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運專線鐵路隧道開挖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47822
2024-10-19
21頁
4.73MB
1、技 術 交 底 書編制單位:貴廣鐵路GGTJ-11標段第一項目部主送單位一項目部各架子隊編號QDKW項目名稱隧道開挖技術交底日期交底內容:一、雙側壁導坑開挖法先開挖隧道兩側的導坑,及時施作導坑四周初期支護,必要時施作邊墻襯砌,然后再根據地質條件、斷面大小,對剩余部分采用兩臺階或三臺階開挖。該方法主要應用于級圍巖淺埋、偏壓地段及IV級圍巖片壓段。1雙側壁導坑法施工工藝施工工藝流程見圖1。2雙側壁導坑法施工工序施工工序見下圖。架立周邊鋼架,必要時設底部橫撐施作錨噴支護依次開挖部噴砼封閉掌子面,施作錨噴支護,閉合成環開挖部,接長臨時鋼架,拆除下部橫撐拆除臨時鋼架(56m),澆筑仰拱澆筑填充混凝土澆筑2、二次襯砌施作防水層監控量測開挖部,進尺同鋼架間距清理掌子面,測量放線開挖部,進尺同鋼架間距開挖部,進尺同鋼架間距噴砼封閉巖面噴砼封閉巖面施作洞身錨桿施作洞身錨桿架立鋼架、臨時鋼架及橫撐架立鋼架、臨時鋼架及橫撐錨噴支護,閉合成環施作超前支護、注漿監控量測監控量測錨噴支護,閉合成環開挖部,進尺同鋼架間距超前地質預報 圖1 雙側壁導坑施工工藝流程圖2.1利用上一循環架立的鋼架施作隧道超前支護。機械開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必要時采用弱爆破開挖。噴8cm厚C25混凝土封閉掌子面。施作部導坑周邊的初期支護和臨時支護,即初噴4cm厚混凝土,架立型鋼鋼架和I18臨時鋼架,并設50mm鎖腳錨桿(管),安設I18橫3、撐。安裝徑向錨桿后復噴混凝土至設計厚度。2.2在滯后于部23m后,機械開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必要時采用弱爆破。噴8cm厚C25混凝土封閉掌子面。導坑周邊部分初噴4cm厚混凝土。接長型鋼鋼架和I18臨時鋼架,根據實際地質情況,必要時安設I18橫撐。鉆設徑向錨桿后復噴混凝土至設計厚度。2.3.在滯后于部23m后,機械開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必要時采用弱爆破,并施作導坑周邊的初期支護,步驟及工序同。2.4.在滯后于部23m后,機械開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必要時采用弱爆破,并施作導坑周邊的初期支護,步驟及工序同。2.5.利用上一循環架立的鋼架施作隧道超前支護。機械開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必要時采用弱爆破。噴4、8cm厚C25混凝土封閉掌子面。導坑周邊初噴4cm厚混凝土,架立拱部型鋼鋼架,安裝徑向錨桿后復噴混凝土至設計厚度。2.6.在滯后于部1m距離后,機械開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必要時采用弱爆破,噴8cm厚C25混凝土封閉掌子面。2.7.在滯后于部23m后,機械開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必要時采用弱爆破。噴8cm厚C25混凝土封閉掌子面。(3)安設I18橫撐。2.8.在滯后于部23m后,機械開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必要時采用弱爆破。隧底周邊部分初噴4cm厚混凝土,安設I20a鋼架使鋼架封閉成環,復噴混凝土至設計厚度。逐段拆除靠近已完成二次襯砌68m范圍內兩側壁底部鋼架單元。2.9灌筑IX部仰拱及隧底填充(仰5、拱與隧底填充應分次施作)。2.10.根據監控量測結果分析,待初期支護收斂后,拆除I18臨時鋼架及上部臨時橫撐。利用襯砌模板臺車盡早一次性灌筑部襯砌(拱墻襯砌同時施作)。3.施工要點(1)側壁導坑形狀應近似橢圓形,導坑斷面寬度一般為整個斷面的1/3;(2)兩側壁導坑超前中部1020m,可獨立同步開挖支護,中部采用臺階法開挖,保持平行作業;(3)導坑開挖后應及時進行初期支護及臨時支護,工序變化處之鋼架(或臨時鋼架)應設置鎖腳錨桿,并盡早封閉成環。(4)中部開挖時由于開挖跨度大,斷面形狀扁平,應在拱部支護完成后設臨時豎向支撐,以減少拱頂下沉;(5)根據監控量測信息,初期支護穩定后拆除臨時支護,一次拆6、除長度不超過10m,并注意加強監控量測;(6)臨時支護拆除后應及時施作仰拱和二次襯砌;4.施工注意事項(1)隧道施工應堅持“弱爆破、短進尺、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的原則;(2)小炮開挖或人工開挖,嚴格控制裝藥量;(3)工序變化處之鋼架(或臨時鋼架)應設置鎖腳鋼管,以確保鋼架基礎穩定;(4)導坑開挖寬度及臺階高度可根據施工機具、人員安排等進行適當調整;(5)鋼架之間縱向連接鋼筋應及時施作并連接牢固;(6)施工過程中每次拆除臨時鋼架的長度不能超過10m,以確保施工安全;(7)軟弱及不良地質隧道仰拱應緊跟、仰拱距開挖面距離宜控制在40m內;(8)施工中,應按有關規范及標準圖的要求,進行監控量測,及7、時反饋結果,分析洞身結構的穩定,為支護參數的調整提供依據。5.施工安全和環境保護(1)開始施工前,必須對施工工藝中存在的危險源進行辨識和安全危險評估,編制安全管理實施方案,并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2)施工過程中必須對施工人員加強安全技術交底,在推廣新技術和使用新型機械設備時,應對員工進行再培訓和安全教育;(3)進洞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進洞作業人員應佩戴防塵面具。禁止無關人員進洞;(4)開挖作業必須保證安全。開挖時必須減少對圍巖的擾動;(5)爆破后應檢查爆破和開挖面情況,清楚瞎炮、殘炮和危石;(6)開挖面和未襯砌地段應隨時檢查,險情應及時處理;(7)開挖工作面與襯砌的距離必須在保證施工安全并力求8、減少施工干擾的原則下合理選定;(8)開挖不得危及襯砌、初期支護及施工設備的安全;(9)施工作業地段的出碴車輛行車速度不得大于15Km/h,成洞地段不得大于25Km/h;在襯砌模板臺車等狹窄地段必須設置減速和警示標志;(10)出碴時間洞內必須加強通風,保證洞內清晰,并且使洞內環境符合職業健康標準。二、臺階開挖法先開挖上半斷面,待開挖至一定長度后同時開挖下半斷面,上下半斷面同時并進的施工方法。主要應用于正洞、級圍巖施工。1.1施工工藝流程施工工藝流程圖見圖1。1.2臺階法施工工序說明施工工序見圖2。第1部:開挖部后及時進行上臺階噴、錨、網系統支護,架設鋼架并復噴砼至設計厚度,形成較穩定的承載拱。第9、2部:在滯后部1520m后開挖部,并進行下導初期支護。第3、4部:及時施作仰拱砼、填充混凝土,及早封閉成環。第5部:根據圍巖量測結果,適時施作二次襯砌。測量放線拱部超前支護上導坑開挖、出碴下導坑開挖、出碴下部初期支護超前地質預報上部初期支護圍巖監控量測圍巖監控量測圍巖監控量測圍巖穩定性評判、修正施工方案,確定二次襯砌施作時間仰拱填充施工下一工序仰拱 圖1 臺階法施工工藝流程圖2上、下臺階法施工開挖工序示意圖3.臺階法施工要點:(1)臺階高度根據地質情況、隧道斷面大小和施工機械設備情況確定,上臺階高度2.5m,臺階長度為一倍洞徑;(2)上臺階施作鋼拱架時,采用擴大拱腳和鎖腳錨桿等措施,控制圍巖和10、初期支護變形,必要時施作臨時仰拱;(3)下臺階在上臺階噴射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0%以上時開挖,當巖體不穩定時需縮短進尺,必要時下臺階分左右兩部錯開開挖,并及時施作初期支護和仰拱,形成閉合結構;(4)施工中要解決好上下臺階的施工干擾問題,下部施工應減少對上部圍巖、支護的擾動;(5)下臺階施作時要保證初支鋼架整體順接平直,螺栓連接牢固;(6)仰拱及填充應超前二次襯砌且全幅澆筑,仰拱距掌子面距離:III級圍巖90m,IV級圍巖50m,V級40m圍巖二次襯砌及時跟進。(7)工藝改進:對于軟弱圍巖中采用臺階法,可以考慮與預留核心土、挖中槽等方法結合。在上臺階開挖時,預留核心土,以便迅速完成拱部開挖,及時11、施作初期支護。在下部臺階開挖時,先拉中槽,擴大作業面,為兩側快速開挖和支護創造條件。4.施工安全和環境保護(1)開始施工前,必須對施工工藝中存在的危險源進行辨識和安全危險評估,編制安全管理實施方案,并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2)施工過程中必須對施工人員加強安全技術交底,在推廣新技術和使用新型機械設備時,應對員工進行再培訓和安全教育;(3)進洞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進洞作業人員應佩戴防塵面具。禁止無關人員進洞;(4)開挖作業必須保證安全。開挖時必須減少對圍巖的擾動;(5)爆破后應檢查爆破和開挖面情況,清楚瞎炮、殘炮和危石;(6)開挖面和未襯砌地段應隨時檢查,險情應及時處理;(7)開挖工作面與襯砌的距12、離必須在保證施工安全并力求減少施工干擾的原則下合理選定;(8)開挖不得危及襯砌、初期支護及施工設備的安全;(9)施工作業地段的出碴車輛行車速度不得大于15Km/h,成洞地段不得大于25Km/h;在襯砌模板臺車等狹窄地段必須設置減速和警示標志;(10)出碴時間洞內必須加強通風,保證洞內清晰,并且使洞內環境符合職業健康標準。三、隧道全斷面開挖法采用全斷面一次開挖成形的施工方法。主要應用于雙線隧道正洞級圍巖圍巖的施工。循環進尺宜控制在34.0m。1施工工藝流程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風槍鉆孔裝 藥聯網起爆初 噴出 碴測量放線布孔通風排煙簡易臺車退出下一工序其他人員撤離處理危石圖 隧道全斷面法開挖工藝流程13、圖2全斷面法施工工序說明第1部.測量放樣:測放中線、水平及炮眼位置;第2部.鉆孔:上部、下部同時人工風槍鉆孔,全斷面開挖,光面爆破。第3部.通風排煙、出碴:通風排煙后,出碴用裝載機裝碴,自卸汽車運輸至棄碴場。第4部.初期支護:初期支護噴射混凝土采用噴射機濕噴。初期支護結束后,進入下一開挖循環施工。3.施工控制要點3.1應配備鉆孔臺車或多功能臺架及高效率裝運設備,合理安排工序的平行交叉作業,縮短循環作業時間,提高施工進度。3.2利用深孔爆破增加循環進尺,控制周邊眼間距及角度,改善光面爆破效果,減少超欠挖。3.3全斷面法開挖應優先考慮錨桿和錨噴砼、掛網、撐梁等支護形式,初期支護應及時施作,圍巖條件14、變化時及時調整施工方法。3.4有條件時可采用導洞超前的開挖方法,合理組施工,保證作業安全。3.5加強對開挖面前方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的探測,對不良地質情況要及時預測預報,有針對性地采取應急措施(包括改變施工方法),保證施工安全。四、隧道三臺階臨時仰拱法開挖三臺階臨時仰拱法就是將大斷面劃分成自上而下三個小單元進行開挖,縮小開挖斷面;采用臨時仰拱就是使每個小單元及時封閉成環,形成環向受力,有效地發揮初期支護整體受力效果,有效阻止支護結構變形。適用于IV級圍巖、V級圍巖地段,與初期支護鋼架配合使用,施工時根據圍巖完整性、地層風化程度、地下水發育情況等選用。1.三臺階臨時仰拱法施工工藝流程詳見下圖。超前15、地質預報測量放線拱部超前支護上部開挖、出碴上中下部進行五個循環圍巖監控量測上部初期支護中部開挖、出碴圍巖監控量測中部初期支護圍巖穩定性評判、修正施工方案,確定二次襯砌施作時間下部開挖、出碴圍巖監控量測下部初期支護底部開挖圍巖監控量測底部初期支護仰拱仰拱填充施工下一工序圖 三臺階法臨時仰拱法施工工藝流程圖2.施工工序2.1.(1)利用上一循環架立的鋼架施作隧道超前支護。(2)弱爆破部。(3)施作部導坑周邊的初期支護,即初噴4cm后砼,架立格柵鋼架、并設鎖腳鋼管。(4)導坑底部鋪設I18輕型工字鋼,噴20cm厚砼,施作部臨時仰拱,必要時封閉掌子面。(5)鉆設系統錨桿后復噴砼至設計厚度。2.2(1)16、在滯后部35m后,弱爆破部。(2)導坑周邊部分初噴4cm砼,架立格柵鋼架,并設鎖腳鋼管。(3)導坑底部噴8cm厚砼,施作部臨時仰拱。(4)鉆設系統錨桿后復噴砼至設計厚度。2.3(1)在滯后于部35m后,弱爆破開挖部。(2)初噴4cm厚砼,架立格柵鋼架。(3)隧底周邊部分噴砼至設計厚度。2.4灌筑部仰拱及隧底填充(仰拱及隧底填充應分次施作)。2.5根據監控量測結果分析,待初期支護收斂后,利用襯砌模板臺車一次性澆筑V部襯砌(拱墻襯砌一次施作)。2.6量測工作應緊跟施工,及時反饋信息,以調整支護參數。2.7開挖前應根據施工圖紙施做超前支護,一般多采用小導管超前注漿加固。2.8開挖過程中堅持“管超前、17、短進尺、弱爆破”的原則。3.三臺階臨時仰拱法施工工序示意圖4.施工注意事項(1)隧道施工應堅持“弱爆破、短進尺、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的原則;(2)小炮開挖或人工開挖,嚴格控制裝藥量;(3)導坑開挖寬度及臺階高度可根據施工機具、人員安排等進行適當調整;(4)鋼架之間縱向連接鋼筋應及時施作并連接牢固;(5)施工中,應按有關規范及標準圖的要求,進行監控量測,及時反饋結果,分析洞身結構的穩定,為支護參數的調整提供依據;(6)當地層穩定性較好時,在確保施工安全前提下可取消臨時仰拱;(7)軟弱及不良地質隧道仰拱應緊跟、仰拱距開挖面距離宜控制在40m以內。五、隧道三臺階開挖法1、三臺階開挖法主要步驟1.18、1上部弧形導坑環向開挖,施做拱部初期支護,每循環進尺為1榀拱架間距,核心土頂至拱頂開挖線高度不大于1.5m,以人工開挖為主;1.2中臺階左右錯開開挖,施作墻部初期支護,每開挖循環進尺為2榀拱架間距,左側距掌子面距離為6榀拱架距離,右側滯后于左側開挖,保持4榀拱架距離,同時保留核心土,以挖掘機配合人工開挖;1.3下臺階開挖同中臺階;1.4每循環核心土開挖時,棄土用于臨時機械作業平臺的構筑,并修整出作業通道。1.5開挖時中、下臺階核心土位置修整為作業通道,通道修整時,臺階核心土嚴禁全部除去,右側壁未開挖支護側距開挖線邊緣不小于3.5m。滯后于下臺階12m開挖隧底,施做隧底初期支護并及時澆施作仰拱鋼19、筋混凝土及填充混凝土。2、施工注意事項2.1當現場地質有變化時,現場施工負責應及時通知技術人員,調整各部臺階長度或施工方法,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及早封閉成環,保證施工安全。2.2根據地質條件,按設計要求做好超前支護,防止圍巖松弛,保證隧道開挖安全。2.3各部平行開挖,平行施做初期支護,各分部初期支護銜接緊密,開挖后及時封閉,初期支護及早成環。仰拱緊跟下臺階,下臺階距仰拱不得超過16m,及時閉合構成穩固的支護體系。2.4測量人員要注意拱頂沉降觀測,及時向技術負責人反饋圍巖及支護的變形情況,以調整支護參數和預留變形量,保證施工安全。2.6二次襯砌要及時施作跟進,二襯滯后仰拱施工24m,距掌子面距離20、不超過72m。1、三臺階七步開挖法白石嶺隧道DK704+361+690、DK705+560+595段圍巖級別為級,襯砌類型為b與c,隧道開挖方法采用三臺階七步開挖法施工。 隧道三臺階七步開挖法施工工藝原理和特點隧道三臺階七步開挖法是以弧形導坑開挖留核心土為基本模式,分上、中、下三個臺階七個開挖面,各部位的開挖與支護沿隧道縱向錯開、平行推進的隧道施工方法。三臺階七步開挖法具有下列技術特點: 施工空間大,方便機械化施工,可以多作業面平行作業。部分軟巖或土質地段可以采用挖掘機直接開挖,工效較高。 在地質條件發生變化時,便于靈活、及時地轉換施工工序,調整施工方法。 適應不同跨度和多種斷面形式,初期支護21、工序操作便捷。 在臺階法開挖的基礎上,預留核心土,左右錯開開挖,利于開挖工作面穩定。 當圍巖變形較大或突變時,在保證安全和滿足凈空要求的前提下,可盡快調整閉合時間。 三臺階七步開挖法施工要求 以機械開挖為主,必要時輔以弱爆破; 弧形導坑沿開挖輪廓線環向開挖,預留核心土,開挖后及時支護; 其他分步平行開挖,平行施做初期支護,各分部初期支護銜接緊密,及時封閉成環; 仰拱緊跟下臺階,及時閉合構成穩固的支護體系; 施工過程通過監控量測,掌握圍巖和支護的變形情況,及時調整支護參數和預留變形量,保證施工安全; 完善洞內臨時防排水系統,防止地下水浸泡拱墻腳基礎。 施工工藝說明三臺階七步法施工效果圖見附圖1322、。三臺階七步開挖法施工步驟如下:第一步:a.利用上一循環架立的鋼架施作隧道超前支護;b.弱爆破開挖部,同時,每循環進尺一次,掌子面噴5cm厚砼封閉;c.分部施作部導坑周邊的初期支護,即初噴4cm厚砼,架立鋼架;d.施作鎖腳鋼管;e.鉆設系統錨桿后復噴砼至設計厚度。第二步:a.在滯后于部一段距離后,弱爆破左右交錯開挖、部;b.噴5cm厚砼封閉掌子面;c.導坑周邊部分初噴4cm厚砼,施作鋼架,并設鎖腳鋼管;d.鉆設系統錨桿后復噴砼至設計厚度。第三步:a.在滯后于部一段距離后,弱爆破左右交錯開挖、部;b.導坑周邊部分初噴4cm厚砼,施作鋼架;c.鉆設系統錨桿后復噴砼至設計厚度。第四步:分臺階開挖部。第五步:a.開挖部;b.隧底周邊部分初噴4cm厚砼,施作鋼架;c.復噴砼至設計厚度。第六步:灌筑部仰拱及隧底填充(仰拱及隧底填充分次施作)。第七步:根據監控量測結果分析,待初期支護收斂后,利用襯砌模板臺車一次性澆筑部襯砌(拱墻襯砌一次施作)。附圖1附圖2附圖3編制人復核人簽收人見后附簽到表施工技術交底接收人名單序號接收人姓名接收人職務 (工種)接收日期備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