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52687
2024-10-19
13頁
54KB
1、*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一、全市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基本情況1、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現狀*歷來注重加強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目前,已建設小型農田水利設施*余處,其中:小型水庫*座、塘壩286座、谷坊2720座、機井大口井7813眼、揚水站330處、農村供水工程588處。這些工程的建成與使用,進一步加強了區域農業基礎設施,有效地改善了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條件。2、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與管理經驗在工程建設上,突出抓好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加強領導,逐級落實責任。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市政府均成立了由市分管領導任指揮,有關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專項工程項目建設指揮部,指揮部辦公室設在水務局,各鎮區街也都成立了相2、應的指揮機構和領導小組。市與鎮區街、鎮區街與項目村層層簽訂責任狀,并落實“一把手”總負責制和領導干部包工程責任制,將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與干部政績考核相結合,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組織調度、監督檢查和獎懲機制,充分調動各級搞好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了工程建設在全市范圍內的廣泛開展,形成了市有重點、鎮區街有骨干、村村有工程的良好局面。二是注重應用新技術、新設備,努力提高工程科技含量。多年來,*結合區域實際,積極引進推廣國內外先進的科技含量較高且可操作性強SB板渠道防滲、微灌節水節能、機井射頻卡智能化灌溉等多種新技術、新設備,并在使用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金雞嶺節水灌溉示范項目中,應3、用了自動化灌溉技術,該自動化控制系統包括系列化先進的可編程控制器、智能化的控制程序、精確的控制傳感器、高質量的通訊系統和中心計算機控制軟件,可完成自動灌溉、自動測報土壤墑情。三是多方籌措,保證工程建設資金。推行了市、鎮、村、戶“四位投入”、上下聯動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增加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投資。如投資2028萬元的農村自來水村村通工程,采取了市級以上補助644萬元(每人補助120元)、鎮村兩級配套及群眾自籌1335.8萬元、社會各界幫扶48.2萬元,從而有效保證了工程建設資金。四是立足長遠,狠抓建設質量。為把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好、實施好,使其能夠為群4、眾長久發揮效益,*把工程建設質量放在首要位置來抓,對重點工程、重點項目主要材料和施工隊伍均實行了招投標,確定了具備較高資質的供貨廠家和專業施工隊伍;市工程建設指揮部辦公室采取“以會代訓”、發放材料等多種形式,加強對鎮區街水利站工程技術人員的業務培訓,進一步提高其工程設計、組織指導工程施工的能力和水平;建立落實了定期和不定期抽查制度,加強對工程設計和施工質量的監督檢查。在工程驗收上,制訂了詳細的評分標準,并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實行市、鎮、村代表簽字制度。五是搞好評比檢查,落實扶持獎勵政策。為調動各級大搞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積極性,市政府采取多干多補、先干后補和以獎代補、民辦公5、助的辦法,對農業節水、流域治理、小型灌區配套改造、小水源工程建設與配套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進行補助扶持。同時,每年通過組織全市范圍內的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大檢查,對綜合評比前四名的鎮區街給予獎勵,授予水利建設先進單位稱號。在工程管理上,重點抓好以下三點:一是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建成后,由市指揮部責成市水務局、財政局等主要相關單位組成聯合驗收組,對工程項目進行全面驗收。工程項目經驗收合格后,交付管理單位,同時由市水務局對工程項目區內的管理人員進行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非重點工程、重點項目,由各鎮區街自行驗收、培訓。二是因地制宜、確定管理模式。根據不同工程項目的特點,確定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不6、同形式的工程運行管理模式。目前全市小型農田水利設施主要采取農戶自主、承包、村集體、用水協會四種管理模式。并根據管理模式特點,建立健全操作規程、運行養護等各種管理規章制度,實現了工程項目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三是檢查督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每年采取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方法,對工程項目進行檢查督導,及時采取召開現場會的形式,總結推廣先進經驗,糾正不足,確保了工程項目能夠長期發揮應有的效益。3、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管存在的問題(1)部分工程老化失修較為嚴重。由于小型水庫、塘壩等工程多數興建于上世紀60至70年代,建設時間早、運行時間長。加之近年來農產品的價格下滑、導致村集體和農民群眾對水利設施保護7、意識不強,個別村級班子不穩定以及工程經營管理體制尚未真正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致使部分工程老化失修較為嚴重,工程效益未能真正發揮。(2)“兩工”取消,實行“一事一議”,對工程建設有一定影響。其主要原因表現于跨村、鎮的工程,實行“一事一議”,給工程實行統一會戰帶來難度。(3)部分工程投資較大,農民自身難以承受。小型水庫、塘壩維修加固以及微灌、噴灌等節水灌溉工程,投資相對較大,多數村集體尤其是山丘區基本上均無力出資,僅靠農民自身難以承受。(4)一家一戶的土地經營模式制約著微灌、噴灌先進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和管理。目前,土地經營模式采用的是一家一戶,地塊面積少、作物種植種類不一,灌水時間各不相同,給工8、程建設和管理帶來一定難度。(5)鎮區街基層水利技術力量相當薄弱。2002年全市實行機構改革后,四站合一,無單設的基層水利站。改革后,水利在編職工由改革前的75人減少到52人,其中在崗在編27人,占編不在崗25人。而在崗在編人員中,以水利工作為主的僅有8人,具有中專以上正規水利院校畢業為干部身份的僅有4人,擁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僅有1人。基層水利技術力量的削弱,嚴重影響了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與管理。二、工程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馬格莊聯辦揚水站更新改造工程1、項目基本情況該項目座落于諸由觀鎮澗村、降水河岸邊,系馬格莊村與澗村聯辦揚水站,始建于1975年10月,裝機容量100千瓦,配套350鋼筋混9、凝土管路3200米,水源為機井,控制灌溉面積1450畝。由于干旱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原有的離心泵不能適用,已于1992年5月將其更換為2臺套潛水泵,裝機容量60千瓦。由于建站時間早、運行時間長,致使工程老化嚴重,突出表現于管路漏水、機房破損。經鎮政府與馬格莊村和澗村兩委研究、受益代表同意,對該站實行更新改造,重點是更換管路、修繕機房。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該灌區系*丘陵缺水區,區域內地下水奇缺,采取打深機井并配套其它措施進行灌溉,一是滿足不了農作物的灌水需要,二是投資太大,農民不宜接受。該揚水站是馬格莊村和澗村農業灌溉的唯一希望,項目實施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舉足輕重,因此,項目建10、設尤為必要。灌區內作物種植主要以經濟作物為主,農民深知作物澆不上水將會造成產值大幅度的減少,故絕大多數農民樂意為項目建設投資,自籌資金有保障;項目由專業部門進行規劃設計,確保項目建設勘測設計的正確性、準確性;項目施工安裝采取專業隊伍和群眾隊伍相結合的形式,從而保證項目建設質量。因此,項目建設是可行的。3、工程布置圖4、項目投資概算(1)概算依據:山東省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概(估)算費用構成及計算標準(魯水定字20001號文)和山東省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概(估)算編制辦法(山東省水利廳、2000年);國家及上級主管部門頒發的有關條例、法令、制度、規程等;本項目工程的設計資料及圖紙。(2)定額依據:土石方11、工程執行2000年山東省水利水電建筑工程預算定額(上冊)、水工建筑物工程執行2000年山東省水利水電建筑工程預算定額(下冊);施工機械臺班費執行2000年山東省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機械臺班費定額。(3)工程單價:人工預算單價為21.56元/工日;材料預算價格為:主要材料及石料的預算價格根據實當地現行的市場價取定,其它建筑材料采用*建設局、發展和改革局及財政局編制的*工程建設材料預算價格;設備預算價格由設備原價、運雜費、采保費構成按市場調查價計算。(以下6處工程項目投資的概算依據、定額依據和工程單價均與此相同,不在敘述)(4)項目投資:本項目總投資29.96萬元,祥見下表:定額編號材料名稱及規格單位12、數量單價 (元)總價 (元)1002010002管溝挖填立方米174013.423316管路鋪設安裝元251200225PE管(0.4Mpa)米160074.5119200225PE管(0.6Mpa)米1200110132000機房改造及維修平方米5436019440勘測設計費元3500其它(含出水口、鎮墩等)元2100投資合計元2995565、項目資金籌措方案項目總投資29.96萬元,其中申請省級以上補助9萬元,村集體和農民自籌20.96萬元。6、項目建設方案(1)建設內容:將原管路損壞嚴重的2800米更換為225PE管、出水口5個,同時修繕機房3間。(2)規劃設計:由具有設計資質的*水利勘13、測設計室負責。(3)項目施工安裝:采取專業隊伍和群眾隊伍相結合的形式,即管路挖填、泵房修繕等技術要求相對不高的工程,由受益村農民群眾負責;水泵及管路等技術要求相對較高的工程,由專業隊伍負責。專業隊伍實行招投標。(4)建設時間:2006年10月初至2006年12月底。7、項目建后管護方案工程項目建成后能否正常發揮效益,關鍵在于管理。該項目竣工且經市級驗收合格后,交付管理單位使用。馬、澗兩村擬成立灌溉協會,實行自主經營、自我管理、獨立核算的供水、用水和管水新機制,以實現泵站的自我發展、自主管理。協會的管理人員必須經市水務部門進行技術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每年年底市水務局還將對工程運行管理情況進行檢14、查評比,對檢查出的問題及好的經驗,以座談的形式對工程管護人員進行技術培訓,確保工程健康運行。8、效益分析(1)經濟效益。該揚水站改造前,由于漏水嚴重,導致灌溉費工、麻煩、成本高,多數農民只灌溉2水左右,作物需水不能得到充分滿足,致使作物產量不高。泵站改造后,由于作物能夠得到適時足量的灌溉,因此可使作物達到增產增值。按有關測試推算,年增加水果130.5噸、糧食69.6噸,增值31.32萬元。(2)社會效益。該項目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可操作性,它的實施將有效地帶動周邊鎮村乃至全市適宜地區興建揚水站更新改造工程。(3)生態環境效益。該項目的實施,不僅促進了農民增收,而且每當果樹處于花期時,可形成一道美15、麗的風景線,吸引眾多游客觀顧。同時,隨著果樹等經濟作物的逐漸增加,區域內的水土流失現象和局部小氣候也將得到進一步改善。馬藺耩揚水站工程1、項目基本情況該站座落于王屋灌區西干渠、蘭高鎮馬藺耩腳下,設計灌溉面積920畝,轄太平莊、北鄒、北張家等9個行政村。作物種植以蘋果、大櫻頭等果樹為主。該工程系新建項目,主要是針對灌區水源奇缺,灌溉條件差而興建的,該站裝機容量110千瓦,揚水站管路1160米。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該站建設對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民群眾生產和生活條件,促進農產品增值、農民增收,加快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項目建設尤為必要。灌區作物多數靠天吃飯,農民深16、知灌溉將會給他們帶來較大經濟收益,所以農民迫切要求興建該揚水站,樂意為項目投資,自籌資金有了一定保障;項目由專業部門進行規劃設計,確保項目建設勘測設計的正確性、準確性;項目施工安裝采取專業隊伍和群眾隊伍相結合的形式,從而保證項目建設質量。因此,項目建設是可行的。3、工程布置圖4、項目投資概算本項目總投資33.03萬元,詳見下表:馬藺耩揚水站工程投資概算表定額編號材料名稱及規格單位數量單價 (元)總價 (元)1002010002土方挖填立方米68013.49112.00 30026M7.5漿砌引水渠立方米9.3134.341249.36 大口井(直徑2.5米、深6米)眼124002400250P17、E管(0.4Mpa)米70011077000250PE管(0.6Mpa)米26016542900250PE管(0.8Mpa)米20020040000DN250無縫鋼管米45202080DN250逆止閥套110801080DN250閘閥套117501750水錘消除器購置安裝套145004500真空泵購置安裝套139503950起動器購置安裝臺11180011800機泵(機組)購置安裝套12420024200機房管理房平方米6455035200SJ-200/10變壓器臺13280032800配電盤面21200024000架空線路千米0.34240008160其它(含出水口、鎮墩等)4600勘測設計18、費元3500工程投資合計330281.36 5、項目資金籌措方案工程投資33.03萬元,其中申請省級以上補助10萬元,受益村、群眾自籌23.03萬元。6、項目建設方案(1)建設內容:控制面積920畝、轄9個村莊。揚水站裝機容量110千瓦,安裝PE揚水管路1160米、出水口4個,建機房管理房64平方米。(2)規劃設計:由具有設計資質的*水利勘測設計室負責。(3)項目施工安裝:采取專業隊伍和群眾隊伍相結合的形式,即管路挖填、泵房建設等技術要求相對不高的工程,由受益村農民群眾負責;機泵及管路購置安裝等技術相對較高的工程,由專業隊伍負責,且專業隊伍實行招投標;變壓器、高壓線路等電器設備購置與安裝由市供19、電公司負責。(4)項目建成經驗收合格后,交付管理單位使用。(5)建設時間:2006年10月初至2006年12月底。7、項目建后管護方案工程項目建成后能否正常發揮效益,關鍵在于管理。該項目竣工且經市級驗收合格后,交付管理單位使用。該泵站擬成立灌溉協會,實行自主經營、自我管理、獨立核算的供水、用水和管水新機制,以實現泵站的自我發展、自主管理。協會的管理人員必須經市水務部門進行技術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每年年底市水務局還將對工程運行管理情況進行檢查評比,對檢查出的問題及好的經驗,以座談的形式對工程管護人員進行技術培訓,確保工程健康運行。8、效益分析(1)經濟效益。本項目可改善擴大澆地920畝,其中果20、樹面積720畝。糧田面積200畝。由于作物得到了適時適量灌溉,因此增產增值效果明顯,據有關測試推算,年可增產水果108噸、糧食24噸,增值23.04萬元。(2)社會效益。該項目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可操作性,它的實施將有效地帶動周邊鎮村乃至全市適宜地區興建揚水站工程。(3)生態與環境效益該項目的實施,不僅促進了農民增收,而且每當果樹處于花期時,可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吸引眾多游客觀顧。同時,隨著果樹等經濟作物的逐漸增加,區域內的水土流失現象和局部小氣候也將得到進一步改善。三、結論實施小水源工程與配套、小型灌區配套、揚水站更新改造以及為灌溉服務的小型農村河道綜合治理工程建設,將進一步加強和鞏固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擴大和改善灌溉面積,使作物需水得到充分滿足,為確保區域農作物高產增收、農民脫貧致富奠定了基礎。由于農民在農作物種植上得到了實惠,將進一步增強愛護、管護水利設施的決心和積極性。因此,項目的實施是必要的、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