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平縣五道營子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2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56796
2024-11-12
23頁
32.75MB
1、灤平縣五道營子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注:本次成果為規劃草案公示,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草案公示序言為適應國家國土空間規劃體系要求,符合國家、省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執行國家、省有關技術標準與規范,指導和規范五道營子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提高規劃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結合五道營子鄉發展實際,落實灤平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功能和指標,是對鄉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做出的具體安排,同時指導下一層級的村莊規劃,編制本規劃。目錄規劃背景目標定位3國土空間格局4居民點體系與產業布局5鄉政府駐地規劃126支撐體系n總體要求n規劃原則n規劃范圍、層次、期限1規劃背景總體要求規劃原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2、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承德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嚴格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重大決策,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謀劃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為五道營子鄉新時代發展提供國土空間指引和保障。堅持底線約束堅持綠色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統籌發展聚焦保障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等,筑牢國土空間安全底線。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積極協調人、地、產、城、鄉關系,因地制宜壯大綠色經濟,加速實現資源優勢轉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對標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提升城鄉綜3、合服務水平,加強高品質國土空間的供給。統籌國土空間資源,科學布局生態、農業、城鎮空間,堅持集約節約,嚴控建設用地總量和開發強度。規劃范圍、層次、期限規劃范圍:五道營子鄉行政轄區范圍。規劃層次:分為鄉域和鄉政府駐地兩個層次。鄉域為五道營子鄉所轄行政區域,共6個行政村,面積123.62平方公里,鄉域層面突出國土空間格局、空間用途管制、居民點體系等內容;鄉政府駐地為五道營子村,面積24.78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地突出用地布局、設施安排和特色風貌引導等內容。規劃期限:2021-2035年。近期為2021-2025年,遠期為2026-2035年。n發展目標與職能定位n發展戰略2目標定位結合縣級國土空間規劃4、的職能傳導,五道營子鄉自身生態、文化基底,確定五道營子鄉的職能定位為:發揮兩大優勢,以發展道地大宗和具有觀賞性的中藥材為主,通過政府引導、產學研企協同協作、社會參與的方式,創建集產、加、銷、游、玩于一體的強化國土空間底線管控,集約高效利用城鄉建設空間,積極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從嚴守底線管控、提高結構效率、締造高品質生活三方面構建指標體系。發展目標與職能定位規劃策略(1)以特色種植為主線,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突出主導產業,因地制宜調結構。在未來十年間,著眼于中藥種植建設,形成“種植+加工+研發+旅游”的完整產業鏈條,適當壯大產業規模。(2)以休閑旅游開發為重點,加大開放外聯力度。搶抓京津冀首屆中藥5、材發展大會在我鄉舉辦的重大機遇,通過精品片區和特色小鎮的建設,整體提升了藥發會沿線及周邊村莊面貌及景觀水平,吸引了一部分游客到五道營子來體驗中藥材為主題的醫藥科普、養生度假休閑游。n國土空間格局n國土空間構成n國土空間用途結構3國土空間格局嚴格落實“三條控制線”嚴格落實灤平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規劃確定的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統籌劃定生態空間、農業空間、建設空間。國土空間格局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主要分布于御關路沿線等區域,主要包括永久基本農田和由其外耕地、園地、林地、草地和其他農用地等用地6、構成的一般農業空間。主要分布于老米溝村、上臺子村、大營子村、石坡子村等,主要包括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和由集中連片的具有生態功能的林地、河流、濕地和其他草地等用地構成的一般生態空間。主要分布于御關路沿線等區域,主要包括農村居民點和區域基礎設施以及其他建設用地空間。國土空間構成農業空間生態空間建設空間國土空間用途結構n 落實縣級國土空間規劃中的規劃分區和調控目標,立足土地利用現狀,穩定耕園林牧草等農用地結構,優化城鄉建設用地結構,恢復濕地和陸地水域等原有空間。n 根據鄉村建設和產業發展實際需求,堅持節約集約,科學確定新增建設空間,合理劃定村莊建設邊界。規劃預留不超過8%的村莊建設用地機動指標。機動指標7、不得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不得破壞生態環境和鄉村原貌。n居民點體系n產業發展布局居民點體系與產業布局4居民點體系綜合考慮人口規模、經濟職能、輻射范圍等因素,規劃1個鄉政府駐地,1個中心村,4個基層村,并明確了各村莊職能分工和發展方向構建鎮區中心村基層村三級體系結構鄉政府駐地中心村基層村結合特色種植推動鄉域經濟轉型升級推行果藥兼作,發展林下經濟將現有親水堤案、太極養生園、吉祥掄花園、百草山莊、花海長堤等5個景觀點進行進一步美化,加快促進鄉域經濟轉型升級;道營子鄉宜在龍潭面水庫周邊發展休閑養生類項目,保持原有生態平衡的同時適當引入康養產業,促進經濟轉型升級。依托鄉域林果業,大力發展林下中8、草藥。以中草藥種植和休閑農業為基礎、以中草藥綜合開發平臺為支撐,以旅游 發展為目標,共建設“一帶四區”,實現中草藥一產種植、二產加工、三產服務的融合,塑造中草藥產業農民,構建圍繞中草藥產業的生產、生活、生態的融合,實現農村景區化。本次規劃的產業發展方向以觀光農業建設為主線、以休閑旅游開發為重點。搶抓京津冀首屆中藥材發展大會在我鄉舉辦的重大機遇,通過精品片區和特色小鎮的建設,整體提升藥發會沿線及周邊村莊面貌及景觀水平,打響本鄉道地中藥材的旅游品牌。依托五道營子鄉燕山山脈的地理優勢和龍潭廟水庫國家級濕地公園的自然資源優勢,結合當地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整合山水、歷史和文化,吸引大量游客到五道營子來體驗9、中藥材為主題的醫藥科普、養生度假休閑游。將五道營子鄉打造成京津冀中藥養生文化旅游特色鄉。產業發展方向產業發展布局根據五道營子鄉產業基礎以及區域產業發展的方向,規劃期內五道營子鄉的產業布局分為”一帶兩心三片區”。一帶:產業發展帶。南北貫穿五道營子全鄉,涉及自然觀光、特色農業、康體養生等順應當地特點的產業。兩心:公共服務核心,旅游服務核心。三片區:自然觀光區,上臺子村和老米溝村。特色農業區,包括五道營子鄉政府駐地和西甸子村。康養休閑區,包括大營子村與石坡子村。n發展戰略與城鎮性質n空間結構n用地布局鄉政府駐地規劃5城鎮性質:西部現代農業鄉鎮和生態休閑旅游鄉鎮。完善鄉政府駐地的集聚輻射功能提高鄉政府10、駐地的旅游服務水平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居住環境建設景觀環境、生態良好的城鎮立足現有發展基礎,充分發揮集聚輻射作用,以公共配套服務和聚集產業為主導形成全鄉未來的發展中心。未來全鄉整體的旅游功能將增強,勢必需要完善配套旅游服務設施,提升接待能力和整體服務水平。規劃強調以人為本的高品質居住環境建設,滿足居民生活需求,提升生活品質。充分利用好身優勢,抓住契機,打造出融合技術和自然的最佳環境,提高人們生活的舒適度。發展戰略與城鎮性質空間結構規劃鄉政府駐地采取組團式發展模式,形成“一軸、一心、三片區”的空間結構。“一軸”:沿御關路沿線的城鎮發展軸;“兩心”:在鄉政府所在地形成發展主中心。“三片區”:綜合服務區11、生態涵養區、農業發展區。結合五道營子鄉的山水格局和地方文化特色,確定御關路沿線區域采取現代建筑風貌、其他區域采用現代與自然相融合的建筑風貌。整體控制鄉政府駐地的開發強度,鄉政府所在區域以保留現狀高度為主,局部建設多層。綜合服務中心生態涵養區生態涵養區城鎮發展軸用地布局發展方向:考慮五道營子鄉的未來發展趨勢,將結合現代農業、文化旅游、生態休閑聯動發展。充分對接灤平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的發展思路,尤其是五道營子鄉政府所在區域,要延續區域層面的空間架構,綜合考慮鄉政府駐地近遠期的發展需求,進行用地布局。整體上,統籌協調鄉政府駐地公共設施、市政設施、交通設施、安全設施等,最終形成鄉政府駐地用地布局。n道路交通n公共服務與市政基礎設施n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支撐體系6道路交通規劃形成以縣道為骨架,村莊道路為基礎的干支相連、暢通城鄉的現代化公路網絡。公共服務設施與市政基礎設施依托鄉域的山水資源等,規劃形成“一帶、兩心、三片區”景觀風貌結構。一帶:沿御關路沿線打造景觀風貌帶;兩心:在鄉政府駐地打造城鎮景觀核心,龍潭廟水庫周邊區域打造旅游服務景觀核心。三片區:生態風貌區、田園風貌區、城鎮風貌區。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生態風貌區城鎮風貌區田園風貌區城鎮景觀核心旅游服務景觀核心景觀風貌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