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麻坪垃圾處理場可行性報告2.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50714
2024-10-19
34頁
197.50KB
1、旬陽縣麻坪鎮園林城鎮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第一章 總論一、 項目名稱:旬陽縣麻坪鎮園林城鎮建設項目二、 建設單位:麻坪鎮人民政府三、 項目負責人:邢兆平四、 建設地址:旬陽縣麻坪鎮境內五、 建設工期:2011年7月至2011年11月六、 建設規模及內容全鎮景觀綠化面積5600平米,庭院綠化5000平米,街道綠化3.6公里,河道綠化22公里,公路綠化19公里,荒山造林綠化800畝,建苗圃基地10畝。七、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總投資124.3萬元,全部為建設投資。資金來源:申請國家扶持110萬元、地方自籌14.3萬元。八、 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建設項目總體工程規模投資金額九、 項目編制的依據1、陜西省園2、林城鎮標準(暫定)(陜建發200984號);2、村莊整治技術規范(GB 50445-2008)3、旬陽縣城鎮總體規劃(2005-2020);4、旬陽縣。第二章 項目背景及建設的必要性一、 項目建設背景1、改善城鎮生態環境成為城鎮發展的主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環境與發展問題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與自然和諧共處、實現可持續發展是各鎮人民的共同愿望。隨著全省園林城市、園林縣城和園林城鎮建設進程的加快,改善生態環境,保護和利用自然資源,創造優美舒適的人居環境,建設美好的綠色家園,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城鎮發展的主流。高度重視園林綠化,全面改善人居環境,努力建設宜居城鎮,不斷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全鎮3、社會發展的客觀需求和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更是全鎮人民必須肩負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2、我縣城鎮化發展進入快速轉型當前,我縣正處于加快城鎮化進程的關鍵時期,加快推進城鎮化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發展方式的具體體現,是創造需求、擴大內需、解決民生問題、建設和諧社會的戰略舉措。為此,縣委、縣政府印發旬陽縣創建省級園林城市實施方案和關于開展園林城鎮和園林小區(單位)創建活動的通知等相關配套文件,努力建設山青水秀、自然和諧的山水園林城鎮,進一步實現 “十二五規劃”中城鎮化跨越發展的目標。3、我鎮幾年來雙創工作扎實推進(加入雙創工作材料)為了進一步提升我市在國內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塑造城市形象和品牌,增4、加城市綜合競爭力,促進城市人居環境的不斷改善,全面推進我市開放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實現城鎮化率達到50%,城市功能更加健全、城市軟實力大幅增強、城市美譽度大幅提升,申報歷史文化名城、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爭創中國人居環境獎獲得成功,力爭建成國家級生態城市和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XX市政府大力推進城市公園及綠地建設,爭取將XX市創建為國家園林城市,建設單位根據XX市政府的要求,提出建設本項目。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1、是實現城鎮可持續發展、增強城鎮經濟活力的需要加大城鎮園林建設,一方面,可以改善城鎮生態環境質量,吸引更多人口向城鎮轉移,提高城鎮化發展速度;另一方面,完善城鎮基5、礎設施功能,提升城鎮服務水平和城市形象品味,對促進鎮域經濟各行業的投資與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另處,良好的城鎮生態環境與景觀環境,也是城鎮旅游產業不可或缺重要影響因素。城鎮的園林綠化,不僅可以改善空氣質量,凈化城鎮生活環境,也能使廣大市民生活的更安逸,在鮮花綠草中得到身心健康,緩解一天的疲勞,以更飽滿的干勁與熱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2、是改善城鎮生態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的需要在城鎮這個人口較為密集的區域,一方面,園林綠地系統在改善城鎮生態環境方面具有凈化城市空氣、水分、土壤,保護人民健康;改善城鎮環境,創造舒適的小氣候;提高城鎮景色美感和質量;豐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精神生活等多種作用。另一方面,園林6、綠地在提高其社會功能方面具有滿足社會各方面需求,促進精神文明建設;改善生產生活環境,增進人們健康;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建設資金;提供良好休息環境,緩解人們心理壓力等多種作用。3、是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功能、創建宜居園林城鎮的需要城鎮園林綠化是城鎮重要的基礎設施,是改善城鎮生態環境的主要載體,更是城鎮唯一有生命力的基礎設施,不僅具有生態功能,更具有景觀、游憩和文化功能。加強城鎮園林綠地建設,不僅是提高城鎮生態建設的迫切需要,更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關注民生、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6月,縣政府下發關于印發旬陽縣創建省級園林城市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旬政發【2011】 號)和關于開展園7、林城鎮和園林小區(單位)創建活動的通知(旬政發【2011】 號),明確提出了我鎮2011年申報省級園林城鎮的目標。張益民縣長在創建工作會議對創建工作作出了全面安排。因此,根據目前我鎮綠化現狀,結合創建省級園林城鎮的各項指標要求,為使我鎮各項綠化指標均能達到申報標準,建議在我市建成區內新建一批綠地,綠化一批街巷、河道,美化一批庭院。爭取在2011年獲得“省級園林城市”稱號。因此,本項目的建設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 麻坪鎮園林綠化現狀和發展規劃一、 園林綠化現狀及存在問題麻坪鎮位于旬陽縣西北部,集鎮距縣城40公里,全鎮136KM2,人口1.2萬,集鎮面積3 KM2,境內環境優美,交通便捷,資源豐富,8、森林覆蓋率達85%,空氣清新,氣候宜人。2010年被評為省級“環境優美”鄉鎮。自西部大開發以來,我鎮借助國家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荒山造林、“東桑西移”等一系列工程的實施,在氣候調節、水土保持、水源涵養、環境美化、空氣凈化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生態效益,不但極大的推動了我鎮的生態環境建設,更促進了我鎮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但隨著城鎮化的進一步加快,集鎮和主要干線公路兩旁人口迅速增加,人口密集區的人與環境矛盾日益突出,一是我鎮綠地大多為生產和防護用地,園林綠地點、線、面架構不強,綠地分布零散,還未形成結構清晰、布局合理的系統網絡;二是園林綠地按照省級園林城鎮創建要求,指標明顯偏低,與服務人口不相匹配的9、矛盾較為突出。這些問題都需要在今后的發展建設過程中進一步完善及提高。2、園林綠化發展規劃1、 總體目標和分期目標以創建省級園林城鎮為目標,按照“建設陜南強鎮和宜居美鎮”的總體思路,以打造“一洞一花”為遠景,通過大面積、多層次的綠化建設,營造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山青水秀、自然和諧的山水園林城鎮。項目區內的各類綠地結合城鎮功能均衡分布,達到便利居民、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使用要求,各項指標達到省級園林城鎮標準。 近期目標主要完成集鎮廣場、街道、出入口、庭院、李家河村楓樹村河道、主干公路兩側、集鎮周邊荒山的綠化建設等重點景觀綠化工程。遠期目標,主要以“一洞一花”項目為依托,完善各類園林綠地系統、提高已建10、設園林綠地的質量,初步建成綠化體系完善、富有地方特色的良好城鎮生態環境。2、 規劃指標 麻坪鎮園林綠化規劃指標表 2011 2015年 2025 年 綠 地 率(%) 3538綠化覆蓋率(%) 4045人均綠地(平方米) 18.422.8人均公共綠地(平方米) 10.812.9城市街道綠化普及率(%) 7095新建居住小區綠化率(%) 3030園林化單位達標率(%) 4060園林生產綠地(占建成區面積%) 22第四章 建設方案及建設規模一、初步設計及建設方案1、方案設計原則貫徹縣委、縣政府在園林綠化建設方面的總體要求;依據城鎮園林綠地系統規劃的要求,盡可能在減少投資的情況下,滿足園林城鎮要素建11、設;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項目內部原有地形地貌狀況和種植情況,對項目進行正確定位;規劃設計要有利于分期建設及日常的經營管理。2、設計方案集鎮綠化 主要包括廣場、街道、出入口、庭院綠化等。廣場:根據廣場現狀情況,新建廣場西側綠化帶500平米,建花壇6個,硬化人行道300平米,保留廣場內原有花卉苗圃植被,并對枯死植被、荒草及不利園林景觀的植物進行清理及局部植被補種。樹種選擇以竹、三角梅、桂花、香樟為主,附以蘭、菊等草本,體現“梅、蘭、竹、菊”花中四君子的傳統文化理念。街道:主要包括移民小區新建綠化1100米,原中心街及一、二、三街、老街改造綠化2500米,按照一街一景原則,樹種選擇以桂花、香樟、廣玉蘭12、等引進樹種和石楠、楓樹、棕櫚、烏桑等鄉土樹種相結合,充分體現地方特色。出入口:主要新包括“一樓一亭”新建綠化100平米,派出所至二橋街口三角區新建綠化250平米,綠化風格與廣場綠化相照應。庭院:以集鎮內機關、企事業單位為主,全民參與,根據實際環境,因地制宜,搞好庭院綠化。河道綠化 綠化范圍為李家河村(甘麻交界處)至楓樹村(瓦窯溝口)的麻坪河河道南北兩岸,全長22公里,樹種以金絲柳(2.5CM大苗)為主。集鎮周邊直觀坡面荒山綠化 主要包括廟灣公路上、頭臺子、黃草坡、陰灣上4處,總面積800畝,造林方式以大坑大苗為主,樹種選擇以柏、杉為主,可一次設計,分年度實施。干道公路綠化 以甘麻公路(麻坪段)13、和麻楓公路為主,全長19公里,在不改變原綠化樹種的情況下,進行補植。農村院落綠化 以李家河村的洞口、朱家灣、楊柳,錢河梁村的龍脖子、先鋒、勇龍,寨灣村的土地溝口,楓樹村的下院、楓樹坪等9處居民小區為主,綠化面積2500平米,綠化風格與集鎮綠化相呼應,樹種選擇以鄉土樹種為主。麻坪優質蘭草基地 在麻坪集鎮陰灣建10畝綠化苗木基地,結合本地優勢資源,選擇本地鄉土樹種為主,適當引進外地品種,大苗移栽,間以本地蘭草,建成后基本能夠保證本地綠化和工程造林苗木自給自足,同時將本地蘭草優勢資源推向周邊城市。三、建設規模根據上述設計方案,全鎮景觀綠化面積5600平米,庭院綠化5000平米,街道綠化3.6公里,河14、道綠化22公里,公路綠化19公里,荒山造林綠化800畝,建苗圃基地10畝。第六章 工程進度安排根據本項目實際情況,在綜合平衡、統籌兼顧的基礎上,按照高質量、高效率和有利用于項目順利實施的原則,工作計劃建設期為5個月,項目實施進度詳見下表。麻坪鎮園林城鎮建設工程項目進度表序號年月進度工程名稱201178910111項目立項2資金籌措3設計調整4項目工程5竣工驗收第八章 項目改造投資費用估算與資金籌措一、 估算依據1、相關規劃圖紙、文字說明;2、園林工程預算定額;3、工程造價根據不同結構形式,按當地現行造價指標計算;二、項目投資概算1、工程估算表序號分項工程名稱單位數量單價(元)費用(萬元)一集鎮15、綠化工程1821廣場綠化平方米800400322街道綠化米3600100363出入口綠化平方米350400144庭院綠化平方米5000200100二河道綠化公里221500033三集鎮周邊荒山綠化畝8002500200四干道公路綠化公里1950009.5五農村院落綠化平方米25003007.5六麻坪蘭草基地平方米6000200120合計5523、流動資金本項目不設流動資金。4、項目總投資項目總投資552萬元。5、資金籌措方式第九章 綜合評價本項目是公益性的工程項目,其實施具有重要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一、項目的實施,有利于麻坪鎮的知名度,城鎮知名度是城鎮綜合實力的集中外在反映,是城鎮經濟發展無16、形的資本支持。二、項目的建成,有利于促進麻坪旅游業的發展。園林綠地作為旅游觀光的重要資源和基礎,可以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帶動本地第三產業發展。三、項目的建成將很大程度上改善周邊居住換進和城市面貌。本項目建成的公園與其他的線型綠地景觀一起構成城市生態廊道,維護綠地斑塊之間的聯系。不僅保障城市綠地系統的健全,更促進了城市環境質量的提高與發展。從城市景觀角度講,城市綠地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公園綠地最能展示城市的風貌。 綜上所述,項目的實施,社會經濟效益的生態效益十分顯著,對XX的旅游產業發展和城市環境建設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第十章 結論及建議一、符合黨中央制定的西部大開發戰略,是XX市實施西部17、大開發的積極表現。二、符合“XX三年跨越發展工程”的奮斗目標中的到2012年把XX基本建設成為區域性國際化的現代產業集聚基地、旅游商貿物流中心、開放合作重要平臺和生態宜居文明城市的要求。三、項目的建設能帶來較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起到美化市容和改善投資環境的作用,為XX市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物質基礎。四、建議市政府給于大力支持,促進項目建設。 第三章 建設內容、規模及建設方案第一節 建設內容及規模一、建設規模1、生活垃圾處理場建設規模旬陽縣麻坪鎮現有常住人口12127人,日產垃圾量約5.5噸/日,預計到2030年,集鎮及附近大的村莊院落人口將達到15000人,日產垃圾量約15噸/日。2、建18、筑垃圾處置規模目前麻坪鎮,年產建筑垃圾1000噸。日處理量為3噸。根據麻坪村鎮總體規劃,考慮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垃圾產量的影響,本項目處理場規劃近期規模(20112015年)為9.8噸/日,遠期規模12噸/日。序號年分人口數(萬人)排放系數(千克/人日)日產量(噸/日)年產量(萬噸)320101.20.67.20.26420151.30.759.80.35320201.40.811.20.41420301.51150.54二、建設內容建設簡易填埋處理場4處,規劃占地20畝,日處理垃圾6噸;村莊垃圾集中收集點10個,垃圾桶(包括有毒有害專用)600個。第二節 工程建設方案一、垃圾處理方19、案近中期產生的垃圾擬采用簡易填埋處置方式,垃圾產生量即為需處理量,以2015年的年產量為平均數計算,日處理量為9.8噸,年處理量為0.35萬噸,至2030年產生的垃圾總量為0.3520=7萬噸,按100%進行填埋處理。填埋場可按可消納麻坪鎮20年內產生的垃圾量考慮。二、總圖與運輸1、場址選擇簡易填埋處理場4處,場址擬選擇在李家河、麻坪、楓樹、絲鋪四個人口較為集中的村境內,其它10個村選擇在大的莊院附近建設10個垃圾集中收集點,選址要求靠近有村級水泥路通過,交通便利。2、周邊環境。場址周圍無居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不大,周邊自然條件的環境容量大,植被茂盛,具有較好的自凈能力。3、總圖本項目簡易填埋20、處理場場址大多利用天然形成的山谷地帶,從西占地面積不超過5畝為宜。收集點建設以磚混結構為主。 4、運輸與道路本垃圾處理項目日處理生活垃圾為9.6噸,全部采用農用運輸車或小型拖拉機運輸。場內道路共計長約1000M。5、用地條件。本項目場地均可建設為山谷型填埋場,無地下水出現,除了雨季的大量降水可用設立截洪溝排出外,填埋場可以基本上不受山洪的影響。6、土料來源。垃圾處理作業需要少量覆蓋土,周邊粘土土料來源廣泛。三、工藝技術現代衛生填埋場的污染控制是一項系統工程。簡易垃圾填埋場污染治理也應從系統工程的角度出發,采取綜合性的技術措施,走低投入、經濟可行的路子,具體可考慮采取以下技術措施: 1、滲瀝液污21、染控制 1)減少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入滲 避免地表水及地下水對垃圾體的直接沖刷浸泡是減少滲濾液產生的重要措施。本項目簡易填埋場大多為山谷型填埋場,通常具有較大的匯水面積,又往往存在防洪系統不完善或過水能力不足的問題,雨季滲瀝液產生量大,導致污水外溢造成污染事故。做好地表和地下水的導排,如設置導流渠、導流壩、截洪溝及地下排水溝,可以大幅度地減少滲濾液的產生量。這些措施實施容易且效果明顯,應優先考慮。 2)滲濾液的回灌處理 滲瀝液回灌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減輕滲瀝液污染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填埋場中垃圾層及覆蓋土層的物理吸附以及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來凈化滲瀝液,垃圾填埋層起到“生物濾床”的作用。這種方法能適應滲瀝22、液水質水量變化大的特點,具有投資低、操作管理簡單、能克服重金屬污染擴散等優點。對使用多年的簡易填埋場,垃圾層中水份已逐漸析出,滲瀝液的回灌可以增強垃圾中微生物的活性,加快有機物的進一步降解,縮短填埋場的穩定化進程。由于簡易填埋場一般不是分單元填埋,滲瀝液回灌宜在封場后進行。 3)滲濾液的處理 垃圾滲瀝液是一種高濃度難降解有機污水,往往需要采用生化處理加物化處理的組合工藝進行深度處理才能達標排放,建設投資與運行費用均十分昂貴(通常是城市生活污水的數倍甚至數十倍)。 由于本項目的簡易填埋場附近無城市排水管網,可采用場內預處理與人工濕地系統相結合的處理工藝。人工濕地的單位污水投資不足傳統污水處理工藝23、的,運行費用僅為1/10,這種方法特別適用于遠離市區且具有荒溝荒坡可以利用的中、小型簡易填埋場的滲瀝液處理。2、填埋氣污染控制及其回收利用 簡易填埋場大多無完善的填埋氣導排系統,填埋氣排放處于無控狀態,存在火災、爆炸等安全隱患。特別在封場后,頂部覆蓋層將抑制填埋氣的散發,填埋氣在垃圾堆體中積聚,危險性進一步加大。因此,對現有填埋場進行填埋氣回收利用價值及安全性評估十分必要,目前國內尚未建立系統的分析評估方法,僅有少量工程實踐。此外,填埋氣中非甲烷類有機物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危害極大,國外的環境標準將其排放量作為填埋氣污染及是否進行控制的依據,我國的環境標準中尚未對填埋氣中污染物的排放作出具體限24、制,但對其危害性已有一些研究。無論從安全保證還是從污染控制角度,加強填埋氣體排放的控制十分必要。簡易填埋場均應建立填埋氣導排氣系統,將氣體有序地集中導出,燃燒后排空、以消除污染與安全隱患。 3、簡易填埋場的封場與生態恢復 本項目簡易填埋場大多已位于或靠近人口密集區,封場與生態恢復的要求高,研究簡易填埋場封場與生態恢復方法,己是刻不容緩。 1)腐熟垃圾的回收利用 本項目區域生活垃圾中易腐成份較多,腐熟期較短,一般填埋10-15年以上可基本穩定。廖利等人的分析表明,腐熟垃圾中的營養物質含量較高,可作綠化用肥料,以及填埋場封場的表層營養土。2)簡易填埋場的封場 簡易填埋場由于填埋垃圾的壓實密度較低,25、降解后沉降變形較大,封場時應注意防止頂部覆蓋的開裂和坍塌失穩。頂部表層營養土是填埋場復墾植物生長的基質,其理化性質是植被生長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植被類型要求最終覆土層的厚度也不一樣、應根據所種植的植被類型的不同而決定最終覆土層的厚度。通常草本植物需要60cm左右的覆土層厚度,而樹木則需要90cm以上。 3)生態恢復 一是場內植被的重建 :植物在填埋場上生長時要面臨填埋氣、滲濾液以及最終覆土層的高溫等環境壓力。土壤中填埋氣體(CO2和CH4)的存在,可導致植物生長不良、高死亡率、植株矮化、生理失調等種種問題、是填埋場植物生長的最主要的限制因子。因此,選擇耐性樹種,并注意不同類型植物(草灌喬)的26、合理搭配,才能達到較好的復墾效果。實踐證明淺根系的草本植物更能在填埋氣體較多的地方生長。喬灌木最好在種草后的1-2年以后再開始種植,因為如果草本植物因填埋氣體的大量釋放而無法生長時,其他深根系的植物類群更加難以幸免。此外,填埋場導排氣系統的建立,能有效地減少最終覆土層中填埋氣體的量,有利于植物的生長。 二是周邊綠化 :在填埋場周圍種植抗性喬灌木綠化隔離帶,樹種可選用抗CH4能力強的鄉土植物,綠化隔離帶可有效減少填埋場的污染,同時起到美化環境,改善填埋場景觀的作用。第四章 環境保護一、環境現狀及環境影響因素旬陽縣麻坪鎮位于縣西北部,屬北亞熱帶溫暖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溫度為15.4,平均日照時數1727、90.4小時,年平均降雨量為841mm,主導風向春夏季多為東南風,秋冬季多為西北風。二、建設項目對環境影響因素及防治措施使用階段對環境影響的主要因素有廢氣、粉塵、噪聲等。廢氣:廢氣是垃圾處理場的主要污染因素,對廢氣采用導氣系統收集,并導出填埋氣體,在填埋過程中,采用甲烷報警器及燃燒裝置監測廢氣中甲烷的濃度,當甲烷濃度超過5%時,通過電子點火和人工點火燃燒。惡臭:將填埋場分單元逐日覆土,凈化并有效控制惡臭物質的擴散。粉塵:將填埋作業區,進場公路和場區道路等區域表面實施定期灑水措施,以防粉塵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醫療垃圾焚燒爐煙囪設除塵裝置,以消除垃圾焚燒產生的粉塵。運輸及處理設備:定期對垃圾作業面及28、管理區運輸車輛及附近地區進行藥物噴灑消毒。三、監控措施水污染控制措施采用清污分流措施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填埋場設專門的環境管理和監測人員,定期對大氣、地下水和滲濾液進行監測。在垃圾填埋場上游設置一座監測點,定期對大氣、地下水和滲濾液進行監測。在垃圾填埋場上游設置一座監測井,作為地下水背景值,另外在填埋場左右兩側和填埋場下游分別設置三座監測井,監測地下水是否受到污染。在填埋場投入使用后,對排氣管及周圍氣體濃度定期監測。第五章 項目實施進度及招投標方案第一節 項目實施進度一、項目實施本項目工程實行業主負責制,由業主委托設計,籌措建設資金,組織項目的招投標工作,執行國內外合同法有關要求,并組織施工29、與生產。二、項目實施進度安排本項目實施進度是在資金設計到位的前提下,依據各項工作所需時間制定計劃進度:2010年7月-2010年8月:完成項目前期準備工作;2010年9-10月:項目設計及招投標;2010年11月-2011年5月:土建施工;2011年6月:項目驗收,試運營。項目實施進度計劃表序號年月項目2010年2011年7891011121234561立項審批2資金籌措3工程設計4招投標5拆遷場地平整6土建施工7竣工驗收三、項目工期根據要求及實際情況,本項目建設期擬安排1年。第二節 項目招投標方案一、工作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投標招標法;3、國家基本建設大型項目實行30、招標投標的暫行規定。二、招標工作內容設計方案和設計單位招標、工程施工、監理招標以及設備和材料采購招標等。擇優選取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和主要設備、材料供應單位,以達到節約建設資金、保證建設質量和建設時間的目的。1、設計方案和設計單位的招標本項目是公共建筑工程,建筑方案與設計單位應通過招投標方式確定。由于其使用性質的特殊性和所在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此次新建工程的復雜性,建筑方案與設計單位的招投標應按規定程序進行,并應切實做好標書、發標、開標和評標等招標的組織工作。首先應進行建筑方案的招標工作,建筑方案應經過多方案比選后確定。建筑方案確定后還必須進行深入的方案化后方可進入初步設計。確定建筑方案時可31、同時確定設計單位。關于建筑方案的設計招標工作,建設單位及其委托的工程管理咨詢公司應對設計單位進行考察,設計單位應具有設計垃圾處理場的經驗。2、監理招標為了保證參與本工程建設的施工監理的水平,監理單位的選擇采用招標方式,可選擇幾家監理單位進行投標。監理單位的招標工作應安排在工程開工之前,以便監理單位能盡早地參與工程管理。3、施工招標工程的施工單位應通過招投標方式確定,參加投標的施工單位應具有公共建筑的施工經驗。建設單位應對參加投標的施工單位進行必要的考察。施工招投標的標書和標底、發標和開標、評標和確定施工單位等組織工作應認真做好。三、投標工作的開展由項目單位委托具有招標代理資質的招標代理機構,組32、織實施本項目的招標工作。招標公司應本著“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與項目單位配合,組織并完成發招投標工作。四、投標的程序本項目招投標具體程序可以由六部分組成。1、組織專門的招標機構,負責招投標工作,同時設立招標監督機構。2、要發布招標公告。在國家指定的報刊、網站上發布招標公告,從發售招標文件開始招標到提交報價單,其期限一般不少于30天。而招標通知和廣告通常應在開始招標前兩周發出。3、招標機構或建設單位要進行投標單位資格預審。招標人要對擬承擔招標工程項目的投標單位,在投標前就其財務、技術能力、信譽等級等事先進行審查,通過預審被確定為合格者,才能參加投標。4、招標機構要帶領投標單位勘察現場。5、編33、制、審定招標文件和制定標底。招標文件是進行招標的依據,由經濟、技術、法律等方面的專家組織有關人員共同編制,然后由建設單位、招標機構審定。標底由招標機構組織制定。標底為初定的合同價格,它直接關系到招標工程的效益。標底為絕密資料,任何人不得泄漏。6、組織專家評審委員會,對方案進行評審。7、程序依下圖所示:招標申請資格預審文件、招標文件的編制刊登評審通告、招標通告資格預審發售招標文件現場勘察與標前會議投標文件編制與遞交開、評標定標并簽約第六章 項目組織管理與運行一、管理機構本項目建成后,由麻坪鎮人民政府下設的麻坪鎮集鎮管理所直接管理,實行事業單位管理模式,經濟上實行獨立核算。二、項目建設階段的組織管34、理措施1、組建項目建設管理機構,成立建設領導小組,具體負責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組織,協調各種手續的辦理和相關問題的處理2、嚴格項目管理整個項目要嚴格按照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質量監督管理制和工程合同制度,牢固“質量第一”的思想,把好質量關,強化資金的管理。3、搞好項目建設的監督和竣工驗收項目建設從前期工作開始,包括籌建和施工要層層把關,嚴格工程監理制度,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三、項目資金管理本項目建設資金由“項目管理辦公室”具體管理,按投資計劃,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資金一律實行專戶報帳制。按項目投資計劃和工程進度,經項目負責人和工程監理人員簽字后,連同所有財務原始憑證,報項目辦審核后到資金專戶報35、帳。加強資金使用的追蹤檢查和審計,應嚴格財務制度。有關部門要定期對資金的撥付、到位、配套、使用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項目建設單位應接受審計部門的審計。項目竣工驗收時,要有審計部門的審計報告。四、工程實施措施加強領導,提高認識。把本建設項目作為麻坪鎮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有力措施和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行項目工程目標責任制,由麻坪鎮鎮長全面負責,并與實施單位、財務、采購、工程技術等有關部門簽訂目標責任書,項目的工程設備質量與責任人掛鉤。真正做到領導思想到位,責任到位,工作到位。認真加強對項目工程建設的管理。首先嚴格按基建程序做好項目前期工作,第二,工程采取招投標制,嚴格按照36、國家技術標準、施工規范和質量要求組織施工。第三,工程建設中,實行工程監理制,建設單位要同監理單位簽訂監理協議,監理單位嚴格按照監理協議的要求對工程實行統一監理,確保工程質量達到目標要求。五、建成后的組織管理措施1、本項目建成投產后,實行場長(兼職)負責制,場長下設二個作業組,一個為垃圾清掃作業組,負責集鎮所在地的衛生清潔作業;一個為垃圾場作業組,負責對所收集的垃圾進行運輸、分選和填埋處理。2、工作制度及衛生制度垃圾處理場實行兩班制,生產天數為365天,工作時間為8小時,由于垃圾處理量的限制,可根據具體情況實行輪休。由于垃圾處理場的勞動條件較差,應盡可能采取措施改善工人的勞動環境和勞動條件,以保37、障工人的身體健康,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應嚴格按照垃圾填埋場填埋工藝填埋垃圾,分層壓實覆土。二是對場內作業人員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和預防接種。三是加強職工的安全教育和個人衛生教育。四是強化場內蚊、蠅、鼠的消殺力度。五是場區作業人員配備必要的勞保用品,包括工作服和防塵口罩等。3、勞動定員垃圾處理場投入運營后,需配備工作人員11人,主要安排在垃圾清掃作業、垃圾分選、填埋作業區,由于人員少,可以考慮交叉兼職。具體人員分工見下表人員分工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生產工人輔助工人小計清潔工人1(兼職)810填埋、運輸1(兼職)1合計1118114、人員培訓在垃圾處理場投入運營以前應當組織有關的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學習國內38、外垃圾處理先進經驗,熟悉并掌握工藝設備的性能及操作規程。第七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第一節 投資估算依據1、 依據國家計委(2001)1153號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試用版);2、 建筑工程造價根據不同結構形式,按當地現行造價指標計算;3、 建筑工程其他費用選取當地有關部門公布的費率進行計算;4、 建設單位提供的基礎數據;第二節 建設投資估算一、項目投資概算1、土建工程估算表序號分項工程名稱規格要求單位數量單價費用(萬元)一簡易處理場工程461場地清理場地平整m1350015222筑壩工程粘土壩m80003024二村級集中收集點工程17.51垃圾池磚混座1055005.52垃圾桶(箱)個60039、20012合計63.52、設備及其它費用估算表序號分項工程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單價購置費(萬元)安裝一填埋區用機械321蛙式夯實機Hw60臺2102農用運輸車輛2123取土用具14小型鏟車5t輛199二其他費用28.81征地費用畝200.5102進場公路連接線公里1663不可預見費用、預備費12.8合計60.83、流動資金本項目不設流動資金。4、項目總投資項目總投資124.3萬元。第三節 資金籌措該項目總投資124.3萬元,資金來源為申請國家扶持110萬元,地方自籌配套14.3萬元。第十章 社會效益分析該項目建成后,將在20年左右的時間內較好地解決麻坪集鎮及周邊村落生活垃圾的處理問題,為逐步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產業化提供有力保障,確保并改良市民的生活環境,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