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市中溪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2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56539
2024-11-08
28頁
13.05MB
1、中溪鎮人民政府1前 言國土空間規劃是國家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依據宣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和寧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按照國家和省市工作要求,中溪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了中溪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本規劃”)。本規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寧國市十四五規劃,牢牢把握“弘揚寧國精神、擦亮寧國品牌、再創寧國輝煌”總要求,錨定“全國爭先進、全省爭一流、全市爭第一”總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2、心,堅持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整體謀劃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本規劃是中溪鎮對上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細化落實,是對鎮域內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和指導作出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是編制鎮國土空間詳細規劃(村莊規劃)和開展各類開發保護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規劃范圍為中溪鎮行政轄區內全部國土空間,規劃分為鎮域和鎮政府駐地兩個層次。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基期年為2020年,近期至2025年,目標年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21 31.1 規劃依據1.2 規劃原則1.3 范圍與期限1.4 規劃策略3、 1.4 發展定位與目標 1.5 規劃策略1 總則與目標戰略1.1 規劃依據1.2 規劃原則1.3 范圍與期限1.4 目標戰略1.5 規劃策略2 構建空間格局2.1 重要控制線劃定2.2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2.3 村莊分類與鎮村體系3 助力地方特色發展3.1 歷史文化保護3.2 特色風貌保護3.3 產業發展布局4 強化支撐體系4.1 道路交通規劃4.2 公共服務配置4.3 基礎設施保障5 優化鎮政府駐地5.1 鎮政府駐地布局5.2 品質提升6 規劃實施保障6.1 規劃實施保障4目 錄1.1 規劃依據法律法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19 修訂);(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94、 修訂);(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 修訂);(4)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21 修訂);(5)基本農田保護條例(2011 修訂);(6)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2021);(7)國家政策規定的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相關政策文件(1)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 號);(2)中央農辦 農業農村部 自然資源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統籌推進村莊規劃工作的意見(農規發20191 號);(3)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村莊規劃促進鄉村振興的通知(自然資辦發201935號);(4)自然資源部關于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5、作的通知(自然資發2019194 號);(5)安徽省自然資源廳關于開展村莊規劃試點工作的通知(皖自然資函202055 號);(6)安徽省自然資源廳 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安徽省村莊規劃試點工作方案 的通知(皖自然資規劃20201號);(7)安徽省自然資源廳 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安徽省財政廳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關于印發安徽省村莊規劃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 年)的通知;(8)國家其它有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標準;鎮、村及村民有關村莊整治的材料和地方政府有關本規劃的意見和建議。1.1 規劃依據技術標準(1)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2)安徽省鄉鎮國土空間6、總體規劃編制規程(試行);(3)安徽省村莊規劃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4)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數據庫規范(試行);(5)安徽省村莊規劃編制指南。相關規劃(1)宣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寧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寧國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4)寧國市中小學幼兒園及體育設施布局國土空間專項規劃(2022-2035年);(5)寧國市現代水網建設規劃;(6)寧國市綜合交通專項規劃(2022-2035年);(7)寧國市自然村村莊分類和布局規劃(2022-2035年);(8)寧國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7、2021-2025年);(9)寧國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2018-2030年);(10)寧國市鄉鎮燃氣專項規劃(2020-2030年);(11)寧國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專項規劃(2020-2035年);(12)其他相關規劃。1.2 規劃原則規劃范圍 規劃范圍為中溪鎮行政轄區內全部國土空間。規劃期限 規劃目標年到2035年,規劃近期到2025年,規劃遠景展望至2050年。1.3 范圍與期限7用戶可以在投影儀或者計算機上進行演示也可以將演示文稿底限約束、安全發展筑牢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資源安全等國土空間安全底線用戶可以在投影儀或者計算機上進行演示也可以將演示文稿集約集聚、綠色發展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8、環境的基本國策用戶可以在投影儀或者計算機上進行演示也可以將演示文稿人民滿意、健康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改善人居環境,凸顯城鎮魅力,提升國土空間品質用戶可以在投影儀或者計算機上進行演示也可以將演示文稿區域協調、系統治理堅持區域協調、城鄉統籌,加強中溪鎮與寧墩鎮、梅林鎮一體化發展用戶可以在投影儀或者計算機上進行演示也可以將演示文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尊重自然地理格局,加強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突出地域特色公眾參與,開放共享堅持開門編規劃,廣泛征求公眾意見,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1.4 目標戰略總體定位規劃目標8 以東津特色產業園為支撐,以夏霖景區、皖浙尖峰休閑度以東津特色產業園為支撐,以夏霖景9、區、皖浙尖峰休閑度假區、竹溪嶺竹海、山水鄰國運動度假區等文旅資源為抓手,假區、竹溪嶺竹海、山水鄰國運動度假區等文旅資源為抓手,以山核桃、中藥材、毛元竹等特色農業為導向,以城鄉融合發以山核桃、中藥材、毛元竹等特色農業為導向,以城鄉融合發展為趨勢,將中溪鎮打造為:展為趨勢,將中溪鎮打造為:底線約束,安全韌性底線約束,安全韌性集約高效、提升品質集約高效、提升品質組團發展、產業集聚組團發展、產業集聚1.5 規劃策略9保護文化,彰顯魅力保護文化,彰顯魅力鎮村統籌,協調發展鎮村統籌,協調發展2 2.1 重要控制線2.2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2.3 村莊分類與鎮村體系102.1 重要控制線 嚴格落實上位規劃分解10、下達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加強耕地“三位一體”保護,保障糧食安全。到2035年,全鎮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47.30公頃(1.57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不低于961.58公頃(1.44萬畝)。落實上位規劃分解下達的城鎮開發邊界規模,到2035年,全鎮城鎮開發邊界面積不高于283.59公頃。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嚴格落實城鎮開發邊界 結合人口預測、鄉村振興要求科學確定村莊建設用地規模,劃定村莊建設用地邊界,村莊建設用地邊界將作為未來村莊建設、宅基地管控的重要依據。合理劃定村莊建設邊界 系統劃定濱水空間功能,在規劃層面落實河湖藍線在全域空間的管制、水面空間和濱水保護空間。強化河湖藍線管控 落實上位11、規劃分解下達的生態保護紅線規模,到2035年,全鎮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少于686.89公頃。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2.2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構建“一心一廊兩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12鎮域空間結構規劃圖2.3 村莊分類與鎮村體系中溪鎮村莊分類主要涉及城郊融合類、集聚提升類和特色保護類,其中城郊融合類1個,為中溪村;集聚提升類4個,包括獅橋村、中田村、石口村和鳳凰村;特色保護類1個,為夏林村。明確差異化發展路徑,落實行政村村莊分類13鎮域行政村分類圖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集聚提升類構建“1+7+135”的鎮村體系構建“鎮政府駐地中心村自然村”的鎮村體系。“鎮政府駐地”:中溪鎮區,鎮域內城鎮開發邊界覆蓋范圍,12、鎮域行政中心。“中心村”:前河龍、獅橋、中村、街道、茶葉坑、下塔塢、浪溪塔共7個中心村,各行政村服務中心。“自然村”:135個保留自然村。2.3 村莊分類與鎮村體系14鎮村體系規劃圖3 3.1 歷史文化保護3.2 特色風貌保護3.3 產業發展布局153.1 歷史文化保護n 文物保護單位:嚴格保護3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獅橋、魚塘橋、宋楊合墓,加強周邊建設控制。n 加強22處尚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等級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n 非物質文化遺產:對石壁山傳奇、岳山巡檢司等非遺文化加強保護與利用,明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文化展示空間,在格局完整的、內涵豐富的歷史地段,利用傳統街巷、口袋公園等公共空間設13、置非遺傳承展示地。n 加強系統性保護利用:加大歷史文化遺址保護和修復力度,促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在不對歷史文化遺產資源和生態功能造成破壞的前提下,支持適度的參觀旅游和相關必要的公共設施建設。統籌文化旅游發展、特色經營,不斷提升活化利用水平。建立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的保護系統16濱水風貌帶引導產業發展風貌區引導以東津特色產業園為主。該片區功能以工業生產為主,整體風貌與產業園風貌相協調。強化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區,使各類用地合理配置、集約利用。包括東津河流域等水系。重點加強沿線整體生態保護、水岸護林保育和水體污染防治,重點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排放、固體垃圾傾倒。加強耐水型濱水綠化補植與慢行空間建14、設。3.2 特色風貌保護城鎮服務風貌區引導即中溪鎮政府駐地所在地。需優化空間布局、控制開發強度,加強與水域環境的融合。山林宜居風貌區引導以中田村、獅橋村、鳳凰村、夏林村等村為主。該片區應保護山體林地景觀、田園肌理和鄉村聚落,協調整體鄉村風貌。加強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營造景村融合的特色風貌。3.3 產業發展格局n 一心:鎮政府駐地綜合服務中心n 兩軸:-G329發展軸以東津特色產業園為核心,積極融入市域發展格局-X305發展軸,以夏霖景區為核心,連接周邊文旅資源,融于“皖南青藏線”n 三區:-產業發展核心區:充分利用產業集群集聚效益,聯合中溪鎮、梅林鎮打造東津特色產業園-文旅融合發展區:以夏霖景區15、為核心打造“一心輻射、一帶串聯、多星輝映”文旅融合網絡-高效農業發展區:夯實基礎農業生產空間,拓展多樣化的農業空間鎮域產業發展格局18構建“一心兩軸三區”的產業發展格局4 4.1 道路交通規劃4.2 公共服務配置4.3 基礎設施保障194.1 道路交通規劃支撐中溪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G60科創走廊,加快實施既有國省干線公路升級改造,保障宣寧杭城際、寧湖城際、G329(梅林至中溪段、中溪至千秋關段)升級改造用地需求。支持X304、X305、X324、X335、X339等縣級公路升級改造用地,進一步加強毗鄰縣市間交通聯系。推進四好農村道路建設。按照“完善設施、提升能力、統籌城鄉”基本要求,進一步16、落實農村公路建設任務,積極改善道路交通條件,提升農村公路質量和等級。保障Y057、Y083、Y084、Y091等鄉級公路升級改造用地需求,完善鎮域鄉道體系,持續推進四好農村道路改造提升工程等交通項目建設,強化行政村之間交通聯系。保障高效便捷的綜合交通網絡建設20鎮域綜合交通規劃圖4.2 公共服務配置以完善城鎮功能,構筑幸福家園為核心愿景,合理統籌配置鎮域公共服務資源,形成多層次、均等化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分級構建公共服務設施體系鎮村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標準及要求表設施類型設施類型配置要求配置要求中心中心鎮區鎮區村莊村莊中心村中心村自然自然村村文化文化設施設施鄉17、鎮文化活動中心可綜合設置-文化活動室宜綜合設置-農家書屋宜綜合設置-紅白喜事廳宜綜合設置-特色民俗活動點宜綜合設置-體育體育設施設施鄉鎮體育中心可綜合設置-健身廣場宜綜合設置健康健康管理管理鄉鎮衛生院宜獨立占地-村衛生室宜綜合設置-社會社會福利福利養老院宜獨立占地-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托老所)可綜合設置-老年活動室宜綜合設置-村級幸福院應獨立占地-終身教育高中應獨立占地-初中應獨立占地-小學*(鄉村為小規模學校)宜獨立占地-幼兒園宜獨立占地-殯葬殯葬設施設施殯儀館或殯儀服務設施宜獨立占地-公益性骨灰安放場地或設施宜獨立占地-行政行政管理管理公共服務中心可綜合設置-商業商業金融金融菜市場可綜合設18、置-郵政營業場所可綜合設置-金融電信服務點可綜合設置-便民農家店宜綜合設置-就業就業引導引導集貿市場宜獨立占地-職業技術教育與技能培訓中心應獨立占地-農業服務中心(含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宜綜合設置-物流配送點宜綜合設置 注:“”為一般情況宜配置項目,“”為按需配置項目。214.3 基礎設施保障構建安全穩定的供水系統完善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統構建保障有力的供電系統配置高效高速的通信系統構建安全便利的供氣系統保障清潔衛生的環衛系統22構建安全韌性的基礎設施體系5 5.1 鎮政府駐地布局5.2 品質提升235.1 鎮政府駐地布局鎮區風貌格局圖24順應城市發展規律,優化鎮政府駐地功能布局,彰顯“山19、水、城”相融的空間特色,形成“一廊兩區”空間結構,形成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均衡、職住平衡、路網結構合理、藍綠空間連通的多中心、組團式空間布局。一廊:為東津河、中溪河生態景觀廊道,打造生態景觀帶,塑造山水城相融的城鎮格局。兩區:為綜合服務片區、產業發展片區。5.2 品質提升 教育設施 教育設施 教育設施 教育設施 醫療設施 文化設施 教育設施 教育設施 體育設施 教育設施 教育設施 教育設施 福利設施規劃豐興路南側新增一處幼兒園用地,合并中溪小學至中溪中學,中溪中學提升為九年一貫制學校,保障擴建用地空間。提升中溪路南側鄉鎮衛生院綜合服務能力。規劃保留鄉鎮衛生院,保障豐興路南側寧國市人民醫院中溪分院20、遷擴建項目用地,建設縣域醫療次中心。完善鎮政府駐地公共文化設施布局,提升公共文化設施能級,保障豐興路北側文化設施用地建設。重點保障豐興路北側規劃體育用地建設需求,打造鎮全民健身中心,合理利用公園綠地、閑置空地等建設體育活動設施。推進社區養老設施建設,支持社會主體建設養老設施,優化養老設施空間布局。規劃保留鎮政府駐地豐田路北側養老院和老年活動中心。突出山水城市特點,以濱河綠化景觀為主體、以道路交通綠化為軸線、以周邊山林綠化為背景、以點狀公園、廣場街頭綠地為補充,營造“山、水、綠、城”和諧統一的綠色網絡,構筑“碧水穿城、綠脈環繞、多點分布”的藍綠空間,充分利用城鎮周邊的森林、水體、農田資源,貫通城21、鎮水系。完善公平共享、全齡友好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高品質的綠色開敞空間256 6.1 規劃實施保障26n 加強黨的領導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全過程各領域各環節。落實鎮黨委和政府國土空間規劃管理主體責任。n 落實規劃實施政策落實耕地保護政策、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節約集約用地用地等相關政策。將耕地保護目標責任納入黨政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內容,確保實現耕地保護目標。在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等空間底線的基22、礎上,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分區和用途,落實不同空間、不同用途的管理要求。落實節約集約用地用地,盤活利用存量土地,加強產業園區節約集約用地。n 強化規劃傳導強化村莊規劃傳導。在城鎮開發邊界外,有序推進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將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各項指標、空間布局和重大任務,通過控制指標、分區傳導、底線管控、名錄管理、政策要求等方式,落實到村莊規劃中,村莊劃定6個鄉村單元。強化鎮政府駐地詳細規劃傳導,嚴格落實寧國市總體規劃確定的約束性指標、重要控制線等強制性內容,以及規劃分區、中心體系、重大設施等重要內容,在鎮政府駐地劃定詳細規劃單元。6.1 規劃實施保障27n 制定近期行動計劃加強國土空間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銜接,統籌考慮發展規劃確定的目標、指標和重點任務等近期安排和遠景目標,切實做好空間保障。重點實施城市更新、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生態修復和防洪排澇工程等重點項目。中溪鎮期待您的參與!秀美中溪,智造寧心秀美中溪,智造寧心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