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城市元臺子滿族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3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53978
2024-10-21
30頁
8.66MB
1、興城市元臺子滿族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興城市元臺子滿族鄉人民政府2024年8月注:本版本為草案公示,所有數據和內容以最終審批文件為準前 言興城市元臺子滿族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是為優化興城市元臺子滿族鄉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合理配置空間資源,提升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水平,對上位國土空間規劃的落實和深化,是元臺子滿族鄉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政策和總綱,是元臺子滿族鄉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規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籌發展和安全,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以高效能治理為手段,以高品質2、生活為目標,對元臺子滿族鄉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作出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優化農業、生態、城鎮等功能空間,加強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系統推進生態修復和國土綜合整治,強化國土空間安全韌性,整體謀劃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為地方發展規劃確定的重大戰略任務落地實施提供空間保障,具有戰略性、綜合性、基礎性、約束性,是編制下位相關專項規劃、詳細規劃和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元臺子滿族鄉 2035興城市元臺子滿族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01 規劃概述02 定位規模與總體目標03 國土空間開發3、保護格局04 鎮村統籌發展05 鄉鎮中心區規劃06 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01/04/07 /12/20/25目 錄元臺子滿族鄉 2035興城市元臺子滿族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01-規劃概述01興城市元臺子滿族鄉國土面積101.74 平方公里規劃基期年為 2020 年,規劃目標年為 2035 年,近期至 2025 年,遠景展望至 2050 年。1.1 規劃范圍與規劃期限-02-規劃范圍規劃期限規劃范圍圖1.2 規劃基礎-03-地理區位人口總量鄉政府駐地現狀照片元臺子滿族鄉位于興城市境內東北部,東依砬子山與龍港區雙樹鄉分界,南接古城街道,西和白塔鄉毗鄰,北依烏云山與葫蘆4、島市連山區寺兒堡鄉為鄰截至2022年,戶籍人口1.89萬人,常住人口 1.65萬人。-04-定位規模與規劃目標02發展定位-05-發展規模到2035年,全鄉常住人口達到1.27萬人;興城城郊融合發展樣板葫蘆島村莊振興產業集聚高地遼西地區地區特色設施農業體驗區2.1 定位規模分級分類落實上位規劃明確的“重點鎮一般鎮”規劃傳導要求,元臺子滿族鄉屬于一般鎮;元臺子滿族鄉屬于城鄉融合型;-06-到2025年,全鄉國土空間格局進一步優化,國土空間品質與效率顯著提升,國土空間治理能力更加現代化,基本建成安全、綠色、開放、協調、宜居、智慧和富有競爭力的美麗國土,形成支撐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國土空間開發保5、護格局。到2035年,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更加協調,資源利用更有效率,糧食安全更有保障,生態屏障更加鞏固,城鎮空間更具活力,海洋利用更加協調,基本公共服務更加健全,城鄉風貌更具魅力,全面形成安全和諧、富有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國土空間格局。近期2.2 規劃目標遠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03-07-08-鄉域集中發展核。“一核”:山水生態旅游區優勢農業發展區 特色產業發展區 城郊服務業集聚區“四區”:依托于境內兩大交通用主要干路,形成元臺子滿族鄉鄉域發展主軸;元臺子滿族鄉鄉域發展次軸“兩軸”:3.1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耕地等可以長期穩定利用耕地劃入永久基本農6、田。規劃期間,全鄉耕地保有量保持在5.93萬畝以上,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保持在5.59萬畝以上。生態保護紅線 潛在重要生態價值、有必要實施嚴格保護的區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規劃期間,全鄉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保持在13.88平方公里以上。-09-國土空間控制線規劃圖3.2 銜接落實“三條控制線”-10-3.3 強化規劃分區管控元臺子鄉一級規劃分區包括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農田保護區、礦產能源發展區、鄉村發展區、城鎮發展區共六類。其中鄉村發展區內分別進一步細分為村莊建設區和一般農業區。規劃分區管控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圖生態保護區 本區由生態保護紅線區域組成,面積占比13.64。-11-01生態控制區 本區7、由生態保護紅線外,需要予以保留原貌、強化生態保護和生態建設、限制開發建設的天然林、生態公益林、連片濕地、骨干河流水面、生態功能重要的海域等自然生態空間組成,區域面積占比6.00。02農田保護區 本區由可以長期穩定利用耕地分布集中度較高、優質耕地所占比例較大的永久基本農田組成,區域面積占比36.65。03鄉村發展區 本區由村莊建設用地、一般耕地、園地、牧草地及商品林地等組成,包括村莊建設區、一般農業區、林業發展區,區域面積占比41.94。04礦產能源發展區本區由元臺子鄉重要陸域采礦區,戰略性礦產儲量區等區域組成,區域面積占比1.60。053.3 強化規劃分區管控城鎮發展區 06本區由元臺子鄉城鎮8、開發邊界等區域組成,區域面積占比0.17。鎮村統籌發展-12-04-17-城郊融合類村莊 本區姜女村、八里村為城郊融合類村莊。整治提升類村莊 本區田屯村、藥王廟村、灰山村、四方村、五家子村、英昌村、元臺子村、為整治提升類村莊。分類引導村莊差異化發展:規劃按照整治提升類、城郊融合類分類引導村莊差異化發展。4.1 優化鎮村體系村莊分類重點發展高效果蔬、糧食種植、特色養殖,建設生產示范與采摘 1 園區+N 基地,提高產量與品質“強一產”-14-重點發展機械業加工、泳裝加工、農副產品加工等精深加工產業“優二產”重點發展集鎮區商業、物流服務業,優先開發烏云山養老項目、民宿觀光采摘旅游資源,配套發展旅游基9、礎設施“活三產”4.2 統籌產業布局構筑“一心五區”產業發展格局-15-“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以慢行可達性的范圍,打造城鄉統籌的農村社區生活圈,配置基本公共服務設施,承擔日常生活服務職能。n構建城鄉均等、優質便捷的公共服務體系 構建城鄉一體、優質開放的教育設施體系,重視學前教育和職業教育。構建服務均等、覆蓋城鄉的醫療服務體系,提升應對突發事件能力。構建多層次、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構建完善、多元的全民健身體育服務體系,建設群眾體育服務網絡。4.3 構建高效韌性支撐體系順應人口需求趨勢,推進城鄉公服精準化配置-16-4.3 構建高效韌性支撐體系強化鎮村一體發展,優化綜10、合交通和物流網絡布局 規劃公路主要由省道、鄉道、村道構成。省道主要以擴建和修補為主,鄉道和村道需要進行硬化路面的建設及改造,形成快速便捷的城鎮公路網絡。供水工程:鎮域內各村莊均需建設集中供水設施。元臺子鄉規劃保留凈水廠一座,到2035年元臺子鄉公共供水普及率達到100%。排水工程:建設美麗宜居村,開展生活污水資源化治理,元臺子鄉政府駐地排水體制為雨污分流制。電力工程:規劃保留元臺子鄉66千伏變電站,遠期進行增容。規劃保留元臺子鄉域內220千伏高壓走廊寬度3040米。通信工程:推動低頻5G網絡農村及偏遠地區延伸,到2035年實現行政村5G 通達率達到100%。優先完成交通樞紐、學校、醫院等重點區11、域的5G網絡覆蓋。燃氣工程:規劃鎮域形成以天然氣為主、液化石油氣為輔的城鄉燃氣利用格局。規劃建設施元臺子高中調壓站一座。環衛工程:規劃元臺子鄉內各行政村新建一處小型垃圾收集站,規劃鄉政府駐地西南部建設一處垃圾轉運站。4.3 構建高效韌性支撐體系強化鎮村一體發展,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按照“消隱患、強弱項”的要求,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方式,著力彌補市域防洪排澇減災短板。劃定洪澇災害風險控制線,加強對風險極高區域的防洪排澇設施建設。加強防洪排澇設施建設開展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和隱患排查,掌握地質災害風險底數和變化特征,明確災害風險分區,加強風險區劃源頭管控。提高地質災害防治能力進一步完12、善地震斷裂帶探測,適度提高重要設施、災害高風險地段抗震設防等級。加強抗震避災設施建設,完善固定避難場所及緊急避難場所建設。提升抗震減災綜合能力以興城市中心城區總消防站為指揮中心,將興城市與其他鄉鎮消防系統相鏈接,建立覆蓋全域的消防救援體系,加強對易燃易爆危險品生產儲存基地的安全防護。統籌布局消防安全設施以提高城市的綜合人防能力為目標,以人員隱蔽工程為基礎,以主、次干路為網絡,優化人防工程布局結構,建成布局合理、種類齊全、功能配套、連片成網、數量充裕的人防工程體系。完善人防工程防護體系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級應急響應機制和應對預案,明確不同級別響應的啟動標準和流程,明確政府、部門、單位和個人“四13、方責任”。構建全域監控和全流程追蹤的監測體系。提高公共衛生風險防范能力-18-4.3 構建高效韌性支撐體系強化區域公共安全韌性-19-生態修復根據元臺子鄉鎮自然地理格局、生態修復格局,充分考慮國土空間生態本底、自然地理界限等因素,將元臺子鄉全域劃分生態修復分區,在生態修復分區內,根據各分區生態環境問題劃分重點修復區域,并設置重點修復工程。國土綜合整治統籌推進元臺子鄉全域全要素的國土綜合整治及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作,布置農用地整理、農村建設用地整理、宜耕后備資源開發、農村生態環境修復等重點建設工程,整體推進鄉村地區耕地質量提升、建設用地集約利用、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保護修復工作實施。4.4 生態修14、復與國土綜合整治05鄉鎮中心區規劃-20-21-5.1 鄉鎮中心區范圍鄉鎮中心區范圍圖 針對元臺子鄉鄉鎮中心區集聚區及鄉政府駐地位置,結合周邊村屯布局及相關服務功能,初步劃定鄉鎮中心區范圍。鄉鎮中心區范圍33.4公頃;-22-5.3 鄉鎮中心區公共服務設施 推動鄉鎮中心區公共設施布局的優化調整,提高新建地區的公共中心建設標準,擴大公共設施建設規模。至2035年,中心鎮區各級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人均面積達到50平方米。完善元臺子鄉“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以農村社區生活圈為單元,補齊公共服務短板,重點優化配備基層的健康管理、為老服務、終身教育、文化活動、體育健身、商業服務、行政管理等各類基本15、公共服務設施。鄉鎮中心區公共服務設施體系規劃圖-23-5.3 鄉鎮中心區道路交通設施 規劃根據道路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確定道路系統規劃的目標,如完善路網結構、提升道路等級、優化交通設施等,結合鎮區的地形地貌、自然條件和發展需求,制定道路網絡布局方案。優化主干道網絡布局,打通斷頭路,增設必要的道路,提高道路網絡的容量和效率。統籌考慮鎮區內部與外部、近期與遠期的交通需求,兼顧不同群體的出行利益。鄉鎮中心區道路交通規劃圖太子河風光藍線城市藍線范圍包括主干河流的部分地表水體保護和控制的地域界線。在城市藍線內進行各項建設,必須符合經批準的國土空間規劃。綠線城市綠線范圍包括公園綠地和工業園區防護綠地、鐵路16、防護綠地和高壓走廊防護綠地。城市綠線內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以及經批準的相關專項規劃進行開發建設。紫線城市紫線范圍包括5處文物保護單位的建設控制地帶。在城市紫線范圍內,嚴禁從事對歷史文化遺存造成破壞的新建、改建、擴建等各類建設活動。黃線城市黃線范圍包括鐵路客貨場站、公路客運站、公交場站、公交樞紐、公共停車場等交通場站用地以及市政場站等公用設施用地。在城市黃線控制范圍內,嚴禁違反規劃要求進行各類建設。綜合防災減災體系提高防洪排澇能力提高公共衛生風險防范能力提高地質災害防治能力增強抗震防災能力提升消防救援能力推進人防工程建設提升應急救災管理能力加強重大危險源管控-24-17、5.4 鄉鎮中心區“四線”控制5.4 鄉鎮中心區綜合防災減災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06-25-加快編制特定區域和特定領域相關專項規劃,對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等作出專門安排。加快推進生態修復和國土綜合整治項目,促進國土空間可持續利用。銜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上位相關專項規劃,形成重點建設項目清單。完善規劃實施的配套政策,健全重點領域管控、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等規劃實施機制,促進國土空間規劃各項任務落地實施。依托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同步建設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為統一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強化規劃實施監督提供數據支撐和技術保障。制定近期行動計劃完善配套政策機制-26-推進國土智慧規劃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對本規劃確定的發展戰略定位、規劃目標、空間格局、規劃分區、設施配置等進行細化落實。相關專項規劃應在本規劃的指導約束下編制,落實相關約束性指標,不得違背規劃的強制性內容。強化規劃傳導機制6.1 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元臺子滿族鄉 2035興城市元臺子滿族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