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蔬菜種植及深加工可行性研究報告.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53390
2024-10-19
20頁
99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有機蔬菜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合集
1、蔬菜、紅薯農副產品深加工綜合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崇仁縣中長果業開發有限公司二零一零年六月十八日公 司 簡 介 中長果業發展有限公司創建于2006年10月,是一家以生產胡柚、伊柑、花生和蔬菜等農產品種植、銷售的中型企業,公司位于崇仁縣六家橋鄉,擁有林、果、蔬菜生產基地3000多畝。 公司始終遵循“質量第一、信譽至上”的經營宗旨,2009年被評為“遵合同守信用”單位,胡柚、幸水梨無公害農產品證書和胡柚無公害產地證書,2010年被省認定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了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解決本公司及周邊鄉鎮菜銷售問題,提高菜農收入,公司已與南昌大學食品學院共同研制系列果蔬食品,采用傳統的蔬菜、紅薯腌2、制工藝,利用現代的科技技術,生產可口、適銷對路的有機產品,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誠信是金,創新為營”是公司一直信奉的企業精神,公司堅持走科、工、貿一體化發展道路,并以滿足客戶要求、創更優、更新的產品為目標,愿與廣大新老客戶真誠協作,共創輝煌明天。20第一章 項目概述1.1 項目名稱年產3200噸蔬菜、36000噸紅薯農副產呂深加工綜合開發項目1.2 項目建設地點 崇仁縣工業園區1.3項目用地要求:占地80畝1.3 項目建設單位建設單位:南昌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投 資 人:黃文葵 投 資:5060萬元產 值:16000萬元1.4 建設規模和內容1.4.1一期:建成2800畝蔬菜種植基地、13、5000畝紅薯種植基地和年產3200噸蔬菜腌制品生產線、36000噸紅薯深加工生產線1.4.2二期:食品加工園區規劃建設1.5 建設年限11年2月2年12月1.5項目概述為提高農產品加工水平和科技含量,創造一批有競爭力的名牌產品,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中長果業公司提出了“年產3200噸蔬菜、36000噸紅薯農副產呂深加工項目”。該項目建成后,預計固定資產投資5060萬元;年加工各類蔬菜制品3200噸蔬菜制品和36000噸紅薯制品;年銷售收入16000萬元;年利潤1420萬元;投資回收期3.5年。1.6項目的必要性: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農業發展面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今農業的競爭已經不是單項4、產品、單個生產者之間的競爭,而是包括農產品價格、質量、品牌和農業經營主體、經營方式在內的整個產業體系的綜合競爭。為增強我縣農業的競爭力,根本在于提高農產品的質量、檔次和衛生安全水平,提高農戶的專業化、組織化程度,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的效率。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市場主體,靠他們帶動農戶與國際市場接軌,實行專業化、標準化生產,可以充分發揮農戶家庭經營生產成本低的優勢,盡快擴大我縣優勢農產品的生產規模,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和科技含量,創出一批有較強爭力的名牌產品。蔬菜加工容易操作,見效快,經濟效益高。蔬菜和紅薯制品,有極大的市場潛力和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國內消費者對蔬菜和腌制加工后蔬菜的需5、求量也不斷增加,隨著城鄉人民消費向系列化、方便化、營養化方面發展,蔬菜和腌制蔬菜、紅薯制品市場前景非常好。為滿足國內外市場蔬菜及腌制蔬菜和紅薯制品的需求,發展蔬菜、紅薯生產和深加工制品是非常必要的。第二章 項目市場前景蔬菜產業是近年來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增長點。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4年全國蔬菜產量達到54927萬噸,比2003年增長1.7%。2005年上半年我國蔬菜批發價格總體水平略高于去年同期,蔬菜出口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2010年我國蔬菜產量將繼續穩步增長。蔬菜深加工是技術和勞動復合密集型產業,崇仁縣及周邊勞動力便宜,生產成本低。加上沙堤、六家橋、巴山、郊西等鄉鎮農民有傳統蔬菜6、紅薯的種植技術,每年都有7萬菜農在廣東、浙江、江蘇等地種植蔬菜,勞動力價格是沿海發達省份1/2,產品價格是沿海發達省份的1/2。參與競爭回旋余地也大,由此看來發展蔬菜、紅薯生產深加工具有廣闊的前景。第三章 項目建設條件“年產3200噸蔬菜、36000噸紅薯農副產品深加工綜合開發項目”建在崇仁縣工業園開發區,地處城郊鄉鎮蔬菜生產基地,原料有保障。3.1 自然概況 崇仁縣城郊鄉鎮農業條件良好,資源豐富。這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環境宜人,年平均氣溫17.6度,日照10小時以上,降雨量1735毫米左右,無霜期達266天,農業宜種性很廣,終年花果飄香,四季常青,生物資源豐富,山川秀美,物產豐富,且被國7、家任命為“麻雞之鄉”。麻雞、蔬菜、水果、筍、香菇、蘑菇等產品,是我縣農民增收支柱產業。3.2基礎設施建設條件 崇仁縣位于江西省西南部,面積1520平方公里,總人口33萬人。交通便捷,鐵路向樂線縱貫縣城;公路有320國道橫跨全縣。距銀福高速只28公里,撫吉高速公路已列入江西省高速公路網建設規劃,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將融入南昌1.5個小時經濟圈。 崇仁縣森林履蓋面達26.8%,境內青山綠水,同時也是國家變壓器生產基地,被國家命名為“麻雞之鄉”,崇仁麻雞遠銷港、奧及國內各省。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加大了工業園區功能的基礎設施建設,增強了園區的綜合服務功能,為有機蔬菜及紅薯生產、加工創造了條件。3.3項目實8、施的有力條件崇仁縣委、縣政府的保姆式服務,支持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的發展。3.3.1 政府政策支持和農戶參與情況 縣委、縣政府支持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的發展。對“年產3200噸蔬菜、36000噸紅薯農副產品深加工綜合開發項目”提供政策服務和金融部門資金政策支持。蔬菜銷售收入是周邊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年產3200噸蔬菜、36000噸紅薯農副產品深加工綜合開發項目”實施后公司通過土地承包租賃和定單形式與菜農建立起聯系,菜農收入得到保證,使公司和菜農雙獲利,達到雙贏的結果。3.3.2科技資源優勢惠縣政府科技資源優勢明顯,輻射帶動能力強。近年來,針對廣大農民科技素質低,組織化程度低的現象,縣農業局積極組織了9、各類培訓班,到目前,全縣已有5多萬農民參加了蔬菜種植技術培訓班,1萬多農民獲得了技術職稱,并建設形成一批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種植基地,為蔬菜生產、加工提供了科技保障。3.3. 3市場優勢目前與國內多家大型超市正在洽談合作意向,各地著名生果蔬食品貿易商均有貿易合作意向關系,同時依托我縣麻雞銷售網絡銷售有機蔬菜有著及大的銷售空間。隨著“年產3200噸蔬菜、36000噸紅薯農副產品深加工綜合開發項目”建設完成,公司將進一步拓展國內廣闊的內銷市場空間,因此項目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第四章 項目建設內容:項目計劃總投資5060萬元.1、土地購置費640萬元。2、土地平整土地費用320萬元.3、廠房建筑費用總10、計860萬元。4、公司買加工設備和其它費用1020萬元。含加工包裝設備、制酒設備、飼料設備等.5、種植基地租金、日常管理1510萬元6、良種引進及推廣120萬元7、設備安裝、基建工程480萬元8、其它費用110萬元。.1建設規模和內容一期:建成2800畝蔬菜、15000畝紅薯基地二期:建成年產3200噸蔬菜制品生產線和36000噸紅薯制品生產線。.2建設年限11年3月2年1月4.3生產技術方案4.3.1腌制蔬菜、紅薯工藝流程圖蔬菜、紅薯原料采購、驗收CCP1清 洗 加水 泥沙、爛原料挑出廢棄漂水脫水 腌 制殺菌消毒 檢 驗真空包裝成品檢測入庫存放 4.3.2蔬菜、紅薯腌制品工藝過程控制描述4.11、3.2.1、原料采購、驗收:檢驗人員依據檢驗規范和產品標準要求開展原料采購驗收。4.3.2.2、清 洗:原料預處理車間管理人員依據生產指令要求安排作業人員用清洗機或人工對蔬菜、紅薯原料進行清水清洗,去除蔬菜、紅薯表面雜質或泥土.4.3.2.3、脫水:根據蔬菜、紅薯的種類和成品的要求,確定脫水的程度,采取機械或天然脫水。4.3.2.4、 鹽 制:原料預處理車間管理人員依據蔬菜、紅薯數量和估計的存放時間,確定鹽的數量及發酵材料的多少,配制相應的發酵鹵水進行腌制。成品車間技術人員依據客戶要求做好糖腌制過程中的物料準備和制定具體配方工藝,并指導作業人員進行腌制特殊情況下以客戶要求為準,并監督檢查作業人12、員做好人員衛生及腌制過程標識和追溯性控制,做好生產過程工藝記錄,本產品在腌制過程不加分任何添加劑4.3.2.5、殺菌消毒 殺菌消毒溫度90-110度,煮制時間控制在510分鐘為宜。4.3.2.6、檢驗:化驗室依據客戶要求或產品標準要求并按公司食品檢驗規程要求做好產品檢驗,并形成檢驗記錄, 成品車間主任負責依據檢驗結果要求做好檢驗狀態標識.4.3.2.7、包裝:成品車間主任依據檢驗結果,安排車間包裝作業人員按客戶要求的包裝規格進行包裝作業,并應按衛生標準操作程序要求嚴格控制包裝過程食品衛生,防止食品危害發生。4.3.2.8、成品測檢:以每包進行檢測,以檢測其是否包裝破裂等不合格成份。4.3.2.13、9、入庫及貯存:常溫儲存,并設有防鼠防蚊蠅設施。4.3.3、加工設備主要生產設備:鍋爐動力、清洗機、切割機、夾層鍋、烘干機、包裝機等。4.3.4紅薯酒制作工藝流程圖紅薯原料采購、驗收CCpi紅薯原料PI紅薯原料采購、驗收CCpi紅薯原料PI紅薯原料采購、驗收CCpi紅薯原料PI紅薯原料采購、驗收CCPI清洗、漂水、粉碎加水淀粉漿 蒸煮、液化、糖化 加曲配料發酵 酵母封缸、儲存紅薯酒4.3.5紅薯酒制作工藝控制要點描述:4.3.5.1原料采購、驗收:檢驗人員依據檢驗規范和產品標準要求開展原料采購驗收。4.3.5.2清 洗:原料預處理車間管理人員依據生產指令要求安排作業人員用清洗機或人工對紅薯原料14、進行清水清洗,去除蔬菜、紅薯表面雜質或泥土4.3.5.3脫水、制漿:根據蔬菜、紅薯的種類和成品的要求,確定脫水的程度,采取機械或天然脫水、制漿。4.3.5.4選料蒸煮:選含糖量高的新鮮紅薯,用清水洗凈晾干后在鍋中煮熟。4.3.5.5加曲配料:將煮熟的紅薯倒入缸內,用木棍攪成泥狀,此后將花椒、茴香、竹葉、陳皮等調料,兌水22千克熬成調料水冷卻,再與壓碎的曲粉相混雜,一起倒入裝有紅薯泥的缸內,用木棍攪成稀糊狀。4.3.5.6發酵:將裝好配料的缸蓋上塑料布,并將缸口封嚴,此后置于溫度為2528攝氏度的室內發酵,每隔12天攪動一次。薯漿在發酵中有氣泡不斷溢出,當氣泡消散時,還要反復攪拌,直至攪到有濃厚15、的酒味,缸的上部涌現明澈的酒汁時,將發酵缸搬到室外,使其很快冷卻。也可在發酵前,先在缸內加入1。52。5千克白酒作酒底,此后再將料倒入。發酵時間長短不僅和溫度有關,而且和酒的品質及數量有直接關系。因此,在發酵中要及時節制漿料的溫度。4.3.5.7過濾壓榨、封存:先把布口袋用冷水洗凈,把水擰干,此后把發酵好的料裝入袋中,放在壓榨機上擠壓去渣。擠壓時,要不斷地用木棍在料漿中攪戳以壓榨干凈。此后將濾液在低溫下澄清23天,吸取上層清液,在7075攝氏度保溫20分鐘,目標是殺滅酒液中的酵母和細菌,并使酒中積淀物凝結而進一步澄清,也讓酒體成分得到固定。待紅薯酒澄清后,便可裝入瓶中或壇中封存,入庫陳釀1年。16、4.4保鮮蔬菜:保鮮蔬菜,是將新鮮蔬菜進行清理、整形、包裝,即時上市。4.4.1、蔬菜品種:蔬菜的品種很多,主要有白菜、黃瓜、芹菜、大蒜、蔥、生姜、刀豆、豆角、辣椒、胡蘿卜、蘿卜、食用菌等等。4.4.2、生產工藝主要生產過程為:選料修整清洗整理計量包裝4.4.5紅薯藤制作飼料:生產工藝 主要生產過程為:選料清洗切片、粉碎拌料打包、儲存 第五章項目組織形式5.1本項目蔬菜、紅薯種植經營采用公司承包+農戶的形式。公司以龍頭作用帶動農戶與國內及國際市場接軌。5.2機構設置及職能:本項目管理采用有限責任公司制的企業化管理。公司下設:基地管理部、加工車間、財務部、質檢部、綜合業務辦公室五個部門。5.3企17、業定員:項目建成后企業定員300人,可增加約260人就業。 第六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7.1 投資估算依據6.1投資估算依據:1、項目建設方案及相關資料;2、現行行業估算指標;3、設備價格按現行價格計取;4、設備運安費以設備價格的3-5%計取。6.2 項目投資估算一期:建成2800畝蔬菜基地和15000畝紅薯基地。二期:年產3200噸腌制蔬菜制品生產線和36000噸紅薯制品生產線。表6-1一期投資估算表序號投資項目單位投入金額總投資金額備注12800畝蔬菜基地租金400元/年480萬元10年22800畝蔬菜基地日常建設管理費用160元/畝190萬元10年315000畝紅薯基地租金100元/年618、00萬元10年415000畝紅薯基地日常建設管理費用120元/畝720萬元10年5良種引進、技術推廣、基地設備購制120萬元見設備引進更新清單6合計2110萬元表6-2二期建設總投資估算表序號投資項目單位投入金額總投資金額備注180畝工業用地征用8萬元/畝640萬元2土地平整費用、“三通一平”320萬元220000平方米食品加工園區規劃設計、工廠建設安裝、園林建設430元平方米860萬元3設備購置費用及安裝工程769萬元4腌制池建設、紅薯酒工廠基建、紅薯藤飼料基建及不可預測費用361萬元合計2950萬元6.3資金籌措方案自有資金:2260萬元銀行借貸:2800萬元 第七章 效益評價7.1經濟效19、益分析:(一)直接經濟效益:項目建成后,實現產品銷售收入:16000萬元,總成本費用13560萬元,稅金及附加:1020萬元;稅后利潤1420萬元,銷售凈利潤率8.89%,投資利潤率28.06%,投資回收期3.5年。(二)間接經濟效益:項目建成后,增加就業人員300人,輻射帶動周邊農戶12000名從事種植行業,戶均增收1600元以上,間接拉動運輸、服務等行業增收800萬元。7.2 社會效益分析:中長果業公司“年產3200噸蔬菜、36000噸紅薯農副產品深加工綜合開發項目”建成后,增加了蔬菜、紅薯的附加值。適應了市場的需求。生產腌制蔬菜便于食用、儲藏和運輸,是滿足人民生活的需要,通過農產品加工可20、激發農民種植果蔬的積極性,使農民增收,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對培育有競爭力的市場主體,帶動農戶與國際市場接軌,實行專業化、標準化生產有重要意義,有較好的社會效益,并且可增加就業機會,對構建和諧社會發揮積極的作用。第八章節能節水與安全環保8.1概述 本項目建在崇仁縣工業小區,廠區無污染源,大氣容量大,環境質量好。8.2節能節水措施8.2.1節能8.2.1.1生產車間、倉庫按物料流向合理設計,減少運輸消耗;8.2.1.2設備造型以滿足生產能力為原則,避免動力消耗;8.2.1.3設置電容補償柜,使電力功率因數在0.9以上,減少無功力率引起的有功損耗;8.2.1.4所有的照明燈具、動力設備在確保安全的前21、提下采用節能型產品;8.2.1.5節能應以節約用電為重,嚴格制度管理獎罰分明,樹立全員節能的良好風氣。8.2.2節水 本項目用水70%以上為洗紅薯、蔬菜等,因此節水應以人為本,合理設計。8.2.2.1供水系統使用節能閥門、水龍頭,做到合理用水,有效控制,減少浪費;8.2.2.2在確保水質、水凈化的前提下,提高循環用水程度,充分利用水資源;8.2.2.3制定節水規定,提高全員節水意識。8.3環境保護8.3.1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8.3.1.污水:洗紅薯、蔬菜污水,本項目日常生產產品120噸,每天產排放污水30噸;8.3.1.2生活垃圾:員工食宿產生的亂菜葉、剩飯等每天排放量有限;8.3.1.3生產22、廢料: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原材料,大部分可回收利用,采取回收措施;8.3.1.4噪聲:本項目不使用高噪音機械設備。8.3.2治理措施8.3.2.1污水治理:由污水管道匯聚到廠區化糞池,經沉淀降解處理后排放(排放經處理的污水高于國家標準),淤泥定期清理外運用作基地農田肥料;8.3.2.2垃圾治理:辦公區、生產區、生活區明確劃分衛生責任區,加大衛生考核力度,每天清掃,人員內部環境一塵不染;8.3.2.3噪聲治理:對產生噪聲采取基礎減震、局部隔離、局部清音等措施,使廠區周圍噪聲降至白天60分貝,夜間50分貝以下。8.4勞動保護全面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本著技術先進和經濟合理的原則,設計工23、藝路線結合工業衛生,防火防爆等要求進行全面綜合研究,對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安全衛生設施嚴格執行與主本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的“三同時”原則,確保生產安全。8.4.1生產車間周圍主要道路寬暢,做到人流、物流通道分開,固定走向,保證安全整潔。路面選擇不易起塵的材料,采暖、通風按有關規定執行;8.4.2生產區按工藝流程合理布局,杜絕重復往返,防止原材料、半成品交叉和混雜;8.4.3車間通風凈化設施,配備空調,滿足工藝技術和職業衛生要求;8.4.4認真掛靠消防規定,車間內按規定配備干粉滅火器,主要通道進口設消防栓;8.4.5漏電保護裝置,對人員經常接觸或位于潮濕環境的24、設施均設漏電保護開關;8.4.6所有傳動設備、高速往返或旋轉設備,要外加安全防護罩,以防人員碰傷;8.4.7設置安全照明,安全通道和安全標志,以防發生安全事故時能及時處理,安全疏散人員;8.4.8所有員工都要參加安全培訓,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制度,公司應健全三級安全管理網絡,定期不定期組織安全檢查,形成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運行機制。第九章 結論“年產3200噸蔬菜、36000噸紅薯農副產品深加工綜合開發項目”,具有良好的區位條件和交通優勢,特別是工業園區的開發,作為廣東、福建的后花園和1.5小時南昌經濟圈,有機蔬菜種植及加工有極大的市場潛力和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對于振興崇仁縣農業市場、發展綠色有機經濟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年產3200噸蔬菜、36000噸紅薯農副產品深加工綜合開發項目”的建設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研究表明,“年產3200噸蔬菜、36000噸紅薯農副產品深加工綜合開發項目”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