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縣前童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稿)(1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57442
2024-11-20
16頁
11.95MB
1、(草案公示稿)寧海縣前童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規劃定位本規劃是對前童鎮國土空間做出的總體安排,是對國土空間的保護、開發、利用、修復作出的總體部署與統籌安排,是對省級、市級、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的深化落實,是編制詳細規劃以及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據。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高水平保2、護、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堅持高質量發展主線,以統籌安全與發展為基礎,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合理配置資源要素、改善生態環境,落實空間用途管制,實現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高水平推進鄉鎮現代化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前言|PREFACE本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規劃村莊等級體系圖村莊級別中心村一般村村莊數量314村莊名稱嶺南村、小汀村、竹林村 板嶺陳村、大鄭村、官地嚴家村、聯合村、梁皇村、鹿分村、鹿山村、妙宏村、橋頭楊村、上溪村、雙橋村、塔山村、柵下村、柘湖楊村一般村中心村圖 例1.1規劃范圍與期限 2025年規劃近期年 2035年規劃目標年 3、2050年遠景展望年規劃范圍為前童鎮行政轄區內全部國土空間,包括全鎮下轄的1個社區(前童社區)、3個中心村、14個一般村,總面積66.84平方千米。前童鎮村莊分級指引前童鎮村莊分類指引村莊類型集聚建設類整治提升類特色保護類村莊數量359村莊名稱嶺南村、小汀村、竹林村官地嚴家村、橋頭楊村、柵下村、柘湖楊村、妙宏村板嶺陳村、大鄭村、聯合村梁皇村、鹿分村、鹿山村上溪村、雙橋村、塔山村底圖底數前童鎮是五匠之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浙江省旅游風情小鎮。2019年,全鎮戶籍人口2.58萬人,常住人口2.00萬人,與六普2.00萬人基本持平。建成區面積0.69平方公里,城鎮空間基本成型。各類公服設施相對完善,4、商貿、醫療、教育等商業和公共服務方便服務水平不斷提升。1.2 鄉鎮概況社會經濟國土空間用地現狀圖根據三調2020年變更數據加部備案農轉用數據,前童鎮總用地面積66.81平方千米。其中,農用地占比87.43%,建設用地占比9.04%,未利用地占比3.53%。根據寧海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前童鎮為城鎮化潛力地區,是新型城鎮化重點推進地區,強調特色化發展,形成新經濟增長點;在此基礎上,疊加歷史文化資源富集地區,引導特色發展。縣域主體功能分區2.1 主體功能定位城鎮化潛力地區戰略定位基于前童的現實條件和發展動力,確定“一鎮兩地”的總體定位。強化前童城鎮能級,提升對周邊區域的帶動力5、和影響力,將前童建設為以古鎮文化和生態休閑為特色的浙東山水文旅城鎮,因地制宜地確定“詩禮畫廊、古韻前童”的形象目標。人口規模用地規模2.2 目標定位至2035年常住人口:2.5萬人城鎮開發邊界面積244.09公頃3.1三條控制線劃定三條控制線圖 永久基本農田面積:874.00公頃 生態保護紅線面積:715.68公頃 城鎮開發邊界面積:244.09公頃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線生態保護紅線圖 例兩核:城鎮發展核、寧西產業發展核;三帶:白溪田園風情景觀帶、古鎮-梁皇山旅游發展帶、沿S214省道產業發展帶;三片:古鎮田園發展片、梁皇山山水旅游發展片、石鏡山高山農旅發展片。”兩核三帶三片“引領6、前童鎮空間發展3.2 全域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前童鎮域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城鎮發展核寧西產業發展核白溪田園風情景觀帶古鎮-梁皇山旅游發展帶西部綠色產業發展帶古鎮田園發展片石鏡山高山農旅發展片梁皇山山水旅游發展片用途分區用途分區規劃圖基于縣域規劃分區,結合前童鎮實際情況,形成全域規劃用途分區。用途管制規則參照浙江省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規則(試行)執行,并根據省市管制規則更新同步調整。3.3 用途管制分區4.1 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在規劃期間,大力實施耕地功能恢復、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建設用地整理等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程,積極推進“多田套合”農用地布局優化工作。對鎮域內的白溪、森林等進行生態修復,筑牢生態安全7、屏障,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實現生態功能最大化。以城鎮和產業空間品質提升為目標,以低效改造提升和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深入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與城市有機更新,提高建設用地效率。農用地整治和村莊整治生態修復低效工業用地、城鎮低效用地整治與更新前童鎮岔路鎮大鄭湖頭下畈柴家小汀柵下嚴家官地嚴家上溪上葛頭大鄭祥里梁皇 鎮域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圖高速公路:新建寧海高速連接線,形成以甬臺溫高速、寧海高速連接線組成的“一縱一橫”高速路網,完善區域高速公路網。國省道:推進S214省道前童鎮區段的北移,降低過境交通對城鎮內部交通的干擾。城鎮道路:形成外部成環、內部橫縱交織的完善主次支城鎮道路體系。整體形成“2+1+N”8、多元立體的區域交通體系2條高速公路1條重要省道1環5橫2縱城鎮路網5.1 綜合交通規劃教育設施 規劃建設前童鎮中小學,包括前童鎮中心小學,保留前童鎮中學,服務前童鎮區2.5萬(規劃)人口。規劃醫療衛生用地1.03公頃,包括前童鎮衛生院,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加強醫療服務對周邊村莊的輻射。規劃建設前童文化中心,結合前童古鎮打造集旅游住宿、文化展示、消費購物于一體的特色文旅片區。規劃新增一處前童體育中心,結合文化設施形成城鎮居民生活休閑、健身娛樂公共場所。規劃建設社會福利設施用地,保留現狀前童鎮敬老院,服務前童鎮區2.5萬(規劃)人口。結合各鎮村生活圈,綜合配置老年活動室、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等設9、施。醫療設施文體設施社會福利設施構建“15分鐘,5分鐘”兩級生活圈體系構建城鄉一體化公共服務設施構建城鄉一體化公共服務設施,形成“15分鐘5分鐘”生活圈體系。于鎮區構建1個15分鐘城鎮生活圈;以城鎮社區和行政村為基本單元,分別構建5個城鎮5分鐘生活圈和12個鄉村5分鐘生活圈;形成多層次、全覆蓋、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務網絡。5.2 公共服務體系 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城鄉供水全覆蓋 在水源水量保證的前提下,至2035年,前童鎮供水普及率達到100 確保從水源、水廠、供水管網三個方面,實現持續不間斷供水 推進單村水站改造提升供水網絡 實現污水處理城鄉一體化,污水處理全覆蓋 合理布局規劃區內給排水設施,10、更好的發揮給排水設施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達到國家的節能減排要求 規劃根據寧海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布局高壓變電站和輸電廊道,規劃新增110前童變保障區域用電 依托前童LNG氣源站,全面推進燃氣工程建設,提高天然氣管網覆蓋率能源體系 加快建立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相匹配的分類處理系統,全面提高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水平環衛體系排水網絡防洪(潮)標準:按20年一遇設計排澇標準:20年一遇,24小時雨量當天排出不受淹。建設安全、可靠、高效的疏散救援通道系統加強火災預防、火災撲救和搶險救援建設,重點保障岔路鎮區與各小微園區1.防洪排澇工程規11、劃2.消防工程規劃3.人防工程規劃5.地震防治規劃6.防疫規劃確保城市能在面對疫情的時候,承受住沖擊,快速響應并控制疫情的發展堅持長期準備,重點建設,平戰結合的方針構建安全韌性防災減災體系5.3 市政與綜合防災規劃7.危險源控制堅決貫徹“平安第一,預防為主”的平安生產方針,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4.防臺防潮規劃加強預警和監測,及時發布臺風預警信息;組織力量,建立應急搶險隊伍加強歷史文化保護,維護和延續歷史文化風貌特色,繼承和弘揚鄉鎮傳統文化,正確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系,統籌安排各項保護與建設工作。1處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前童古鎮1處省級傳統村落梁皇村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宏濟橋、前童大祠堂10處縣級12、歷史建筑前童大祠堂、明經堂、群峰簪笏、前童小學原址、前童大民居、澤思居、好義堂、童先林民居、石鏡精舍、梁皇古驛站5.4 歷史文化保護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圖n 加強公眾參與加強國土空間規劃知識宣傳普及,完善國土空間規劃信息、公開、宣傳和發布等制度。加強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全過程公眾參與,健全駐鎮規劃師制度,鼓勵村民、企業等多方利益主體主動參與規劃制定和決策,搭建多方參與規劃實施的平臺和保障制度,引導社會組織成為代表公眾參與規劃實施的主體,加強社會各界對規劃實施的過程監督。n 規劃數據庫建設依據鄉鎮級規劃數據庫建設標準和數據匯交要求,形成鄉鎮級規劃數據庫,納入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和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13、實施監督信息系統,作為詳細規劃編制和審批的基礎和依據,維護國土空間規劃的傳導性、約束性、權威性。n 規劃實施保障1)加強計劃管理。深入推進“增存掛鉤”機制,完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分配與存量建設用地盤活掛鉤機制,倒逼存量建設用地盤活,實現以“增量”撬動“存量”。發揮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的管控引導作用,優化重大產業項目用地保障機制,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2)落實邊界管控。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底線約束和剛性管控,開展各類空間控制線劃區定界工作,將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等重要控制線以及開敞空間、歷史文化遺產、水體、交通廊道和樞紐節點等各類重要空間管控邊界落實到地塊14、責任人。3)健全用途管制。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對所有國土空間分區分類實施用途管制。城鎮開發邊界內采取多種手段實行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管理,邊界劃定后進行定界,做到實體邊界和數據庫矢量邊界一致,城市政府承擔邊界管控責任。城鎮集中建設區應編制詳細規劃,實行“詳細規劃+用途許可”的管制方式。4)強化空間治理。加快土地綜合整治,整體開展農用地、建設用地整理和鄉村生態保護修復。摸清存量閑置用地,盤活村鎮建設用地指標,推動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促進農業規模經營、人口集中居住、產業聚集發展。加快建成區有機更新,強化歷史文化保護,塑造城市風貌,改造老舊小區(街區、廠區)、城中村,增強鎮區防災減災能力,實施工業園區整合提升和傳統商圈業態升級,優化提升城市品質和居民生活質量。6.1 規劃實施監督(本規劃成果以最終批復文件為準)歡迎您對前童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草案提出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