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市方塘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2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56523
2024-11-08
29頁
20.40MB
1、方塘鄉人民政府前言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方塘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依據宣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和寧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按照國家和省市縣工作要求,方塘鄉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了方塘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對鄉域內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和指導作出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是編2、制村莊規劃和開展各類開發保護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2目 錄1 總則與目標策略1.1 規劃依據1.2 規劃原則1.3 范圍與期限1.4 目標戰略1.5 規劃策略2 構建空間格局2.1 重要控制線劃定2.2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2.3 村莊分類與鎮村體系3 助力地方特色發展3.1 歷史文化保護3.2 特色風貌保護3.3 產業發展布局3.4 旅游發展格局4 強化支撐體系4.1 道路交通規劃4.2 公共服務配置4.3 基礎設施保障5 優化鄉政府駐地5.1 鄉政府駐地布局5.2 品質提升6 規劃實施保障6.1 規劃實施保障31 41.1 規劃依據1.2 規劃原則1.3 范圍與期限1.4 目標3、戰略1.5 規劃策略51.1 規劃依據法律法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19 修訂);(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9 修訂);(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 修訂);(4)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21 修訂);(5)基本農田保護條例(2011 修訂);(6)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2021);(7)國家政策規定的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相關政策文件(1)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 201918 號);(2)中央農辦 農業農村部 自然資源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統籌推進村莊規劃工作的意見(農規發20191 4、號);(3)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村莊規劃促進鄉村振興的通知(自然資辦發201935號);(4)自然資源部關于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2019194 號);(5)安徽省自然資源廳關于開展村莊規劃試點工作的通知(皖自然資函202055 號);(6)安徽省自然資源廳 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安徽省村莊規劃試點工作方案 的通知(皖自然資規劃20201號);(7)安徽省自然資源廳 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安徽省財政廳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關于印發安徽省村莊規劃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 年)的通知;(8)國家其它有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標準;鎮、村及村民有關村莊整治的5、材料和地方政府有關本規劃的意見和建議。61.1 規劃依據技術標準(1)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2)安徽省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規程(試行);(3)安徽省村莊規劃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4)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數據庫規范(試行);(5)安徽省村莊規劃編制指南。相關規劃(1)宣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寧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寧國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4)寧國市中小學幼兒園及體育設施布局國土空間專項規劃(2022-2035年);(5)寧國市現代水網建設規劃;(6)6、寧國市綜合交通專項規劃(2022-2035年);(7)寧國市自然村村莊分類和布局規劃(2022-2035年);(8)寧國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9)寧國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2018-2030年);(10)寧國市鄉鎮燃氣專項規劃(2020-2030年);(11)寧國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專項規劃(2020-2035年);(12)其他相關規劃。1.2 規劃原則用戶可以在投影儀或者計算機上進行演示也可以將演示文稿底限約束、安全發展筑牢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資源安全等國土空間安全底線用戶可以在投影儀或者計算機上進行演示也可以將演示文稿集約集聚、綠色發展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7、策用戶可以在投影儀或者計算機上進行演示也可以將演示文稿人民滿意、健康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改善人居環境,凸顯鄉域魅力,提升國土空間品質用戶可以在投影儀或者計算機上進行演示也可以將演示文稿區域協調、系統治理堅持區域協調、城鄉統籌,加強方塘鄉與青龍灣度假區協調發展用戶可以在投影儀或者計算機上進行演示也可以將演示文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尊重自然地理格局,加強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突出地域特色公眾參與,開放共享堅持開門編規劃,廣泛征求公眾意見,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規劃范圍 規劃范圍為全鄉行政管轄范圍。規劃期限 規劃目標年到2035年,規劃近期到2025年,規劃遠景展望至2050年。1.3 范圍與8、期限71.4 目標戰略總體定位規劃目標8青龍灣旅游度假區西門戶農旅融合型的多彩度假小鎮保護優先,平衡發展農業強基,旅游托舉發掘資源,全域旅游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強化資源環境本底保護。堅持把保護生態環境放在第一位,精心呵護青山綠水,不斷厚植生態優勢。嚴格落實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保護政策、加強山林生態修復、礦山修復和水環境治理。以生態旅游資源為基礎,提升一產,優化二產,筑強三產,促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通過建立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助推農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支持發展特色農業、休閑農業、現代農產品加工業、旅游業,實現鄉域鄉村全面振興。摸清訴求,強化保障,發掘資源、豐富9、產品、強化聯絡、完善設施,高品質發展旅游業。充分依托皖南川藏線、青龍灣度假區熱點資源,面對差異化客群訴求,策劃多元化產品,并完善旅游設施,強化旅游交通,發展高品質的旅游業。發展策略1.5 規劃策略92 2.1 重要控制線劃定2.2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2.3 村莊分類與鎮村體系102.1 重要控制線劃定 保障糧食安全,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一經劃定必須嚴格落實,確保永久基本農田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統籌安排農業生產、農村生活、鄉村建設等空間。全鄉劃定永久基本農田884.69公頃。生態保護紅線是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統籌全鄉自然生態整體與系統性,將自然保護區、重要10、河流、濕地等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全鄉劃定生態保護紅線10632.27公頃。優先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嚴格劃定生態保護紅線 結合人口預測、鄉村振興要求科學確定村莊建設用地規模,劃定村莊建設用地邊界,村莊建設用地邊界將作為未來村莊建設、宅基地管控的重要依據。合理劃定村莊建設邊界112.2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心、雙片、四廊、多基地”n一心:綜合服務中心。即方塘鄉政府駐地,鄉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同時作為鄉域產業服務中心、旅游后勤保障中心、青龍灣旅游度假區西入口。n雙片:現代農業發展片區:耕地相對集中區域,主打綠色農產品生產、和主糧生產,加強永久基本農田區域高標準農田建設。生態旅游發展片區:發展生態研學旅11、游、紅色旅游、茶文化旅游、農耕體驗旅游及濱水度假旅游。n四廊:鄉域內四條主要河谷廊道:需加強生態保育與修復治理的區域。n多基地:以青龍灣生態旅游度假基地、紅衫林觀賞基地、方塘康養基地、鴉坑茶葉基地、鐵瓦寺旅游區、香榧山谷、紅色旅游基地等構成的多點布局的項目基地。2.3 村莊分類與鎮村體系方塘鄉行政村主要涉及集聚提升類、特色保護類,其中集聚提升類3個,特色保護類3個。明確差異化發展路徑,落實行政村村莊分類13行政村分類行政村3 集聚提升類 確定村莊發展方向,推進改造提升、激活產業、優化環境、保護鄉村風貌等葛村村、方塘村雙村村3 特色保護類 保持村莊特色的完整性、真實性和延續性,突出特色空間的品質12、設計板橋村、潘茶村上坦村鄉域自然村分類布局圖143 3.1 歷史文化保護3.2 特色風貌保護3.3 產業發展布局3.4 旅游發展格局3.1 歷史文化保護n 文物保護單位:加強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上坦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芝蘭塢古窯址、萬年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白云禪寺遺址的保護,加強周邊區域建設控制。n 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鼓樂打擊器、鴉茶制作技藝實行傳承性保護。n 加強未定級文物單位認定工作,加強歷史建筑認定保護工作。建立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的保護系統15歷史文化資源統計表類別名錄名稱等級所在地文物保護單位古建筑上坦橋省級方塘鄉上坦村一組古遺址芝蘭塢古窯址市級方塘鄉方塘村中坦五組古13、建筑萬年臺市級方塘鄉潘茶村太子殿古遺址白云禪寺遺址縣級方塘鄉潘茶村高峰山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古建筑碧山橋其他方塘鄉方塘村中坦六組古墓葬胡氏合葬墓其他方塘鄉板橋村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板橋革命烈士墓其他方塘鄉板橋村三組古建筑爐峰橋其他方塘鄉雙村村爐峰古墓葬大嶺頭墓其他方塘鄉板橋村大嶺頭古墓葬施家灣墓其他方塘鄉板橋村大嶺頭古遺址太子殿遺址其他方塘鄉潘茶村太子殿古建筑文山永濟橋其他方塘鄉方塘村石嶺三組古建筑東門溝橋其他方塘鄉方塘村石嶺三組古建筑東門店西石橋其他方塘鄉方塘村石嶺三組古建筑石嶺下橋其他方塘鄉方塘村石嶺四組古遺址東門店忠烈廟遺址其他方塘鄉方塘村石嶺三組古建筑高峰山卷洞14、其他方塘鄉潘茶村高峰山古墓葬高峰山墓群其他方塘鄉潘茶村高峰山古墓葬章繼高等合葬墓其他方塘鄉上坦村環潭十三墓古墓葬里環潭墓群其他方塘鄉上坦村里環潭古墓葬里環潭大坪墓其他方塘鄉上坦村里環譚石窟寺及石刻永福橋碑刻其他方塘鄉上坦村烏嶺坑口古遺址三姑嶺古道遺址其他方塘鄉上坦村三姑嶺古遺址東靈廟遺址其他方塘鄉上坦村三姑嶺古建筑上坦小橋其他方塘鄉上坦村一組3.2 特色風貌保護鄉域歷史文化與特色風貌規劃圖n“四帶”即:四條河谷生態景觀帶;n“三區”即:煙雨方塘小鎮特色風貌區、密林山居特色風貌區、生態水域特色風貌區。形成“四帶三區”的鄉域特色風貌結構16保護水域及周邊山體森林植被,維育治理水環境,依據相關控制線15、要求,嚴格控制各類行為活動。尊重區域內的原始、自然景觀,修復遭到破壞的岸線景觀。保護并豐富森林植被,加強水域水面清理,改善片區生態,突出水域特色景觀價值。方塘鄉政府駐地優化空間布局、控制開發強度,加強與山體景觀、水域環境的融合。加強空間特色塑造,營造個性景觀,實現鄉駐地空間形態與自然環境、地域文化特色有機融合。重點通過建筑建造、軸線與界面、建筑色彩等方面提出要求,打造景村融合的小鎮特色風貌。加強水系周邊生態防護林保育,補充濱水綠化、水生植被,促進水生生物群落恢復。建設生態堤岸,有條件地段適當建設濱水棧道。加強河道管控和污染防治,嚴格控制尾水排放標準,保障水環境質量,加強水質監測。加強林田資源和16、美麗鄉村的有機融合,保護山體林地景觀、田園肌理和鄉村聚落,協調整體鄉村風貌。加強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營造景村融合的特色風貌。3.2 特色風貌保護173.3 產業發展布局n 一帶“皖南川藏線”黃金旅游帶n 三區現代農業板塊:現代農業+綠色食品休閑度假板塊:濱水休閑+康養度假生態旅游板塊:生態觀光+特產種植n 多基地有機稻基地、茶文化基地、香榧種植基地、方塘鄉入口服務基地、各景區旅游區、家庭農場等。鄉域 產業發展布局圖18形成“一帶三區多基地”的產業空間布局上坦板橋西林雙村青龍潘茶3.4 旅游發展格局形成“一核、兩區、兩帶、三驛、全景”全域旅游結構19四類旅游產品康養度假類旅游產品 目前重點開發的旅17、游產品,以延長游客的逗留時間為目標,可包含濱湖療養度假、康體運動和鄉村度假旅游。商務會議類旅游產品 完善和提高商務服務接待設施,保障舉辦大型旅游節事活動和會議交流空間。觀賞游憩類旅游產品 包括水上觀光、森林山地觀光、田園茶園觀光等類型產品,加強不同景點之間的聯動,強化策劃。文化體驗類旅游產品 主要包括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兩個方面,加強體驗類產品策劃。一核:方塘旅游綜合服務中心。雙區:青龍灣旅游度假區。板橋森林公園生態旅游區。兩帶:皖南川藏線黃金旅游帶+環湖旅游風景帶。三驛(旅游村):板橋、上坦、雙村驛站。全景:鄉域內景點及和美鄉村,應加強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游客旅游感官質量。4 4.1 道路交通規18、劃4.2 公共服務配置4.3 基礎設施保障204.1 道路交通規劃n 提升鄉域對外交通皖南川藏線公路S345、S207及旅游交通服務,建設方胡路,完善內部縣鄉級道路n 提升全域道路品質:增加綠道、增加多層次的道路綠化、布設宣傳設施。n 完善鄉域公交站點配置,在各中心村、核心景區布局公交站點。n 完善村莊和景點道路,保障居民、游客出行。完善縣鄉級道路,融入環湖城鎮聯系214.2 公共服務配置以完善城鎮功能,激發社區活力,構筑幸福家園為核心愿景。合理統籌配置鄉域公共服務資源,形成多層次、均等化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分級構建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標準及要19、求表設施類型設施類型配置要求配置要求鄉駐地鄉駐地村莊村莊中心村中心村自然自然村村文化設施文化設施鄉文化活動中心可綜合設置-文化活動室宜綜合設置-農家書屋宜綜合設置-紅白喜事廳宜綜合設置-特色民俗活動點宜綜合設置-體育設施體育設施鄉體育中心可綜合設置-健身廣場宜綜合設置健康健康管理管理鄉衛生院宜獨立占地-村衛生室宜綜合設置-社會社會福利福利養老院宜獨立占地-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托老所)可綜合設置-老年活動室宜綜合設置-村級幸福院應獨立占地-高中應獨立占地-終身教育九年一貫制學校宜獨立占地-幼兒園宜獨立占地-殯葬設施殯葬設施殯儀館或殯儀服務設施宜獨立占地-公益性骨灰安放場地或設施宜獨立占地-行政管20、理行政管理公共服務中心可綜合設置-商業金融商業金融菜市場可綜合設置-郵政營業場所可綜合設置-金融電信服務點可綜合設置-便民農家店宜綜合設置-就業引導就業引導集貿市場宜獨立占地-職業技術教育與技能培訓中心應獨立占地-農業服務中心(含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宜綜合設置-物流配送點宜綜合設置 注:“”為一般情況宜配置項目,“”為按需配置項目。224.3 基礎設施保障構建安全穩定的供水系統完善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統構建保障有力的供電系統配置高效高速的通信系統構建安全便利的供氣系統保障清潔衛生的環衛系統23構建安全韌性的基礎設施體系5 5.1 鄉政府駐地布局5.2 品質提升245.1 鄉政府駐地布局規劃21、鄉政府駐地主要布局有居住用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地等。鄉政府駐地形成“一心兩軸一帶兩片”的空間布局結構。25一心:鄉域綜合服務中心,具備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功能。兩軸:東西向皖南川藏線公路軸與南北向鄉駐地發展軸。一帶:沿河景觀帶,鄉駐地重要景觀界面。兩片:北側生活片區和南側生活片區。形成“一心兩軸一帶兩片”的鄉駐地布局5.2 品質提升 教育設施 教育設施 教育設施 教育設施 醫療設施 文化設施 教育設施 教育設施 體育設施 教育設施 教育設施 教育設施 福利設施鄉政府駐地不新增中小學校,結合現狀九年一貫制學校可滿足鄉域居民教育使用需求。布局鄉駐地衛生院(22、急救中心)1處,完善醫療設備和醫療人員配置,升級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結合鄉政府行政辦公用地,設立文化活動中心、圖書室等文化設施。結合開敞空間布局小型運動場地1處,在各社區內配置健身場地。兒童福利院、敬老院等設施主要依托中心城區使用,鄉駐地周邊保留現狀養老設施1處。鄉駐地內挖掘可利用地設置口袋公園、街旁綠地,保障建成區內每隔300米距離,應建設面積不低于400平方米的綠色開敞空間。為人民提供舒適、開放的綠色游憩空間。完善公平共享、全齡友好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尺度宜人的綠色開敞空間266 6.1 規劃實施保障27n 強化規劃傳導 落實寧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要求,明確村莊規劃要求,銜接專項規劃要求。規劃23、成果納入全覆蓋、全過程、全系統的空間規劃綜合應用平臺,為鄉域國土空間精細化治理提供智能化手段。n 建立管理機制建立定期體檢、五年一評估的常態化規劃實施監測機制。完善公眾參與制度,建立貫穿規劃編制、實施、監督及鄉村治理全過程的公眾參與機制。將國土空間規劃實施情況納入自然資源執法督查內容。n 加強宣傳引導全鄉上下廣泛深入開展學習宣傳中央關于鄉規劃的任務目標、工作重點和基本原則,深入淺出地解讀村鎮建設的各項政策措施,使干部群眾深刻領會、準確把握規劃的精神實質。通過規劃公示、群眾代表討論等方式,調動居民積極性,充分發揮居民在規劃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尊重群眾意愿,滿足民群眾需求。6.1 規劃實施保障28方塘鄉期待您的參與!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