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市胡樂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27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56515
2024-11-08
27頁
12.76MB
1、胡樂鎮人民政府1前言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胡樂鎮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依據宣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寧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按照國家和省市縣工作要求,胡樂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了胡樂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對鎮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在空間和時間上作出總體部署與安排,是指導各類開發建設2、活動、開展國土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制定空間發展政策和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空間藍圖,是編制各類詳細規劃、村莊規劃的基礎。2目 錄1 總則與目標戰略1.1 規劃依據1.2 范圍與期限1.3 規劃定位與目標1.4發展策略2 構建空間格局2.1 重要控制線落實與劃定2.2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2.3 村莊分類與鎮村體系3 助力地方特色發展3.1 歷史文化保護3.2 產業發展布局4 強化支撐體系4.1 道路交通規劃4.2 公共服務配置4.3 基礎設施保障5 優化鎮政府駐地5.1 鎮政府駐地布局5.2 品質提升6 規劃實施保障6.1 規劃實施保障31 41.1 規劃依據1.2 范圍與期限1.3 規劃定位與目3、標1.4 發展策略1.1 規劃依據法律法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19 修訂);(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9 修訂);(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 修訂);(4)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21 修訂);(5)基本農田保護條例(2011 修訂);(6)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2021);(7)國家政策規定的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相關政策文件5(1)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 號);(2)中央農辦 農業農村部 自然資源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統籌推進村莊規劃工作的意見(農規發20191 號)4、;(3)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村莊規劃促進鄉村振興的通知(自然資辦發201935號);(4)自然資源部關于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2019194 號);(5)安徽省自然資源廳關于開展村莊規劃試點工作的通知(皖自然資函202055 號);(6)安徽省自然資源廳 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安徽省村莊規劃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皖自然資規劃20201號);(7)安徽省自然資源廳 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安徽省財政廳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關于印發安徽省村莊規劃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 年)的通知;(8)國家其它有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標準;鎮、村及村民有關村莊整治的材料和5、地方政府有關本規劃的意見和建議。1.1 規劃依據技術標準(1)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2)安徽省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規程(試行);(3)安徽省村莊規劃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4)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數據庫規范(試行);(5)安徽省村莊規劃編制指南。相關規劃6(1)宣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寧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寧國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4)寧國市中小學幼兒園及體育設施布局國土空間專項規劃(2022-2035年);(5)寧國市現代水網建設規劃;(6)寧國市6、綜合交通專項規劃(2022-2035年);(7)寧國市自然村村莊分類和布局規劃(2022-2035年);(8)寧國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9)寧國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2018-2030年);(10)寧國市鄉鎮燃氣專項規劃(2020-2030年);(11)寧國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專項規劃(2020-2035年);(12)其他相關規劃。1.2 范圍與期限規劃范圍 規劃范圍為全鎮行政管轄范圍。規劃期限 規劃目標年到2035年,規劃近期到2025年,規劃遠景展望至2050年。7胡樂鎮1.3 規劃定位與目標總體定位規劃目標8以大黃山建設行動及青龍灣原生態旅游度假區建設為契機,以大黃山7、建設行動及青龍灣原生態旅游度假區建設為契機,結合現有產業基礎、人文歷史、生態資源優勢,結合現有產業基礎、人文歷史、生態資源優勢,將胡樂鎮打造為將胡樂鎮打造為落實底線要求、夯實生態本底。落實底線要求、夯實生態本底。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產業升級。發展戰略1.4 發展策略9鎮村統籌發展,構建社區生活圈。鎮村統籌發展,構建社區生活圈。2 2.1 重要控制線落實與劃定2.2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2.3 村莊分類與鎮村體系102.1 重要控制線落實與劃定 保障糧食安全,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一經劃定必須嚴格落實,確保永久基本農田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統籌安排農業生產、農村生8、活、鄉村建設等空間。全鎮落實永久基本農田499.03公頃。生態保護紅線是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統籌全鎮自然生態整體與系統性,將自然保護區、重要河流、濕地等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全鎮落實生態保護紅線6292.89公頃。城鎮開發邊界是在一定時期內因發展需要,可以集中進行城鎮開發建設、完善城鎮功能的區域邊界。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強調集約高效,框定總量,防止鎮區建設無序蔓延。全鎮落實城鎮開發邊界31.88公頃。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落實生態保護紅線落實城鎮開發邊界 結合人口預測、鄉村振興要求科學確定村莊建設用地規模,劃定村莊建設用地邊界,村莊建設用地邊界將作為未來村莊建設、宅基地9、管控的重要依據。合理劃定村莊建設邊界112.2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心一核一廊兩區”n 一心:為胡樂鎮區綜合服務中心。n 一核:胡樂文旅核n 一廊:西津河生態廊n 兩區:生態文旅區主要涉及霞鄉村和胡樂村,依托青龍灣原生態旅游度假區建設,整合自然及人文資源,打造千年古鎮胡樂旅游集聚區。涉及生態紅線及公益林需注重生態保護管控。特色農林種植區主要涉及龍池村、鴻門村和竹川村,以發展毛竹、山核桃、茶葉等特色農林產品種植加工銷售為主,同時發展林下種植和養殖業,支持以黃精、寧前胡等林藥為主導的林下經濟。122.3 村莊分類與鎮村體系胡樂鎮共涉及5個行政村,按照集聚提升類和特色保護類等兩種類型統籌推進村莊規劃10、編制,引導各種優質資源要素進入鄉村,優化村莊空間布局,結合鄉村振興要求科學確定村莊建設用地規模,并引導城鎮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向鄉村延伸和覆蓋。明確差異化發展路徑,落實行政村村莊分類13行政村類型行政村名稱3 集聚提升類重點考慮:確定村莊發展方向,推進改造提升、激活產業、優化環境、保護鄉村風貌等龍池村鴻門村竹川村2 特色保護類重點考慮:特色資源保護霞鄉村胡樂村鎮域行政村分類圖構建“1+5+95”的鎮村體系構建“鎮政府駐地中心村自然村”的鎮村體系。“鎮政府駐地”:胡樂鎮區,鎮域內城鎮開發邊界覆蓋范圍,鎮域行政中心。“中心村”:鴻門、吳村、湯坑、胡樂社區、霞鄉共5個中心村,各行政村服務中心。11、“自然村”:95個保留自然村。2.3 村莊分類與鎮村體系鎮域中心3 3.1 歷史保護與風貌塑造3.2 產業發展布局153.1歷史保護與風貌塑造n 文物保護單位:加強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周氏祠堂、廉夫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周赟墓的全面保護,加強周邊建設控制。n 非物質文化遺產:2項市級非遺、6項縣級非遺。以學校、文化廣場等作為空間載體,做好鎮域歷史文化遺產展示及胡樂老街周邊文化遺產展示,有效保護特色風貌和歷史文化遺產資源,傳承徽派文化。n 加強未定級文物單位認定工作,加強歷史建筑認定保護工作。n 歷史文化保護線:涉及省縣級文保單位及胡樂歷史文化名鎮,統籌劃定包括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在內的歷史文化保12、護線25.39公頃。建立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的保護系統16n“一帶”:濱水風貌帶;n“三區”:城鎮服務風貌區、徽韻古街風貌區、山林宜居風貌區形成“一帶三區”的特色風貌結構3.2 產業發展布局n發掘多樣化的農產品生產空間,積極發展林下種植業和養殖業,推動空間復合利用。支持打造現代山核桃科技示范基地、中草藥種植基地、香菇產業基地、茶葉生產示范基地。n保障現代設施農業空間。保障各類農事服務中心,山核桃生產加工、倉儲物流、木材加工等農產品加工用地需求。以“農村產業融合”為目標“一心一廊四組多點”全域旅游空間格局n一個旅游核心:胡樂古鎮旅游核心。n一條生態綠廊:沿西津河生態綠廊。n四個旅游組團:徽韻胡樂13、旅居小鎮、奧陶紀地質公園、周赟故里、紅色旅游營地。n多點:千年胡樂集、黃村休閑度假村、小三線康養基地、龍鳳谷康養度假區、燕子山莊、竹川越野公園、周氏宗祠、中共皖浙中心縣委舊址、打狗灣紅色游記戰區遺址、滴水坑瀑布群、浪蕩塢瀑布群、陽日山古樹群等。農業特色展示區農耕展示館區域旅游線路鎮域內旅游線路徽韻旅居小鎮組團奧陶紀遺址組團周赟故里組團紅色旅游營地組團西津河生態綠廊4 4.1 道路交通規劃4.2 公共服務配置4.3 基礎設施保障184.1 道路交通規劃保障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宣績鐵路、皖贛鐵路、安旌高速、溧寧高速重大交通廊道。實施既有干線公路升級改造。支持X312(方胡路)線路升級貫通,積14、極融入青龍灣原生態度假區。推進農村公路交通網絡提質升級。保障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既有干線公路升級改造194.2 公共服務配置以完善城鎮功能,激發社區活力,構筑幸福家園為核心愿景。結合市中心城區設施共建共享,合理統籌配置鎮域公共服務資源,形成多層次、均等化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分級構建公共服務設施體系鎮村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標準及要求表設施類型設施類型配置要求配置要求中心中心鎮區鎮區村莊村莊中心村中心村自然自然村村文化文化設施設施鄉鎮文化活動中心可綜合設置-文化活動室宜綜合設置-農家書屋宜綜合設置-紅白喜事廳宜綜合設置-特色民俗活動點宜綜合設置-體育體育設施15、設施鄉鎮體育中心可綜合設置-健身廣場宜綜合設置健康健康管理管理鄉鎮衛生院宜獨立占地-村衛生室宜綜合設置-社會社會福利福利養老院宜獨立占地-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托老所)可綜合設置-老年活動室宜綜合設置-村級幸福院應獨立占地-終身教育高中應獨立占地-初中應獨立占地-小學*(鄉村為小規模學校)宜獨立占地-幼兒園宜獨立占地-殯葬殯葬設施設施殯儀館或殯儀服務設施宜獨立占地-公益性骨灰安放場地或設施宜獨立占地-行政行政管理管理公共服務中心可綜合設置-商業商業金融金融菜市場可綜合設置-郵政營業場所可綜合設置-金融電信服務點可綜合設置-便民農家店宜綜合設置-就業就業引導引導集貿市場宜獨立占地-職業技術教育與技16、能培訓中心應獨立占地-農業服務中心(含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宜綜合設置-物流配送點宜綜合設置 注:“”為一般情況宜配置項目,“”為按需配置項目。204.3 基礎設施保障構建安全穩定的供水系統完善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統構建保障有力的供電系統配置高效高速的通信系統構建安全便利的供氣系統保障清潔衛生的環衛系統21構建安全韌性的基礎設施體系5 5.1 鎮區布局5.2 品質提升225.1 鎮區布局規劃胡樂鎮政府駐地主要布局有居住用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工業用地、公用設施用地、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等。鎮區形成“一核一帶多組團”的空間布局結構。23鎮區用地結構圖5.2 品質提升 教育設17、施 教育設施 教育設施 教育設施 醫療設施 文化設施 教育設施 教育設施 體育設施 教育設施 教育設施 教育設施 福利設施規劃中小學合并為九年一貫制學校;保留現狀幼兒園。保留鄉鎮衛生院1處,實施二類鄉鎮衛生院(醫防型)管理,以發展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并重,突出發展專科特色。完善中心鎮區公共文化設施布局,保障社區文化設施建設需求。保留綜合文化站及文化活動廣場各1處,提升中心鎮區公共文化設施能級。提升現有健身場地,完善活動設施,于九年一貫制學校東側打造多功能活動場地1處。支持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構建“一軸兩帶多點”的景觀空間。以鴻門河為溝通東山西水視線的通廊18、和紐帶。沿G233和G330形成兩條景觀廊道。G233與鴻南路交叉口區域,鴻門河濱河區域,作為主要公共空間節點。其他節點主要包含公共空間和綠地空間。完善公平共享、全齡友好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高品質的綠色開敞空間246 6.1 規劃實施保障256.1 規劃實施保障26n 加強黨的領導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黨委和政府國土空間規劃管理主體責任,實施重大事項報告制度,規劃實施中遇有重大戰略調整、重要目標變化等重大事項,及時按程序向寧國市政府、鎮政府請示報告,確保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到位。n 完善規劃實施保障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將耕19、地保護目標責任納入黨政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內容,實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統一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在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等空間底線的基礎上,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分區和用途,制定不同空間、不同用途的轉換規則,明確轉換方向、條件和管理要求等。n 實施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加強規劃監督管理,建立規劃動態監測評估預警機制。依托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建設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網絡,對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狀況實施動態監測評估。健全公眾參與機制,加大宣傳力度,增強社會各界對科學、高效、集約利用國土空間重要性的認識。胡樂鎮期待您的參與!27千年胡樂司千年胡樂司徽韻旅居鎮徽韻旅居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