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49108
2024-10-19
4頁
30KB
1、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摘要:居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垃圾,它屬于固體廢棄物的一類,區別于工業廢棄物、建筑垃圾、醫療垃圾、城市污水廠污泥,包含餐廚垃圾、居民源的廢舊電池、廢舊燈管等有毒有害垃圾。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產量巨大,主要的處理方式為填埋、堆肥和焚燒,處置過程對環境的影響大,推行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對推動我國生活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的進步是十分必要的。關鍵詞:生活垃圾 分類收集 必要性和可行性一、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現狀 我國生活垃圾增長率為9%,人均每年垃圾產量440公斤,年產垃圾量為1.5億t左右,垃圾堆存量高達66億噸,侵占35億多平方米的土地。如此大量的垃圾,僅靠簡單的填2、埋和焚燒處理,已不能適應我國面臨的解決城市垃圾造成的嚴重危害,而且還有部分垃圾未經處理,這些生活垃圾或被堆放在指定地點,或隨意堆放在河沿、池塘和城鄉結合部,垃圾圍城現象依然存在,而且有想鄉村延伸的趨勢。從長遠而論,依靠民眾的力量,進行垃圾的分類收集,在進行無害化處理的同時走再資源化的道路,有效綜合利用城市垃圾,是當前發展趨勢,是今后處理和利用城市垃圾的基礎工作。城市垃圾具有資源和廢棄物的相對性,固體廢棄物種類繁多,數量巨大,從資源利用的角度看具有明顯的相對性。進行有效合理的分類之后,其具有容易集中、運輸、加工處理的特性,能夠使垃圾變為開發資源的寶庫。二、我國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的必要性1有利于垃3、圾資源化將垃圾分類收集,能提高其資源化利用程度,在垃圾成分中,其中的金屬、紙類、塑料、玻璃等是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資源,回收利用率很高,較之開發自然資源有著處理簡單、成本低廉、污染較小的優勢,而且,垃圾中的食物、草木和織物可以堆肥,產生有機肥料;磚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由此可見,垃圾中有許多可再次利用的資源,各種固體廢棄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分選開就是資源,將垃圾分類收集處理的無害化處理,將會成為可觀的循環資源。2有利于垃圾減量化將垃圾分類收集,能有效減少垃圾總量。城市垃圾分為可再生垃圾(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玻璃制品、廢舊家具等),不可再生垃圾(餐余、果皮等)和有害垃圾(廢電池、廢燈管等)。4、據統計分析,近年來城市垃圾中可再生垃圾的比例增加很快,這對于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回收是十分有利的,如果進行分類回收的話,會大大提高其資源化程度,從而有效減少垃圾總量。垃圾總量的減少可以降低垃圾填埋場的負荷,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占用土地,減少對大氣、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的不利影響;垃圾總量的減少,特別是塑料、橡膠、電子產品的充分去除,對于垃圾焚燒來說也是有極大好處的,它減少了有害廢氣如二惡英的產生,這將改善我國目前垃圾焚燒二次污染嚴重的問題。3有利于垃圾無害化垃圾分類收集能提升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目前,我國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是填埋、焚燒和堆肥法。填埋法雖然有處理費用低、方法簡單的優點,但其容易造成地下水資5、源的二次污染;焚燒法雖然占地少、減量效果好,但焚燒后容易產生象二惡英那樣毒性很高的化學物質;堆肥法雖然能使垃圾中的有機物質腐化變成肥料改良土壤,但堆肥的規模不易太大,長期使用易造成地下水質變壞和土壤板結。生活垃圾中有很多東西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如果我們從廢棄物產生的初始環節入手,進行分類回收,將其精挑細選,排除有價值、可回收利用的部分,找出真正無用的垃圾進行處理,那么,不僅減少了城市垃圾的總量,節約了資金,還能減輕末端處理的壓力,緩解垃圾累積局面,并減輕處理過程中的環境污染,使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大大提升。三、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問題1垃圾分類收集還未成為居民自覺良好的習慣。這與公眾宣傳教育手段單6、一,多以正面宣傳說教而為考慮實際情況有關,而且缺乏輿論監督。雖然在一些試點小區,擺放了標有紅、黃、白等不同顏色的分類收集箱,但這些垃圾箱上的有機、無機、有害垃圾等標注,對于老百姓來說,顯得過于專業,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樣的垃圾才算是有機或無機,也許對著上面的分類研究半天,最終還可能將垃圾扔進錯誤的那個箱。廈門開始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工作后,市環衛處科研所以問卷的形式做過民意調查,雖然九成多的市民贊成開展這項工作,但知道垃圾如何分類的人只占被調查對象的三成。由此可見許多市民還未真正認識到垃圾究竟該如何分類。而在有些試點城市中,分類垃圾桶上雖明確標明:塑料類、金屬玻璃類、餐余廢棄物類等標志,但亂扔者大有人7、在,甚至問起他們時,竟將責任推給小區內居住的少量外地人。可見,如不形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垃圾亂倒還是無法避免的。2垃圾袋裝化也會給垃圾分類收集帶來困難。為了減少垃圾露天堆放對環境的影響,許多城市已實行了封閉垃圾道,用塑料袋裝垃圾定時回收,雖然這種方法改變了以前垃圾通道時常堵塞和蚊蠅、老鼠孳生的局面,但有關專家的調查表明:消費者使用后的商場購物袋重復使用的占89.91,其中,充當垃圾袋的占57.05,目前有77的商場采用一般塑料袋;僅有15的商場采用了可降解的塑料袋;8%的商場采用紙袋,也就是說僅有23%的商場采用的購物袋符合環保要求,許多消費者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裝垃圾,給垃圾分類處理和回收利8、用帶來很大困難,也同時給垃圾填埋和焚燒帶來新問題。3后道工序配套處理能力缺乏。一些試點小區的垃圾分類收集為何只是曇花一現?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后道工序不配套。在一些社區,許多居民住戶經過宣傳鼓動,樹立起環保意識,滿懷激情地投入垃圾分類收集行動中,但當他們看到環衛局的垃圾運輸車又把他們精心分類好的垃圾重新攪和到一起運走了,他們再大的熱情、再高的積極性也會受到嚴重挫傷,他們分揀垃圾的辛苦白費了,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是隨意消磨居民的積極性,這種做法,勢必然會產生負面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是長期的。可見,沒有完整、有序的收集、運輸、加工、成品市場等組成的垃圾分類末端處理再利用產業體系的支持,垃圾分類只能是勞9、民傷財的空忙,它將不會產生任何經濟效益。四、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總思路1.深入宣傳。營造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良好氛圍,樹立垃圾分類觀念,提高居民環保素質。對垃圾進行分類收集、回收再利用是利國利民、造福子孫的系統工程,沒有廣大居民群眾的參與,將無法進行下去,因此,政府必須廣泛開展垃圾分類收集的倡導、宣傳和教育工作,闡明垃圾對社會造成的嚴重危害,培養公眾樹立起垃圾分類收集的環保意識。如果我們不清除垃圾,有一天我們將會被它淹沒,如果我們希望生活得更好,就必須要減少垃圾。將垃圾分類收集再利用不但會減少污染,美化環境,還會節約資源,因此要呼吁廣大消費者積極參與,同時要耐心細致地教會他們垃圾分類的知識,使消費10、者逐漸養成垃圾分類的自覺性、習慣性行為。2建立強制義務生活垃圾分類制度。一項新舉措是否能得以貫徹執行,完善的制度保證不可缺少。在一些試點城市垃圾分類回收桶形同虛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制訂嚴格的垃圾管理及資源再利用的制度。雖然我國歷年來重視廢舊物資的回收利用,但這僅僅是一種從經濟目標出發的自發行為,未建立一種保護資源與環境的強制義務回收制度。西方發達國家在垃圾分類回收方面制訂了嚴格的法規,如美國從60年代起,一些州政府就采取法律措施強制回收包裝廢棄物;新加坡對不按要求投放垃圾者,實行嚴格懲罰,不僅罰款,還要上電視曝光,并在馬路上清掃垃圾。因此,要想有效地開展垃圾分類收集工作,政府部門就必須要11、出臺一部與垃圾分類收集相配套的法規。3改造垃圾分類回收設施,改善儲運形式。為了確保垃圾處理真正做到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有必要推行使用專用環保型垃圾袋,這些垃圾袋要可降解,以至于焚燒和填埋時不會造成二次污染。同時,還應將垃圾桶加以改造,用不同顏色和形狀的垃圾桶分別回收玻璃、紙、塑料、金屬類包裝垃圾、植物垃圾、生活垃圾等特殊垃圾,并在垃圾桶上注明回收的類別和簡要的使用說明,這些垃圾桶還可以成為企業廣告的載體,達到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另外,要改善目前的垃圾儲運形式,將環衛局的垃圾回收車進行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分隔式改造,分類裝載垃圾,使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得到良好的保證。4積極扶持垃圾回收利用下游產業。12、為了充分利用垃圾資源為社會造福,國家有必要扶持那些垃圾回收利用的下游產業。我國雖然是最早提出垃圾分類收集的國家之一,但國營垃圾回收部門早已日漸萎縮,并存在著垃圾分類處理的設備少、機械化分類規模有限、成本高、不能滿足垃圾分類處理的需要等缺陷。一些拾荒大軍從客觀上將垃圾中的部分廢棄物轉化為新的資源,減輕了政府處理垃圾的負擔,但這些民間的自發拾荒者,均是無照經營,缺乏規范、檢驗和約束,易致使垃圾在撿拾、收集、運輸加工過程中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國家應建立垃圾下游產業的專門回收隊伍,由廠家直接回收,實現多渠道回收,引入價格和服務競爭機制,以提高他們的服務質量和垃圾回收率。垃圾資源回收再利用利國利民,國家13、應積極扶植垃圾分類后形成的新產業,給予優惠政策,從稅收到土地使用等各方面確保企業能夠贏利,以促使垃圾處理真正朝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方向發展。同時應大力開展垃圾回收利用的科學研究,學習并引進國外先進的垃圾利用技術,以便使垃圾回收產業一開始就能處于國際上的領先地位,而且還有很強的后續開發能力。五、城市和農村垃圾分類收集可行措施1 .城鄉統籌管理,出臺相應管理標準。 2.增加資金投入。垃圾處理是社會公益事業,推行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置,更需要加大財力、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建議采取以獎代補的方法,帶動此項工作的實施。3. 完善收費政策,建立健全垃圾處理收費制度4.注重長效管理為考核領導工作業績的指14、標之一。5.依據各鎮村的經濟發展、環境位置、鄉風民俗等不盡相同,在具體實施中必須因地制宜,區別對待,科學實施,逐步推進,使農村環境衛生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6.組織技術開發、示范,解決關鍵技術問題7.深化環衛體制改革,促進垃圾產業化發展 8.完善法規、標準,加大監管力度七、結束語總之,垃圾必須分類回收,已是眾人的共識。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已得到大部分民眾認同,垃圾分類收集制度勢在必行。對于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國家相關部門和各城市政府部門應該大力的宣傳及制定相關政策和規定,而我們每一位公民也要積極配合,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堅持垃圾分類處理。八、參考文獻1 劉漢湖 高良敏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中國礦業大學呃出版社,2009.8.2安妮馬克蘇拉克,廢棄物處理,科學出版社,2011.73丁忠浩 翁達,固體和氣體廢棄物再生與利用,國防工業出版社,2006.3.4趙由才,生活垃圾資源化原理與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1.5楊慧芬 張強,固體廢物資源化,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4.6孫曉杰 王洪濤 陸文靜,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和分類方式討論,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