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縣扎勒木特鄉阿茨隊村莊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稿)(3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56924
2024-11-13
31頁
7.68MB
1、溫泉縣扎勒木特鄉阿茨隊“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稿溫泉縣扎勒木特鄉阿茨隊2023年9月前 言PREFACEPREFACE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實現“多規合一”,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對各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部署,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重大意義。溫泉縣扎勒木特鄉阿茨隊“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以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2、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構建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安全和諧、富有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規劃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村莊規劃編制技術指南的編制要求,配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編制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發揮村莊規劃對阿茨隊土地利用、產業發展、居民點布局、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的基礎性作用和空間保障功能,為阿茨隊的保護、發展與建設提供法律依據。目 錄CONTENTS05保障機制5.1 明確規劃傳導落實5.2 近期實施機制5.3 體檢評估機制01規劃總則1.1 指導思想1.2 規劃原則1.3 規劃范圍與期限02目標愿景2.1 發展定3、位2.2 發展目標2.3 區域協同03總體格局3.1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3 確定綠色生態空間3.5 營造集約建設空間3.2 統籌劃定國土空間控制線3.4構建高效農業空間04支撐體系4.1 加快產業融合發展4.3 提供村域均衡公共服務4.5 彰顯歷史文化底蘊4.2 構建高效便捷交通系統4.4 建設安全韌性基礎設施規劃規劃總則總則011.1 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依據國家、自治區、市對加強村莊規劃編制的工作要求,以國土空間布局優化為抓手,推動各類規劃在村域層面實現“多4、規合一”,全面加強鄉村地區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圍繞村莊分類指導鄉村發展的原則,為鄉村地區建設美麗鄉村、推動產業發展、提升農村人居環境。51.2 規劃原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統籌安排村域生態、產業、建設空間布局,因地制宜開展國土綠化,挖掘村莊存量建設用地潛力,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控制和減少碳排放,促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統籌推進,分類指引實上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統籌村莊建設、產業發展、生態保護等空間需求;結合村域特色,分類指導,合理安排各類用地布局和整體結構。傳承傳統文化,彰顯地域特色6村民參與,共編共建發揮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的作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反映村5、民訴求。保障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規劃成果應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具有可操作性。充分利用村莊自然稟賦和文化要素,營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空間環境,突出歷史文化和鄉村地域風貌特色,避免“千村一面”。1.3 規劃范圍與期限7規劃范圍規劃期限規劃范圍為阿茨隊村域全部國土范圍,總國土面積310.85 平方公里。規劃基期年為2021年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遠期目標年為2035年遠景展望期至2050年目標目標景愿景愿0292.1 發展定位總體定位打造以冰雪旅游為特色,融合畜牧業發展的休閑旅游宜居示范村規劃目標現代農業體驗新引擎康養旅游創新新示范田園宜居生活新樣板以冰雪小鎮旅游為特色產業,融入溫泉縣6、濕地康養旅游城、察哈爾戍邊文化風情城旅游產業鏈,依托中心城區聯動發展優勢,以鄉村綜合品質提升改造為基礎,依托冰雪運動場植入活力產業102.2 發展目標 村莊全域得以管控,生態得以保護,土地得以充分利用與整合。以養殖、冰雪旅游為亮點的鄉村規劃建設的特色點。村莊人居環境得到改善、增收致富渠道得到擴展、村莊旅游產業得到發展的新型農旅鄉村建設的示范點。科學確定村莊發展方向,聚集提升產業。強化主導產業支撐,創建各類生態牧業園區,形成綜合型村莊。實現村莊環境品質提升、產業轉型升級、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目標編制重點11 生態環境共治共保1.應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以保障生態安全、修復生態環境為首要任務。27、.可因地制宜發展資源環境可承載的適宜產業。3.以生態環境總體改善為目標,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成效。公共服務設施共建共享應積極加強與縣區、鄉鎮的聯系,促進公共服務設施均等化布局;加強區域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實現區域協同發展,提升阿茨隊基礎設施服務水平;建立村莊和鄉鎮之間的綜合防災減災體系。形成多層次、系統化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形成完整的日常服務網點系統。建設高層次的特色服務設施,滿足周邊產業地區和村莊旅游發展需要。城鎮協同建設規劃阿茨隊溫泉縣周邊的扎勒木特鄉,落于國家重要生態功能區內,重點產業發展牧業和旅游業;承接綜合性職能,完善公共服務設施的同時發展旅游業。規劃應堅持區8、域統籌發展的原則,強化阿茨隊與溫泉縣及其他鄉鎮的協同發展關系,積極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創新區域合作機制,實現區域發展共贏。3.3 區域協同03總體總體格局格局133.1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形成“一河兩岸、一心、一軸、四區”的鄉村總體格局一河兩岸:博爾塔拉河兩側,南側主要為村集體冬季草場,北側為村莊主要的建設區。一心:村莊綜合服務核心。一軸:串聯四片區形成村域功能發展軸。四區:生態涵養區、牧業發展區、農業種植區和鄉村振興示范區。143.2統籌劃定國土空間控制線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確保耕地數量總體穩定、質量有提高、生態有改善。永久基本農田優先劃定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生態保護紅線實行分級管控。9、確保面積不減少,功能不降低、性質不改變,除規定外原則上禁止占用。生態保護紅線應劃盡劃在已經劃定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基礎上,以村莊建設現狀為基礎,按照集約適度、綠色發展要求,形成集約緊湊的建設空間格局,管控村莊建設用地總量。村莊建設邊界合理劃定生態空間綠色農業空間高效建設空間集約153.2統籌劃定國土空間控制線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特別用途區村莊建設區牧業發展區規劃以“盤活存量、局部增量”和“集約節約”的基本思路,經過大比例尺的數據對比,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村莊建設邊界。163.3 確立綠色生態空間統籌林草濕地治理,促進生態體系良性循環。水資源保護利用根據10、新疆用水總量控制方案以及嚴格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優化工農業及城鄉生活用水結構,提高用水效率,實現農業用水的零增長、負增長,把水資源從農業部分轉移到工業、轉移到人工生態;在農業內部,水資源從低效農業轉移到高效節水農業。林草濕地資源保護利用嚴格林地用途管制,優化林地結構。加強人工綠洲的生態保護與建設。采取以獎代補等方式,加快綠色廊道、通道和農田防護林網建設,保障防護林生態用水,著力推進節水灌溉,逐步恢復地下水位,穩定綠洲生態。173.3 確立綠色生態空間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規劃以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體為理念,與地方共同筑牢生態安全屏障。高11、標準農田建設對區域內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在以建設“田成方、渠相通、路相連、澇能排、旱能灌”的標準化現代高效農業基地為目標,改善田間交通條件,提高農產品的運輸和機械化耕作水平。堅持全面推進村莊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全面開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一美化”。村莊人居環境整治為保障村莊居民生產生活安全,規劃村域內周邊防洪溝渠。建設防洪設施183.4 構建高效農業空間履行占補平衡任務,防止占多補少、占優補劣的現象轉變補充耕地方式,拓寬補充耕地渠道,引導和鼓勵各地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建立健全耕地保護激勵機制,嚴格補充耕地項目管理大力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穩定耕地和永12、久基本農田質量和綜合生產能力充分利用農用地分等定級成果,加強對占用耕地和補充耕地的評價對補充耕地質量未達到被占耕地質量的,按照質量等級折算增加補充耕地面積。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193.5 營造集約建設空間根據上位規劃中阿茨隊的定位為集聚提升型村莊,此次規劃結合阿茨隊村居民點現狀,保持村莊地形地貌、村莊格局和村民居住習慣,延續村莊原有空間脈絡,結合村莊未來發展需求進行建設規劃。完善村級小游園、養殖小區、滑雪場等設施,提升居民生活質量。203.5 營造集約建設空間建設項目符合土地使用規定的,可依程序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核減相應村莊建設邊界規模后,可在有條件建設區內進行建設。(2)有序推13、進空心村整治和村莊整合,合理安排農村建設用地,優先滿足農村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需求。適度允許區域性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工程配套、生態旅游開發及特殊用地建設,嚴格控制開發強度和非農活動影響范圍。(3)零星建設用地用地指標由鄉鎮統籌,可在鄉村土地整治和存量優化用地指標騰挪實現鄉鎮統籌平衡,也可在鄉鎮國土空間規劃中預留的5%機動指標中平衡。對于國家與省級重點項目超出建設用地指標的,納入市、縣用地指標平衡。屬于公益類設施用地的,由鄉鎮依法組織上報縣級有關部門審查通過后,方可辦理相關建設手續;屬于經營類用地的,由鄉鎮依法組織上報縣級有關部門審查通過后,方可辦理相關建設手續。(4)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14、批準,不得擅自興建殯葬設施。具體參照殯葬管理條例等相關要求執行。能源、軍事等其他村莊特殊用地管控參照相關法律法規與標準規范要求執行。(5)規劃期內村莊建設邊界和有條件建設區原則上不得調整,如需調整按規劃修改處理,嚴格論證,報規劃審批機關批準。村莊建設空間內的經營性用地,應按照集體土地入市方式進行相應出讓。建設空間管控04支撐支撐體系體系224.1 加快產業融合發展依托現有的區位、農業及勞動力等資源優勢,通過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發展冰雪旅游、牧業養殖等產業,實現休閑宜居與體育+旅游的結合,打造四季創收旅游示范村。主導產業:冰雪旅游產業選擇區域產業現狀阿茨隊產業現狀扎勒木特鄉總規中定位優勢及問題支柱15、產業:牧業養殖和農牧產品加工越野滑雪場巖畫教育旅游綠色牧業養殖牛羊肉加工以冰雪旅游為亮點綜合產業服務區村莊發展的內生動力產業布局項目策劃牧家樂特色娛樂設施234.1 加快產業融合發展阿茨隊將建設休閑旅游宜居示范基地,重點發展冰雪旅游產業及綠色牧業養殖;建設以冰雪旅游為主的特色村落,打響冰雪小鎮名牌。集農牧業生產、休閑度假、娛樂運動、研學體驗于一體的積極發展綠色農牧業重點發展旅游業積極實施牧產品加工大力融入互聯網+發展發展策略發展目標244.2 構建高效便捷交通系統對外交通對內交通田間道對外交通為南北向的公路,路面為瀝青路面,寬度為7米,向南至溫泉縣。三級道路網:干路-支路-巷路。干路:6-9米16、,支路:4-6米,巷道:3-4米。滿足農業生產、畜牧業現代化及高標準農田建設需要,保障農田耕作、農業物資運輸等生產。建設2+3+1縣域綜合交通網絡254.3 提供村域均衡公服設施縣鎮村隊鄉村隊場村隊建設“縣+鄉鎮場+村隊”三級公共服務體系縣級公共服務設施完善縣級文化、體育、教育、醫療、福利設施等鄉鎮級公共服務設施提升:小學、幼兒園、文體中心、衛生院、養老院等設施村級公共服務設施重點配套文化活動室、黨群服務站、幼兒園、衛生室、老人活動室設施等提供縣域一體、全民共享、均衡服務、品質便捷服務品質均衡便捷文化醫療教育體育養老264.4 建設安全韌性基礎設施排水B供電C規劃對現有的變壓器進行增容,具體增17、容量由供電公司按區域根據用電需求進行增容。電力線路均為 10KV 電力線,全部采用架空方式。電線桿應整齊排列,安全美觀,杜絕亂拉亂接現象。規劃完善村內通信光纜、4G/5G 基站等通信基礎設施布局,在村內設立通信服務網點,保證 WiFi 能覆蓋人口密集區域、民宿、景點等,提升信息服務功能。通信D環衛G規劃在集中居民點設置垃圾收集點,主要結合主要道路、空閑地等轉運方便的區域設置。在村內集中居民點、廣場、停車場、民宿、游客服務中心、綜合公園等人流集中區設置垃圾桶。規劃在集中居民點以及旅游節點設置公廁。堅持“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垃圾運輸處理方式。供水A建設“安全優質、均等高效”的高品質水供給體18、系。強化水安全保護,重點保護飲用水源。燃氣E供熱F在村莊電力系統全覆蓋的基礎上,規劃推進居民電能清潔取暖,采用分布式太陽能和煤改電、煤改氣分散式供熱。規劃期內不考慮集中供熱。規劃村域污水系統采用雨污分流排水體制,規劃結合道路豎向,污水管道沿道路埋設;雨水溝渠結合道路修建,采用明溝或管道/暗溝。規劃近期燃氣類型采用灌裝天然氣,遠期考慮管線運輸。274.4 建設安全韌性基礎設施修建微型消防站,消防通道充分利用村莊道路,村莊內應合理規劃、建設、改造消防車通道的寬度、間距和轉彎半徑,使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對液化調壓站、瓶裝換氣點、加油站按有關規范要求,必須保證防護間距,制定防護措施。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19、系,規劃結合行政中心建設人防指揮中心。地震基本烈度7度。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必須進行抗震設防,建筑抗震設防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執行。加強對現有堤壩的管理和防護,提高現有防洪堤的設防等級。集中區防洪標準按20年一遇設防。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建設,及時檢測及時通知,擴大氣象災害預警信息覆蓋面。加強沙塵天氣顆粒物防控。抗震避災防洪排澇氣象災害消防防護其他災害284.5 彰顯及時文化底蘊挖掘文化核心資源構建多樣文化保護體系加大歷史文化管控與傳承阿茨隊村域范圍內有三處文保單位,未劃定歷史文化保護紫線。區級文保為庫克他烏石圍墓,縣級文保單位2處,分別為哈拉歐石板墓墓群、別珍套山烏蘇魯別真巖畫。構建多樣的文20、化保護體系,保護與宣傳并存,其中保護主要是自然資源、歷史文物、遺跡遺址等,宣傳主要對外宣傳民族文化,吸引游客,對外傳承。阿茨隊位于阿拉套山系及天山山系,有著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濃郁的少數民族民俗氛圍,同時也是以養殖為主、種植為輔邊境牧業隊,“卡倫文化”內涵其中。05保障機制305.2 近期實施機制近期建設的核心:明確近期實施重點任務,明確新增建設用地規模。5.3 體檢評估機制5.1 明確規劃傳導落實落實上位規劃傳導連隊規劃目標與重點任務近期項目根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分期實施要求,銜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及部門專項規劃,提出分期實施的目標和重點任務。對重點項目布局和實施時順進行統籌安排,編制近期重大項目清單,明確近期實施重點任務及新增建設用地規模,為村莊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支撐保障。以保障生態安全和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強化對區域資源、生態、環境問題的診斷,分析區域國土空間現有生態環境問題及原因,辨識規劃實施的資源、生態、環境制約因素等。指導專項規劃指引詳細規劃目標與重點任務近期項目評估內容評估目的從切實加強團場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角度,以降低區域發展和經濟增長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再接再厲順勢而為乘勝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