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一局供電排水通信管道下穿1449鐵路橋施工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48438
2024-10-19
28頁
2.60MB
1、深喀大道道路等附屬工程下穿南疆鐵路K1449+806橋梁工程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編 制: 楊文慧 復 核: 張棟梁 審 核: 魯建文 中鐵一局集團深喀大道項目經理部二0一四年二月一編制依據1、烏鐵總函2011215號 關于喀什市城市道路與喀和鐵路交叉有關事宜的復函;2、 根據烏魯木齊鐵路局技規、安規等文件;3、烏魯木齊鐵路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辦法(鐵運2012280號);4、烏魯木齊鐵路局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實施細則(烏鐵總2013540號); 5、喀什市深喀大道市政工程施工圖設計相關設計圖紙。二工程概況1施工項目及負責人施工項目: K1449+750K1449+850段路基修建下穿喀和鐵路K1442、9+800處立交橋施工。此段內包含路基、路面、給排水工程、電力工程、通信信號、照明、綠化、中水等工程。施工負責人:冉軍鋒、魯建文、張棟梁2施工地點及時間序號區間里程施工時間施工內容1喀什-疏勒K1449+750-K1449+8502014.4.1- 2014.6.30路基、路面、給排水工程、電力工程、通信信號、照明、綠化、中水工程3、施工內容、等級、影響及限速范圍、設備變化(1)施工內容鐵路正線新建4-32m橋使用后,橋下路基、路面、給排水工程、電力工程、通信信號、照明、綠化、中水等工程的施工。(2)施工等級 臨近營業線C類施工(3)影響范圍及限速條件 不影響行車(4)設備變化(含LKJ基礎數3、據變化情況說明) 無5. 主要工程數量序號工程名稱單位工程數量備注1土方開挖m3371162戈壁料填筑m370323水泥穩定砂礫m2125253瀝青路面m2115954管道工程m3375電纜溝m3006中水工程m3007綠化工程m251818交通標線m2124.29照明工程個14路燈10電力工程m30011附屬工程m22046三、施工組織1.組織機構 施工負責人: 冉軍鋒,工程師 電話:18677089213 技術負責人: 魯建文,工程師 電話:18299010692 安全質量負責人: 王滿庫,工程師 電話:18299010682 試驗負責人: 馬生旭,工程師 電話:18299010675 現4、場負責人: 張棟梁,工程師 電話:182990106702.施工主體單位、配合單位施工主體: 中鐵一局深喀大道項目經理部施工配合單位:喀什工務段3.施工總體工期安排2014年4月1日-2014年6月30日4.施工主要任務劃分及勞動力安排(1)施工任務劃分隊伍名稱人數主要工作內容土方工程施工隊20此段路基開挖及填筑工作綜合管線施工隊50此段道路內所有管線路面施工施工隊20此段瀝青路面攤鋪工作附屬工程施工隊40此段路基內所有附屬工程(2)勞動力安排架子隊:技術員3名,作業人員130人5.主要機械設備序號機械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自有或租賃1挖掘機小松2702自有2裝載機ZL50C2自有3砼攪拌站雙機5、902自有4載重汽車20T20自有5砼輸送車斯太爾4自有6汽車吊50t1自有7發電機250KW1自有8攤鋪機2自有9鋼輪壓路機徐工1租賃10膠輪壓路機徐工2租賃11灑水車東風2自有12小挖機2201租賃13壓路機徐工2201自有四、施工方案1、施工工序及方法A:路塹開挖路塹開挖施工前應先作好塹頂的截水溝,以保證排水系統通暢。挖方地段有含水層時,預先設置好排水系統。翻漿地段應予以換填。路塹與路堤交界處,其基底的樹根、雜草等應予清除。路床底層表層的密實度應達到規范要求,否則應碾壓或換填。挖土時應從上往下進行,不得亂挖或超挖,棄土必須棄于棄土場內。開挖中如發現土層性質有變化時,應及時報監理工程師,并6、與設計方取得聯系。B:路基填筑施工時采用挖掘機、裝載機挖裝,自卸汽車運土,推土機在填筑區攤鋪,平地機整平,灑水車灑水,壓路機碾壓,采用灌砂法進行檢測。施工時劃分成若干個施工段,各施工段之間由現場總領工統一協調,以保證施工段及作業流水的順暢,避免不均衡生產導致施工場面的混亂及窩工。施工過程按照“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組織進行施工,三階段即為準備階段、施工階段、竣工階段;四區段為填筑區、平整區、碾壓區、檢查區;八流程即為施工準備、原地面處理、分層填筑、攤鋪平整、灑水及晾曬、機械碾壓、檢查簽證、面層整修。C:水泥穩定集料施工水泥穩定集料采用廠拌設備進行集中拌合,攤鋪前水分宜略高于最佳含水量。攤鋪集7、料按試驗確定集料的松鋪系數,攤鋪前先在未堆料的墊層上灑水,使其表面濕潤,不應過分潮濕而造成泥濘。混合料拌合后,用汽車直接送到預定位置用攤鋪機將集料均勻的攤鋪在預定的寬度上;攤鋪時嚴格按放好的標高線(已放好的虛方標高)進行攤鋪,局部不平處人工用推耙找平,初平后測量各斷面各點標高,用平地機依據標高進行精平,然后壓路機碾壓。用關閉振動的光輪式振動壓路機跟在攤鋪機后及時進行穩壓,采用1.5-1.7km/h的速度碾壓2遍,之后由測工復測高程,由施工員指揮,用平地機將高出的部分刮除,確保高程滿足施工要求。平地機精平后,用振動壓路機開啟重振檔,以2.0-2.5km/h的速度碾壓4遍。采用全寬范圍內碾壓,振動8、壓路機壓實6-8遍,碾壓時按50米左右的碾壓段落以臺階式,每輪碾壓不應停留在一個段面上,全幅靜壓一遍后,沿斜向消除每輪橫向輪跡,避免在一個斷面上出現波浪,影響平整度;壓路機不能作業的地方采用機具夯實,在碾壓過程中應始終保持潮濕,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或剎車。注意表面平整度,人工修補,壓路機要及時用人工清輪。任何混合料放置4 小時以上或雨淋均應廢棄。應避免縱向接縫,如不能避免則必須垂直相接,兩工作段接茬處應將末端刷齊,然后填料壓實。碾壓完成后,應立即進行養生,養生用草袋覆蓋灑水,養生時間不少于7天,必須保持水穩碎石表面濕潤,同時禁止一切車輛通行,灑水車例外,行車速度不得超過159、km/h。攤鋪碾壓作業完成立即用薄膜覆蓋養生,養生期不少于7天。D:路面施工攤鋪:準備好下承層,在鋪筑底面層之前,應該掃除基層表面的雜物和浮料,如有泥土還應用壓力水沖洗干凈。如基層表面局部透層瀝青或下封層脫落,則應將脫落處基層表面清掃干凈后補撒透層瀝青。瀝青混合料攤鋪前先將其構造物接觸表面,路緣石的內側壁,縱橫施工側壁,水泥混凝土橋面板表面灑布或涂刷瀝青。熱拌瀝青混合料采用2臺新TITAN225型攤鋪機階梯式平行攤鋪,溫度在120-150攝氏度。但不得超過175攝氏度。盡量減少接縫。兩臺攤鋪機縱向相距1030m,橫向應有10cm寬度攤鋪重疊。為了控制混合料的攤鋪厚度,在準備好基層之后,應進行測10、量放樣,即沿路面中心線和四分之一路面寬度處設置樣樁,標出混合料松鋪厚度。當采用自動調平攤鋪機時,應放出引導攤鋪機運行走向和標高的控制基準線。瀝青混合料攤鋪機攤鋪過程是由自卸汽車將混合料卸在料斗內,經傳送器將混合料往后傳到螺旋攤鋪器,隨著攤鋪機前進,螺旋攤鋪器即在攤鋪帶寬度上均勻地攤鋪混合料,隨后搗實,并由攤平板整平。在機械不能攤鋪及整修的地方,混合料應用手動工具來攤鋪和整修。碾壓:采用階梯式碾壓,遵循“先靜后振、先輕后重、直進直出”的原則。碾壓過程分為初壓、復壓和終壓三個階段。初壓是在混合料攤鋪后較高溫度下進行,采用12t雙輪壓路機慢速均勻碾壓2遍,并保持較短的初壓長度,以盡快使表面壓實,減少11、熱量散失。碾壓速度控制在1.5-2km/h之間,混合料溫度在150-160之間從外側向中線靜壓,不得產生振移、開裂等現象,相鄰碾壓帶重疊大于20cm,初壓后應由專人用兩把四米直尺檢查平整度、拱度,必要時予以修正。嚴禁“以犧牲壓實度為代價,換取平整度的做法”。復壓應緊接在初壓之后進行,混合料溫度控制在130-140。先用12t的雙鋼輪振動式壓路機,振幅頻率45-50hz,振幅0.3-0.55mm,速度4-5 km/h,碾壓2遍,相鄰碾壓帶寬10-20cm,再用25T輪胎式壓路機以3.5-4.5 km/h速度碾壓1遍。壓實度不得低于95%(重型擊實)。雙鋼輪振動式壓路機在倒車時應先停止振動,并向另12、一方向運動后再開始振動。對路面邊緣,加寬及港灣式停車帶等大型壓路機難以碾壓的部位,宜采用小型振動壓路機作補充碾壓。終壓應緊接在復壓后進行,如經復壓后無明顯輪跡可免去終壓。終壓選用選擇12t的雙輪壓路機碾壓不少于2遍,并應消除在碾壓過程中產生的輪跡和確保路表面的良好平整度,碾壓終了溫度不低于120。接縫施工:瀝青路面的各種施工接縫,包括縱縫、橫縫和新舊路的接縫等,往往由于壓實不足,容易產生臺階、裂縫、松散等質量事故,影響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接縫的內容、要求和注意事項如下: 攤鋪時采用梯隊作業,縱縫采用熱接縫。施工時應將先鋪的混合料留下l0cm寬度暫時不碾壓,作為后攤鋪部分的高程基準面。縱縫應在13、后鋪部分攤鋪后立即進行碾壓,壓路機應大部分壓在已先鋪碾壓好的路面上,僅有1015cm的寬度壓在新鋪的車道上,然后逐漸移動跨縫碾壓以消除縫跡。橫向接縫應采用垂直的平接縫,平接縫宜趁尚未冷透時用鑿巖機或人工垂直刨除端部層厚度不足部分,使工作縫成直角連接。當采用切割機制作平接縫時宜鋪設當天混合料冷卻但尚未結硬時刨除或切割不得損傷下層路面切割時留下的泥水必須沖洗干凈,待干燥后涂粘層油。鋪筑新混合料接頭應使接茬軟化,壓路機先進行橫向碾壓,在縱向碾壓成為一體,充分壓實,連接平順。瀝青面層施工具有很強的季節性,施工時加強氣象預報,低溫不安排施工,雨天暫停施工。E:管道施工給水管道管材主要采用承插式球墨鑄鐵管14、(K9級),柔性橡膠圈接口,穿過鐵路時,分別從立交橋1跨及4跨之間穿越,球墨鑄鐵管必須采用球墨鑄鐵管件。管道采用雙側布管,分布于兩側自行車道下。管道穿越鐵路時加設套管防護,消火栓沿道路布置最大間距不超過120米,消火栓距機動車道邊距離不大于2米,采用地下式消火栓支管深裝。排水管采用FRPP模壓管,管道鋪設采用套筒式接口,人工布管并在溝槽內連接。閥門井采用地面操作式閘(蝶)閥井。排泥、排氣閥門井、室外地下式消火栓,鋼制管件安裝前要逐根測量,下管前應先檢查管節的內外防腐層,管道下落溝槽后,放出中心線及邊線,用人工安裝就位,采用手扳葫蘆進行橡膠圈接口安裝。閥門安裝前,逐個做強度和嚴密性試驗,強度和嚴15、密性試驗壓力應符合設計規定的試驗壓力;檢查其壓蓋螺絲須有足夠的調節余量,并按設計核對其型號,按介質流向確定其安裝方向。法蘭和螺栓連接在閥門關閉狀態下安裝。排水管下管時用非金屬繩索兜住管節下管,嚴禁將管節翻滾拋入槽中。管道連接時必須對連接部件、套筒等配件清理干凈;套筒連接用的鋼制套筒根據現場土質并參照相關標準采取防腐措施;套筒連接在當日溫度較低或接近最低時進行;管道系統的彎頭、三通、變徑處設置混凝土支墩;管道與檢查井的連接采用剛性連接。FRPP模壓管采用短管連接法施工,先采用長1m的連接短管將管道與檢查井連接。連接短管與檢查井連接時須用油麻繩將管材外表面筋與筋纏繞,防止短管受損。雨水口管管徑均為16、DN300,以2%坡度流向污水干管檢查井。F:電纜溝施工電纜溝形式采用覆土隱蔽式,設在道路南側人行道下,其斷面為 1.21.2m,電纜溝中心距人行道內側0.85m。每隔200m左右設置一組6150電力橫過管,橫過管終端設置接線井。管道下穿過灌溉管渠時采用熱浸塑鋼管;動力電纜溝之間的連通管,動力橫過管均采用機制中堿玻璃鋼電纜保護管,其中1.01.0m電纜溝之間的連通管設計為28150,1.21.2m電纜溝之間的連通管設計為38150。電纜保護管過機動車道時要求用混凝土包封,保護管管頂覆土厚度不得小于0.7m。橫過管管頂管底標高見平面圖,橫過管底部土要求夯實,密實度不小于93%,施工時在壓路機壓過17、后再挖溝埋管,電力管道在灌溉管渠下穿過時,改穿38150熱浸塑鋼管,外用混凝土包封保護。隱蔽式電纜溝轉角、端頭及過路管處均要設置活動蓋板,直線段以此為基點每隔15m左右設置七塊活動蓋板,活動蓋板與人行道板相齊,以便檢修和穿線。活動蓋板表面圖案應與人行道板裝飾一樣。電纜溝壁完工后,回填土前,應每隔45m先蓋12塊蓋板,未加蓋板應避免溝壁受積水及堆土側壓力。電纜溝底設置雨水口,排水采用自滲方式。管溝銜接時,應注意電纜拐彎半徑要求,10KV電纜拐彎半徑不小于2m。G: 照明工程施工電纜在綠化帶、人行道內采用直埋敷設,敷設深度0.8m;當電纜下穿機動車道時設護管,護管采用G70熱鍍鋅鋼管,埋深0.7m18、。路燈供電電纜采用交聯聚乙烯絕緣鋼帶鎧裝聚氯乙烯護套鋁合金電力電纜,其中機動車道路燈供電電纜采用435+116 mm2規格,采用鋁合金電纜專用的銅鋁過渡端子,桿內電線采用Bvv-2.5mm2。PE線和接地極應可靠連接。H:路緣石安裝及人行道磚鋪設機動車道和中央綠化分隔帶相接的機動車道路沿安裝A型立道牙;機動車道與綠化帶相接的機動車道路沿及非機動車道兩側安裝B型立道牙;人行道兩側安裝平道牙。道牙施工根據施工放樣確定的位置掛線安裝,要求線形順直。人行道及景觀綠化帶鋪設仿大理石磚,尺寸為:25cm50cm6cm;采用C30細粒式混凝土預制,農用車運輸至現場人工鋪砌。底層澆筑C15混凝土墊層,磚下鋪219、cm砂漿找平層。安裝后澆筑C15細粒混凝土,固定路緣石。I:交通標志標牌及監控設備施工標志基礎采用砼進行澆筑。 挖基槽:先確定基槽位置后按不同的基礎尺寸人工進行挖基槽,基槽尺寸 經自檢和監理驗收合格后配置鋼筋籠; 配置鋼筋籠:基槽檢驗合格后將鋼筋籠置于基槽內,確認中心位置正確后澆筑砼; 澆筑砼:當鋼筋籠和地錨擺放正確后人工現場澆筑砼,并用振搗器進行充分振搗;養生:由于標志基礎置于地面以下,采用自然養生。當強度達 75%以上時進行安裝工作。 立標志和監控桿:吊車人工配合作業。裝標志牌和監控設備:吊車、升降車人工配合作業。J:標線施工路面清理:人工對路面清掃后,使用森林滅火機吹掃路面,路面清掃必須20、干凈,無塵土。測量放樣:在路面干凈的條件下,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打點,然后用清晰的乳膠材料用劃線車同時放出車道邊緣線以及車道分界線的水線,檢查無誤后再進行標線的施劃工作。標線的施劃把熱熔材料裝入熱熔壺中均勻加熱到適宜溫度。在清晰的水線一側噴涂相對應的底漆,使標線與路面更好的粘牢。熔化的熱熔材料待底漆表面不粘時,才能放入劃線車并加入適當的玻璃珠。控制流量,正式施劃,在車道分界線及斷開處粘貼不易燃燒的膠帶紙以便使其段落效果分明,尺寸標準。標線的端線與邊線應垂直,誤差不大于5,其它特殊標線,其角度與設計值不能大于3.車行道邊緣線、車行道分界線、警告線標線涂層厚度為2mm;導向箭頭,人行預告標示、人行橫道21、線、停止線、出入口線涂層厚度為4.5mm;減速振動標線涂層厚度為7.5mm;表面玻璃微珠應分布均勻,劃出的標線應有良好的視覺性,寬度一致,間距相等,邊緣等齊,線形規則流暢,反光效果好,與路面結合牢固。道路突起路標設置于車道邊緣線上,每隔15米設置一個,道路突起路標產品要求符合交通行業標準“突起路標”(JT/T390-1999)的規定。清理:在施工過程中,邊施劃邊清理,做到無拋、灑、滴、漏,無污染物,機械設備無漏油漏水現象。施工隊伍施劃一段標線清理一段路面。保持路面清潔,不污染不損壞。2.施工作業流程圖路基施工工藝流程圖不合格合格邊樁測設施工準備修建便道場地清理地基處理分層填筑填土區段填料試驗攤22、鋪平整碾壓夯實密度檢測路堤整修完工驗收平整區段碾壓區段檢測區段層厚、含水率量測中線、高程復測水泥穩定集料施工工藝驗收底基層、整修、清理放樣、設高層控制樁;鋼絲繩基準線攤鋪混合料輕型壓路機穩壓振動壓路機壓實輕型壓路機靜壓保濕養生膜養生(或灑水養護)配合比設計粒料運輸廠拌水泥穩定砂礫料檢測標高、厚度檢測壓實度斷面、路拱灑水潤濕工作面并撒少量水泥或水泥漿 路面攤鋪施工流程圖給排水管道工藝流程圖測量放樣溝槽開挖驗槽鋪管閉水試驗回填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3施工防護示意圖附后4、施工方案示意圖附后5、施工安全關鍵點卡控序號作業內容危險源因素可能導致事故卡控措施1機械設備施工不按規程和安全措施操作,防護不到位損23、壞結構物,影響行車安全加強培訓,提高操作技能,加強機具檢查,保證機具不碰損結構物2結構物防護設備不按規程操作損壞結構物,影響行車安全結構物四周堆設1m高土堆,進行橋墩防護。風險點防范措施控制安全質量風險點卡控表序號安全質量風險點風險點防護措施責任落實現場盯控人員項目部盯控人員姓名職務姓名職務1進場材料檢測1、進場材料自檢符合設計及技術規范要求 2、嚴格把關材料進場張杰安全員馬生旭試驗室主任2施工安全1、施工前必須與設備管理單位簽訂施工安全配合協議,在設備管理單位指導下,對地下管線、電纜設施進行確認,劃定施工范圍,臨近營業線施工前72小時通知設備管理單位配合施工。 2、現場防護員1名,負責現場安24、全防護。防護人員未到場嚴禁進行施工。3、大型施工機械應實行“一人一機”防護,當收到遠端防護員預報列車來臨時,施工機械應停止作業。4、在暴雨、大霧等惡劣天氣時或六級以上大風天氣,嚴禁進行作業。夜晚或視線不良時嚴禁進行作業。張杰安全員王滿庫安質部長3人身安全1、加強營業線安全教育培訓。 2、施工時必須要有安全防護進行防護,施工人員施工時必須佩帶有安全帽。吳成河工班長王滿庫安質部長五、施工安全及質量保證措施1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施工前與設備管理單位保持溝通聯系,了解本段內的一些技術要求和標準。(2)對采購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按規定要求進行檢驗和試驗,不合格的產品不投入使用或安裝。在組織施工前按程25、序規定,所有工序的轉序必須經質檢工程師簽字認可,否則不得轉入下一道工序。所有檢驗和試驗記錄清晰、完整、準確無誤、結論明確、有簽字日期。(3)對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要由質檢工程師組織質量、技術、物資部門及施工隊的有關人員進行驗收,確保各單項材料的性能符合技術要求。未經監理工程師簽字,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裝,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在施工過程中不得降低工程質量等級,必須認真地按照工程設計圖紙、施工技術標準組織施工的,不得偷工減料和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4)施工中必須檢查工序施工條件即每道工序投入的材料、使用的工具、設備及操作工藝及環境條件等是否符合26、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施工過程質量檢測按三級進行,即“跟蹤檢測”、“復測”、“抽檢”三級;對涉及工程結構安全的試塊、試件以及有關材料,須在業主或工程監理單位監督下現場取樣,并送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質量檢測單位進行檢測;通過對施工過程的質量檢測達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的目的,以便為驗收時的質量檢驗打下良好的基礎。(5)施工前編制好各工序的作業指導書,并對施工人員進行交底。(6)加強施工班組的技術培訓及管理工作,施工中,施工班組每道工序需向項目部報檢,待征得監理同意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7)項目經理部定期與不定期地對工程質量進行質量巡查和重點抽查,通過檢查,對查出的質量問題提出整改意見、糾正與27、預防措施,以達到克服質量通病和及時消除質量隱患,并通過質量檢查結果召開專項質量管理工作會議,以達到提高施工作業人員的質量意識,改進質量控制方法和調整施工工藝措施而滿足質量創優的質量要求,使質量體系自我完善和進入良性循環。(8)施工原始資料的積累和保管由分管人員負責及時收集,整理原始施工資料(含照片、錄像),分類歸檔,確保數據記錄真實可靠。2、施工安全保證措施2.1行車安全保證措施(1) 加強與設備管理單位聯系和溝通,簽訂施工安全協議,做好配合工作。(2) 施工負責人、安全、技術、質量等主要負責人必須經過施工安全培訓,施工現場的安全員、防護員及駐站聯絡員必須持證上崗。現場參與施工的所有人員,必須28、全部經過安全培訓合格后方能上崗。現場作業的勞務工必須由具有帶班資格的正式職工帶領,不準勞務工單獨進行施工作業。2.2設備安全保證措施(1)加強與設備管理單位聯系和溝通,簽訂施工安全協議,做好配合工作。(2)臨近營業線施工時,要保證既有線行車安全,在施工中嚴格按照制定的安全措施進行施工,特別注意防護地下光、電纜,施工前應及時與電務、鐵通及供電聯系,確認地下纜線位置,防止挖斷電纜,影響行車。(3)在進行路基施工時,應實行“一人一機”防護。列車來臨時,機械應停止作業。鐵路橋墩防護采用四周堆設1m高的土堆進行防護。(4)在需要對地下電纜進行改移時,應征得設備管理單位同意,并在設備管理單位防護人員的監控29、下,使用人工進行開挖、改移。3、人身安全保證措施(1)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培訓工作,增強每位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施工人員進入現場必須佩帶安全帽。(2)設置工班兼職安全員,對施工中安全就行防護和監督,制止一切違章違紀的施工行為。(3)對安全防護器具、材料就行定期檢查,嚴禁不合格品進入施工現場。(4)嚴禁所有施工人員進入鐵路限界內,嚴禁施工人員跨越鐵路。(5)加強現場施工人員防風教育,確保在大風來臨時因大風而產生的人身傷亡事故。4、消防安全保證措施(1)強化組織領導,各施工單位成立以施工隊長為組長的防火領導小組,每個施工現場制定詳細的防火安全細則。(2)在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或施30、工方案)時編制消防安全具體措施。(3)施工作業現場明確劃分用火作業區、易燃、可燃材料堆放場、倉庫、易燃廢品集中點和生活區等,各區域間距離以安全防火規定為準。(4)施工現場及駐地配備足量的防火、滅火設施和材料(如滅火器、消防鍬)。(5)建立上至項目經理、下至職工的安全防火責任,并劃分防火責任區。(6)施工現場在大風季節,應加強與氣象部門的聯系,掌握氣象預報,隨時加強檢查,消除火災事故隱患。5、防洪安全保證措施(1)根據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編制防洪防汛應急預案,配備好各種應急物資、設備、人員,發現汛情后立即采取措施組織人員按預案進行實施。(2)項目部負責人應時刻關注當地氣象,并建立完善的汛期洪水預警31、機制,做到早預防、提前督促物資部門做好救援物資、設備、人員的調配工作。(3)在汛期,施工現場的排水系統暢通,停電并加固臨時用電線路,保證通訊暢通。(4)認真做好施工現場防洪排水工作,根據現場情況分別采用改溝、截水、防滲、加固等措施,對低洼處的開挖做到隨挖隨填,保證施工地段排水設施暢通無阻,確保運營行車和施工車輛的安全。六、應急預案1、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結合本段工程特點,防范自然災害和安全事故造成較大危害,成立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制定應急救援預案和措施,確保突發事件時能夠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程序,便于搶險救災,使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詳見“緊急救援組織機構圖”。緊急救援組織機構圖總指揮:冉軍鋒副總32、指揮:王滿庫安全環保部搶險救援組治安管理組醫療救護組后勤保障組善后處理組項目部質量領導小組2、應急物資及工具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裝載機臺12奧龍自卸車輛23三菱越野車輛1應急值班車4霸道越野車輛1應急指揮車5對講機部66鐵鍬、洋鎬把207柴油發電機臺22臺25kw在施工現場備足與突發事故救援相適應的各種應急工具和器材,經常對工具與器材進行保養與更新,保證完好與使用。應急救援的設備和機械提前落實,實行“定人定崗定設備”責任制度,經常對機械設備進行維護與保養,始終處于完好無故障狀態。救援指揮車輛、救援工程車輛與司機,保持良好狀態。確保應急救援工作需要。在突發事故時,保證通訊設備的完好與暢通。3、33、應急處理措施(1)人身傷害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發生事故以后,發現人員應3分鐘內向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同時在場人員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可能的措施以防事故擴大。應急救援指揮部接到報告后,5分鐘內與相應的設備管理、列車運營部門聯系,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與就近的醫院進行聯系。應急救援指揮部主要負責人及相關成員積極協助設備管理單位、列車運營單位及醫療搶救單位進行相應的救援、處理事宜。(2)應急響應執行的相關要求人員及設施調配的要求。事故發生后,各部門及搶險人員必須服從統一指揮,真正做到反應敏捷、行動迅速、運轉協調、救援有力。搶救過程中緊急調用的物資、設備、人員和場地、道路、通訊設施等,任何部門和34、人員都不得阻攔或拒絕。現場控制的要求。發生傷亡事故后,應急救援小組有權指揮現場人員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這些控制措施包括:A.迅速調動人員、設備進行現場搶救,做好現場保衛警戒工作,以防事態擴大。B.及時疏散現場無關人員,同時將受傷人員及時送往附近的醫院。C.及時對可能遭受影響的設備、物資及其它財產進行緊急轉移。現場保護的要求。在組織搶救人員、財產以及采取措施防止災害進一步擴大的同時,必須保護好事故現場,不得隨意破壞現場、毀滅有關證據。當事故得到控制,傷亡人員在全部送往醫院后,應在事故現場設立警示標志,并有專人職守,以便于事故調查小組查明事故的原因和統計受災程度與財產損失等。(3) 防洪應急措施A.若發現洪訊險情,值班人員應立即通知施工人員和附近村民,并以最快方式報告項目部防洪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領導小組組長接到險情后立即報告上級管理部門,并立即組織救援人員按照預案進行搶險。B.項目部防洪應急小組按照職責分工立即趕往現場,并有序組織實施現場救援工作,成立現場指揮部,實施有效救援措施,在最短時間里,努力將損失、不利因素降到最低程度。C.當發生嚴重水澇災害時,防汛領導小組應立即報告業主、監理及工務段,并啟動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