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縣芙蓉江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3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56371
2024-11-07
31頁
10.01MB
1、前前 言言PREFACE 國土空間規劃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體現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是空間發展的指南和可持續發展的藍圖,建立“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是黨中央、國務院實施的重大戰略。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及省、市、縣統一安排部署,芙蓉江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了正安縣芙蓉江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對上位規劃要求的細化和落實,是對芙蓉江鎮國土空間保護和開發建設在時間和空間上作出的安排,是編制轄區詳細規劃、專項規劃及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據。p規劃簡要概述p戰略目標定位p區域協2、同發展p國土空間優化p基礎支撐體系p鎮村空間布局p實施要素保障目目 錄錄CONTENTS規劃簡要概述p規劃范圍p規劃期限p規劃原則壹1.1 規劃范圍鎮域范圍鎮區范圍芙蓉江鎮行政區域范圍,全鎮轄1個社區、5個行政村,包括保龍社區,以及尖山村、儉坪村、龍泉村、馬河村和合作村。鎮區規劃面積3.67平方公里。鎮區范圍為鎮政府駐地及未來鎮區統籌發展區域、涉及保龍社區和儉坪村。鎮區鎮區堅持城鄉融合發展,鎮村聯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生產集約高效、生活宜居適度、生態山清水秀要求,科學有序統籌布局農業、生態、城鎮等功能空間,統籌優化城鄉空間和資源配置,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全要素全方位一體化的3、空間保護開發利用秩序。堅守糧食安全底線,嚴格實行國土空間用途管制,采取“長牙齒”的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加強“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嚴控增量、盤活存量,促進城鎮發展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1.2 規劃期限 規劃期限與上位規劃一致,為2021-2035年;基期年為2020年,近期規劃至2025年,遠期規劃至2035年,遠景展望至 2050年。1.3 規劃原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處理好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提升人居環境質量,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水平,實現城鄉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立4、足貴州山地特色,根據鄉鎮資源稟賦、歷史文化、民族特色和發展階段,突出地域特點,創新開發和保護方式,加快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有針對性地開展規劃編制工作,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留住田園鄉愁,建設山地特色城鎮和美麗鄉村。秉持人人都是規劃者的理念,加強社會協同和公眾參與,充分聽取公眾意見,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實現共商共治,使規劃成果充分體現民生民意。戰略目標定位p發展定位p目標愿景貳2.1 發展定位圍繞“一地一區”發展目標打造生態文明強鎮、周末休閑旅游小鎮、優質農產品基地近郊休閑旅游目的地山地高效農業示范區 落實并深化上位規劃對芙蓉江鎮的總體規劃定位,立足資源稟賦,發揮地理優勢,明確芙蓉江發展定位:25、.2 目標愿景三條控制線全面落地;各級生態功能區保護和修復體系建立;農業產業格局得到優化,耕地保護指標得到落實;產城融合度顯著提升,充滿活力的城鄉發展格局基本奠定;國土空間的保護、利用、治理和修復水平明顯提高。基本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安全和諧、開放高效、魅力品質的國土空間格局,實現“一地一區”發展目標,建成知名休閑旅居小鎮,助力正安建成黔東北區域性中心城市。全面實現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正安全面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提供助力。區域協同發展叁3.1 區域協同 芙蓉江屬于上位規劃確定的城市化地區,應充分發揮地理區位優勢,積極銜接鳳6、儀城區發展,豐富與和溪、中觀等周邊鄉鎮的聯絡通道,差異化發展近郊旅游和休閑旅居產業,促進正安旅游產業發展,助力正安縣打造黔東北區域性中心城市的能級。芙蓉芙蓉江江國土空間優化肆p三線劃定p規劃分區p總體格局p魅力空間4.1“三線”劃定落實“三區三線”,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1.3平方公里0.79平方公里0.51平方公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變用途,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防止“非糧化”傾向,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原則上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保障生態系統完整性和生態廊道連通性。強化城鎮建設集中布局引導,優化城鎮空間,引導形成緊湊發展和集約7、節約用地的城鎮空間格局。4.2 規劃分區 為傳導、細化落實縣級總體規劃,實現國土空間全域、全要素、全過程、差異化的管理,按照主導功能定位和空間治理要求,劃定城鎮集中建設區、能礦發展區、農田保護區、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鄉村發展區6大一級主導用途分區,統籌協調全鎮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行為。規劃分區名稱規劃分區名稱面積(公頃)面積(公頃)占比(占比(%)城鎮集中建設區500.6%能礦發展區400.4%農田保護區162020%生態保護區801%生態控制區164520%鄉村發展區471058%總計總計8140100.00%鎮域規劃分區面積統計表一核一軸兩心 以芙蓉江鎮區為綜合服務核心,是全鎮城鎮化發展核8、心和旅游服務核心;打造桃子坪-祝家坪宜居示范帶作為發展軸,重點建設馬河、合作,帶動周邊村莊發展。一核一軸兩心一廊兩帶兩區4.3 總體格局一廊兩帶兩區 以天樓山山脈構建生態廊道,依托芙蓉江、馬河建立生態景觀帶,利用自然資源形成串聯重要生態節點的水系廊道;差異化發展農業種植,在鎮域形成2個農業發展區。多點祝家坪傳統村落、青龍山寨遺址、簡永叁墓,洋渡義渡碑、“愛情坡”、虎踏石景區、丁家山鄉村振興示范點等 兩帶芙蓉江、馬河生態景觀帶構建“一軸兩帶多點”的魅力空間格局4.4 魅力空間 一軸馬河村合作村公路依托芙蓉江和馬河水系形成的生態景觀帶發展休閑度假、觀光旅游;以馬河村合作村通村公路串聯歷史文化資源和9、自然景觀資源,展示黔北花燈、哭嫁歌、說春、紙扎技藝、馬燈、仡佬族儺戲等多種非遺文化,發展鄉村民宿及地方特色美食,形成“一軸兩帶多點”的魅力空間格局。“愛情坡愛情坡”祝家坪傳統祝家坪傳統村落村落虎踏石景區虎踏石景區丁家山鄉村振興丁家山鄉村振興示范點示范點基礎支撐體系p綜合交通體系p公共服務設施p市政基礎設施p綜合防災減災伍5.1 綜合交通體系提升鎮域道路通行能力規劃推進省道S102等級提升為二級公路,升級改造儉坪-合作通村公路,等級提升為三級公路;續建臨江仙跨江大橋。5.2 公共服務設施結合生活圈配置公共服務設施依托鎮區為鎮域提供行政、商業、教育、醫療、文化等綜合服務4個村村委會所在村居點提供村10、級基本公共服務鎮級村級提供全齡友好、類型齊全的公共服務5.3 市政基礎設施構建安全的基礎設施網絡優化水資源配置,保障城鄉供水安全加強水資源供給能力,提升水資源綜合利用效率;統籌城鄉供水設施建設,確保居民飲水安全。提升城鄉污水處理能力,推動再生水利用推進城鎮雨污分流改造,建設排放與利用相協調的雨水排除系統;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廠升級,加強城鎮黑臭水體及河道治理。打造安全高效、能力充足的智能電網優化地區電網結構,增強電網服務保障能力;加快鄉鎮電網、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保障城鄉發展需求。加強城鎮燃氣設施建設,提高生活品質加強燃氣場站標準化建設。加快推進燃氣管網外網建設,城鎮建成區 管網覆蓋率達到90%以11、上。推進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建建設,改善城鎮生態環境加快完善分類轉運設施建設,建立收集-轉運-處理的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收集三級體系,推進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建設。5.4 綜合防災減災建立穩固的綜合防災系統防震規劃及地質災害防治完善應急服務設施配套并建設鎮-村聯動的應急指揮體系;進一步完善應急避難場所建設。防洪排澇規劃加快現有城鎮堤防的加固和擴建,鎮區堤防標準達50年一遇,加快護岸工程建設和河流涵洞治理。消防安全規劃以鄉鎮消防隊和村消防隊伍等形式補充消防隊伍,遍布城鄉的網絡式消防體系,加強消防隊伍建設。人防工程規劃人防工程建設以結合需求在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為重點,以專門建設 的人防工程為輔助,提升人12、員掩蔽和物資儲備能力。安全生產及應急管理規劃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構建安全監管長效機制;推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推進基層機構隊伍建設建立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方案。鎮村空間布局p鎮區規模及發展方向p鎮區功能結構p服務設施保障p村莊建設引導陸6.1 鎮區規模及發展方向規劃鎮區范圍包括鎮區核心區域及未來集中發展區,屬于中心城區一部分,位于芙蓉江南岸,面積約367公頃,包括城鎮開發邊界面積45.35公頃。6.2 鎮區功能結構構建“一帶兩軸,三區多點”的功能結構一帶:濱江休閑旅游帶依托芙蓉江沿線景觀空間,打造濱江休閑旅游景觀帶。兩軸:城鎮建設發展軸現狀兩條“十字相交”貫穿鎮區的道路聯系鎮區各主要片區。三區:三13、個功能片區綜合服務片區、生活集聚片區、休旅融合片區多點:沿江景觀節點濱江休閑旅游帶上點狀分布的多個功能空間節點6.2 鎮區功能結構打造濱江休閑旅游帶,形成沿江特色商業走廊兒童主題公園沿江空間布設無動力兒童游樂設施,營造出休閑活潑的城鎮品牌形象教培研學基地建設針對城區及周邊區域的低學齡教培和戶外拓展基地露天燒烤區結合平緩用地空間配建燒烤服務站及停車場等設施水上活動區建設游船碼頭,開辟航線游覽芙蓉江兩岸景觀和通向對岸主題民宿區因地制宜建設樹屋等森林主題民宿,豐富休閑旅游業態種類篷車露營區江岸緩坡空間設置永久和半永久的露營帳篷,改造民居和新建民宿打造江岸精品景觀民宿6.3 服務設施保障構建“一橫兩縱14、一游線”的路網結構對外交通233鄉道鏈接鳳儀田生村到芙蓉江匝道口,從鎮區穿過,是芙蓉江對外聯系的主要通道內部交通依托現狀道路構建“一橫兩縱一游線”的鎮區骨干路網6.3 服務設施保障結合存量充分保障休閑旅居及相關商業服務需求幼有善育幼有善育 學有優教學有優教 建設高質量的現代教育體系,推動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均衡發展。病有良醫病有良醫 老有頤養老有頤養文有悅享文有悅享 游有娛樂 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發揮城區近郊優勢,關注養老建立優質高效的綜合服務體系。健全文化設施配置體系,滿足居民、游客多樣文化娛樂活動需要,提升城鎮文化形象。6.4 村莊建設引導“一圖一表一說明”管控圖則“一圖一表一說明”管控圖15、則作為村莊規劃,按照鄉村地區用途管制通則進行管控,是鄉村地區開展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核發鄉村建設項目規劃許可、進行各項建設活動的法定依據。村莊開發建設原則上必須在村莊建設邊界內進行,不得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村莊建設應不占或少占耕地,不得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符合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要求,有序引導農村建設空間布局優化、適度集中布局、節約集約用地。涉及公益林、飲用水水源地、歷史文化保護、河道、水利工程設施、地質災害和洪澇災害隱患區域等管控要素的還應符合有關規定。涉及高壓供電架空線走廊、公路、鐵路、各類工程管線、環衛設施、易燃易爆設施的,應符合有關規定明確的退讓距離要求。16、123實施要素保障p上位傳導p分項細化p分期建設p體制機制柒上位傳導通過國土空間規劃傳導體系與指標管控體系的構建,形成自上 而下逐級傳導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落實上位規劃的戰略意圖、規劃理念與管控要求。構建國土空間規劃傳導體系與指標管控體系,進一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提高規劃審批效率,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專項細化分期建設加快推進優化空間布局、提升城鎮服務功能、推進城鄉建設一體化、;近期重點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人口城鎮化、增強鎮區承載和輻射能力、構建新型城鎮化體系體制機制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管理與動態實施機制;建立規劃動態監測評估機制;完善運城市規劃委員會制度;加強督察和監督問責機制按照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專項規劃、詳細規劃的規劃層次,分層、分級落 實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目標和各項指標。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及詳細規劃、相關專項規劃經批準 后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