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版)(3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56696
2024-11-11
38頁
12.69MB
1、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版】米糧鎮人民政府2024年10月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要求,發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在國土空間保護開發中的戰略引領和剛性管控作用,結合米糧鎮實際,編制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簡稱規劃)。規劃是對鎮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細化和落實,是編制下位規劃和開展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規劃是對鎮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細化落實,是開展國土空間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指導城鄉各類開發建2、設活動、制定空間發展政策和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管制的空間藍圖,是編制相關專項規劃、詳細規劃和村莊規劃的總遵循,在規劃范圍內涉及國土資源利用、土地開發建設、城鄉規劃管理和土地利用相關政策制定等相關內容,均須遵循本規劃。前 言米糧印象米糧鎮位于鎮安縣東部,地處唐家河和米糧川交匯處。北與柞水縣相鄰,西與大坪鎮、高峰鎮、西口回族鎮相接,南與湖北省接壤,東與山陽縣相鄰。全鎮下轄1個社區、5個中心村、12個一般村,轄區總面積237.48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位于八一村。境內G345國道與S314省道呈東西向貫穿全境,區位交通條件相對便捷。米糧鎮屬重點生態功能區,全境南北高中部低,南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特征明顯3、,境內動植物群類多樣,自然植被較好,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金、鉛、鋅等礦藏10余種;境內分布白塔寨遺址,清泉村前灣遺址、紅衛村趙灣遺址、娘娘廟(鉆天嶺寨址)、黑龍洞(樹坪村黑龍廟)、石佛寺以及西溝河區蘇維埃政府舊址(樹坪村);米糧川屬于鎮安縣農產品生產功能區,為縣域東部的副中心城鎮。富裕米糧凈美米糧規劃范圍和期限規劃期限規劃范圍分為鎮域和中心鎮區兩個層次。其中,鎮域為米糧鎮轄區內全域國土空間,總面積37.48平方公里;中心鎮區涉及白塔社區、光明村、紅衛村、八一村、清泉村、豐河村、東鋪村、清泥村和界河村,城鎮集中建設區總面積為 104.25公頃。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規劃目標年為2035年,近期4、至2025年。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目錄01 承上啟下明確總體定位與目標02 底線約束架構全域保護開發格局03 生態優先強化水源涵養及生物多樣性保護職能04 保護耕地分類推進鄉村振興05 鎮村聯動優化城鄉空間布局06 傳承文脈彰顯米糧文化魅力07 夯實基礎保障通達韌性安全08 品質提升創建宜養宜居城鎮09 完善機制提升空間治理效能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1.1 總體定位1.2 發展目標1.3 規劃原則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總體定位落實重點生態功能區5、主體功能定位,夯實米糧川農產品生產功能區基礎職能,緊密圍繞鎮安縣創建“秦嶺最佳康養會客廳”目標定位,立足自然資源稟賦基礎,發揮黑龍洞的旅游品牌及境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堅持農/文/旅一體,產鎮融合的綠色高質量發展理念,將米糧鎮建設成為:鎮安縣農產品生產功能區集聚地和全域旅游東門戶;融旅居康養度假、清潔能源產業、優勢特色農產為一體的東部副中心城鎮;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發展目標至2025年至2035年區域生態服務功能持續向好,重要控制線基本落實,城鄉建設水平顯著提升。基本建成農產品生產功能區集聚地和全域旅游東門戶,國土空間保護、利用、治理和修復水平明6、顯提升,充滿活力的城鄉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全域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全面優化,國土空間治理 體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農產品生產功能區集聚地和全域旅游東門戶全面建成,融旅居康養度假、融清潔能源產業、優勢特色農產為一體 的東部副中心城鎮享譽全市,與省市縣基本同步實現現代化。城鎮規模:2035年,鎮區常住人口規模為0.9萬人城鎮集中建設區總面積為104.25公頃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從區域視角謀劃 米糧鎮總體定位,優化城鄉資源配置,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推動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嚴控建設用地增量,盤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7、質量。城鄉融合 節約集約規劃原則尊重米糧鎮自然地理格局和資源稟賦基礎,結合當地實際,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自然山水格局,延續文脈,突出地域特點、文化特色、時代特征,因地制宜,突出本地優勢和地域特色。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公共服務和公共空間供給,提升人居環境品質,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為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提供空間保障,保障安全性、提供便利性、增加健康性,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以人為本 提升品質傳導落實上位國土空間規劃約束性、預期性指標,并將鎮級規劃內容、指標傳導至鄉村,強化鎮域的統籌作用,統籌全域資源和要素,細化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管控要求,強化對詳細規8、劃的指導,建立鎮村一體化的空間保護利用秩序。承接傳導 細化落實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2.1 保護開發總體格局2.2 三線劃定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保護開發總體格局“四心,兩軸、三區、三廊”四心兩軸三區三廊境內劃定的八一村清泉村、光明村紅衛村、東鋪村青泥村及界河村4處城鎮集中建設中心東西向沿S314省道形成鎮域特色農業集聚軸,南北向沿X216縣道X313縣道G345國道Y294鄉道形成的鎮域綜合發展軸中部城鎮經濟發展區;S314以南的北陽山山地生態安全功能區;S314以北的米糧川農產品功能區中部東9、西向的唐家河生態廊道,南部南北向的米糧川生態廊道,北部南北向的三里河生態廊道;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立足米糧鎮發展基礎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落實國家、陜西省、商洛市和鎮安縣重大發展戰略,統籌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將三條控制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建設不可逾越的紅線。三線劃定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劃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2380.72公頃。生態保護紅線落實嚴格保護自然保護地、生態功能重要區域,為秦嶺生態安全提供保障,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4961.60公頃。永久基本農田落實城鎮開發邊界內集中建設區實10、行“詳細規劃許可”的管制方式,城鎮開發邊界外不得進行城鎮集中建設,全縣共劃定集中建設區面積104.25公頃。城鎮開發邊界落實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3.1 嚴守生態空間3.2 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3.2 推進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嚴守生態空間構建“一屏四廊串多谷”的生態安全格局四廊 唐家河生態廊道 米糧川生態廊道 三里峽生態廊道 江西灣生態廊道一屏 東南部北陽山山地生態安全功能屏障 為四廊沿線的眾多支谷水系多谷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11、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廢棄工礦用地整理,集中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積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低效用地整治,開發宜耕后備土地資源明確改造利用的目標任務、性質用途、規模布局和時序安排,優先安排基礎設施、公益設施等用地,統籌城鎮功能再造、產業結構調整、生態環境保護、歷史人文傳承等。實施農用地綜合整治推進建設用地整理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推進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森林綜合治理修復重點區重點開展森林撫育,加強重要物種及棲息地保護,增強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濕地保護修復重點區加強濕地保護,推進退耕還濕、生物棲息地修復,維護濕12、地生態功能礦山生態修復重點區統籌推進歷史遺留礦山和生產礦山的生態保護修復,恢復和提升礦區生態功能水土流失治理重點區強化水土流失治理,推進生態退耕、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提升水土保持功能水環境和水生態修復重點區加強唐家河、米糧川河、三里河等主要河流的生態環境治理,維護河網水系生態綠廊暢通與安全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4.1 促進耕地保護與利用4.2 明晰農業發展格局4.3 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發展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促進耕地保護與利用嚴格落實耕地保護目標1 1牢牢守住耕地紅線,確保耕地數量基本穩定,質量13、有提升,耕地保護制度和占補平衡政策體系不斷完善,促進形成保護更加有力、執行更加順暢、管理更加高效的耕地保護新格局。嚴格耕地用途管制,推進質量提升保護3 3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實施耕地進出平衡,確保耕地數量基本穩定、質量有提升、生態有改善、布局總體穩定;合理引導農業種植業結構調整,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推廣地力培肥和先進耕作技術,鼓勵耕地休耕輪作,防范土壤污染。2 2明確六種嚴禁的耕地”非農化”行為,嚴禁違規占用耕地綠化造林,嚴禁超標準建設綠色通道,堅決制止各類耕地”非農化”行為,堅決守住耕地紅線。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14、富裕米糧凈美米糧明晰農業發展格局形成“兩區兩帶多谷”的農業空間發展格局兩 區兩 帶多谷北部米糧川農產品生產功能區;南部北陽山高山特色農產區沿唐家河形成的現代農業產業帶及沿Y294-G345-X313-S314-X216形成的農業產業集聚示范帶沿鎮域內多條溝谷形成的村莊農業生產聚集溝谷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發展加強村莊分類發展指引集聚提升類村莊特色保護類村莊該類村莊為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觀旅游名村等自然歷史文化特色資源豐富的村莊,是彰顯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未參與分類村莊該類村莊屬于鎮區所在15、村,具備逐步向城鎮轉化的條件。應加快城鄉產業融合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結合自身條件,發展休閑農業、旅游,形成“農產品種植、養殖+農產品精深加工+特色農旅、農副產品貿易”一體化的產業發展路徑。加強鄉村振興用地保證統籌安排建設用地指標,用于保障農業現代化、鄉村旅游等為鄉村賦能、激發鄉村活力的產業項目,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預留建設用地機動指標,用于支持鄉村振興發展。重點完善生產設施配套,推動農業規模化發展,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收;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對村莊土地資源進行合理配置,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依托區域優勢,整合周邊農業資源,協同臨近村莊共同發展,形成統一品牌;鼓勵產業融合,以現16、代農業種植為主,以鄉村旅游業及特色種植業為輔,發展休閑農業、旅游,形成“農產品種植、養殖+農產品精深加工+特色文旅、農副產品貿易”一體化的產業發展路徑。5.1 完善鎮村體系結構5.2 構建產業振興發展思路5.3 優化產業空間布局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提升城鎮職能特色,提升鎮村職能特色分為綜合服務型、農業主導型、旅游康養型三種類型一主兩副三核集聚等級規模職能類型村名鎮區綜合服務型八一村、紅衛村、白塔社區、光明村旅游康養清泉村、清泥村、豐河村農業主導型界河村中心村農業主導型蓮池村、聯盟村、西河村旅游康養型樹坪村一般村農業主導型門里村、水峽村、歡迎村17、江西村旅游康養型月明村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總體架構“一核、兩軸、四區”的產業空間總體布局一核米糧鎮區公共服務核心兩軸串聯各個村莊的南北向產業發展軸和東西向生態觀光發展軸四區由蓮池村、界河村、東鋪村、清泥村形成中藥林果種植區;由八一村、清泉村、樹坪村、月明村形成生態康養旅游區;由聯盟村、門里村、光明村、紅衛村、豐河村、水峽村形成特色經濟作物培育區;由歡迎村、西河村、江西村組團形成立體農業試驗區6.1 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6.2 塑造城鄉特色風貌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加強歷史文化18、遺產保護完整保護各類歷史文化要素嚴格保護10處國家級文保單位崖墓群,1處省級文保單位:白塔寨遺址,5處縣級文保單位:清泉村前灣遺址、紅衛村趙灣遺址、娘娘廟(鉆天嶺寨址)、黑龍洞(樹坪村黑龍廟)、石佛寺及佛爺廟石佛廟、西溝河區蘇維埃政府舊址等多處一般文物。古樹名木5株。一級保護的古樹名木3株,三級保護的古樹2株。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民歌、花鼓、奠酒曲、嗩吶、面花、蠟花、泥塑、剪紙等,其中最為突出的為剪紙藝術、面花和花鼓。強化歷史文化資源活化利用圍繞境內國家級崖墓群、黑龍洞、娘娘廟等16處文物保護點,結合秦楚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宗教文化、農耕文化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鎮域的歷史文化資源景19、觀,延續人文傳承。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塑造城鄉特色風貌依托“憑山棲谷、順勢而為”的自然地理格局,保護山、水、林、田、園自然生態基底,形成“原生森林景觀風貌區、城鎮建設風貌區、農業田園風貌區”三大分區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7.1 構建綠色高效現代綜合交通體系7.2 完善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設施布局7.3 夯實基礎支撐設施建設7.4 健全城市安全和綜合防災體系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構建綠色高效現代綜合交通體系統籌公共交通與各種交通方式的快速銜接,鎮域20、公共交通線路與對外交通的銜接、與中心城區公交線路的銜接、與村村線之間的銜接、與鎮安縣交通樞紐之間的銜接(包括旅游客運服務中心等)高速:落實上位交通規劃要求,落實白河雙豐至山陽戶家塬高速(鎮安米糧段)。國道:將G345國道升級改造為二級路標準。省道:將S316省道改造升級為三級路標準,縣道:將X311縣道升級改造為四級路標準,擴建X311縣道樹坪村黑龍洞至豐河村路段,鄉道:升級改造Y344鄉道米糧鎮清泉村至山陽縣雙嶺村路段,構建“一縱三橫”,加強鎮域公路交通聯系,增強鎮、村之間,村與村之間的交通通達性。三橫:G345國道、S316省道、X311縣道Y346鄉道三條東西向道路;一縱:Y280鄉道G21、345國道X313縣道S316省道X216縣道一條南北向道路。落實鎮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便捷式客運站、三級貨運站布局設置2處三級貨運站。改造既有城鎮客運站,逐步推進客運、貨運“兩站合一”,實現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公共交通場站對外交通公路網布局交通場站設施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完善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公共服務設施配置體系構建提升縣城教育設施綜合輻射服務能力,分層優化城-鎮-村各類教育校點布局增加優質醫療設施供給,不斷豐富康養類設施類型補齊高等級文化服務設施配置,引導向鄉村地區延伸覆蓋強化綠色體育運動設施建設,引領健康22、活力時尚生活新模式健全社會福利保障設施,實現老有所養、弱有所扶、殘有所依按照鎮區 中心村 基層村三級配置城鄉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構建“覆蓋鎮域、布局合理、運作高效、設施完備”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鎮區構建“15分鐘、5-10分鐘”兩個社區生活圈層級鄉村構建“鎮村共享生活圈(副中心城鎮)鄉村基本生活圈(中心村)居民點基礎生活圈(基層村)”三個層級鄉村生活圈鎮域城鄉社區生活圈構建城鄉公共服務設施體系鎮區基層村中心村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夯實基礎支撐設施建設利用現有給水設施,保護和合理利用水資源,提高供水水質,建成可靠的取水水源和完善的給水系統,鎮區給水水23、源采用山泉水,并實施區域供水,加強給水深度處理,積極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循環高效的排水系統,結合道路建設,敷設雨污水管道,實行雨污分流,鎮區雨水的排放主要排向河流水系,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放,充分利用坑塘、溝渠,攔蓄雨水,以達到雨洪利用。加大城鎮、農村地區電網改造力度,完善城鄉電力設施建設,電網的規劃與改造相結合,統一規劃,分期建設,使電網布置更加趨于合理。保留現狀線路走向,打通互聯網、有線電視、廣播線路。進入鎮區的寬帶光網。加快實施寬帶網絡入戶工程,逐步推進廣播、有線電視、寬帶等多網合一,實現通信、廣播、電視全面覆蓋,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100%,互聯網用戶達到90%以上,并逐步實現數據通24、信、圖文信息等商務需求。加強無線通信基站建設,有效解決目前無線信號不佳的問題,逐步實現5G 網絡全覆蓋。健全城鄉一體化供水體系提高排水系統的安全韌性提升信息基礎設施水平優化電網結構推進環衛體系綠色可持續發展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垃圾收集采用定時、定點的收集方式,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實現分類化、容器化、密閉化,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準。杜絕亂堆、亂放、亂建現象。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健全城市安全和綜合防災體系按6度設防,重要生命線工程及橋梁提升1度設防。新建、擴建和改建工程嚴格按照國家頒布的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進行抗震設防;對已建成的建筑物、構筑物,未25、采取抗震設防措施的應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采取監測預警、群防群測、搬遷避讓、工程治理等防治措施。根據地質災害呈現突發性更強、隱蔽性更強、破壞性更強和動態變化等特點,地質災害防治以預防為主。加大鎮域防洪工程建設,建設防洪堤和排洪渠,對現有堤防工程進行加高加固或改建。村莊按照要求建設防洪設施,可修建防洪堤及排洪渠進行防護,或避讓到地形較高處進行建設。在米糧鎮鎮區新建一處消防站,滿足集鎮消防救援需求;在鎮區的主干道、干道每隔120150m設消防栓。并設置消防指揮中心,與鎮安城區消防站建立消防通信聯網,全面提升綜合應急救援能力。完善現有指揮通信網絡,建立健全防空防災一體化的應急指揮所;對現有應急避難26、場所進行加固,綜合利用現有廣場、公園、各類運動休閑場地等,可新建平時具有具體功能、戰時可立即轉換啟用的應急疏散所。利用應急水源工程,堅持防汛和抗旱并重,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舉,為城鎮生活用水和重要用水單位提供安全保障。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8.1 城鎮性質8.2 優化鎮區空間格局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城鎮性質集城鎮綜合服務、康養旅居度假及幸福生態宜居為一體的山水園林城鎮;界河片區八一村-清泉村片區光明村-紅衛村片區東鋪村-清泥村片區行政管理功能綜合服務功能幸福宜居功能幸福宜居功能一鎮五區豐河片27、區旅游康養功能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優化鎮區空間格局采用“組團帶狀串珠式”城鎮空間布局理念,形成“一軸兩心五片區”。一軸:沿X216-S314-X313-G345南北向的空間發展軸;兩心:八一村-清泉村的政治經濟中心、光明村-紅衛村的綜合服務中心;五片區:東北部界河村片區、北部東鋪村-清泥村片區、中部八一村-清泉村片區、南部光明村-紅衛村片區、豐河片區。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9.1 完善實施保障機制9.2 近期行動計劃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完善實28、施保障機制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向社會公布和宣傳城鎮規劃,建立規劃宣傳和交流互動機制,將規劃核心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增強公眾對生態環境保護、國土空間合理開發、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重要性的認識。建立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制定推進規劃的實施措施,按照近期項目計劃制定年度工作安排及重點項目的部署;監督檢查各年度工作的推進、執行情況。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規劃師制度,利用多種方式招募規劃師,參與規劃編制與監督實施。圍繞規劃目標,立足提高國土空間治理能力和質量體系建設水平,綜合運用各類增減掛鉤、增存掛鉤等政策工具,推動規劃實施。建立完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監測評估及實施管理機制,確保規劃29、的落實與保障。開展規劃宣傳引導健全組織實施機制強化配套政策支持建設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近期行動計劃銜接鎮安縣米糧鎮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近期重點實施項目共計53個,其中交通類類9個,水利類1個,能源類5個,電力類4個,產業類9個,旅游類5個,環保類1個,民生類19個。項目類型主要內容交通類構建“三縱一橫”的干線公路網格局;加大普通國省干線提級改造,完善農村公路網水利類加快水峽水庫建設能源類加快鎮域、鎮區加氣站、加油站建設,提高油氣管網輻射能力;積極對接落位鎮安米糧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等國省級能源類30、項目落位。電力類加快商洛750kv輸變電站,米糧鎮110kv變電站以及米糧35kv變電站的建設,壯大縣域經濟實力產業類加快鎮安縣米糧鎮各大產業,強化農業產業化發展,引導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推動全鎮經濟社會發展旅游類加快構建黑龍潭文化景區建設項目,樹坪村特色旅游項目,陜南移民文化紀念館項目等項目的建設,打造鎮安縣東部的旅游服務中心,打造鎮安縣東部的旅游服務中心民生類推進教育、住房、醫療、養老和殯葬等民生設施建設,提升老百姓生活質量鎮安縣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富裕米糧凈美米糧富裕米糧 凈美米糧一 公示時間2024年2024年11月月04日日-2024年年12月月03日日二二 公示渠道公示渠道鎮安縣人民政府網:鎮安縣人民政府網:http:/ 公示意見收集途徑公示意見收集途徑電子郵箱:電子郵箱:電電話:話:5322791 15891376081 13992419245郵寄地址:鎮安縣永安路郵寄地址:鎮安縣永安路41號號(鎮安縣自然資源局鎮安縣自然資源局收收)請在郵件標題或信封封面上標注請在郵件標題或信封封面上標注“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米糧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意見建議意見建議”注: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本規劃所有數據內容以最終批復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