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3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55713
2024-11-04
31頁
4.75MB
1、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石峽鄉人民政府石峽鄉人民政府20242024年年1010月月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目 錄0102030405規劃背景/01發展目標與戰略 /04總體格局/07支撐體系/17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 /23集鎮規劃/140607規劃傳導與保障 /26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前言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落實自然資源部關于全2、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以及省委、省政府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部署要求,在省、市規劃戰略引領下,以推進鄉鎮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和高水平治理為目標,資溪縣石峽鄉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了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本規劃是石峽鄉未來15年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空間藍圖,是各類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活動的總依據,是 編制村莊規劃、詳細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的總遵循。石峽鄉范圍內涉及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及各類建設活動,應符合本規劃的要求;與國土空間相關的各項規劃、政策、計劃的制定,應與本規劃相銜接。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概況石峽3、鄉位于江西省撫州市資溪縣西部,西鄰南城縣、北接嵩市鎮、東北與高阜鎮接壤,東鄰鶴城鎮,鄉政府設于石峽村。石峽鄉自然資源稟賦優越,農業資源尤為豐富,有機水稻、茶葉、中草藥、林下經濟作物等農副土特產品為佳。石峽歷史悠久,文化璀璨,明清時期屬13都、15都,民國初期屬南鄉,鄉域有許氏家廟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南山暴動舊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等。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01規劃背景1.1 指導思想1.2 規劃原則1.3 規劃期限與范圍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1 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有關決策部署,4、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指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全力打造“三大高地”、實施“五大戰略”。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發揮國土空間規劃在國家規劃體系中的基礎性作用,為國家、省、市等上位發展規劃落地實施提供空間保障。圍繞資溪縣打造全國“兩山”理論轉化示范區、全國知名旅游休閑度假目的地、贛閩綠色產業合作創新區、全省城鄉融合發展樣板區的戰略定位,融合“十四五”發展目標,深入落實資溪縣“生態立縣、產業強縣、科技引領、綠色發展”的戰5、略部署,構建高質量保護、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治理的美麗高田國土空間新格局。1.2 規劃原則底 線 管 控,節 約 集 約以 人 為 本,品 質 提 升上 下 結 合,強 化 實 施因 地 制 宜,突 出 特 色01規劃總則02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01規劃總則1.3 規劃期限與范圍規劃期限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其中,近期至2025年,目標年為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規劃范圍本次規劃范圍包括全域和集鎮兩個空間層次。鄉域:總面積120.90平方公里,規劃范圍石峽鄉包含1個社區、7個行政村以及石峽林場。集鎮:總面積14.46公頃,位于石峽村,其中落實劃6、定城鎮開發邊界面積10.08公頃。01規劃總則03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02發展目標與戰略總體定位發展目標發展戰略2.12.22.3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生態立鄉、旅游強鄉,建成具有資溪特色的生態旅游鄉鎮。文化強鄉、人才強鄉、健康石峽建設取得更大成效。生態環境質量居于全縣全市前列,城鄉面貌深度改善,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糧食、生態安全、國土空間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基礎設施體系、防災減災能力大幅提升。2025年努力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農業空間更有保障,耕地得到切實保護,永久基本農田數量不減、質量不7、降低。生態魅力、產業活力和文化引領力邁上新臺階,在全縣鄉域生態中的地位提升,為成為撫吉發展廊道上的生態旅游重要節點奠定基礎。2.2 發展目標2.1 總體定位02目標戰略05鄉鎮性質:立足農業和生態資源優勢,以特色林下經濟、生態旅游為支撐的復合型特色農旅型鄉鎮。發展定位:打造資溪中草藥“三產”融合發展示范區、竹林休閑康養基地、極具田園風光的生態休閑鄉鎮。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3 發展戰略02目標戰略0601020304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三區三線成果,整體保護全域農業、生態空間,分類引導優化鄉村空間布局,打造區域生態產品價值品牌,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全域8、保護,探索生態文明示范全域保護,探索生態文明示范中心引領,提升城鎮服務能級中心引領,提升城鎮服務能級產業富鄉,引領全域高質量發展產業富鄉,引領全域高質量發展生態立鄉,謀劃戰略功能布局生態立鄉,謀劃戰略功能布局規劃人口向集鎮集中,推進以集鎮為核心,以堡上村和茶園山村為中心村,以其他行政村為一般村的城鎮化建設,打造石峽鄉生態鄉鎮。推動鄉鎮全面提檔擴容,實現集鎮與鄉村功能互補、環境共建、資源共享,走好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型城鎮化道路。積極建設好生態環境,加強對噪聲、大氣的監控,保護水體。實現“經濟、環境、效益”三統一。嚴格禁止在保護區進行非農業性開發建設,加強水土保持工作,提高綠化覆蓋率。圍繞旅游業發9、展來改造傳統農業,開發休閑農業、觀光農業等現代農業,依托現代農業開展休閑度假,休閑養生、生態觀光等產業的開發建設,從而確立系統的“產業富鄉”的發展思路,提高全鄉綜合經濟發展水平。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03總體格局3.1 統籌劃定落實重要控制線3.2 優化鄉域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3 營造綠色高效的農業空間3.4 筑牢青山綠水的生態空間3.5 建設宜居宜業的鄉鎮空間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全鎮落實永久基本農田239.84公頃全鎮落實生態保護紅線7625.79公頃全鎮落實城鎮開發邊界10.08公頃3.1 統籌劃定落實重要控制線03總體格局0810、 全鎮落實劃定歷史文化保護控制線3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全鎮劃定洪澇災害風險控制線面積15.03公頃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2 優化鄉域國土空間總體格局構建“一屏四區、一心兩軸”鄉域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屏以武夷山支脈為重點,筑牢生態安全屏障,重點強化生態服務功能。03總體格局09四區指分別為北部特色農業片區、中部生態旅游片區、東部生態涵養片區和南部山地特色農業片區。一心以集鎮為核心,作為鄉域經濟增長中心,發揮全鄉經濟的引領帶動作用。包括一條主軸和一條次軸。主軸是指沿縣道X033形成的城鎮發展軸,次軸是指沿石峽茶園山后坑公路形成的城鎮次要發展軸。兩軸資溪縣石峽鄉國土11、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一核指的是依托建村村花花世界、夏木塘游戲村形成的現代農業示范園。一心指的是集鎮的農業產業展銷中心。沿G356國道、X823縣道、X803縣道的鄉村振興示范走廊,是集中展示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的區域。3.3 營造綠色高效的農業空間構建“一帶四區兩基地”農業空間格局03總體格局10三區多點三區一帶兩基地四區指X033縣道形成的南北向農業發展帶;指以堡上村、彭田村為核心的北部特色農業區;以茶山園村、石峽村為核心的中部生態農業區;以雙斜村、石峽林場為核心的東部生態涵養片區;以后坑村、云溪村為核心的南部山地特色農業區;根據各地不同農業條件,結合各地農業資源稟賦分別在堡12、上村打造中藥材種植基地,在云溪村打造毛竹種植基地。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03總體格局全面落實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強化基層耕地保護屬地責任,建立鄉鎮領導駐村、包片負責制度,強化落實耕地保護部門共同責任;嚴格落實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耕地“非糧化”,全面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有序挖掘耕地后備資源潛力。規劃至2035年,全鎮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69.16公頃(4037.35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239.84公頃(3597.66畝)。嚴格落實耕地資源保護3.3 營造綠色高效的農業空間11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13、2021-2035年)3.4 筑牢青山綠水的生態空間構建”一廊一屏一區”生態空間格局一 廊一 屏一 區03總體格局12構建以石峽水系為主體,串接集鎮主要生態空間的生態廊道。武夷山支脈形成的一處天然山脈生態屏障功能。生態涵養區。生態涵養區主要加強植樹造林,提升森林覆蓋率,強化片區內水源涵養功能,加強對區內珍稀和瀕危植物的研究、培育和保護,提高片區生物多樣性,提升片區水土保持能力,加強水土流失治理。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5 構建宜居宜業的鄉鎮空間構建“一核兩心兩軸多點”三級鎮村體系 一核兩心兩軸多點03總體格局13集鎮為核心堡上村、茶園山村為鄉域次中心1條城鎮發展14、軸1條鎮村發展軸鄉域范圍內剩余其他行政村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04集鎮規劃4.1 用地布局4.2 綜合交通規劃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1 用地布局形成“一心兩軸四片區”的集鎮空間發展結構。劃定集鎮范圍面積14.46公頃,落實城鎮開發邊界面積為10.08公頃。04集鎮規劃15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04集鎮規劃4.2 綜合交通規劃16以骨架路網為基礎,優化路網結構,結合支路和街巷,構建高密度路網。加強綠色交通建設,完善集鎮交通體系,形成集鎮高效通勤網絡。規劃城市道路總體形成網狀的道路系統,局部道路環繞水體自15、由式布局。整體形成“兩縱一橫”的城市主次干路網。“兩縱”指X033縣道及西側沿蘆河的主干路。“一橫”指鄉政府北側的次干路。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05支撐體系5.1 統籌全域產業空間布局5.2 構建內外連通的交通體系5.3 建立優質普惠的公共服務5.4 形成安全穩定的市政體系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05要素支撐第一產業第一產業第三產業第三產業第二產業第二產業推動農產品加工向精細化、高附加值方向發展,開發新產品,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通過技術改造和引進先進設備,提升傳統工業產業的科技含量和生產效率,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通過大力發展綠16、色生態旅游、特色中草藥加工業等產業領域,將有力推動石峽鄉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加強政策支持和引導,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為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繼續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確保糧食播種面積。大力發展種植業,以中草藥黃精為主打品牌,鞏固和發展水稻、果蔬等特色種植業,加強種植基地建設,重視科技培訓和種植科學管理,不斷提高種植業品質和產量。185.1 統籌全域產業空間布局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兩區”:東北部經濟片區依托堡上、石峽以發展旅游、行政服務和農業種植為主。西南部經濟片區主要發展毛竹、中草藥、白茶等特色農作物種植和特色旅游。“兩軸”:包括一條主軸和一條次軸。17、主軸是指沿X033縣道形成的城鎮發展軸,次軸是指沿石峽后坑茶園山公路形成的城鎮次要發展軸。5.1 統籌全域產業空間布局構建“兩軸兩區”的產業空間布局05要素支撐19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5.2 構建內外連通的交通體系 銜接區域交通,補齊鄉域路網短板05要素支撐201、對外交通規劃 規劃維持現狀縣道X033,新增鷹建鐵路。加快與周邊區域協同發展,形成高效便捷的對外交通網絡,服務于石峽鄉的對外聯系和產業發展。2、鄉域內部交通規劃 規劃對枧頭鎮境內的縣道X033、鄉道Y719、Y185等道路進行升級改造,打通斷頭路,形成公路網絡。3、村道提質改造 做好農村發展最基礎,最18、直接有效的基礎性設施,保障鄉村振興的有效實施,打造“四好農村路”示范鎮。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5.3 建立優質普惠的公共服務05要素支撐21國土空間優化目標醫療 至2035年,以石峽鄉衛生院建設為核心,村衛生室建設為基礎,加快城鄉醫療網絡一體化建設,形成“衛生院-衛生室”兩級醫療保健網絡。文化 至2035年,健全”鄉級-村級“二級公共文化體系,完善綜合活動中心等文化設施,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覆蓋率100%。體育 至2035年,在集鎮完善體育設施場地建設,在行政村加強全民健身,提高體育設施有效供給,努力做到村級健身設施全覆蓋。社會福利 至2035年,完善以居家設施為19、基礎、社區設施為依托、機構設施為補充、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設施體系。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5.4 形成安全穩定的市政體系通信電力排水給水鄉鎮供水:全面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集鎮供水延續現狀的堡上村自來水廠供水,集鎮供水普及率達到100%。農村供水:根據實際情況就近采用山泉水或者地下水源取水。05要素支撐22鄉鎮供水:允許因地制宜設置污水處理站進行分散就地處理,鼓勵建設生態型小型污水處理站。農村供水:合理分片建設沼氣池等污水處理設施。鄉域由35KV嵩市變電站供電。環衛運送至石峽村垃圾中轉站,分類壓縮后統一送往縣城垃圾填埋場處理。電信:加快5G試點建設,推進三網融合。20、郵政:規劃保留石峽鄉集鎮現有郵政所一座,合理擴建延伸郵政電信服務網絡,盡力將服務網絡延伸至各村莊,擴大服務范圍,形成一個通暢有序、高效準確的郵運網絡。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06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6.1 國土綜合整治6.2 生態修復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06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6.1 國土綜合整治2406 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與農用地整治相結合,進行整理復墾,優先復墾為耕地,節余指標優先用于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預留部分用地指標,用于村莊產業項目點狀落地,其余指標用于城鄉增減掛鉤指標向城鎮轉移。農村建設用地整治以提高糧食產21、能為目標,通過土地平整、灌溉與排水田間道路、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護以及其他整治工程繼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各村均有分布。高標準農田建設宜耕后備土地資源開發主要是對未利用土地的開發利用,要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未利用土地開發是補充耕地的一種有效途徑。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06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6.2 生態修復2506 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流域綜合治理 森林質量提升以河流綜合治理為重點,采用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實施河流截污清淤改造,修復河道岸線,保障岸線生態安全。在林地類型比較豐富的地區,采取植被恢復、自然保護地修復等措施,實施退化林地的修復治理工程,推進22、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07規劃傳導與保障7.1 規劃傳導7.2 制定近期建設計劃7.3 保障規劃實施資溪縣石峽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7.1 規劃傳導 城鎮開發邊界內:根據石峽鄉社區生活圈服務半徑以及干道河流等自然地理界限,合理劃定石峽集鎮詳細規劃編制單元,同時明確單元公共服務設施配置要求,開發強度和高度等風貌管控要求。城鎮開發邊界外:確定鄉域村莊規劃編制單元,對于不編制“多規合一”規劃的村莊編制通則式村莊規劃,保證鄉村建設有則可依。7.2 制定近期建設計劃針對石峽鄉現狀情況及未來發展建設需求,確定石峽鄉近期建設項目,主要包括基礎設施類,產業發展類。7.3 保障規劃實施 加強組織保障;完善規劃實施政策;充分宣傳規劃重要性;健全社會監督機制。07保障機制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