徑要與錨桿直徑相匹配,錨桿孔徑大于設計的錨桿直徑15mm;孔深比錨桿稍長一些(10cm 以上);孔向按設計方向鉆進,垂直坡面或巖面;錨桿桿體除銹除油,桿體插入錨桿孔時,保持位置居中,桿體插入孔內的長度不得短于設計長度的95%,實際粘接長度亦不短于設計長度95%;砂漿拌和均勻,并調整和易性,隨拌隨用,一次拌和的砂漿在11、初凝前用完;砂漿未達到設計強度的70%時,不得隨意碰撞, 3天內不得懸掛重物。注:注漿配合比及壓力見本交底“超前注漿小導管”部分。4.帶排氣裝置的中空注漿錨桿:隧道拱部系統錨桿均采用帶排氣裝置的中空注漿錨桿,中孔注漿錨桿直徑為25mm,L=4.0mm,環向1.0m縱向0.8m梅花型布置,帶排氣裝置;桿體直徑要均勻、一致,無嚴重的銹蝕、彎折;孔徑要與錨桿直徑相匹配,錨桿孔徑應大于設計的錨桿直徑15mm,孔深一般比錨桿稍長一些(10cm 以上);孔向應按設計方向鉆進,垂直巖面;錨桿規格、長度、直徑符合設計要求,錨桿桿體除銹除油;注漿壓力控制在0.51.0MPa,終壓控制在22.5MPa,排除孔內氣12、體,確保孔內漿液飽滿,錨桿墊板(150mm150mm6mm)與孔口混凝土密貼;砂漿未達到設計強度的70%時,不得隨意碰撞,3天內不得懸掛重物。注漿漿液標號、配合比、抗拉強度同“砂漿錨桿”。注:注漿配合比見本交底“超前注漿小導管”部分。孔位檢查測量錨桿孔位鉆 孔注漿設備就位調試注 漿 配 置注漿參數試驗注 漿 設 計安 設 錨桿噴射混凝土封閉注漿面效果檢查錨桿 注 漿錨桿加工是否中空注漿錨桿施工工藝5.鋼筋網施工工藝: 開挖后,先噴一層4cm砼后再掛網。鋼筋網片預先洞外加工好備用,鋼筋網采用8150150mm和6.5150150mm雙層鋼筋網,網片加工成0.8m2.2m雙開式,錨桿施作好后進行鋼13、筋網的鋪裝,8鋪設于拱架外緣、6.5鋪設于拱架內緣,鋼筋網應隨高就低緊貼初噴面,鋼筋網固定于錨桿桿體頭部,并與錨桿尾部焊接。施工技術措施:使用的鋼筋須經試驗合格,使用前要除銹,在洞外分片制作,安裝時搭接長度不小于一個網格;人工鋪設,必要時利用風鉆氣腿頂撐,以便貼近巖面,噴混凝土時,減小噴頭至受噴面距離和風壓,以減少鋼筋網振動,降低回彈。鋼筋網噴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小于2cm,噴射中如有脫落的石塊、土或砼塊被鋼筋網卡住時,必須及時清除干凈。詳見“出口級圍巖開挖支護技術交底連接筋加工及鋼筋網示意圖”。 6.噴射砼施工工藝采用28cm厚C25噴砼,拱墻采用錨網噴、仰拱采用素噴;拱墻噴砼中摻改性聚酯纖維14、,摻量為1.2kg/m3;C25每盤用量配合比為(水:水泥:砂:碎石:速凝劑)23.5:50: 90:90:2.0kg。混凝土由洞外拌和站集中拌料,混凝土運輸車運到工作面。噴射混凝土前,用水、高壓風將松土或巖面粉塵和雜物進行清理,噴射作業分段、分片、由下而上順序進行,初噴混凝土厚度35cm。錨桿、鋼筋網、鋼架等安裝完后進行復噴混凝土作業,噴至設計厚度。施工技術措施:噴射混凝土水泥采用3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原材料計量要準確,雜質含量不超標,砂、石料、水泥、水的計量誤差2%,速凝劑、纖維等外加劑的計量0.5%;設置控制噴混凝土厚度的標志;噴射前處理危石,檢查開挖斷面凈空尺寸;采用攪拌機拌制混15、凝土;用高壓水沖洗受噴面,當受噴面遇水易泥化時,用高壓風吹凈巖面;噴射作業分段(不超過6m)、分片(2.0m2.0m)、分層(58cm),由下而上順序進行;噴嘴與巖面垂直,距受噴面1.52.0m,傾斜角度不得大于10,噴射時噴嘴需要反復緩慢地作螺旋劃圈否則會使砼分離,表面不平整,且回彈率增加;施工中經常檢查出料彎頭、輸料管和管路接頭,發現堵管時立即關機。噴射砼拌和物的停放時間不得大于30分鐘;每一次砼噴射完成后2小時后派專人進行灑水養護,每天養護2次,養護時間不少于14天。六、隧道監控量測通過施工現場的監控量測,為判斷圍巖穩定性,支護、襯砌可靠性,二次襯砌合理施作時間,以及修改施工方法、調整圍16、巖級別、變更支護設計參數提供依據,指導日常施工管理,確保施工安全和質量。1、量測項目、測試方法量測項目在采用噴錨構筑法施工時必須進行,監控量測必測項目見下表:序號監測項目測試方法和儀表測試精度備注1洞內、外觀察現場觀察、地質羅盤2二次襯砌前凈空變化收斂計0.1mm全站儀采用非接觸觀測法3拱頂下沉水準測量的方法,水準儀、鋼尺1mm一般進行水平收斂量測4地表下沉水準測量的方法,水準儀、塔尺1mm淺埋隧道必測(H02b)注:H0隧道埋深;b隧道最大開挖寬度。2、測點布置凈空變化、拱頂下沉和地表下沉(淺埋地段)等必測項目應設置在同一斷面,其量測斷面間距10m布設一個斷面,每個斷面兩條水平收斂和一處拱頂17、下沉,具體布置參看布置圖。3、量測頻率各項量測項目量測頻率根據位移速度和量測斷面距開挖面距離,分別按以下兩表確定。當按兩表選擇量測頻率出現較大差異時,取量測頻率較高的作為實施的量測頻率。表1-2 量測頻率(按位移速度)位移速度(mm/d)量測頻率52次/d151次/d0.511次/23d0.20.51次/3d0.21次/7d表1-3 量測頻率(按距開挖面距離)量測斷面距開挖面距離(m)量測頻率(01)b2次/d(12)b1次/d(25)b1次/23d5b1次/7d注:b隧道開挖寬度。各項量測作業均應持續到變形基本穩定后23周結束。4、監測數據的統計分析與信息反饋工程監控量測作為施工組織的核心內18、容之一,置于動態管理體系之中,具體包括監測、數據的整理分析和信息反饋等幾個主要方面。1)量測數據的整理、分析數據整理:把原始數據通過大小順序,用頻率分布的形式把一組數據分布情況顯示出來,進行數據的數字特征計算以及離群數據的取舍。回歸分析和曲線擬合:繪制量測數據的時態變化曲線圖(即時態散點圖)和距開挖面關系圖。在取得數據后,根據散點圖的數據分布狀況,選擇合適的函數,對監測結果進行回歸分析,預測該測點可能出現的最大位移值或應力值,預測結構的安全狀況,防患于未然。還可通過插值法,在實測數據的基礎上,采用函數近似的方法,求得符合測量規律而又未實測到的數據。2)建立監測管理等級基準建立監測變形管理等級標19、準,管理等級分三等,其等級劃分及相應基準值見下表。表1-4 變形管理等級管 理 等 級管 理 位 移 (mm)施 工 狀 態UU0/3可正常施工U0/3U2U0/3應加強支護U(2U0/3)應采取特殊措施注:U實測位移值;U0最大允許位移值。3)建立快速信息反饋渠道為確保監測結果的質量,加快信息反饋速度,建立快速信息反饋平臺。設置監測小組,監測數據均由計算機管理,做到每日監測結果的及時上報。4)信息反饋設計的主要內容施工方法變更的建議;施工工序的更改;預留變形量的修改或確認;設計參數的修改或確認;輔助施工措施的選擇與變更;周邊環境的影響評估及輔助施工措施建議。表1-埋深圍巖類別5 結構允許相對20、位移表(%)50m50300m0.200.800.601.60注:相對位移指實測位移值與兩點間距離之比或拱頂下沉實測值與隧道寬度之比。詳見“出口級圍巖開挖支護技術交底監控量測圖”。七、質量及驗收要求1、錨桿的孔位偏差為150mm,深度誤差不得大于50mm,錨桿插入長度不得小于設計長度的95%,且應位于孔的中心,錨桿孔的深度要大于錨桿長度10cm,;錨桿孔距誤差不得大于150mm;錨桿保護層在采用水泥砂漿時不得小于8mm,其強度等級不低于M20;2、鋼架安裝間距、橫向及高程與設計允許偏差為5cm,垂直度為2;加工好后周邊拼裝允許誤差為3cm,平面翹曲必須小于2cm;保護層和表面覆蓋層厚度-5mm21、;腹板上鉆孔的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鋼架節點焊接長度應大于4cm,且對稱焊接。3、噴射砼:石子最大粒徑不大于15mm,含泥量不大于1%,泥塊含量不大于0.25%;細骨料的模數大于2.5,砂中小于0.075mm的顆粒不大于20%,含泥量不大于3%,泥塊含量不大于0.5%;噴射砼拌和物的坍落度控制在813cm;噴射砼平均厚度不小于28cm,厚度檢查點數的80%及以上大于28cm,最小厚度不小于19cm。噴射砼的拱部回彈率不大于25%,邊墻不大于15%,表面平整度用2米直尺檢查,允許偏差為100mm。原材料每盤稱量的允許偏差:見表1-6。 表1-6 序號材料名稱允許偏差1水泥2%2粗、細骨料3%3水222、%4外加劑、纖維2%5、鋼筋網的網格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網格尺寸允許偏差為10mm;鋼筋網搭接長度應為個網孔,允許偏差為50mm。6、超前小導管施工允許偏差:序號項目允許偏差1方向角22孔口距50mm3孔 深+50mm0現場技術人員及施工人員必須先熟悉本技術交底,并按照交底要求施工;對于不明確或有疑義的地方,及時與技術部聯系。施工完成后由安全生產部按交底要求進行自檢,并按格式填寫好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和分項工程質量驗收紀錄,報技術部驗收。八、安全注意事項1、各種施工、操作人員先進行崗前安全培訓,做到持證上崗。班組在班前進行上崗交底、上崗檢查、上崗記錄的“三上崗”和每班一次的“一講評”安全活動。223、 做好個人防護,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作業工程前,每個人必須檢查自己的防護品,達到作業時安全可靠。施工人員,尤其是電工、電焊工、混凝土噴射手等嚴格按規定佩戴好防護用品。3、電工、機械設備操作員、電焊工、爆破工等工種必須持證上崗,并且按照施工規定作業。4、施工場地根據作業性質,作好安全警示牌和和所有安全操作規程上墻。5、對所有電線線路的架設必須架在具有絕緣材料的支架上,且具備安全高度、距離。6、機械作業時,在作業半徑范圍內嚴禁站人。7、需要高空作業時,人員必須配帶安全繩和安全帶。8、進入工地必須戴好安全帽,禁止穿高根鞋或拖鞋,不允許赤膊作業。9、對進行爆破作業時,安全員必須警笛,所有24、人必須處于安全警戒線以外。對爆破后的瞎炮必須派專業人員進行處理,處理結束達到安全可靠時,才可以進行下一步作業。10、安全員必須在所有場地上24小時巡視,發現存在安全隱患情況,必須派人員進行處理后,方可允許人員靠近,情況嚴重時必須上報相關部門和負責人。11、按消防部門的規定配足滅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設施,并由當地消防部門檢查認可后投入使用。定期進行消防檢查和宣傳教育,積極采取消防措施,防患于未然。12、施工人員到達隧道工作面后,應首先檢查工作面是否處于安全狀態。支護、拱頂是否穩定,如有松動危石應清除并加以支護。13、注漿管、高壓水管、風管連接處必須牢固可靠,檢查安全后方可作業。14、各種運輸設備不25、得人貨混裝,設備不準載人。裝碴時,運碴車輛應停穩并制動,起動前應鳴笛。洞內運輸車輛限速行駛。作業地段的行車速度不得大于15km/h,成洞地段行駛時速不得大于25km/h。洞內車輛行駛嚴禁超車。進洞車輛及內燃機械必須選用帶凈化裝置或低污染的柴油機,汽油機械的車輛不得進洞作業。15、在棄碴場安排推土機或裝載機經常推碴,推碴時留適當的余碴,并安排卸碴指揮人員對自卸汽車進行卸碴指揮,確保自卸汽車倒車安全棄碴。九、環境保護施工過程中注意保護周邊環境。噴射砼時的污水、廢料等集中處理,防止污染破壞周圍農田水利設施。清洗施工機械、機具的廢水、廢油、垃圾等嚴禁隨意排放、丟棄,污染環境。施工完成后,必須清理場地,不得亂堆、亂放施工材料。接收人: 接收日期: 年 月 日第 11 頁 共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