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縣西坪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2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55792
2024-11-04
21頁
3.13MB
1、甘谷縣西坪鎮國土空間規劃甘谷縣西坪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公眾征求意見版】【公眾征求意見版】20242024年年1010月月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范圍:規劃范圍:全域國土空間面積 10461.7310461.73公頃公頃。規劃期限:規劃期限:近期為2021-2025年,遠期為2026-2035年。目目 錄錄01 01 總則總則02 02 規劃定位與目標規劃定位與目標03 03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04 04 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05 05 村莊建設及產業布局村莊建設及產業布局06 06 國土空間支撐體系國土空間2、支撐體系07 07 歷史文化與特色風貌歷史文化與特色風貌08 08 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09 09 鎮區規劃鎮區規劃10 10 規劃實施保障措施規劃實施保障措施0101 總則總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渭河流域生態治理和高質量發展及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的綠色低碳發展趨勢;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和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謀劃新時代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奮力譜寫西坪高質量發展新篇章。0202規劃定位與目標規劃定位與目標生態農業糧菜多元特色小鎮生態農業糧3、菜多元特色小鎮自然宜居型小鎮。自然宜居型小鎮。借助西坪鎮優越的自然條件,將西坪鎮打造借助西坪鎮優越的自然條件,將西坪鎮打造 成成為甘谷縣以發展小麥、玉米、馬鈴薯、蔬菜等特為甘谷縣以發展小麥、玉米、馬鈴薯、蔬菜等特色產業為色產業為 主的特色小鎮。主的特色小鎮。0303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構建構建“一心兩軸兩片區一心兩軸兩片區”的全域國土開發保護總的全域國土開發保護總體格局。體格局。一心:以西坪鎮中心鎮區為城鎮綜合服務中心,是全鎮的管理、公共服務、以及產業服務的中心。兩軸:生態農業發展軸、生態及鎮區功能發展軸。規劃形成連接各農業種植片區的生態農業發展軸和依托西小河流域及鎮區的功4、能發展軸。兩片區:傳統農業生產區:位于鎮域西部,以玉米種植為主,發展綠色農業生產示范基地。嚴格落實嚴格落實“三條控制線三條控制線”永久基本農田:嚴格落實上位規劃下達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規劃期內,永久基本農田不低于4684.57 公頃。生態保護紅線:根據上位規劃,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規劃期內,城鎮開發邊界規模不突破19.94 公頃。0404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水資源與濕地保護水資源與濕地保護西坪鎮水資源與濕地資源總面積 44.43 公頃,其中陸地水域 3.24 公頃;濕地 41.20 公頃。河湖水系控制線范圍內原則上可進行水利工程、市政管線、港口碼頭、道路5、橋梁、綜合防災、河道整治、園林綠化、生態景觀等公用設施建設;對不符合保護要求的建(構)筑物及其他設施應當限期遷出;禁止排放污染物、傾倒廢棄物等污染水體的行為;禁止填埋、占用水體的行為。0404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耕地資源耕地資源(含耕地后備資源含耕地后備資源)保護保護實施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確保耕地數量基本穩定、質量有提升、生態有改善、布局總體穩定。嚴格管控耕地總量。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進出平衡”,防止耕地“非糧化”,保障基本農業生產。至規劃期末,耕地總面積 7047.03 公頃。0404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林草資源保護林草資源保護規劃6、至2035 年,林草地資源總面積 3007.38 公頃。立足草地生態保護修復,促進草地資源質量提升,著力支撐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構筑。加強生態修復監督管理,集體土地所有者、土地使 用單位和個人應認真履行有關法定義務,及時恢復 因不合理建設開發、礦產開采、農業開墾等破壞的林地資源空間。0505村莊建設及產業布局村莊建設及產業布局村莊規劃布局村莊規劃布局城郊融合類村莊石坪村、董堡村。集聚提升類村莊:馮寨村、上硬王村、郭家灣村、石溝村、灣兒河村。有序推進改造提升,促進農村居民點集中或連片建設;合理預測村莊人口和建設用地規模,推進村莊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建設宜居宜業的美麗7、村莊。其他類:蓮花臺村、海子灣村、燕珍村、四方咀村、朱陽屲村、馬家河村、陳家灣村、馬家山村、紅凡溝村、姚家山村、雞毛峽村、柴家灣村、頡劉家村、馬家灣村。制定“通則式”規劃指引,實現鄉村地區的規劃管理全覆蓋,滿足村民建房、人居環境整治等建設需要。0505村莊建設及產業布局村莊建設及產業布局產業發展引導產業發展引導構建“1+2+5”產業體系。“1”以傳統農業種植為核心;“2”以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為支撐;“5”在三大產業的基礎上,各自以 5 個重點發展方向引領打造產業鏈條。產業空間布局規劃形成“一心兩軸四片區“總體格局。一心:綜合服務中心。兩軸:沿省道 S323 產業發展主軸及鎮內主要道路形成的豎向產8、業副軸。四區:旱作農業種植區、辣椒種植區、花椒種植區、蘋果種植區。0606國土空間支撐體系國土空間支撐體系鎮域道路交通規劃鎮域道路交通規劃城鄉公共交通系統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規劃西坪鎮公交首末站,做好與甘谷中心城區公共交通系統、農村客運的銜接,提高鎮域城鄉公交服務水平;結合“互聯網+”創新農村客運服務,提升鎮區與重點園區、建制村客運聯系。其他交通設施合理布局交通能源、停車設施,規劃加油加氣站/新能源充換電站不少于 1 處,公共停車場不少于 1處。0606國土空間支撐體系國土空間支撐體系統籌城鎮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統籌城鎮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考慮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地形地貌條件以及交通便利程度9、,統籌考慮西坪鎮區與全域的公共服務設施配置。同一級別、功能和服務方式類似的公共服務設施宜集中布局,形成綜合性公共服務中心0606國土空間支撐體系國土空間支撐體系公用基礎設施公用基礎設施給水工程規劃構建區域供水系統,以本地水資源為主,加強再生水及礦井水利用,形成多水源供給的安全供水體系。排水工程規劃西坪鎮排水體制原則采用雨、污分流方式。鎮區和村莊采用雨水明渠排水,就近排放至附近水體。電力設施規劃優化電網結構,打造綠色高效智能電網。增強電力輸送能力,提高電網抗風險能力,加快打造安全、可靠、綠色、高效、智能的現代化電網結構,通訊設施規劃加強通信機房、5G 基站等通信設施和線路的建設,對鎮域現有電話、10、電視線路進行完善,尤其應改善農村信息條件,加快光纖到村,促進農村地區信息化。供熱工程規劃加快“煤改氣、煤改電”更新改造進度,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普及液化石油氣供應,同時積極淘汰舊有低品位能源,發展秸桿氣化站,管道輸送沼氣;農村地區采用太陽能、電能等清潔能源分散供熱。環衛設施規劃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的原則,采用“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垃圾收運處理模式,根據各村莊建設及發展需求,補充完善垃圾收集點,沿用現狀將生活垃圾清運至安遠鎮垃圾填埋場進行處理,不新增垃圾處理站。0707歷史文化與特色風貌歷史文化與特色風貌歷史文物保護歷史文物保護加強文物與歷史建筑保護利用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11、管理的原則,做好文物保護工作,搶救保護瀕危文物,加強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中的文物保護。加強保護水泉溝遺址、峽來灣遺址、青蓮寺等文物保護單位,有序推進歷史建筑的確定工作。景觀風貌總體格局景觀風貌總體格局依托山水資源本底,以體現鄉村風貌、彰顯城鎮特色為原則,構建景觀風貌格局。規劃西坪鎮景觀風貌“五區五廊多點”的總體格局。“五區”:山林生態風貌區、高標準農田景觀風貌區、城鎮都市風貌區、田園大地景觀風貌區、休閑農業文旅景觀區。0808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農用地整治農用地整治落實上位規劃土地整治任務,通過實施土地開墾、復墾、設施用地調整補充耕地以及宜耕后備資源開發整治復墾等工程12、,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升耕地質量。通過低效園地、殘次林地開發整治復墾,增加耕地面積6.50 公頃;涉及石坪村、蓮花臺村等。宜耕后備資源開發整治復墾:通過采取地力培肥等措施,結合客土回填、表土剝離等先進工程技術和生物措施,平整改造土地,改善土壤環境,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增加有效耕地面積,增加耕地面積 19.22公頃建設用地整治建設用地整治對西坪鎮地區散亂、廢棄、閑置及低效利用的建設用地和城鎮地區低效利用的城鎮工礦建設用地進行調整改造,提高節約集約用地水平。有序開展工礦廢棄地、城鎮低效用地以及其他閑置低效建設用地整治。生態修復生態修復實施以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為主,進一步加強林業生態功能建設,逐步減少13、人為活動對森林資源的干擾破壞,保護和恢復森林資源,增強水源涵養功能,同時加強林區基礎設施建設,對工程區內天然林和其他森林實行全面有效保護,加強公益林建設和后備森林資源培育。0909鎮區規劃鎮區規劃鎮區用地布局鎮區用地布局至規劃期末,在鄉鎮建成區基礎上,綜合分析自然地理條件、行政邊界、城市重點發展區塊以及既有規劃的延續性等因素,西坪鎮鎮域內城鎮開發邊界面積為 19.94 公頃;中心城區建設面積 18.16 公頃。0909鎮區規劃鎮區規劃道路交通設施道路交通設施完善集鎮道路系統,形成次干路和支路組成的鎮區路網體系。依托現狀主要道路,優化各地塊進出支路,并有序推進道斷頭路、破損道路的改造建設,改善鎮14、區道路品質。在西坪鎮區東側設置公共停車場(城鎮開發邊界以外,在石坪村建設用地中解決),規模 0.06 公頃,約 40 輛車同時停放,滿足鎮區停車需求。各功能用地內均應按相應指標配建停車場,形成點面結合、布局合理的停車服務網絡。0909鎮區規劃鎮區規劃公共服務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統籌考慮周邊村莊公共服務需求,提升鎮區承載力和公共服務水平,按照 15 分鐘社區生活圈和鄉鎮實際需求合理、均衡配置各類公共服務設施。打造均衡共享、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務體系0909鎮區規劃鎮區規劃公用基礎設施公用基礎設施給水工程規劃規劃鎮區附件新建一座集中式給水凈化廠,處理規模500 立方米/日。供水主干管道沿主要路敷設,供水干15、管管徑DN150-DN200。規劃在鎮區內形成環狀管網,保障供水安全。排水工程規劃鎮區排水體制原則上采用雨、污分流制,也可根據自身特點和建設條件,采用截留式合流制。規劃在鎮區外圍設置一座污水處理站,污水干管管徑 DN200-DN400。供電工程規劃西坪鎮電源引國家電網甘谷供電公司 35Kv 西坪變電站,位于三合新村南部。保留西坪鎮原有變電站。通信工程規劃規劃在鎮區設置一座匯聚機房,可與其他公建設施合建。環衛工程規劃公共廁所:結合綠地、車站、停車場、主要道路兩側、集中居住區、公建布置。垃圾中轉站:結合石坪村西部規劃垃圾中轉站,周邊應有不小于 3 米的綠化隔離帶,廢物箱:在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應設16、置廢物箱,滿足分類集的需要。1010規劃實施保障措施規劃實施保障措施規劃傳導規劃傳導落實上位“總體規劃單元規劃詳細規劃”的規劃體系,分層、分級落實西坪鎮的國土空間發展戰略、空間支撐網絡體系以及相關剛性管控要求,分解落實生態保護紅線面積、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耕地保有量、森林覆蓋率、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等約束性指標及自然和文化遺產等預期性指標,優化空間格局,細化安排各類要素配置,細化村莊規劃指引。實施保障實施保障實施保障措施與規劃指引: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按法定程序報批 地方各級黨委政府要強化對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工作的領導 強化對村莊規劃指引全面實施規劃評估調整機制:建立國土空間規劃成果動態更新機制 建立規劃定期評估制度健全完善公眾監督機制:健全公眾監督的長效機制,鼓勵公眾、村民多層次參與規劃實施監督 推動社會團體參與國土空間規劃過程實施監督的規范化、常態化和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