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十四五”婦幼健康規劃方案(2021-2025年)(1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54452
2024-10-24
15頁
946.04KB
1、 78 山東省“十四五”婦幼健康規劃 根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和山東省“十四五”衛生健康規劃,結合全省婦幼健康事業發展實際,制定本規劃。一、發展背景(一)“十三五”工作成效“十三五”時期,省委、省政府認真落實中國婦女兒童發展綱要(2010 年-2020 年),秉承“兒童優先、母親安全”理念,堅持臨床和保健相結合、個體和群體相結合,高位推進婦幼健康事業發展,全省婦幼健康事業實現新發展、取得新突破,“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順利完成,婦幼健康事業發展進入新時代。婦幼健康核心指標有效改善。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 5 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降至 8.63/10 2、萬、3.71和 4.57,較“十二五”末分別下降 33.9%、22.2%和 24.2%,優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以較低的成本實現了較高的健康績效。婦幼健康服務資源持續優化。各級婦幼保健機構共 158 家、助產機構 864 家,產科床位數 30616 張,兒科(新生兒)床位數 40715 張。整合各級保健院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啟動新一輪婦幼保健機構等級評審,二級以上婦幼保健機構達 54 家,共創建 8 個國家級和 18 個省級婦幼健康特色專科,數量位居全國前列。79 保障母嬰安全成效顯著。實施山東省母嬰安全行動計劃,落實妊娠風險篩查評估、高危專案管理、危急重癥救治、孕產婦死亡個案報告、約談通報3、等 5 項制度,實施縣級新生兒重癥監護能力 3 年提升項目,共建立各級危重孕產婦、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 367 家,創建 18 個國家級和 14 個省級母嬰安全優質服務單位。出生人口素質穩步提升。全省婚檢率達 83.25%,為 427.2萬人提供了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服務,農村婦女孕前和孕早期免費增補葉酸服用人數 324.17 萬人。實施產前篩查項目,為全省孕產婦提供產前血清學檢查、孕婦外周血胎兒游離 DNA 檢查和產前診斷服務。全省遺傳性代謝病篩查率和聽力篩查率均達到98%以上,初步建立涵蓋孕前、產前、新生兒各階段的出生缺陷防治體系。兒童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實施山東省健康兒童行動計劃,加強兒童4、健康管理,不斷提高兒童生長發育監測、心理行為發育評估指導、口腔保健等服務質量。開展新生兒先心病篩查試點,0-6 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覆蓋率達 92.64%。拓展兒童早期發展內涵,深化農村兒童早期發展試點,創建 3 家國家級和 50 家省級兒童早期發展示范基地,398 家醫療機構獲評愛嬰醫院。婦女兒童健康福祉得到增強。深入實施中央和省級婦幼健康項目,堅決打好婦幼健康扶貧攻堅戰,孕產婦系統管理率、3 80 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和 7 歲以下兒童健康管理率均達到 90%以上,農村適齡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免費檢查人數分別達728.74 萬人和 569.13 萬人,孕產婦 HIV 檢測率達 99%以上。5、共有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機構 31 家、人類精子庫 1 家,產前診斷機構 38 家,進一步加強技術監管,保障婦女兒童健康權益。(二)形勢分析-發展優勢。一是黨中央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作出了“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強調為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重點人群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婦幼健康工作,將其作為“健康強省”的重要內容,婦幼健康工作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責任更加凸顯。二是“十三五”時期,山東深入推進生育全程基本醫療保健服務,努力為全省婦女兒童提供優質高效的健康服務和保障,婦幼健康服務體系的不斷加強,婦幼健康服務能力顯著提高,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為“6、十四五”事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三是山東是人口大省,擁有三分之二的婦女兒童人口群體,婦幼健康作為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關乎家庭幸福,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關注。進入新發展階段,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后,社會公眾的健康意識大幅提升,婦幼健康服務需求更加多層次、多元化,在保障“公平可及”的同時更加關注“質量內涵”,為婦幼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問題挑戰。一是大婦幼、大健康格局尚未完全形成,81 為婦女兒童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的實施路徑還需進一步探索實踐,新冠肺炎疫情將對婦幼健康事業發展帶來深刻影響。二是婦幼健康事業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問題依然存在,區域差別、城鄉差別、醫防差別、中西醫差別、學科差別等7、矛盾較為突出,高端優質醫療資源不足,高層次人才數量偏少,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創新成果較少,婦幼健康高質量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三是三孩生育政策的落地,高齡高危孕產婦比例持續增加,保障母嬰安全、防治出生缺陷、促進兒童健康等任務依然艱巨,婦幼健康新業態發展也伴生監管新難題。“十四五”時期,是推進健康山東建設、實現健康強省突破的關鍵時期。面對婦幼健康事業發展的機遇挑戰,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始終保持戰略定力,把握發展規律,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搶抓重要機遇,補齊發展短板、提升供給質量,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中贏得優勢、贏得主動。二、總體要求(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8、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新時期衛生健康工作方針,著眼于“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總要求,以維護婦女兒童健康為中心,以“健康強省”建設為統領,以推動婦幼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婦女兒童全生命周期為主線,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動力,補短板、鍛 82 長板、堵漏洞、強弱項,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提高婦幼健康供給質量和服務水平,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貢獻力量。(二)基本原則-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終把維護婦女兒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擺在婦幼健康事業的優先位置,最大限度保障母嬰安全,堅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高婦女兒童的滿意度和獲得感。-堅持走在前列,全9、面開創。牢牢把握“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要求,對標發達省份,著眼于服務體系更加完備,服務質量更加優質,資源配置更加均衡,堅定不移推進婦幼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堅持預防為主,醫防融合。堅決貫徹預防為主的婦幼衛生工作方針,明確婦幼保健機構臨床和保健相結合的功能定位,更加突出群體保健和轄區管理職能,加快推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婦女兒童健康為中心”轉變。-堅持統籌兼顧,協同發展。堅持中西醫并重,推動婦幼健康領域中醫藥發展。統籌婦幼健康服務資源,延長服務鏈條,拓展服務內容,著力推進協同發展,為婦女兒童全方位全周期的服務和保障。(三)主要目標 落實中國婦女兒童發展綱要(2021 年-2030 年)要求10、,持續 83 保障婦女兒童健康權益。到 2025 年,建立健全區域協調、醫防協同、中西醫并重的優質高效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婦女兒童健康水平持續改善,婦幼健康服務能力不斷提升,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婦女兒童服務鏈條初步形成,群眾的婦幼健康素養明顯提高,更多工作走在全國前列。1.全省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 8.2/10 萬以下,嬰兒死亡率和5 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控制在 3.3和 4.0以下。2.孕產婦系統管理率和 3 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達 92%以上,0-6 歲兒童保健管理率不低于 95%。3.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目標人群覆蓋率達到 88%以上。4.產前篩查率達到 90以上。5.新生兒四種遺傳代謝性疾11、病達到 99%以上,新生兒聽力篩查率達到 98%以上。6.孕產婦貧血率逐步下降;婦女常見病篩查率達到 85%以上,逐步提高治療率。7.農村適齡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率達到 83%以上。8.孕產婦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檢測率達到 98%以上,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9.0-6 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實現全覆蓋。10.0-6 個月內嬰兒純母乳喂養率達到 60%以上;5 歲以下兒童貧血患病率控制在 8%以下、中重度貧血患病率控制在 4%以下。84 11.每千名兒童擁有兒科執業(助理)醫生達 0.85 名、床位增至 2.2 張。三、具體任務(一)實施母嬰安全行動提升計劃,落實母嬰安全五項制度 1.12、加強妊娠風險防范。針對生育服務鏈條的各環節開展健康教育,依托孕婦學校、生育咨詢門診和各類媒體,將線下和線上教育相結合,普及孕育健康知識,提升健康素養,強化孕產婦“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意識。嚴格落實妊娠風險評估與管理工作規范要求,規范開展孕產婦妊娠風險篩查和評估,強化產后風險評估,及時發現和干預影響妊娠的風險因素,防范不良妊娠結局。2.加強高危孕產婦專案管理。規范篩查妊娠危險因素,識別高危孕產婦,對妊娠風險分級為“橙色”、“紅色”和“紫色”的高危孕產婦嚴格實行專案管理。各級婦幼保健機構履行轄區管理職能,全面掌握轄區高危孕產婦情況,做好跟蹤和指導,保證專人專案、全程管理、動態監管、集中救治、及時轉13、診。3.加強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助產機構建立由分管院長具體負責的院內產科安全管理辦公室,完善多學科救治體系。各級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切實履行職責,省級救治中心和省、市級婦幼保健機構建立救治協同機制,做好責任片區救治和管理,進一步完善布局合理、職責明確、上下聯動、應對有序、運轉高效的急救、會診、轉診網絡。85 4.加強母嬰安全數據監測。定期報送母嬰安全相關數據,發生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后第一時間報送所在地的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建立母嬰安全專家庫,完善院內產科質控指標體系和數據分析,做好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評審,鼓勵開展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評審,查找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強14、化結果運用。5.強化母嬰安全主體責任。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對孕產婦死亡率呈現升高態勢的地區,及時給予針對性指導。對任務措施不落實、工作嚴重滑坡的地區進行約談和通報,對連續發生重大醫療質量安全事件或存在嚴重醫療質量安全隱患的醫療機構主要負責人進行問責,對造成嚴重后果的予以通報并嚴肅處理。(二)加強婦幼保健機構標準化建設,健全婦幼健康服務體系 6.加快推進婦幼保健機構標準化建設。省、市、縣均設立一所政府舉辦、標準化的婦幼保健機構,機構建設規模應根據區域衛生規劃設置的保健人員編制數和床位數確定,機構實有床位數不少于 100 張,婦產科、兒科床位數不少于全院總床位數的 85%。做好新一周期婦15、幼保健機構等級評審,進一步推進婦幼保健機構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持續改進服務質量和效能。到 2025 年,縣(市)婦幼保健院二甲及以上數量達到 50%,市級婦幼保健院力爭全部達到三級標準。86 7.深入實施婦幼保健機構績效考核。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落實“兩個允許”要求,推動婦幼保健機構體制機制創新。深入實施婦幼保健機構績效考核,健全以公益性為導向的考核指標和方式方法,引導婦幼保健機構全面落實職責任務,突出婦幼健康服務的特色和亮點,推動婦幼保健機構高質量發展,逐步提高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8.強化婦幼保健機構公共衛生職能。婦幼保健機構堅持臨床和保健相結合,履行公共衛生職能,強化轄區管理職責,探16、索建立保障到位、管理科學,薪酬分配有利于調動人員積極性的運行機制,以婦女兒童健康為中心開展服務。建立重大疾病和傳染病應急處置制度,做好新冠肺炎常態化疫情防控,二級及以上婦幼保健機構全部建成規范化發熱門診。9.強化婦幼保健專科建設。開展孕產多學科協作診療試點和產科亞專科建設試點,提升產科臨床診療水平,鼓勵建立省市縣三級婦幼專科聯盟等形式的醫聯體。綜合醫院著力加強妊娠合并癥處置、危重孕產婦多學科聯合救治,分娩量較大的婦幼保健院、婦產醫院著力加強產科亞專科、新生兒科建設,逐步建立產科重點專病醫療組。持續推進國家和省級婦幼保健特色專科建設,促進預防保健與臨床醫療融合發展。10.提升婦幼健康信息化服務水17、平。加快推進區域婦幼健康信息化平臺建設,推進醫療機構醫療診斷、治療、康復、管理等各環節的數字化、精準化和智能化發展。加快建立省級“云 87 上婦幼”支撐平臺,廣泛開展遠程培訓、遠程指導和會診轉診。到 2025 年,所有三級和 70%二級婦幼保健機構電子病歷應用水平達到四級以上。11.促進婦幼健康領域中醫藥服務。發揮中醫治未病優勢,加強婦幼保健機構中醫臨床科室建設和中醫醫師配備,做優做強中醫婦科、中醫兒科等專科,各級婦幼保健機構全部設置中醫藥科室,積極應用中醫藥適宜技術,建立中西醫協作診療制度。到 2025 年,婦幼健康領域中醫藥服務能力明顯增強,中醫藥覆蓋婦女兒童全生命周期,更好滿足婦女兒童健18、康需求。12.加強人才隊伍和科研能力建設。加強對產兒科醫師、助產士和護士人才培養,開展針對性專業技能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以臨床應用為導向,加強科學研究和臨床轉化,加快推進適宜技術推廣應用。各級婦幼保健機構逐步提高機構配套科研經費,不斷提高機構科研能力和水平,鼓勵有條件的三級婦幼保健院加強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建設。(三)推進出生缺陷三級預防,全面提升出生人口素質 13.完善出生缺陷防治網絡。推進省、市級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建設,指導發揮作用。加強臨床咨詢、超聲診斷、遺傳病診治等出生缺陷緊缺人才培養,到 2025 年,基本實現針對唐氏綜合征、先天性心臟病、耳聾等嚴重結構畸形疾病,以及常見遺傳19、代謝病,具備縣級能篩查、市級可診斷、省級能指導、區域可輻射的出生缺陷綜合防治網絡。88 14.全面推進一級預防。加強科普宣傳,倡導優生優育,加強婚前保健知識宣傳和婚前醫學檢查咨詢指導,規范婚前孕前保健門診,推動婚前醫學檢查和孕產優生健康檢查融合服務,繼續免費為農村孕前和孕早期婦女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15.不斷加強二級預防。規范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工作,加強人員培訓和信息化建設,強化“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機制,完善出生缺陷防治相關標準和規范,推動圍孕期、產前產后一體化服務和多學科診療協作。16.扎實做好三級預防。穩步擴大新生兒疾病篩查覆蓋面,重點開展新生兒四種遺傳20、代謝病、聽力障礙和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逐步將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等疾病納入篩查病種,加強陽性和可疑陽性病例干預,減少殘疾發生。加強出生缺陷救治保障,實施先天性結構畸形及遺傳代謝病救助項目,為結構畸形及多種遺傳代謝病患兒提供醫療費用補助。(四)實施兒童健康行動提升計劃,促進兒童健康發展 17.完善兒童健康服務體系。以婦幼保健機構、綜合醫院兒科和兒童醫院為重點,加強醫療機構新生兒科、兒科與兒童保健科建設,推動創建國家級區域兒童醫療中心。加強基層兒童健康服務能力,每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全科醫生提供規范的兒童基本醫療服務,有醫師專職從事兒童保健服務。加快兒童醫學人才培養,提高全科醫生的21、兒科專業技能。加強學校、幼兒園、托育機構的常見病預防保健能力,按標準 89 配備校醫和必要保健設備。18.強化新生兒健康管理。加強孕期、孕前、產時和產后優質服務,保障胎兒和新生兒健康。加強新生兒規范化訪視,指導家長做好新生兒喂養、護理和疾病預防,新生兒訪視率保持在 90%以上。落實早產兒專案管理,規范院前、住院期間以及出院后新生兒保健服務和健康管理,實施母乳喂養促進行動計劃,強化早產兒母乳喂養和早期發展促進指導,不斷提高早產兒專案管理率。19.加強兒童健康服務和管理。加強兒童保健門診標準化建設,以體格生長監測、營養與喂養指導、心理和行為發育評估、眼保健和口腔保健、聽力障礙評估為重點,扎實開展 22、0-6 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5 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和低體重率降低到1.8%以下。實施兒童眼健康“啟明行動”,到 2025 年,0-6 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覆蓋率達 100%。加強兒童重點疾病防控,持續做好殘疾兒童康復工作,推進兒童早期發展服務陣地建設,提高基層服務能力和水平。20.促進兒童心理健康。加強兒童心理行為發育監測與評估,開展兒童孤獨癥篩查工作,實現兒童常見心理行為發育問題早識別、早干預。普及兒童心理行為發育知識,提高異常問題辨別能力。開展生命教育,加強宣傳引導。推動兒童醫院、婦幼保健機構、二級以上綜合醫院、精神專科醫院開設兒童精神心理科或兒童心理保健門診。加強兒童精神心理科建設,23、促 90 進兒童心理學科發展,不斷增加服務供給。(五)優化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 21.持續抓好婦幼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深入實施農村適齡婦女“兩癌”免費檢查民生實事,不斷提高婦女健康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啟動消除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行動,開展消除認證工作。加強生殖健康管理,做好青春期保健,促進優生優育,規范基本避孕服務。加強婦女常見病篩查,開展更老年期婦女疾病篩查干預和健康指導,提高基層醫療保健服務能力。推動更老年期婦女心理健康和關懷服務,保障其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22.持續加強婦幼健康領域監管。在落實“放管服”要求的基礎上,按照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開展母嬰保健專項24、技術、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審批,做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設置規劃,實行“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加強重點技術、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和事中事后監管,規范技術開展,嚴防系統性風險。做好出生醫學證明線上辦理,實現多部門信息共享。23.持續改進婦幼健康服務水平。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改進服務流程和服務方式,精準開展預約診療、預約檢查,全面推廣多學科診療、日間手術、優質護理、精準用藥等服務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智慧服務水平,推進孕產期全程管理模式,推廣袋鼠式護理和無痛分娩。發揮三甲婦幼保健機構的 91 牽頭作用,深化對口幫扶,支持通過專科聯盟、遠程醫療協作等多種形式,擴大優質醫療服務覆蓋面。持續改進行業作風,二級及25、以上婦幼保健院患者滿意度保持在 90%以上。四、組織實施(一)強化組織領導。堅持黨對婦幼健康事業的全面領導,把貫徹落實黨中央精神體現在謀劃事業發展、制定工作政策、部署具體任務、推進各項工作的實踐中去,確保婦幼健康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推進。把婦女兒童健康擺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把規劃實施列入政府工作目標,切實落實好領導責任、保障責任和監督責任。(二)強化投入保障。積極爭取財政對婦女兒童健康工作的投入力度,同時加大對欠發達地區和薄弱領域、關鍵環節的投入傾斜力度。強化財政資金的績效管理,充分發揮好財政資金效益,推動婦幼健康事業可持續發展。(三)強化宣傳引導。加強“十四五”婦幼健康規劃政策宣傳,提高群眾政策知曉度和參與度,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合理引導預期。深入實施健康山東婦幼健康促進行動,加強健康促進教育和科學理念普及,持續提高婦女兒童健康素養。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積極宣傳婦幼健康發展成果,選樹正面典型,努力營造“社會支持、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四)強化監測評價。建立規劃執行項目化、清單化、責任化推進機制,制定年度執行計劃,分解目標任務、明確責任 92 主體、細化工作舉措、層層抓好落實。定期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督導檢查,統籌協調推進規劃實施。積極開展規劃實施年度監測分析、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及時發現問題,研究解決對策,確保規劃目標如期實現。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2
67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