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加工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49242
2024-10-19
32頁
51.41KB
1、新建玉米加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第一章項目概況 第二章項目背景與發展概況第三章市場預測與建設規模第四章生產品種與原料供應第五章廠址選擇及基建規模第六章生產工藝第七章工程技術方案第八章設備選型及報價第九章節約能源與環境保護第十章生產組織及項目定員第十一章投資估算及資金來源第十二章 經濟效益分析及財務評估附件1、生產車間平面設備布置圖2、生產工藝流程圖3、生產設備報價表第一章項目概況項目名稱:新建玉米加工車間承辦單位:法人代表:主管部門:項目擬建地:公司所在地 齊齊哈爾主要以種植玉米為主的農業基地。可行性研究編制單位:可行性研究的依據:項目設計規模:擬建設玉米深加工食品廠,日處理50噸玉米:生產干玉2、米9噸,玉米滲4.7噸,玉米粉6.6噸,玉米胚0.7噸,飼料1.7噸等等。項目能耗:1、電力:該項目總裝機容量為 6KW,設計負荷為8KVA變壓器一臺,廠內設變電室滿足供應生產用電;2、蒸汽:該項目用汽量最大為3.5頓/時,在當地選用4頓/時蒸汽鍋爐2臺,采暖期啟動2臺,非采暖期可輪換檢修,保 證生產生活用熱;3、供水:該項目平均用水量20頓/時的自來水管線或自備深 井一眼;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項目總投資22萬元。其中自籌5 萬元,財政借款150萬元,銀行貸款15萬元,其他渠道解決 1萬元。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生產規模日處理玉米50噸生產方案干玉米9噸玉米糝4.7噸玉米粉6.6噸玉米胚0.7噸飼料3、1.7噸不可預見費20萬元全廠定員人數43人管理技術人員8人生產車間人員25人輔助生產人員10人第二章項目背景與發展概況目前在我國玉米的種植主要在東北三省,而黑龍江是世界 三大黃金玉米帶之一,在世界糧食產量中,玉米占有重要的地 位。而淀粉工業的發展使得玉米的深程度開發利用在今天得到 越來越多的重視,本項目立足于產地的便捷條件和低廉成本, 使玉米深加工具有較大的優勢,項目擬建年處理10萬噸的玉米加工生產線,投產后可年產淀粉、麥芽糖、玉米油、纖維蛋白飼料等10萬多噸。以現在的市場情況看,不僅社會效益和經濟 效益顯著,還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在世界玉米產業發展大趨勢下,我國玉米產業戰略性結構 調整步伐4、隨之加快。產業結構上開始從初加工向精深加工拓 展,區域結構上玉米產業重心開始由銷區向產區轉移。1、從生產情況看,近年來在國家一系列惠農政策支持下, 在市場價格拉動下,農民種糧積極性不斷高漲,玉米產量持續 攀升。26年全國玉米產量1.43億噸,比21年的1.14億噸 增長了 25.4%,6年平均增長4.2%。2、從產業結構上看,國內以淀粉、飼料為主的初加工正在 向變性淀粉、賴氨酸和化工醇為代表的精深加工乃至生化加工 轉變。淀粉衍生物和乙醇下游產品的開發步伐不斷加快,并且 取得了重大突破。黑龍江省位于世界三大黃金玉米帶上,玉米 人均占有量、商品量、出量連續多年居全國首位。目前黑龍 江省玉米加工企業5、已發展到了 5多家,加工產品逐步由淀粉、 酒精等初加工產品向發酵、精細化工產品過渡。加工品種也已達到2多種,從尋常的淀粉,到用多元醇、乳酸等生產的合成 纖維、工程塑料等,這些產品被廣泛用于食品、紡織、汽車、 電子、醫療等領域。比如長春大成集團今年投產的年加工225萬噸玉米、1萬 噸化工醇和1萬噸差別化聚酯項目,技術水平很高。大成集團 已獲得生物化工醇催化劑生產工藝技術、反應設備制造和化工 醇生產工藝技術等幾十項國家專利。生產1噸化工醇只需1噸淀 粉,消耗玉米1.42噸,消耗能源只有原設計水平的一半,玉米 化工產品的成本只相當于石化產品的一半。3、從區域結構上看,國內玉米產業發展的重心正在由銷區6、 向產區轉移。在過去的20多年里,產區的玉米主要是運到銷區 加工,原因是產區投入不足,加工業發展緩慢,而沿海發達地 區資本優勢明顯,玉米資源可以到這些銷區配置資本。近幾年 來,沿海發達地區資本開始向北方轉移,產區玉米資源的比較 優勢得以彰顯,配置資本的作用不斷加強。江蘇、廣東、福建等省的玉米加工企業以及中糧、華潤等大型企業在產區的投資 不斷增加。主產省玉米產量尚存巨大增產潛力,隨著產區玉米 加工業的迅速發展,原糧外調量減少,銷區省份開始擔心產區 的加工業消耗掉過多的玉米會影響國家糧食安全。對此,未來 十年內玉米總產量還能再翻一番,不僅能滿足自身加工業發展 需要,而且還能保證一定數量的原糧外調。7、齊齊哈爾糧食主產區地勢平坦,耕地集中連片,農機化發展 有較好的基礎。但農機裝備較差,尤其是大中型農機具少,配 套比例不足,全程機械化能力更低。機械化作業主要是可以在 搶農時提高作物播種、栽培質量,改善土壤團粒結構,提高肥 力,可以及時加強田間管理,提高抗災能力。據估算,通過機 械化生產,一斤玉米不僅能減少一毛錢的成本,還可以增加10% 的產量。第三章市場預測與建設規模玉米是重要的傳統食品。玉米子粒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 高于大米,脂肪含量高于面粉、大米和小米,熱量高于面粉、 大米及高粱。據研究,玉米中含有大量的鎂,可促進體內廢物 的排除,抑制癌細胞的形成和發展,而且玉米中富含抗癌元素 硒、維生素8、粗纖維、鋅等,可加速體內過氧化物的分解,使 惡性腫瘤因得不到分子氧的供應進而得到抑制。在許多發達國家,玉米被視為一種時髦的保健食品和 “黃金食品”,如在美國上千種保健食品中就有2/5是以玉米為 原料加工而成的。近年來,玉米食品在國際市場上十分暢銷, 其品種多樣,需求上升。如在加拿大、美國,將玉米制成玉米 方便食品,食用時只需用水煮5 6min即可,已成為一種流行的 方便食品.隨著我國人民食品消費觀念的轉變和生活節奏的加快, 用玉米制成的許多風味不同的方便食品也已受到普遍歡迎,在 城市及較發達地區,玉米是調劑味不可缺少的保健食品。由 于玉米含有特殊抗癌因子一谷光甘太以及豐富的胡蘿卜素和膳 食纖9、維等,利用現代食品工程技術可生產多種類的玉米食品。 隨著食品機械和加工工藝的發明創新,玉米的食用品質不斷改 善,形成了種類多樣的玉米食品,如玉米修、玉米粉、玉米 渣、特制玉米粉、玉米片、制成玉米糊、玉米面條、玉米餃 子、玉米包子、玉米元宵、玉米餅干、玉米各種糕點等等。玉米油是近年來發展的新型保健食用油。普通玉米子粒 中含油量一般在4% 5%,而油分的85以上集中在胚里。玉米胚 芽通過機械壓榨法、浸出法直接提取玉米胚芽粗油,再經脫色、脫臭等工藝方法可制得玉米胚芽精油,供藥用或食用。玉 米油被認為是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用油,含有10余種脂肪酸,含 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同時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E,故10、玉 米油的營養價值僅次于紅花油和葵花油而優于豆油、花生油和 菜籽油,屬優質食用油。玉米油味清淡,是一種比精制油更為純凈的食用油, 同時還有預熱時間短、油煙少等諸多優點,保持廚房的清潔衛 生,歐美國家早已習慣食用這種少油煙、無油膩、熱點高的 “綠色食品”,在國內外稱之為享有“健康油”、“長壽 油”等許多美譽。玉米油除作食用外,還是人造奶油的原料, 在工業上是制造潤滑油、油漆涂料等產品的原料。由于玉米油 的上述特點,及營養價值高,味道好,不易變質,因而深受人 們歡迎。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和農業部聯合發布的食品工業 “十五”發展規劃中指出:要調整玉米深加工的區域分布和產 品結構;積極開發進入一日三餐11、的玉米方便營養食品;推廣投 入少、污染小的干法玉米制修制粉,制淀粉糖和發酵制品;積 極推動玉米胚芽制油,開拓國內外市場;開展綜合利用促進飼 料生產,為解決玉米產大于銷做出貢獻。根據上述精神,擴大 玉米的工業利用,首先應是量大面廣、能進入一日三餐的食 品,這樣才能規模化地推動玉米的產業化進程。玉米主食以玉米為主料的主食,包括谷物早餐、即食 粥、玉米,還有傳統的玉米面發糕,經過精加工實現了工業生 產,開始進入家庭。我國3億多城鎮居民,主食中精米精面消費 比例已超過70%,而玉米主食對于調整飲食結構,有很重要的 作用。因為玉米與大米、面粉相比,除了蛋白質中賴氨酸、蛋 氨酸等必需氨基酸不足以外,纖維素12、維生素、礦物質、脂 類、各種生理活性物質(如葉黃素)等,均比大米、面粉要高。 采用現代高新技術加工玉米,可以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可的玉 米主食。在這方面,吉林走在全國前列。該省年產60噸玉米 方便面盒面和碗面生產流水線已通過省部級專家鑒定;年產 60噸玉米特強粉生產線,通過了國家輕工局專家鑒定,可用 來制面條、餃子、饅頭、發糕、面包等主食。今后在城市居民 中推出玉米制品的主食,作為調整飲食結構的措施,既有利于 玉米消費,又有益于人民身體健康預計市場需求量每年要擴大22%,在21世紀的頭十年結束的 時候玉米制品市場將增至現在的3倍多。科技進步將使玉米為原 料的保健食品更具競爭力。第四章生產品種與原13、料供應一、建設規模擬建設生產線:全干法日加工50噸玉米聯產(即:提胚、制 修、制粉)生產線。1、10噸玉米水分含量在15-18%生產線一條(每噸毛玉米可生產9公斤干玉米);2、10噸玉米生產玉米修的生產線一條(每噸毛玉米可生產470 公斤修);3、20噸玉米生產玉米粉的生產線一條(每噸玉米可產玉米粉330公斤);4、10噸玉米生產玉米胚的生產線一條(每噸可產70公斤 胚);5、飼料加工的生產線一條(40噸玉米加工后殘余物加工而成 約為17公斤);二、生產品種及規格1、產品品種生產品種小包裝材料小包裝規格大包裝材料1干玉米絲袋1公斤無2玉米糝袋1公斤塑料箱3玉米粉袋1公斤塑料箱4玉米胚袋1公斤塑14、料箱5飼料袋50公斤無2、產品產量生產品種日產量1干玉米9噸2玉米修4.7噸3玉米粉6.6噸4玉米胚0.7噸5飼料1.7噸3、(1) 干玉米、飼料按60天貯藏量設計;(2) 玉米粉、玉米胚、玉米修、玉米胚按10天貯藏量設計。三、原料供應1、要求每天供應50噸玉米;2、原料玉米的要求:(1) 水分:14%以下不折扣;14-16%超一扣一;16-18%超一扣 一點二;18-20%超一扣一點三;20-23%以上超一扣一點五: 23-25%超一扣一點五。25-30超一扣一點七。(2) 、雜質:0.5%以下不折扣;0.5-3%超一扣一,3-5%超一扣 二; 5%以上拒收或讓步接收。(3) 對小粒品種的玉15、米一律拒收(4) 霉變粒:1%以下不折扣;1-3%超三扣一;3-4%超二扣一; 4-6%超一扣一;6%以上拒收或超一扣四讓步處理。(5) 容重:要求東北玉米容重必須達到660; 660-650g加扣 2%; 650-640g 加扣 4%; 640-630g 加扣 6%; 630 以下拒收。(6) 蟲蝕粒:蟲蝕粒執行從0開始有六扣一。3、產品的要求(1)修中無根冠(黑星);(2)修中無微皮、大皮;(3) 修成色黃紅亮;(4) 粒度均勻;(5) 修中無白點灰粉;(6) 修表面無菱角;(7) 粉色深黃;(8) 皮內應含少許粉狀物,無大皮(9) 如需提胚:胚的出品率不得低于7%,胚純度不得低于90%,16、含油量應在40%以上;四、輔料供應1、蔗糖:120公斤/天2、調色調味劑,1公斤/天;3、飼料添加劑,5公斤/天;五、包裝材料1、塑料袋:2萬個/天;2、飼料包裝袋:50個/天3、絲袋:1個/天4、塑料箱:20個;第五章 廠址選擇及基建規模一、廠房選址原則1、交通方便;2、周圍5公里內無硅酸鹽工業、冶煉業、電鍍業等一切可能產生有害氣體和有害粉塵的工廠;3、建議該廠建在城市的上風方向和城市水源的上游;4、水、電能保證供應,不停水、停電,上下水衛生條件滿足;5、廠址選定后,建議種植樹木形成綠化帶。二、生產車間的布置原則生產車間的布置按工藝流程要求做到了流程短,工段之間銜 接好,物料走向流暢。1. 17、從收購、預處理、貯存、配料、生產、滅菌、包裝、成品 貯存連續完成;2. 生產間和輔助生活間用走廊隔開,主次分明。3. 生產車間與生活間采用中央空調,排水采用地漏與明溝蓋板相結合。紙盒存放間采用獨立空調,溫度25 30C,濕度 28 35%,四周間隔通道大于5mm。4. 空箱堆放處與包裝間相連,便于工作。5. 成品庫與包裝間相連,成品庫房采用高窗或無窗,防小動 物,符合消防有關要求,通風采用中央空調,出入庫方便。6. 其他要求見食品廠設計規范。三、廠區占地面積約140m2,車間面積約2090m2;成品庫和原料庫 面積1080 m2鍋爐房面積約54 m2,烘干塔占地面積6 4 m2變電室 面積約518、4 m2,辦公樓占地面積240 m2,其他輔助設施面積約 483m2。車間設備布置見附圖第六章 生產工藝玉米收購一篩選烘干塔烘干賣出潤水頊皮_脫一篩,提V包裝玉米糝一磨粉包裝生產殘余玉米工飼料第七章工程技術方案一、項目的構成范圍和設計原則全干法日加工50噸玉米聯產(即:提胚、制修、制粉)生產 線。每天生產玉米水分含量在15-18% 9公斤干玉米;470公斤玉 米修;玉米粉330公斤;70公斤玉米胚;玉米加工后殘余物加工 而成約為17公斤飼料。本設計起點高,工藝與設備具有國內最先進水平。二、生產工藝詳見工藝流程圖(附圖)三、設備選型特點與成本分析全干法工藝自21年,研制開發后,經兩年反復在公司 19、及異地現場試驗,驗證達標后,定于23年上線生產,現已在 國內外建設半干法日產3-20噸酒廠玉米提胚、榨油生產線 16條,全干法食品類生產線86條,原半干法生產線改造27條, 目前工藝、設備配置已非常成熟,各項經濟指標達標,實行東 北工藝、中原工藝、西北工藝,深受各地用戶好評。1、清糧設備工藝傳統的玉米清糧設備采用加工小麥、水稻,套用在玉米 精加工清糧設備中,隨著玉米脫粒機在脫粒過程中的廣泛應 用,玉米中的含雜量及并肩雜較多,傳統清理設備在處理并肩 雜的生產中,無法實現清理。并肩雜指的是與玉米一樣大的雜 質,其體積重量與小體積玉米一樣,傳統設備根本無法清理干 凈,清糧的凈度對后道成品質量影響極大20、。玉米清糧設備經研發改進后,實現并肩雜徹底與凈糧分 離,為后道加工工序奠定了良好的質量基礎。2、干法脫皮、拋光工藝傳統的半干法工藝是采用碾米機115型或150/2型等拌 水后進行玉米脫皮,須掌握春夏秋冬的注水量及四季的潤糧時 間,稍有不慎就造成脫不凈,出仁率低,成品內有黑星,副產 品需烘干,在烘干也無法解決夏季熱料更容易受潮變質的物理 機能,更無法提取皮內含有增值的小玉米粒及黃色玉米粉,如 不提取大大降低利潤空間,新上半干法生產線的用戶大多由于 經驗不足導致成品質量差,而銷售不出去,最終當飼料賣掉, 副產品酶變一分不值,造成嚴重損失。研制生產的專用6型、6A型或大產量的10型、10A 型玉米精21、脫機,工藝布置兩脫一拋光的工藝流程,達到無皮、 無黑星、無胚芽、出仁率高、色澤光亮等特點,為后道工序提 供有益的質量保障。3、干法制修工藝傳統工藝,采用35、40型面粉機需3臺三遍,主要工藝 是改變每臺拉絲角度,減少每臺牙數進行制修,也有的采用錐 體240. 278型錐形磨粉機加工制修,但最終解決不了糝中帶白 點(淀粉粒)、修身多菱角(扁形),出修率低,出粉率高,電 耗大的問題。新型制糝工藝,是采用YMF40-50-60型超精修制修機,每 套生產線配置1臺就可,其特點:省電耗,出修率高,修中無白 點(淀粉粒),修狀圓弧,無菱角,方圓型,色澤光亮等。4、玉米修懸浮清理工藝傳統玉米修最后的檢驗是在22、裝包裝柜流管處設吸皮風網 幾個,分別處理凈修中的黑星微皮,但結果造成風量小、吸不 干凈,風量大因風速高造成細修流失,影響出修率,效果不 佳。YMFJQS80型-1型懸浮清理篩,是成品修檢驗的專用設 備,該工藝設置主要解決,玉米在清理、脫皮、拋光、制修過 程中,一旦流失進玉米修中的黑星(根冠)、變質玉米及微皮的 篩理、懸浮。使其從成品中分離,達到修質純凈,細修不流 失,出品率不受影響的目的。5、干法副料提純清粉工藝傳統半干法工藝因8%的注水量,皮中水分含量大,但脫 皮中避免不了玉米小細顆粒與黃淀粉流失進皮中,因皮中水分 含量高,無論什么高端設備都無法提取,修及黃粉,既使烘干 因混合副產品,經反復23、結合的關系,副產品中的修、黃粉變色 混濁成灰白色,無法進入市場,最終還是轉變飼料,無法升 值。干法新工藝由于干法脫皮拋光,副產品屬于干物料,結 合我公司研發生產的YMF36-40型副料提純機,其原理是把皮中 的粒、粉、皮分離,二次制修,提粉,其主要特點是提高出品 率,提高經濟效益。皮與修、粉每噸差價近7元。綜上所述,全干法于半干法的工藝差異明顯,設備配置 不同,同樣的日產50噸成套設備去做對比。根據相關數據估 算,半干法噸利潤降低約60元人民幣,日利潤降低約30元人 民幣,因此行業內把半干法加工工藝以做廢除,大部分半干法 設備的用戶正在尋求改造。6、干法脫胚、提胚工藝傳統提胚設備是用其它設備替24、代,工藝設備簡單,所產 胚芽出率低,純度低,含雜及小胚乳量大,進機榨造成膨化卡 機、吸油。胚芽無法做為油料銷售,最終只能做飼料低價銷 售,以及生產成本加大,無效益可言。干法新工藝脫胚機的特點是:破碎率均勻,粉量小、胚芽整 粒度比份大,低轉速,使用壽命長等。選胚機采用獨特技術, 確保選胚干凈。該專用設備結合新工藝編程達到出胚率高、純 度高,滿足榨油設備要求。7、全干法玉米食品成套設備工藝論述、產品質量達標時:正品率低,出品率高時,綜合質量 低。二者很矛盾,很難解決。致使客戶最終經濟效益上不去。、全干法聯產玉米成套工藝設備風險更大。工藝拿不準時 比雙產(制修、制粉)成套設備更糟糕,例如:胚芽純度低25、榨 油機卡機、不出油。買油脂廠對其油質不合格不接收,只有低 價充當飼料賣,投入的設備成本、電耗成本綜合效益是負值。、出修率極低不到30%,無正品粉,因粉內含有經脫胚機以 后的混合料黑星(根冠)與黃粉混合無法提純。反而污染了大部 分的正品粉。、拋光時因胚乳內含有部分量的整胚,保證修質時,只有 對拋光機加壓,加壓導致出粉率高,這時的粉與胚芽粉混合, 無法提取正品粉。最終導致成為飼料粉出胚率高、純度高,滿 足榨油設備要求。8、全干法“雙產” “聯產”玉米成套設備三高二低要求工藝設備與地區、氣候條件、玉米品種相結合,采用“東北 專用工藝”、“西北專用工藝”、“中原專用工藝”、地區品 種不同,工藝不同26、,不可千篇一律。靠整個工藝系統保證,不 是指某一臺設備保證出率及產品質量。聯產線必須把胚芽從玉米中提取出來,選胚率:95%,純度 95%,達到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同時更好的保障后道的修與粉 的質量及得率。篩路、篩理配備,物料進入項,專用脫胚機結構、專用選胚 機結構、風量、風壓、配料系統構成,霧化調質、副料清粉、 提純、細粒提純、拋光、制粒、懸浮、磨機技術參數等等。每 個系統構成少有錯誤都會導致功虧一簣。9、成本利潤分析、全干法日加工50噸玉米聯產(即:提胚、制修、制粉) 為例:(a) 、玉米水分含量在15-18%時,每噸玉米市場價應為1840 元。(b) 、每噸毛玉米可生產470公斤修,每公斤27、修批發價2.4 元,470公斤x2.4元/公斤,合計1128元。(c) 、每噸玉米可產玉米粉330公斤,每公斤批發價2.1元,330公斤x2.1元合計693元(d) 、每1公斤玉米可產胚7公斤(每噸可產70公斤),每 公斤胚市場價4元,合計280元(e) 、飼料130公斤x 1.6元/公斤(批價),合計208元。 噸成品總值:2309元,減噸毛糧1840元,每噸毛利469元。、生產成本分析(a) 、噸電耗60度,每度0.65元,噸電費39元。(b) 、噸加工人工費,每班3人,可產17噸,每噸人工費約10 元。(c) 、設備維護費每噸約1元。(d) 、短途運輸費每噸約40元。(e) 、原糧損耗費28、,每噸約10元。(f) 、包裝費,每噸約20元(g) 、總生產費用:120元。(h) 、每噸469元毛利潤減去120元/噸生產費用,每噸凈利潤 349元、日產50噸全年經濟效益分析每噸毛玉米成本1840元,每噸成品總價值2309元,故每噸毛 玉米經加工生產后增值469元。因此,(純利潤=成品總值-成本 -生產費用)每生產1噸毛玉米純利潤約340-350元。日產玉米 50噸,每月按25天,每年按10個月計算,年實產1.3萬噸,每 噸按純利340元計算,年純利442萬元。第八章設備選型及報價一、生產設備選型及報價(見附表)二、輔助設備選型要求序號設備 名稱規格型 號數量功率(千瓦)報價1清理 篩Q29、L-502臺0.751萬元2潤水提升機RS-1102臺0.753.5萬 元3玉米脫皮破碎 機6YC-51臺151.2萬元4玉米烘干機1臺2萬元5接料 器JL-41臺3.7515元6玉米 提機6TP-51臺4.42.2萬元7磨粉 機MF-51臺7.51萬元8電控 箱DKG-40 01套8元9燃油 蒸汽鍋爐WNS6-1、6t/h1臺26萬 元/臺11貯油罐8 m37.8萬元12煙筒5x 153.5萬元13鍋爐 附件及管 線線14鍋爐 安裝費5萬元15變壓8KVA器16配電柜17增容費18電力 安裝費19深井 多級水泵20 t/h20打井費第九章節約能源與環境保護一、節能1、材料:經加工之后的玉米廢料可以再利用生產飼料;2、循環水:建有冷卻水池及冷卻水塔使生產用水部分循環使用。、環保1、鍋爐選用節能環抱型鍋爐(最好是燃氣爐)其排放達到環保標準;2、建一廢水池,使生產用廢水經氧化達標后排放。第十章生產組織及項目定員一、 生產組織管理人員10人,輔助生產人員10人,供銷人員8人,后勤人員3人。二、生產人員編制工段或工種人數1收購玉米32入庫43機器操作人員84包裝車間65成品犀66檢驗人員47電工28u4rrn- 0 H3O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