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陽縣攀枝花鄉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4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56127
2024-11-05
43頁
12.14MB
1、攀枝花鄉位于云南省西南面,元陽縣南部,東鄰新街鎮,南與黃茅嶺鄉、俄扎鄉隔藤條江相望,西靠牛角寨鎮,北接新街鎮,距縣政府駐地21公里。境內山高谷深、山巒疊翠、梯田密布,溝壑交錯,形成“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獨特景象,云海、村莊與氣勢磅礴、宏偉壯觀的梯田共同組成了“山間水溝如玉帶,層層梯田似天梯”的奇觀。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部署。元陽縣攀枝花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是對元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縣級規劃)以及上級專項規劃的細化落實,是攀枝花鄉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空間發展藍圖和戰略部署,是實現高質量2、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空間政策,是對攀枝花鄉行政轄區范圍內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及修復做出的具體安排,是編制詳細規劃(含村莊規劃)的基礎,為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提供基本依據。規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錨定省委“3815”戰略發展目標、州委“337”工作思路,落實縣委“338”工作目標。立足新發展階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籌發展和安全,整體謀劃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CONTENTS01020304050607080901規劃總則52021-2035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3、關于“堅持,堅持,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的精神,按照的要求,加快建立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以統一用途管制為手段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深化落實確定的目標、定位、任務,結合攀枝花鄉的實際情況,實現的工作目標,特編制此規劃。本規劃是攀枝花鄉國土空間等工作的具體安排,是編制和、的重要依據。堅守底線,綠色發展以人為本,品質提升上下聯動,強化實施保護耕地,節約集約因地制宜,彰顯特色政府主導、公眾參與攀枝花鄉規劃范圍圖2021-2035至規劃范圍包括攀枝花鄉轄區全域國土空間,規劃鄉域一個層次;鄉域總面積(含縣國有林)為85.40平方公里,包括6個行政村:保山寨村、阿勐控村、勐品村、洞浦村、碧播村、一碗4、水村。鄉政府所在地位于保山寨村。02規劃定位與目標2021-2035發揮攀枝花鄉位于紅河哈尼梯田遺產區的空間地理優勢,彰顯多彩民族文化與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遺產特色,擔負哈尼梯田文化闡釋與世界文化遺產地梯田文化景觀展示的功能。努力建設“哈尼特色、AAAAA景區、中國一流、世界知名”為旅游目的地,擦亮生態旅游名片。立足高原特色農業與旅游產業,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建設優質“稻魚鴨”種養示范基地,開發農產品深加工,建設梯田農產品專營市場,打造地域農產品品牌,提升梯田農產品價值,構建以“稻魚鴨種養為基礎、梯田農產品生產加工為主導、梯田旅游與猛弄刺繡為特色”的三產融合發展格局。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生產空間集約高5、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富有特色和活力的美麗非遺之鄉農村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城鄉公共服務設施實現均等化,人居環境全面提升紅河哈尼梯田旅游服務功能完善,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2021-2035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不斷優化國土安全底線得到有效保護國土空間利用效率和質量有效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服務能力提升產業融合發展,哈尼梯田得到有效保護現,全面建成生態保護、綠色發展、產業融合示范區國土空間格局科學有序,生態、生產、生活空間深度融合綜合競爭力和經濟創新力大幅躍升,全面呈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繁華盛景民族團結、美麗宜居、開放活力、創新繁榮、幸福共享的“美麗家園”2021-2035各項國土空間開發與保護以生6、態保護為前提,推進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為全鄉建設繪就“藍綠本底”積極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守護哈尼梯田文化與世界文化遺產地梯田文化景觀以旅游為主導全面帶動農業基礎產業綜合發展,促進全域關聯產業提升,最終促進梯田的動態保護提高歷史文化資源產品價值轉換,保護促進利用,利用反哺保護,實現歷史文化資源傳承發展依托空鐵經濟發展走廊,打造世界文化遺產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遺產旅游目的地穩定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梯田農業示范平臺,積極發展生態農業、高品質熱帶水果種植,多元產業發展,推進三次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合理保護和開發紅河哈尼梯田,正確處理好現代化與傳統農耕文明的關系通過全域國土綜合整治,提高哈尼梯田的生態效益7、農業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保護好哈尼梯田的良田沃土優化生產支持功能和空間承載功能支撐鄉鎮各要素體系發展,優化生態調節功能和文化傳承功能提升人民生活品質2021-2035口03強化空間底線管控鄉域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圖2021-2035 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保質保量落實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建立完善基本農田儲備區,實施現有耕地提質改造,促進耕地規?;?、集中化。鄉域生態保護紅線圖2021-2035 嚴格保護自然保護地、濕地公園、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落實劃定全域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堅持嚴格保護、分級管控、損害追責、違法嚴懲原則。鄉域村莊建設邊界圖2021-2035以“存量為主,嚴控新增8、”為原則,落實元陽縣分解指標,并根據鄉鎮有關部門意見,對已編制村莊規劃的村委會,相應增加鄉鎮發展用地。04優化國土空間布局鄉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格局規劃圖2021-20352021-2035立體氣候分層圖利用攀枝花鄉獨特的氣候特點,大力發展生態高效農業、生態循環立體農業。根據不同高度的海拔,構建循環立體種植體系。高山地區發展以板藍根、重樓為主的特色生物藥材。上半山地區鞏固發展以梯田紅米、稻魚鴨共生為主的糧畜禽魚產業。下半山地區穩定糧食種植規模,發展水稻糧食種植、橘類、梨等水果種植。河谷地區充分利用河谷氣候建立反季節、優質高效蔬菜基地。2021-2035東觀音山森林生態屏障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河湖水庫9、保護控制線云南紅河哈尼梯田 國家級濕地公園云南元陽觀音山自然保護區天然林國家級公益林省級公益林采取植被恢復、野生動物棲息地恢復等措施,實施濕地、退化林地的修復治理工程,逐步恢復生態系統功能。推進河流湖泊的修復與保護,實現水生態文明,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環節。綜合運用土地整治、土壤改良、植被恢復、生物修復、退耕還林還草、保護性耕種、封山育林等措施,加強重點地區水土流失防治。綜合運用土地整治、土壤改良、植被恢復、生物修復、退耕還林還草、保護性耕種、封山育林等措施,加強重點地區水土流失防治。開展居民點周邊生態修復與保護的調研、可行性研究、制定政策法規、采取措施,充分考慮居民點周邊生態環10、境的脆弱性。2021-2035落實區域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和城市戰略定位,強化底線管控,劃分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制定管控規則。生態保護區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或生態敏感脆弱、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陸地自然區域生態控制區生態保護紅線外,陸域部分需要予以保留原貌、強化生態保育和生態建設、限制開發建設的陸地自然區域農田保護區永久基本農田相對集中需嚴格保護的區域鄉村發展區村莊建設區城鎮開發邊界外,規劃重點發展的村莊用地區域一般農業區以農業生產發展為主要利用功能導向劃定的區域林業發展區以規模化林業生產為主要利用功能導向劃定的區域鄉域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圖05資源保護與利用2021-2035鄉域11、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圖2021-2035按照發展現代林業和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嚴格實施用途管制,認真落實林地分級管理,切實保護現有森林,有效補充林地數量,引導節約使用林地,確保林地資源穩定增長。規劃實施期間,嚴格按照云南省濕地保護管理條例相關要求對現有各類濕地進行特殊保護,防止濕地面積減少和濕地污染,維護濕地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位于生態紅線、自然保護區、水源地保護區、年積溫1800、土層厚30cm且基巖為難風化巖石且無客土土源的草地對維護區域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規劃實施期間予以保護,穩步提升區域綜合植被蓋度。2021-2035堅持節水優先的方針,深入開展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全12、民節水行動、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以農業節水為重點,著力構建全民節水、全程節水、全域節水、全設施節水“四全”的格局。加快推進東西部河庫聯通工程以及馬龍河水庫、誥封碑水庫等一批重點水源工程建設,合理開發利用紅河水系水資源,打造“多源互備、豐枯互濟”的水資源配置網絡。鄉域水資源分布圖按照“重保護、促修復”的思路,以打造河暢水活、岸綠景美的綠色生態水網為抓手,深化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加強河湖生態保護修復,推進農村水系綜合整治,強化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構建人水和諧、健康秀美的水生態系統。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的原則,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圖2021-2035建立等四個層13、次的保護體系,共同構成空間全覆蓋、要素全囊括的保護傳承有機整體。06鎮村統籌發展鎮村體系規劃圖2021-20352021-2035村莊布點規劃圖攀枝花鄉村莊分類以行政村為單元,將村莊類型分為特色保護類、整治提升類等兩類,引導6個村莊發展。整治提升類碧播村1特色保護類保山寨村、阿勐控村、勐品村、洞浦村、一碗水村52021-2035產業布局規劃圖攀枝花鄉加快產業空間布局升級,推動產業格局優化。以特色農業發展為基礎、以猛弄刺繡產業為動力、以民族文化為靈魂、以旅游休閑為業態,形成“”的產業空間布局。2021-2035攀枝花鄉文化特色資源優勢突出,依托“猛弄刺繡”非遺文化活動遺存,精心塑造“森林-村寨-14、梯田-水系”四素同構的景與景融合的城鄉風貌。充分彰顯哈尼族文化 風脈,以發揚和傳承歷史文化特色為目標,采取針對性、靈活性、適應性的城鄉風貌 管控方式,保存優化文化特色建筑風貌。因地制宜,保護和傳承歷史文化,打造“景 景不同、生生不息”的全域風貌。07完善多元配套設施2021-2035綜合交通規劃圖2021-2035-注:“”為必選配置公共服務設施;“”為可選配置公共服務設施;“-”為限制配置公共服務設施15 10515302021-2035構建綠色高效、保障有力、服務均等的城市化市政基礎設施體系,科學確定給水、排水、電力、通信、燃氣、環衛等設施的規劃目標、規劃標準、空間布局以及管控要求。5GL15、NG352021-2035201008生態修復和國土綜合整治2021-2035維護生態系統所處空間的完整性和聯通性,嚴格控制侵占、割裂、污染等人為破壞活動,保障生態系統功能和結構的完整性。加強天然林地、草地和濕地保護,預防水土流失,提升水土保持功能。限制影響水土保持功能的各類開發和生產活動,最大限度降低人類活動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啟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調查,提升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建立災害監測網,提升對地震、地質災害的長期監測能力,提高對地質災害、山洪、干旱的早期識別、立體監測和快速預警能力。維護生態系統所處空間的完整性和聯通性,嚴格控制侵占、割裂、污染等人為破壞活動,保障生態系統功能和結16、構的完整性。綜合考慮未來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依據造林綠化空間成果,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合理規劃、科學配置造林種草,著力統籌生態修復工程,提高森林面積和蓄積量。2021-2035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促進耕地集中連片,增加有效耕地面積,完善基礎設施,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升耕地質量因地制宜,通過平整土地、小片并大片促進耕地集中連片,完善渠系配套設施、田間道路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土地集約化利用,降低勞動成本,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以水土資源相匹配為原則,選擇適宜開發的耕地后備資源適度補充耕地。整理挖掘閑置、低效用地用于支持產業項目、公共服務、市政設施等項目的建設。結合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17、鉤政策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的激勵辦法和宅基地有償退出機制。結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工作,深化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對村落空間進行整體美化,加強村內道路、公共空間、庭院空間的景觀提升和綠化改造,建設綠美鄉村。09規劃傳導與實施2021-20352021-20352021-2035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州、縣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重大決策部署,攀枝花鄉人民政府會同縣自然資源局組織開展了元陽縣攀枝花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的編制工作,為凝聚社會各界智慧和共識,提高規劃成果質量,現將規劃草案予以公示,熱忱期待社會各界人士及廣大群眾參與,并提出您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公示時間:公示后30天內。公示方式:元陽縣人民政府門戶網(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