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文登區侯家鎮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3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57159
2024-11-18
36頁
10.64MB
1、威海市文登區侯家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 示 稿侯家鎮人民政府2024年11月1前 言PREFACE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威海市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快融入山東省、威海市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科學謀劃新時代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依據威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編制威海市文登區侯家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侯家鎮位于文登南部,黃海北岸,以其獨特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膠東花餑餑文化而聞名,侯家鎮將花餑餑產業作為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突破口,著力打造“花餑餑小鎮”。本規劃是在威海市、文登區的整體統籌下,對侯家鎮域范圍內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做出的總2、體安排和綜合部署,是落實新發展理念、實施高效能空間治理,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的空間統籌,是對市級規劃的深化和細化,是一定時期內侯家鎮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和指導各類建設的行動總綱,是編制詳細規劃、核發建設項目規劃許可、進行各項建設等的基本依據,具有綜合性、協調性和約束性。01 規劃總則02 目標與策略03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04 全域空間布局05 國土空間支撐體系06 地方特色塑造07 國土整治修復08 規劃實施保障目 錄CONCENTS21.1 規劃目的1.2 規劃原則1.3 規劃范圍和期限01規劃總則301 規劃總則1.1 規劃目的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3、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 號)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山東省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方案的通知(魯政辦字2019105 號)要求,對侯家鎮鎮域范圍內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作出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合理保護與利用全鎮國土空間資源,支撐侯家鎮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根據國家、山東省、威海市法規政策和技術標準等,制定本規劃。1.2 規劃原則生 態 優 先綠 色 發 展戰 略 引 領全 域 統 籌底 線 思 維強 化 管 控因 地 制 宜彰 顯 特 色以 人 為 本公 眾 參 與401 規劃總則規劃范圍分為鎮域和城鎮開發邊界范圍兩個層次。鎮域范圍為侯家鎮全域國土空間,面積約85.86平方千米4、;城鎮開發邊界范圍為市級規劃規定的侯家鎮城鎮開發邊界圍合區域,面積約5.23平方千米。規劃范圍5本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規劃期為2021-2035年,其中近期到2025年。規劃期限1.3 規劃范圍和期限侯家鎮規劃范圍層次示意圖城鎮開發邊界范圍鎮域范圍02目標與策略2.1 城鎮性質2.2 發展目標2.3 規劃策略602 目標與策略2.1 城鎮性質文登區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臨港新興產業新高地702 目標與策略2.2 發展目標到2035年,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基本形成,強化農業的基礎地位,提質增效;做優培強花餑餑產業,打造集生產加工、展銷、儲存、配送、技能培訓為一體的花餑餑文創產業基地,將侯家鎮建成5、環境優美、生態良好、交通便捷、基礎設施完善、社會服務設施齊備、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鎮;全面融入區域發展,自然資源治理能力和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人口規模與城鎮化水平。到2035年,規劃鎮域范圍內常住人口規模約為0.8萬人,城鎮化率約為37%。8902 目標與策略2.3 規劃策略嚴守底線筑牢基底優化格局集約用地重點突破產業升級價值轉化城鄉融合嚴格落實市級規劃三條控制線、歷史文化保護線等剛性管控要求。優先保護優質耕地,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落實自然保護地、生態公益林等保護與管控要求。保護好歷史文化資源,促進各類歷史文化資源活化利用。精準高效配置增量,新增建設用地優先用于重大產業、民生6、和基礎設施、符合政策要求的鄉村振興等項目。挖掘盤活存量用地,加快已批未建和閑置土地處置,推動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做優培強花餑餑產業,強化產業特色,提升產業能級,打造集生產加工、展銷、儲存、配送、技能培訓為一體的花餑餑文創產業基地。通過強化鎮域臨港產業的集聚效應,推動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形成產業聯動、資源共享的發展新模式。創新生態、農業等自然資源生態價值轉化路徑,構建城鎮藍綠網絡和休閑游憩網絡,激發鄉村振興發展動力促進城鄉融合發展。以鄉集鎮社區和鄉村社區生活圈為單元完善社區級高品質公共服務設施供給。3.1 底線約束3.2 總體格局3.3 規劃分區03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107、03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3.1 底線約束永久基本農田4.27萬畝生態保護紅線0.43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5.23平方千米11侯家鎮國土空間控制線規劃圖圖例3.2 總體格局構建“兩帶多點、兩軸五片”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12保護格局兩帶多點兩帶:依托靖海灣構建濱海特色保護帶,依托昌陽河構建昌陽河濱水保護帶,重點對沿海岸線、沿河道岸線進行保護,強化濱水空間的生態保護與修復。多點:重點保護五壘島灣國家級濕地公園、靖海灣以及東厫水庫、集后水庫,加強對濕地公園、海域、河湖水庫的生態修復和保護。開發格局兩軸五片兩軸:依托金光路、現代路打造城鄉發展主軸,串聯侯家鎮主要城鎮功能;依托圣海路形成城鄉發展次軸8、,串聯鎮域南北。五片:北部現代農業發展區、休閑農業發展區、中部現代農業發展區、濱海農業發展區、臨港新興產業區。03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侯家鎮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3.3 規劃分區13圖: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圖以城鎮開發邊界外重點發展的村莊用地為主村莊建設區以規模化林業生產為主林業發展區03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圖例以住宅建筑和居住配套設施為主居住生活區以提供行政辦公、文化、教育等服務為主綜合服務區以提供商業、商務辦公等服務為主商業商務區以工業及其配套產業為主工業發展區以農業生產發展為主一般農業區以規模化林業生產為主林業發展區以城鎮開發邊界外重點發展村莊用地為主村莊建設區為城鎮重大戰略性功能控制的9、留白區域戰略預留區以公園綠地、廣場、防護綠地等空間為主綠地休閑區以生態環境保護為主生態保護區保障糧食安全農田保護區以生態保護為中心,控制開發生態控制區04全域空間布局4.1 農業空間格局4.2 生態空間格局4.3 鎮村空間格局4.4 產業發展布局4.5 全域空間布局4.6 城鎮開發邊界范圍用地布局1404 全域空間布局4.1 農業空間格局 依托濱海特色優勢資源,大力發展灘涂養殖和鄉村旅游產業,發揮組織力量,建設臨海田園綜合樣板片區。充分利用圣海湖等自然資源,以生態園、葡萄園為支撐,積極發展綠色種植、休閑采摘、食品加工、藍蝦養殖及民宿旅游等產業,打造特色生態休閑農業產業區。加快推進花餑餑文創產業10、基地項目二期、三期建設,充分利用鎮內龍母文化、廒文化等發展仁孝康養文創產業,培育花餑餑文創產業地標。瞄準花餑餑產業、特色休閑農業等方向,重點推進花餑餑文創產業基地、圣海湖休閑觀光產業園等建設15侯家鎮農業空間規劃圖4.2 生態空間格局 構筑“一區兩帶多點”的生態保護格局一區:依托北部分散的丘陵地貌,構建北部丘陵生態區。兩帶:依托靖海灣海岸構建一條濱海特色保護帶,依托昌陽河構建昌陽河濱水保護帶。多點:重點保護南部靖海灣、五壘島灣國家級濕地公園,以及中部東厫水庫、集后水庫。16侯家鎮生態空間規劃圖04 全域空間布局加強林地保護和造林綠化重點主要道路兩側以及鎮域北部等區域林地。4.3 鎮村空間格局構11、建“城鎮中心+社區中心+行政村”的三級體系。劃定1個鄉集鎮社區生活圈,5個村/組層級鄉村社區生活圈。劃定村莊建設邊界,嚴控村莊建設用地總量。17侯家鎮城鎮(村)體系規劃圖04 全域空間布局圖例圖例4.4 產業發展布局構建“一軸兩組團五片區”的鎮域產業發展格局產業融合發展軸,通過強化鎮域臨港產業的集聚效應,推動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形成產業聯動、資源共享的發展新模式。一軸臨港新興產業區、兩片現代農業發展區、休閑農業發展區、濱海農業發展區五片區1804 全域空間布局侯家鎮產業發展規劃圖依托鎮區產業基礎形成侯家鎮區產業組團,依托西部開發區形成臨港產業組團。兩組團194.5 全域空12、間布局加強土地復合利用,合理提高土地開發強度;完善土地綜合績效管理,提升單位土地的經濟密度和產出水平提 質 增 效存 量 挖 潛新增建設用地重點向產業類用地傾斜;將適度增量定向用于鎮域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平臺和民生發展精 準 配 置優先落實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底線管控與空間布局要求的已批未建用地圖:國土空間用地布局規劃圖04 全域空間布局圖例鎮域范圍鎮駐地規劃主要道路鐵路鎮街行政邊界一類工業用地二類工業用地三類工業用地204.6 城鎮開發邊界范圍用地布局結合人口城鎮化趨勢合理優化居住用地布局結合城鎮社區生活圈優化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引導工業用地向園區集聚保障基礎設施建設,預留交通和重大基礎設施用地合理設13、置綠地廣場圖:城鎮開發邊界范圍國土空間用地規劃圖04 全域空間布局圖例鎮域范圍鎮駐地規劃主要道路鐵路鎮街行政邊界一類工業用地二類工業用地三類工業用地05國土空間支撐體系5.1 構建綜合交通網絡5.2 提升公共服務品質5.3 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5.4 建立綜合防災減災體系2105 國土空間支撐體系5.1 構建綜合交通網絡構建“三橫三縱”的鎮域骨架,發揮區域客貨運輸的通道作用,形成內外便捷的交通網絡22侯家鎮綜合交通規劃圖三橫“三橫”為榮烏高速、金光路、環海路三縱“三縱”為龍海路、圣海路及文長線X018其他道路打造精細化鄉村特色的“美麗農村路”05 國土空間支撐體系5.2 提升公共服務品質23劃14、定1個鄉集鎮社區生活圈,5個村/組層級鄉村社區生活圈。侯家鎮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鎮域范圍按照“鄉集鎮-村/組”兩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配置,明確城鎮、鄉村社區生活圈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標準,有效引導城鄉公共服務設施合理布局。圖:鎮域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模式圖村/組級社區生活圈鄉集鎮社區生活圈鎮域05 國土空間支撐體系5.3 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24供水設施規劃持續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實施農村規模化供水工程。排水設施規劃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體制,堅持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污水處理模式。供燃氣設施規劃協同推進市域環狀天然氣網絡建設,加強保護供燃氣設施,加快中、低壓燃氣管道向鄉村地區延伸。供電設施規劃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15、,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保障電力輸送空間,推進重要電網設施建設。供熱設施規劃落實市級規劃確定的市域一體化清潔供熱網絡。通信、郵政、廣播電視設施規劃推進“統一聯動、安全可靠、快速高效、平急兩用”的應急廣播體系建設;推動“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構建城鄉互動、暢通高效的郵政快遞服務網絡。環衛設施規劃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全流程體系,實現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兩網融合”發展,促進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05 國土空間支撐體系5.4 建立綜合防災減災體系25設置重大災害設防標準防洪劃分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抗震全域抗震設防要求為地震動峰16、加速度分區值0.10g(7度)。消防到2035年,消防救援站的布局以消防救援隊接到出動指令后5分鐘內可到達轄區邊緣為原則確定,實現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全覆蓋。人防到2035年,人均人防面積不低于2平方米。地質災害防治建立地質災害監測預報、群測群防和氣象預警預報體系。依托鎮政府建設應急指揮中心,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應急救災物資儲備庫;推進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完善應急救災生命通道系統。嚴格天然氣站點、相關輸氣管道及配套設施的安全防護管理,對相關危險源實行風險評估,并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預留管控空間。完善綜合防災減災體系提升重大危險源安全保障能力06地方特色塑造6.1 歷史文化保護6.2 城鄉風貌引導2606 17、地方特色塑造6.1 歷史文化保護建立鎮域歷史文化遺產名錄,根據文物保護單位的類別、規模、內容以及周邊環境劃定歷史文化保護線,明確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和風貌協調區。27侯家鎮歷史文化資源分布圖06 地方特色塑造6.2 城鄉風貌引導構建“一帶三區多點”的總體城鄉風貌格局 一帶:沿靖海灣一帶構成的濱水特色發展帶;三區:形成三大特色風貌區,分別為南部濱海城鄉風貌區、中部鄉美田園風貌、北部生態丘陵風貌區;多點:集后水庫、東厫水庫、五壘島灣國家級濕地公園、靖海灣為重要生態景觀節點,構建特色生態風貌節點。麓屏翠峙鄉園野耘灣抱碧波2807國土整治修復7.1 生態修復7.2 國土綜合整治2907 國土整治修復18、7.1 生態修復海域海岸帶保護修復重點實施2025年威海市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以入海河流流域系統為界,開展岸線整治修復、濱海濕地整治修復、后濱整治等內容,提高海洋生態系統保護修復能力。礦山生態修復按照“宜糧則糧、宜林則林、宜景則景”的原則,重點開展威海市文登區侯家鎮大百戶華中采礦場環境整治項目、威海市文登區侯家鎮江山泊王克欣采石場環境整治項目。采用地形重塑、土壤改良、植被修復等方式,恢復礦區生態環境,重點防治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礦山地質災害。30侯家鎮生態修復規劃圖07 國土整治修復7.2 國土綜合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通過完善田間灌排設施、交通路網,改良土壤肥力,治理土壤酸化,將鎮域內永久19、基本農田全域建設為高標準農田宜耕后備資源適度開發全面查清耕地后備資源的面積和分布等情況,為土地綜合整治、耕地占補平衡提供支持。農用地綜合整治通過低效園林地及宜耕后備資源的復墾整治,有效增加耕地的數量,提高耕地質量和改善農田生態環境。31侯家鎮國土綜合整治規劃圖08規劃實施保障8.1 完善傳導體系8.2 強化實施保障3208 規劃實施保障8.1 完善傳導體系劃定5處村莊規劃編制單元,2處詳細規劃編制單元,1個特殊單元和4個海洋單元。1規劃單元傳導明確村莊宅基地規模、住房選址、住房高度控制、住房間距控制以及農宅風貌等相關管控引導要求,指引村莊建設。2村莊建設通則明確市政公用設施配套標準和公共服務設20、施配套標準。3設施配套標準提出鄉村產業準入清單和鄉村產業負面清單;明確產業項目選址和產業用地開發強度管控要求。4產業項目準入標準33侯家鎮規劃編制單元劃分示意圖控規編制單元 村莊編制單元 特殊單元 海洋單元鎮域范圍控規編制單元控規編制單元海洋單元村莊編制單元村莊編制單元村莊編制單元村莊編制單元村莊編制單元特殊單元海洋單元海洋單元海洋單元08 規劃實施保障8.2 強化實施保障健全監測評估預警和考核監管制度 納入市級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對規劃實施情況全面監測、定期評估、及時預警。將國土空間規劃執行情況納入自然資源執法督察內容,加強日常巡查和臺賬檢查,做好批21、后監管。健全工作組織機制,明確鎮黨委和政府是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責任主體,制定好規劃實施方案,做好上下協調聯通工作,培養規劃管理干部隊伍,建立健全規劃建設管理工作考核評價監督問責機制。拓寬公眾參與渠道,完善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制度,規劃方案及時向社會公布,廣泛調研社會各界意見和需求,接受社會公眾監督,加強政策解讀和信息公布與宣傳,提高社會公眾認識。加強組織保障和社會參與完善規劃實施政策機制 統籌落實耕地、林地等自然資源占補平衡制度。完善新增建設用地、存量建設用地高效利用政策。加快存量建設用地盤活利用,創新低效用地再開發模式。創新點狀用地供給等鄉村土地利用方式,用足用好設施農業用地管理政策。34誠邀社會各界為侯家鎮的未來發展提供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