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公寓無粘結預應力結構施工工藝.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47772
2024-10-19
3頁
41.50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預應力混凝土工程施工工法與工藝合集
1、高層公寓無粘結預應力結構施工深圳華民大廈工程是一棟高層公寓樓,框架筒體結構,31層,總高99.6m,建筑面積27100m2,該工程627層(除25層),采用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樓板,板厚200mm,預應力樓板覆蓋面積17000m2,第5、25層為非預應力轉換層。外圍框架柱之間用扁梁(bh=800mm550mm)連接。第1章 無粘結筋布置該工程樓蓋框架柱以內無粘結筋呈雙向布置,形成雙向板,無粘結筋多為曲線形狀,樓板四周為懸挑板,無粘結筋有曲線型、直線型兩種,此部分除配有預應力底筋外,尚有部分無粘結面筋,以承受負彎矩,板配筋詳見圖4-1-1(圖中除注明直束外,其余均為曲束)。框架連續梁內配有7Uj12、5無粘結鋼絞線,暗梁內配3Uj15無粘結鋼絞線,見圖4-1-2。第2章 無粘結筋及張拉配套錨固系統1.預應力筋用j15低松弛高強度鋼絞線,極限強度達l860MPa,無粘結筋用量約90t。預應力筋張拉端用QM夾片錨具(圖4-1-3),固定端用擠壓錨具(圖4-l-4)。2.張拉設備采用YC一20D型千斤頂,ZB4500型電動油泵及前卡千斤頂。預應力張拉噸位用量程60MPa精度1.5級的壓力表控制。使用前由國家工程質量檢測中心在油泵、千斤頂和壓力表配套的條件下逐套標定。第3章 無粘結預應力樓板施工順序放線下料固定端擠壓修補盤放鋪筋驗收混凝土澆筑養護張拉封端拆模。第4章 無粘結筋的下料及鋪放l.下料長3、度的計算:預應力筋分一端張拉和兩端張拉兩種。一端張拉時(圖4-1-5):L總=L1+L2+L3兩端張拉時:L總=L1+2L2式中L1對直線筋,兩端承壓板之間的長度;對曲線筋,.根據反彎點位置分解為多段單波拋物線,分段計算,然后累加;L2張拉端預留長度,對一般千斤頂為700mm,對前卡千斤頂為250mm;L3由擠壓錨具型號確定,一般情況下為100mm。2.無粘結筋的下料組裝:采用砂輪切割機下料,固定端組裝用YCJ一600千斤頂。3.無粘結筋的鋪設固定:板內綁扎非預應力底筋后,開始鋪設無粘結預應力底筋,最后鋪設非預應力面筋及無粘結面筋。雙向連續平板中,無粘結筋大都是沿兩個方向曲線布置,互相穿插,施4、工操作較困難,鋪設前根據雙向鋼絞線各交點的標高,編出無粘結筋的鋪設順序圖,標高低的先放,高的后放。板內無粘結筋用l2鋼筋制成各種標高的支架固定,在反彎點位置及中間每隔1.5m設1個支架。梁內無粘結筋在支座處可直接用鉛絲綁在非預應力筋骨架上,在中點及反彎點位置沿梁寬方向每隔1m用12鋼筋焊在梁箍筋上,無粘結筋從此筋上通過并綁扎牢固。預應力筋的凈保護層在梁中為40mm,在板中為20mm。水電預埋管鋪設時要避免移動預應力筋的垂直位置。張拉端的承壓板用鐵釘固定在端部模板上,以保持張拉作用力與承壓板面垂直。第5章 模板安裝與拆除模板模采用18mm厚七合板,木龍骨,鋼管頂撐。無粘結預應力樓板除框架柱之間用5、扁梁連接外,其余都是平板,支模比肋形樓板方便,但張拉時上部的施工荷載及樓蓋的自重對結構產生較大的應力。為防止梁板出現裂縫,設計要求梁下支撐及板下位于1/3跨度處支撐剛張拉后不能拆除,也不能先拆后撐,所以在支模時要考慮所保留的支撐不受其他位置拆模的影響,按設計要求該支撐需保留至張拉層以下第三層。第6章 混凝土澆筑混凝土C40級,塌落度35cm,振搗時要避免碰壞鋼絞線涂包層。澆筑前如發現聚乙烯套管有裂縫,可用塑料膠帶纏繞修補,并設專人觀察無粘結筋及承壓板的位置,如被移位或振斜應及時校正。承壓板處有螺旋箍筋必須振搗密實,以確保張拉時混凝土有足夠的承壓力。第7章 張拉與封端1.張拉: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6、強度80%即可張拉。用4臺YC-20D型千斤頂,采用應力控制,伸長值校核。每根張拉力為195.20kN。張拉順序:先張拉梁內預應力筋,后張拉板內預應力筋,梁內預應力筋從梁中軸附近開始,再按左右對稱方法張拉其余各束。通長的預應力筋在一端張拉后,另一端補拉。2.封端:張拉結束后,無粘結筋多余部分用氣焊切斷,切割后露出錨具夾片外約30mm,再用C40混凝土封閉張拉槽孔(圖4-1-6)。第8章 標準層施工進度計劃標準層施工進度計劃見圖4-I-7,圖中墻混凝土的夜間澆筑未列出。標準層預應力施工人員:下料與固定端擠壓8人5d=40工日,鋪設固定20人2d=40工日,張拉8人2d=l6工日,總計96工日。第7、9章 技術要求l.預應力完成后每層樓面施工階段容許的面荷載(含本層樓板自重)不得超過l2kN/m2。張拉結束后,對7層外凈懸挑2700mm的樓板加荷4.9kN/m2,測得端部撓度2.3mm。2.由于該工程內筒比柱的剛度大得多,為防止張拉后給轉換層留下較大的殘余彎矩使柱開裂,原設計在這兩層柱四周留設后澆帶。后決定取消后澆帶,采用在這兩層柱內加筋的措施,柱配筋率從1.187%提高到1.489%,張拉后未發現異常現象。第10章 經濟效益1.節省材料:我們將面積相同的一個標準預應力無梁樓蓋(941m2)和第25層非預應力肋形樓蓋進行分析比較,見表4-l-1。經濟效益比較方案混凝土(m3)鋼筋(t)周轉材料鋼筋鋼絞線夾板()木枋()頂撐(根)非預應力層預應力層節約21519817462604.6135511002554231.510.5120095624415.602.節約人工、縮短工期:由于樓板下僅四周設有框架梁,其余均為平板,所以模板安裝、拆除方便,不僅節約木工用量,而且減少模板損耗,標準層預應力樓蓋比非預應力肋形樓蓋安裝模板可減少ld,整個工程可縮短工期2ld,節約木工1100工日。3.采用無粘結預應力平板結構,降低了梁的高度和層高,提高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在該建筑物受規劃限制了總高的情況下多加l層,增加建筑面積約l000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