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人:地**
編號:1247702
2024-10-19
3頁
45.50KB
1、技術交底內容交底部位:火風山隧道明洞鋼筋本隧道明洞縱向鋼筋間距為15cm,箍筋均按內層環筋中心線間距弧長30cm布置,環向鋼筋按15cm縱向間距布置。詳見設計圖S02S021-022一、明洞鋼筋施工工藝1、每批鋼筋必須具有生產廠家的質保單,并由試驗室抽樣試驗合格后方可入使用。2、為保證洞身鋼筋位置準確,上下垂直,間隔均勻,在平臺上按洞身截面尺寸設五道縱向鋼管做托架,架起洞身主筋,并固定鋼筋位置,下部與仰拱鋼筋采用機械連接。直徑22mm主筋采用機械連接,其余采用單面焊接,焊接長度不小于10d,且位于同一連接區段內的縱向受力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不應大于50%,鋼筋錨固長度、接頭錯開長度應滿足相關規范2、要求。3、為保證直徑小于22mm鋼筋焊接接整齊,間距符合規范要求,焊接前鋼筋上用卷尺量出控制點并劃線。鋼筋搭接長度符合規范要求,并在搭接焊周圍用石棉水泥板進行遮擋,以免濺出火花燒壞防水層。4、襯砌鋼筋施工4.1鋼筋加工4.1.1鋼筋不應存在有害的缺陷,如裂紋及疊層。經用鋼絲刷或其他方法除銹及去污后的鋼筋,其尺寸、橫截面和拉伸性能等應符合設計要求。4.1.2鋼筋的截斷與彎折由合格工人用專門設備在工地加工車間進行。4.1.3鋼筋按圖紙所示形狀彎折,預埋鋼筋不得在澆筑混凝土現場臨時彎折,所有鋼筋都應冷彎。4.1.4彎曲半徑必須按圖紙所示要求進行。4.2鋼筋安裝4.2.1鋼筋應按圖紙所示的位置準確的安3、裝,并用批準的支撐將鋼筋牢靠的固定好,使其在澆注過程中不致移位,主筋保護層厚度不小于40mm。4.2.2如構件有數層鋼筋,且上層重量較大,在安裝就位時,可使用特制的鋼筋支架。支架應支承在下層鋼筋上、不得直接支承在模板上。4.2.3應避免在最大應力處設置接頭,并盡可能使接頭交替排列,接頭間距相互錯開的距離應不小于35d(d為鋼筋直徑),且不小于500mm。如在裝配式構件的連接處,不論受壓或受拉均不受限制。4.2.4熱軋鋼筋可按圖紙所示或取得監理工程師同意而采取搭接。4.3鋼筋連接4.3.1鋼筋焊接前,必須根據施工條件進行試焊,合格后方可焊接,焊工必須有考試合格證書。 4.3.2鋼筋連接采用電弧焊4、。大直徑鋼筋應根據要求采用機械接頭。焊接點和鋼筋彎曲處的間距應大于10d(d為焊接鋼筋的直徑),接頭不應布置在最大應力處。4.3.3焊接鋼筋的質量驗收內容和標準應按JGJ18-2012執行。4.3.4鋼筋的級別、直徑、根數和間距均應符合設計要求,采用機械連接、焊接的鋼筋網和鋼筋骨架不得由變形、松脫和開焊。4.3.5鋼筋表面骨架要有足夠的鋼筋支撐,以保證其施工強度。4.3.6直徑小于22mm鋼筋接頭采用搭接或綁條電弧焊時,按設計圖要求采用單面焊縫。二、襯砌鋼筋質量要求: 襯砌鋼筋的檢查項目序號名稱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和數量1雙層鋼筋上下層排距5尺量:兩端、中間各1處2受力主筋間距10尺量:連5、續3處以上3綁扎搭接長度受拉HPB級鋼30d尺量:每20m檢查3個接頭HRB級鋼35d受壓HPB級鋼20dHRB級鋼25d4拉接筋、箍筋間距20尺量:連續3處以上5保護層厚度-10, +5尺量:兩端、中間各1處外觀檢查:鋼筋應平直、無損傷,表面無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銹蝕。三、安全保護措施6.1施工機械定機、定人、定崗,認真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堅持交接班,并作好記錄。6.2各種電氣設備和輸電線路有專人經常進行檢查、維修、調整等工作。所有的動力線和設置并保持在最佳的絕緣和安全狀態。電器(氣)設備外露和傳動部分,必須加裝遮攔或防護罩。6.3機械轉動部分應設置防護罩,電動機必須有接地裝置,移動或修理6、機器及管線路時,應先停電,并切斷電源、風源。6.4鋼筋施工場地應滿足作業需要,機械設備的安裝要牢固、穩定,作業前應對機械設備進行檢查。6.5鋼筋切斷機作業前,應先進行試運轉,檢查刃口是否松動,運轉正常后,方能進行切斷作業。切長料時應有專人把扶,切短料時要用鉗子或套管夾牢。不得因鋼筋直徑小而集束切割。 6.6電焊機應安設在干燥、通風良好的地點,周圍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在潮濕地點工作,電焊機應放在木板上,操作人員應站在絕緣膠板或木板上操作更換場地,移動電焊機時,必須切斷電源,檢查現場,清除焊渣。在高空焊接時,必須系好安全帶。焊接周圍應備有消防設備。焊接模板中的鋼筋、鋼板時,施焊部位下面應墊石棉板或鐵板。3 共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