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蘇市頭臺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草案)(1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56719
2024-11-11
18頁
3.70MB
1、烏蘇市頭臺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 (公示草案)(20212035年)2024年年10月月 The land space master planning of Tou Tai Township(2021-2035)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推進,國土空間規劃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指導文件,其科學性和合理性直接關系到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頭臺鄉,作為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其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更是牽動著每一位居民的心。為此,我們特此發布頭臺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旨在廣泛征求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和建議,確保規劃更加貼近實際、更加符合民意。本規劃稿從頭臺鄉的自然環境、人文歷史、經濟發展等多方面出發2、,對鄉域內的空間布局、產業發展、生態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等進行了全面梳理和規劃。我們深知,規劃的實施離不開廣大居民的支持和參與,因此,我們真誠地希望各位能夠積極參與到規劃的討論中來,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我們深知,規劃的過程是一個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的過程。我們期待著與您共同探討頭臺鄉的未來發展方向,共同繪制出一張符合頭臺鄉實際、具有前瞻性的國土空間規劃藍圖。讓我們攜手共進,為頭臺鄉的繁榮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在此,我們衷心感謝各位對頭臺鄉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也期待著與您共同見證頭臺鄉的美好未來。前言 01規劃總則 02目標定位 03空間規劃 04實施保障 目 錄 n規劃范圍 本次規劃的范3、圍包括頭臺鄉轄區內全部國土空間,122.19平方公里,下轄7個行政村,榆樹村已并入頭臺二村),1個鄉政府、1個鄉直屬。n規劃期限 規劃基期為2020年,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近期到2025年。01規劃總則 4 鄉政府 頭臺一村 頭臺二村 汪家莊子村 大泉村村 沙棗窩子一村 沙西村 榆樹村 楊家莊子村 楊家莊子村 沙西村 頭臺鄉直屬 烏蘇市中部優質棉種植智慧農業示范點 大型農機具維修保養的中心樞紐 鄉村振興示范新樣板 n規劃目標 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強化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有效管控。至2035年,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4、格局基本形成。綜合承載能力不斷提升,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鄉村布局更加緊湊,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持續優化,以中心鎮區為主體,重點村為支撐的多中心、網絡化、集約式、開放式、協調式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基本形成。資源利用更加集約高效,資源保障能力顯著提升,集約、綠色、低碳、循環的資源利用體系基本建成。承接上位規劃 主體功能分區大農業種植區 頭臺鄉作為基層鄉鎮,需完善公共服務和交通設施,滿足鄉村居民基本服務和就業需求。02目標定位 n功能定位 n統籌落實三條控制線 永久基本農田:落實永久基本農田8161.76公頃。n國土空間總體格局 規劃形成“一心、一軸、兩片區、多節點5、”的總體格局。一中心:即以頭臺鄉鄉政府駐地為主的經濟政治中心;一中心:即以頭臺鄉鄉政府駐地為主的經濟政治中心;一帶:即一帶:即S258S258省道,連接烏蘇市至托里縣;省道,連接烏蘇市至托里縣;兩區:即農業種植區和水產養殖區;兩區:即農業種植區和水產養殖區;多節點:鄉域內特色產業發展村莊。多節點:鄉域內特色產業發展村莊。03空間規劃 水產養殖區水產養殖區 農業種植區農業種植區 鄉駐地鄉駐地 汪家莊村 大泉村 n細化落實國土空間規劃分區 生態控制區:需要予以保留原貌、強化生態保育和生態建設、限制開發建設的自然區域,占全域面積的6.08%。農田保護區:永久基本農田相對集中需嚴格保護的區域,占全域面6、積的81.62%。鄉村發展區:滿足農林牧漁等農業發展以及農民集中生活和生產配套為主的區域,占全域面積的27.29%。03空間規劃 n鎮村體系規劃 規劃全域形成鄉駐地中心村基層村三級鎮村體系格局。n村莊分類引導 頭臺鄉共涉及7個村級行政單元,按照“生態活力、協調、可持續”的目標分類引領鄉村發展。頭臺鄉行政村共劃分為積聚提升類、穩步改善類。03空間規劃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加強農業全產業鏈整合 創新農業產業經營體系 加快農牧業現代化進程 加強農村居民點建設 加強村莊發展引導 提升村莊公共服務配套 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n推進城鄉融合 03空間規劃 開展農村人居7、 環境整治 對標自治區“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中“第二檔千村示范”的建設標準。主要在村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道路硬化、污水垃圾治理等方面提檔升級。集聚提升類、特色保護類村莊引導 統籌規劃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努力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優先發展農村教育 提升農村公共服務配套 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對標自治區“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中“第一檔萬村整治”的建設標準。基本要求是所有行政村做到村容村貌干凈整潔。城郊融合類、穩步改善類村莊引導 推進鄉鎮衛生院、村級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推進健康鄉村建設 加快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農村養老服務體系。提升農村養老服務 加快村民服8、務中心建設,完善鄉村便民服務體系。完善便民服務設施 統籌交通、郵政、商務、供銷等資源,逐步建成由“市級分撥中心、鄉鎮物流站點、村級物流網點”構成的農村物流配送站點網絡。完善農村交通物流 推進防洪抗旱減災、農村安全飲水、農村管網改造延伸、水源改造、灌區續建配套及節水改造、農牧區水利基礎設施等水利工程建設。建設農村水利工程 推進鄉村電氣化、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光伏扶貧、電 采 暖、“電 化 農村”“煤改電”等電能替代工程、農村沼氣等工程建設。建設能源基礎設施 n村莊建設引導 03空間規劃 水資源水資源 耕地資源耕地資源 林地資源林地資源 草地資源草地資源 調整產業結構,實施水資源優化配置;編制節水工9、程規劃,加強節水工程建設;進行節水技術改造,提高用水效率;完善節水管理制度,建立節水管理信息系統;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總量。嚴格落實耕地保有量,加強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堅決防止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到2035年,森林覆蓋率保持穩定。以防護林保護為主,基本保持不變;人工林得到重點培育,城鎮綠化面積和農田林網覆蓋率大幅提升。以恢復為主、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畜牧業運行質量為目標,遏制草原退化趨勢,改善草原生態環境,初步建立起人與資源、環境之間和諧統一的良性生態系統。n自然資源保護 03空間規劃 n 重點修復區域 森林資源修復區 1 全面實施以防護林體系工10、程、鞏固退耕還林及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國家級公益林建設為重點的林業重點工程。n 國土綜合整治 農用地整治 一般農用地整理 高標準農田建設 土壤環境修復 農地生態景觀塑造 宜耕后備土地開發 建設用地整治 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 舊廠礦改造 農村居民點復墾 村莊低效用地盤活 流域治理區 2 結合小流域治理和重點河段防護開展流域治理,與防洪建設相結合,防治以河道侵蝕為主的水土流失。n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 03空間規劃 n綜合交通體系規劃 交通規劃依托現有道路基礎,結合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相關內容指引,提升道路的通達性、連貫性、閉合性、開放性。規劃完善道路骨架,加強全域東西、南北間地區聯系,促進全鄉域區域聯11、動發展。遠期各村均規劃公交乘降站點,主要沿Y097線進行布置,滿足村民出行需要。03空間規劃 n構建兩級生活圈體系,優化城鎮公共服務功能 構建城鎮社區生活圈鄉村社區生活圈兩級結構。規劃圍頭臺鄉鄉政府駐地中心區構建城鎮社區生活圈,配置鄉政府、村委會、派出所、信用社、衛生院、文化活動中心、小學、幼兒園等設施。村莊按照按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鄉鎮國土空間中鄉村社區生活圈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標準,公共服務設施結合村莊現狀公共設施增補。03空間規劃 設施類別 村/組 鎮區 行政服務 村務室、警務室 村務室、警務室 教育設施 村幼兒園*幼兒園、小學*醫療衛生 村衛生室 衛生服務站 養老設施 老年活動室、村級幸福院12、*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 商業服務 便民農家店、金融電信服務點*、快遞服務站 集貿市場、金融電信服務點、快遞服務站 文體娛樂 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健身廣場、紅白喜事廳*、特色民俗點*文化活動室、室外綜合健身場地 衛生設施 垃圾收集點、公共廁所、小型排污設施*生活垃圾中轉站、公共廁所、小型排污設施*公共安全 避難場所*、緊急避難道路、志愿消防隊或微型消防站 固定避難場所(操場、廣場等)、緊急避難道路、鄉鎮消防隊 交通出行 公交站點*公交換乘車站 注:標*為選配設施 n鄉鎮中心區空間格局構建 根據用地現狀和道路分割,規劃擬采用“一心、一軸、兩區”的功能結構:1、一心:政治文化中心。2、一軸:東西向Y13、097鄉道。3、兩片區:政治經濟綜合服務區、鄉村居住區。03空間規劃 n公共服務設施與社區生活圈規劃 03空間規劃 鄉鎮級公共設施(15分鐘):鄉駐地現狀衛生院、體育場、各村村委會文化室、小學、幼兒園均滿足15分鐘生活圈。社區級公共設施(510分鐘生活圈):本次規劃涉及的組團級文體設施主要為文化活動室、圖書室、健身場地等,結合各居住組團內的商業用地、公共綠地混合布置,不獨立設置用地。鄉人民政府 小學 幼兒園 日間照料 衛生院 市場 綠地 健身器材 健身器材 健身器材 給排水給排水 實現區域供水全覆蓋。自來水普及率達100%。建設安全、高效、綠色的污水處理系統。環衛環衛 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制度14、,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系統。抗震抗震 生命線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其余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建設綜合防災減災中心,落實防震減災規劃重點項目。消防消防 建立消防法制健全、宣傳教育普及、監督管理有效,基礎設施完善、技術裝備良好、體制合理、隊伍強大、訓練有素、保障有力的消防安全體系。防洪防洪 構建與流域、區域相協調的防洪除澇格局,統籌安排防洪排澇工程建設,強化城市防洪管理,構建科學的防洪減災體系。電力電力 構建容量充足、安全可靠、綠色環保、智慧高效的現代化電網。加快能源互聯網建設,終端能源消費電能占比達到40%。燃氣燃氣 多氣源保障供應。逐步改造為全面使用天然氣,15、提高居民生活的舒適性。通信通信 建設“寬帶、融合、泛在、共享、安全”新一代信息通信網絡。加快5G網絡等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網絡服務能力。構建城鄉協同、綠色低碳、安全韌性的基礎設施網絡構建城鄉協同、綠色低碳、安全韌性的基礎設施網絡 n市政基礎設施 03空間規劃 n近期建設 近期建設期限為2025年。近期建設目標: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引領,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的原則,推動中心鎮區城鎮建設高質量發展。通過城鎮更新與建設、優化空間布局、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強化產業支撐等措施,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特色小城鎮。近期建設重點項目:落實省、市、縣重大項目,提供資源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n數據庫建設 按照統一建庫標準,建設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數據庫,逐級匯交,并納入縣、市、省級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加強各部門共享共用,為鄉鎮總規編制、審批、修改和實施監督全周期管理提供信息化技術支持。04實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