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市匯川區松林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1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55719
2024-11-04
13頁
16.82MB
1、松林松林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匯川區松林鎮人民政府2024 年10月草案公示前 言為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落實國家、省、市戰略要求,優化松林鎮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加強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健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提升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編制匯川區松林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以下簡稱本規劃)。本規劃是對松林鎮整范圍內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作出的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是指導城鄉各類開發建設活動、開展國土空間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制定空間發展政策和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管理的空間藍圖,是編制相關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的依據2、。前 言為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落實國家、省、市戰略要求,優化松林松林鎮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加強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健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提升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編制匯川區松林松林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以下簡稱本規劃)。本規劃是對松林松林鎮整范圍內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作出的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是指導城鄉各類開發建設活動、開展國土空間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制定空間發展政策和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管理的空間藍圖,是編制相關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的依據。目錄/contents1 規劃總則2 空間格局3品質提升4 實施保障1.1規劃范圍3、與期限規劃范圍本規劃范圍為松林鎮鎮域行政轄區。規劃層次分為鎮域和中心鎮區兩個層級。鎮域為松林鎮行政區范圍,下轄 6個村(居)。中心鎮區范圍北至松林中學,西至駕校、南以自然山體為界,東至污水處理廠。規劃期限本輪規劃目標年為 2035 年,近期為 2025 2050 年。年,遠景展望至鎮域范圍示意圖鎮區域范圍示意圖發展目標到 2025 年,三條空間管制控制線全面落地;各級生態功能區保護和修復體系建立;農業產業格局得到優化,耕地保護指標得到落實;產鎮融合度顯著提升,充滿活力的城鄉發展格局基本奠定;國土空間的保護、利用、治理和修復水平明顯提高。到 2035 年,基本實現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4、,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安全和諧、開放高效、魅力品質的國土空間格局,建成農旅生態康養融合發展小城鎮。展望至 2050 年,國土空間格局不斷穩定,區域生態安全屏障區地位不斷提升;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基本成熟,生態脆弱問題有效解決,生態極重要區得到嚴格保護,耕地高質量發展進程持續加快,城鎮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國土空間得到有效治理和保護。1.2發展目標與定位發展定位遵義遵義市中心城區的重重要近郊郊旅游目的地;以農副副產品加工工、休閑休閑旅游為主主的具有黔北具有黔北山水特特色的田園園風光光綜合型型生態小城鎮2035 年人口規模城鎮化率綜合考慮人口底數和發展因素,預測205、35 年常住人口規模 1.7 8.7 8 萬人城鎮化率達 62%。一心、兩軸兩節點節點三片片區2.1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心:松林鎮鎮區,全鎮政治、經濟、文化、醫療及教育中心;兩軸:以東西向和南北向的兩條二級公路為發展軸線。構建“一屏、一核;一心、兩軸、三區”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構建“一心、兩軸、兩節點節點、三片片兩節點節點:以丁臺和中南村兩個中心村為發展節點輻射周邊區域。三片片區:西部發展區(新莊、廟林村區域),北部發展區(丁臺村北部、干堰村區域),南部發展區(丁臺村南部及中南村區域)區”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2.2落實三條基本控制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落實上層規劃下達的生態保護紅線,維系區域生態6、安全的底線,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實行最嚴格的管控,除有關規定外原則上禁止占用。嚴格落實上層規劃下達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制止各類耕地“非農化”“非糧化”行為。城鎮開發邊界嚴格落實上位規劃劃定的城鎮開發邊界;城鎮開發邊界內集中建設區實行“詳細規劃許可”的管制方式。2.3鎮村體系治理有序,構建“1+3+4”的鎮村體系按照“優化資源配置、增強服務能力、引導人口集聚、便于鄉村治理”原則,考慮產業發展、地理環境、公服投放等因素,以及鎮、中心村帶動周邊一般村,治理有序,構建“1+2+3”的鎮村體系構建“1 個鎮區,2 個中心村和 3 個一般村”的鎮村體系。鎮7、區松林社區中心村中南村、丁臺村基層村干堰村、廟林村、新莊村 行政村分類發展指引落實并細化市級國土空間規劃村莊分類。松林鎮共計 6個村莊,其中聚集提升類 5個(中南村、丁臺村、干堰村、廟林村、新莊村);城郊融合類 1 個(松林社區)。2.4統籌產業空間布局構建“一環兩廊五帶三區多點”的產業發展格局構建“一心三區”的產業發展格局(2)三區:根據鎮域內各個區域的生態條件、交通區位優勢、現有產業基礎等,把鎮域劃分為三個產業發展區:新莊-廟林產業發展區:包含西部新莊村、廟林村,主要發展生態旅游業、特色農業、養殖業;丁臺-中南產業發展區:包含中部的丁臺村、中南村,主要發展傳統農業、特色有機果蔬、觀光農業、8、現代鄉村康養旅游業;干堰-松林產業發展區:包含東部的干堰村和松林居,是全鎮行政、商業、文化中心,主要發展觀光農業、畜牧(1)一心:行政、商業、教育中心基于松林鎮歷史、人文、商業,通過鎮區為產業核心聚集點,集散地。業等。3.1綜合交通預留區域性道路廊道,優化鄉村公路網,構建內外交通雙循環預留區域性道路廊道,優化鄉村公路網,構建外聯聯內暢暢的綜合交通體系高速公路 松林鎮距仁遵高速黃鐘收費站5KM國、省道 規劃建設G210國道,由樂山鎮-中南村-松林鎮-金鼎山鎮-毛石鎮,是松林鎮縱向連接各個鄉鎮重要通道。規劃建設S306(水壩-平正)橫向連接松林鎮各個村莊。四級四級公路 新建百花-丁臺,新莊-團結,9、芭蕉-河壩場四級公路。至規劃期末,農村道路達到“組與組硬化路百分百通達,村與村等級公路百分百通達”的“雙百”目標。3.2設施保障統籌布局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社會福利等公共服務設施,加強資源整合,通過新建、改建、擴建等多種形式,推進設施共建共享,形成城市服務農村、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公共服務設施落實上位規劃,銜接各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及十四五重點項目,至2035 年,全面推進建設實用高效、綠色智能、安全可靠、科學完備的現代化市政基礎設施體系。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示意圖市政基礎設施示意圖3.3鎮區土地利用優化用地結構,推動產城人文融合發展優化用地結構,以發展農副副產品倉儲及倉儲及加工10、工、生態休閑休閑旅游為主主的具有黔北具有黔北山水特特色的田園園風光光綜合型型生態小城鎮鎮區建設用地85.84公頃,其中居住用地30.37公頃,占建設用地35.38%,商業用地1.50公頃,公共服務設施用地 9.3 1 公頃,市政設施用地2.24公頃。4.1實施保障以戰略重點為牽引,以重大工程和重點建設項目為抓手,加強對國土空間規劃目標任務的分解落實和實施推動。圍繞生態環保高標準、經濟發展高質量、城鄉建設高顏值、人民生活高品質四大目標,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重點推進實施生態環保、一體化發展、產業轉型、城鄉融合、社會治理五大提升行動。國土空間近期保護開發計劃加強規劃管理:發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對鄉鎮地域建設的指導作用。運用經濟和政策措施,推動鎮區和村莊建設發展。落實鎮村體系規劃,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改善農村環境面貌和農民居住條件。加強規劃宣傳,鼓勵公眾參與,提高全民規劃意識。加大財政保障:加大對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支持,加大對農業產業的幫扶力度,增加社會性關鍵項目的投入和非建設性項目投入,動員和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流向鄉鎮和農村。建立健全實施機制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