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市上黨區蔭城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2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53983
2024-10-21
26頁
11.39MB
1、蔭城鎮蔭城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YINCHENGYINCHENG(2021-2035年)草案公示YINCHENGYINCHENG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共山西省委 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山西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意見,依據自然資源部關于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加快建立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以用途管制為手段的國土空間規劃開發保護制度,蔭城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蔭城2、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側重實施性和可操作性,是對國家、山西省、長治市和上黨區戰略部署的落實和深化,是蔭城鎮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實施高效能空間治理、促進高質量和高品質生活的空間政策,是指導城鄉各類開發建設活動、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管理的行動綱領,是編制詳細規劃、相關專項規劃和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蔭城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指導思想規劃原則規劃范圍與期限發展定位規劃目標國土空間總體格局統籌劃定國土空間控制線營造特色產業空間打造集約建設空間彰顯特色魅力空間重要資源保護利用構建方便便捷的綜合交通體系完善公共管理與公3、共服務設施體系建立智慧低碳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搭建安全韌性的綜合防災減災體系規劃傳導重大項目與近期建設規劃實施保障目錄01規劃總則02目標定位03 優化國土空間總體布局04 構建安全韌性設施網絡05 保障實施與精準傳導01規劃總則規劃范圍與期限指導思想規劃原則蔭城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51.1 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服務長治市構建“兩廊三區、一核一圈”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統籌發展和安全,以人民為中心,加快優化上黨區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4、,加快轉變國土開發利用方式,全面提升國土開發質量和效率,全面推進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推進區委、區政府“兩園兩地”戰略部署,“六大產業鏈”“九大專業鎮”發展布局、全力打造“宜商、宜居、宜學、宜養”的“四宜”上黨提供空間支撐和要素保障。蔭城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61.2 規劃原則1.底線思維,保護優先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2.城鄉融合,優化布局堅持區域協調,加強鄉鎮與周邊地區的生態共保、5、環境共治、設施共享、產業共興。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統籌優化城鄉空間和資源配置,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全要素全方位一體化的空間保護開發利用秩序。3.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結合鄉鎮發展實際,深入挖掘自然稟賦、歷史文化等資源優勢,突出地域特色,創新開發和保護方式,加快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打造鄉村振興樣板,推動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特色城鎮。4.傳承文化,彰顯特色規劃應延續歷史根脈,彰顯蔭城鎮文化特色,注重鄉土味道,避免貪大求洋,凸顯地域文化,找尋原有文化環境特色并以其為歸依,加強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6、,構建鄉鎮特色空間體系。蔭城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71.3 規劃范圍與期限本規劃確定的規劃層次包括蔭城鎮鎮域和蔭城鎮鎮區兩個層次。鎮域規劃范圍為蔭城鎮行政管轄區域范圍,包括32個行政村,規劃總面積為7399.12公頃。蔭城鎮區為鎮政府所在地,東至省道S266長陵線,西至運煤專線鐵路,北至久豐源中藥材種植園以南,南至大云寺南側,規劃總面積為129.36公頃。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基期年為2020年,規劃目標年為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規劃范圍規劃期限02目標戰略發展定位規劃目標蔭城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92.1 發展7、定位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和上黨區南部次中心城鎮,蔭城鎮應重點抓好產城結合、文旅休閑等工作,積極推進上黨區城鄉融合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依托鎮域獨特的自然資源、歷史文化資源、生態優勢、產業基礎優勢、區位優勢等,銜接上位規劃對蔭城鎮的定位,將蔭城鎮的職能定位為:2.2 規劃目標2025 國土空間生態系統質量逐步改善,礦山地質災害得到有效治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初見初見成效,休閑觀光等農旅融合項目不斷增加。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得到有效改善,蔭城古鎮得到有效保護和修繕,先進裝備制造業方興未艾。2035 國土空間生態系統狀況實現根本好轉,生態產品供給能力顯著提高,富有特色的重要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得到8、全面保護。現代休閑觀光農業產業格局完全形成,建設上黨區南部休閑觀光農業產業帶的任務全部完成,鄉村振興局面全面實現。鎮域內的歷史文化資源得到全面保護和開發,全域旅游格局完全形成。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上黨上黨區南部中心城鎮區南部中心城鎮03優化國土空間總體布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統籌劃定國土空間控制線營造特色產業空間打造集約建設空間彰顯特色魅力空間重要資源保護利用蔭城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13.1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構建“一心、兩軸、五區”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心”蔭城鎮綜合服務核心,形成全鎮的政治、經濟、文化、蔭城鎮古鎮旅游及基本公共服務中心。“兩軸”依托長陵路,9、連接上黨區先進裝備制造園、長春村玉皇廟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蔭城古鎮、琚寨村、荊圪道村等重要產業區和文化資源,打造產業發展綜合軸。依托光明路與蔭城河,連接陶清河濕地公園、蔭城古鎮、桑梓一村丈八寺塔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西山村紅色文化、老雄山等自然和歷史文化資源,打造休閑旅游康養軸。“五區”旅游康養發展區、田園休閑綜合發展區、工業發展區、生態種植發展區和鄉鎮發展核心區。蔭城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23.2統籌劃定國土空間控制線村莊建設邊界城鎮開發邊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堅持底線思維 統籌保護發展將布局集中、用途穩定、具有良好水利和水土保持設施的耕地納入永久基本農田。落實上黨區下達10、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蔭城鎮劃定永久基本農田2957.41公頃。以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優化結構、提升效率為劃定原則,劃定城鎮開發邊界規模247.32公頃。堅持節約集約,引導村莊建設,劃定村莊建設邊界面積839.02公頃。蔭城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3發揮優勢 發展特色打造旅游康養、工業、田園綜合及生態養殖四大版塊(一)打造特色種養殖,注重農旅融合發展(二)穩固煤碳綠色生產,實現煤炭資源循環高效利用(三)大力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與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帶動鎮域產業轉型升級(四)豐富文化旅游業態,打造高端康養旅游精品3.3營造特色產業空間蔭城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1、143.4打造集約建設空間1個鎮政府駐地6個中心村荊圪道村、內王村、桑梓一村、王坊荊圪道村、內王村、桑梓一村、王坊村、李坊村和琚寨村村、李坊村和琚寨村蔭城村蔭城村大峪村、桑梓二村、橫河村、石炭峪村、河大峪村、桑梓二村、橫河村、石炭峪村、河南村、中村、南王慶村、西陜村、王慶村、南村、中村、南王慶村、西陜村、王慶村、工農莊村、長春村、坡頭村、雙崗村、霍村、工農莊村、長春村、坡頭村、雙崗村、霍村、河下村、北王慶村、峰上掌村、唐王嶺村、河下村、北王慶村、峰上掌村、唐王嶺村、北頭村、河東村、行馬村、郭良村、地南頭北頭村、河東村、行馬村、郭良村、地南頭村、北峪村和錦家莊村村、北峪村和錦家莊村25個一般村812、個工農莊村、橫河村、李坊村、唐王嶺村、王坊村、王慶村、蔭城村、中村集聚提升類5個琚寨村、桑梓二村、桑梓一村、西陜村和長春村特色保護類19個北頭村、北王慶村、北峪村、大峪村、地南頭村、峰上掌村、郭良村、河東村、河南村、河下村、霍村村、錦家莊村、荊圪道村、南王慶村、內王村、坡頭村、石炭峪村、雙崗村、行馬村其他類蔭城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53.5彰顯特色魅力空間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保護方針和遺產保護優先的原則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為丈八寺塔和長春玉皇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為大峪關帝廟、橫河玉皇廟、李坊洪福廟、王坊三神廟;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13、:為郭良玉皇廟、琚寨玉皇廟、賈桂民宅、中村唐王廟、石炭峪三教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藏龍僧人墓地、霍村唐王廟、李坊玉皇廟、王慶石窟、內王當鋪、桑梓洞云庵、桑梓圣人觀、石炭峪玉皇廟、王坊玉皇廟、蔭城三圣觀、長春天尊廟、大峪金山寺。01文物保護單位02名鎮名村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蔭城古鎮;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琚寨村;傳統村落:蔭城村、琚寨村、桑梓一村、桑梓二村。蔭城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63.5彰顯特色魅力空間發揮鎮域陶清河濕地、鎮域山地地貌等深厚的自然優勢,把鄉鎮融入自然山水田園,利用山水田園營造秀麗的公共空間生態本底01生態骨架02發揮鎮域的林草資源優勢,以林草系網14、絡構建公共空間體系網絡骨架,結合林草打造各類綠地公共空間構建“一帶三區”的景觀風貌空間結構蔭城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73.6 重要資源保護利用耕地資源保護和利用重點保護高產優質、集中連片的耕地和生產基地,按照集中連片、突出重點等原則,優化布局,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積極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水資源保護和利用優化水資源利用結構,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堅持生態優先,統籌協調農業、城鎮用水,合理確定灌溉發展規模,開展節水農業,緩解資源性缺水問題。森林資源保護和利用限制天然林采伐,加強公益林的保護,明確永久性公益林的保護范圍,依法劃定需要長期保護的重點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有序推進低質低效15、林的更新改造。礦產資源保護和利用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統籌協調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保護,促進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提升。04構建安全韌性設施網絡建立智慧低碳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構建方便便捷的綜合交通體系完善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搭建安全韌性的綜合防災減災體系蔭城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9太焦高鐵和瓦日鐵路、運煤專線鐵路,運煤專線鐵路服務于蔭城鎮鎮域內煤炭企業。長治繞城高速穿過蔭城鎮北部。國道G341,南北走向穿越蔭城鎮,連接西火鎮、上黨城區。省道長陵線、北蔭線東西走向穿越蔭城鎮,連接百尺鎮、南宋鎮。4.1構建方便便捷的綜合交通體系01020304蔭城鎮魅力空間鐵路、高速公路快16、速路光明快速路主要連接于上黨城區與蔭城鎮鎮區。國道、省道村道提升村莊道路聯系可達性,加強鎮區、行政村、自然村之間的聯系。蔭城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04.2 完善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體系10分鐘層級宜形成綜合性的社區服務中心,涵蓋社區服務、生態休閑等服務要素,可依托社區資源培育特色功能10分鐘層級5分鐘層級城鎮社區生活圈鄉村社區生活圈村組層級宜靈活均衡布局,并與生活性街道、公共空間、綠道臨近設置,保障老人、兒童的便捷友好使用。宜配置農村衛生室、事務代理室、文化活動室、全民建設廣場和便民農家店、垃圾收集房、公共廁所等服務要素。鎮政府駐地規劃“10分鐘、5分鐘”兩個層級社區生17、活圈配置服務要素,其中10分鐘社區生活圈1個、5分鐘社區生活圈2個。強化鄉村層級對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統籌,重點保障中心村服務要素配置。引導鄉村層級服務要素適度集聚,重點加強中心村的社區生活圈設施配置。加強一般村與中心村服務要素銜接。蔭城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14.3建立智慧低碳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07環衛工程以建設生態、循環、可持續的垃圾處理系統為目標,構建城鄉統籌、結構合理、技術先進,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完善以“村收集-鄉鎮運輸-區市處理”的生活垃圾收運及處理體系。06供熱工程優化能源利用結構,加快“煤改氣、煤改電”等清潔供暖替代方式,充分利用本地清潔能源的優勢18、,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供熱項目,不斷提高清潔供暖率。05燃氣工程推動天燃氣下鄉工程,提高天燃氣能源的利用比重;同時考慮制備生物質燃氣。04通信工程加大鎮域范圍內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補齊鄉村通信基礎設施短板,加快推進公共區域免費WiFi覆蓋,構筑全域覆蓋的高效能網絡體系。03供電工程加強城鄉電網建設和改造升級,實現供電設施覆蓋城鄉。02排水工程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體制,加快再生水廠建設,配套污水、再生水管網建設,完善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回用系統,提高污水、污泥處理水平。01供水工程加強水資源供給能力,涵養地下應急水源,提升水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建設節水型社會。5G蔭城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19、年)224.4搭建安全韌性的綜合防災減災體系建立布局合理、洪澇兼治、安全可靠、管理高效、能有效抵御突發性災害氣候的防汛除澇保障體系。鎮政府駐地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中心村和一般村防洪標準為10-20年一遇標準設防。對現狀內澇嚴重、改造難度大的低洼區域,新增雨水泵站及行泄通道。貫徹“預防為主,防、抗、避、救相結合”的方針,根據城鎮抗震防災需要,以人為本,平災結合、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統籌規劃。規劃全鎮一般建筑物的抗震設防烈度按度考慮,重要建筑和生命線工程按規范提高一度設防標準。按“長期準備、重點建設、平戰結合”的原則建設人防工程,綜合協調鎮政府駐地地下空間資源的平戰結合利用,形成以指揮工程為核心20、人員掩蔽工程為重點、醫療救護工程、防空專業隊工程和配套工程相結合的完善人防工程防護體系,提高鄉鎮總體防控能力。對于鎮域內采空區及地質災害高、中易發的區域,分輕重緩急采取工程治理、排危除險、搬遷避讓等措施逐步治理。規范區內采煤等人類工程活動,加強對采煤引發的地面塌陷監測措施,及時在危險區域豎立警示牌。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重點加強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合理布局消防站點,完善消防裝備,滿足消防供水,發展消防科技,消除火災隱患,提高防御火災能力,逐步建立完善的消防體系。保留桑梓一村設置的消防站,鎮區給水主干管上設消火栓,消火栓間距不超過120米。充分利用鎮區內部的河流作消防供水。微21、型消防站至少配備1輛小型消防車。古鎮內部的重點歷史建筑群室內線路包絕緣套管,減少線路火災;加強居民防火意識,普及救火設備使用知識,做好設備養護工作;古民居內部,街巷狹窄,充分利用水渠系統,把水渠作為消防水源之一。防洪排澇抗震人防地質災害防治消防保障實施與精準傳導規劃傳導重大項目與近期建設規劃實施保障05蔭城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45.1規劃傳導詳細規劃單元劃分城鎮開發邊界內:1個城鎮單元單獨編制村莊規劃:20個村莊單元相鄰行政村合并編制:11個村莊單元5.2 重大項目與近期實施民生類產業類旅游類交通建設類 蔭城鎮垃圾轉運站 上黨區蔭城學校 山西長治陶清湖綜合治理及體育設施22、PPP項目 創業園開閉站項目 蔭城鎮公墓 紅山煤業有限公司礦業用地整合利用 日盛達三期(石英砂項目)上黨經開區標準化廠房 雄山標準化廠房 雄山洗煤項目 山西(長治)中藥材商貿平臺 山西嘉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 長治縣山河巨能有限責任公司 中村洗煤廠 蔭城旅游綜合服務廣場 北王慶村體育小鎮游泳館及綜合館和乒羽中心 陶清河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省道長陵線蘇店至趙屋段改擴建工程 蔭城至西火旅游公路 新建太原至焦作城際鐵路項目 蔭城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55.3 明確規劃傳導落實分解落實強制性指標明確分期約束性指標完成目標,明確實施主體和保障策略,確保規劃有序實施。明確分期管控邊界,23、提出分期重點發展范圍,明確各分區管控要求。完善規劃實施制度推進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建設,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動態監測評估預警和實施監管機制。健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定期評估制度,結合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規劃定期評估結果,對國土空間規劃進行動態調整完善。法規措施與技術保障健全國土空間規劃法規政策和技術標準體系,保障規劃實施。逐步建立“多規合一”的規劃編制審批體系、實施監督體系、法規政策體系。行政管理措施加大涉及空間布局相關規劃的指導、協調和管理,制定有利于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的政策,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形成合力,加強專業隊伍建設和行業管理。蔭城蔭城20352035我們共同描繪我們共同描繪!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蔭城鎮人民政府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