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興縣太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14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57559
2024-11-21
14頁
33.80MB
1、【公眾征求意見稿】【公眾征求意見稿】20242024年年1010月月前言前言2 太平鎮,位于始興縣中北部,東與頓崗鎮相連,南與城南鎮、沈所鎮隔江相望,西與仁化縣毗鄰,北接太平鎮。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工作要求,太平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了始興縣太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規劃全面落實省、市、縣關于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決策部署,是鎮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和指導各類建設的指南,為編制詳細規劃和開展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提供基本依據。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31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范圍2、與期限2目標定位目標定位3國土空間格局國土空間格局5城鄉統籌發展城鄉統籌發展6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基礎設施支撐體系7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8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3 3.1.1國土空間底線國土空間底線3 3.2.2開發保護格局開發保護格局4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5 5.1.1鎮村體系規劃鎮村體系規劃5 5.2.2村莊分類指引村莊分類指引6 6.1.1公共服務設施與社區生活圈公共服務設施與社區生活圈6 6.2.2市政基礎設施體系市政基礎設施體系目錄目錄41 1 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范圍與期限pp規劃范圍規劃范圍本規劃國土空間范圍包括鎮域和中心鎮區兩個層3、次。鎮域范圍為太平鎮行政轄區內全部陸域國土空間,總面積279平方公里,共3個社區、18個行政村。包括城北社區、城郊社區、東升社區、烏石村、水南村、江口村、總甫村、河北村、紗帽崗村、獅石下村、白石坪村、瑤村村、東湖坪村、斜潭村、湞江村、羅圍村、新屋場村、上臺村、奇心村、觀茶村、武崗村。中心鎮區范圍包括城北社區、城郊社區、東升社區、江口村、羅圍村、東湖坪村、獅石下村、白石坪村、瑤村村、紗帽崗村、河北村南韶高速南側,總面積共49.83平方公里。pp規劃期限規劃期限本規劃基期為2020年,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規劃范圍圖52 2 目標定位目標定位20254、年,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水平穩步提高,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逐漸牢固,基礎設施有效提升,民生福祉不斷提升,城鎮綜合承載力和人口集聚能力持續增強,城鄉融合發展取得較好工作成效。2035年,生態屏障更加牢固,國土空間開發利用效率和水平顯著提升,形成“一心兩軸四片區”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國土空間開發利用效率和水平顯著提升,構建綠色宜居的優質生活圈。2050年,全面建成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繁榮、美麗的高品質城鎮,實現社會保障、公共服務、人居環境、綠色產業等的全面提升。始興縣主中心始興服務業綜合發展核心鎮63 3 國土空間格局國土空間格局pp國土空間底線國土空間底線1 落實耕地和永5、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到2035年,全鎮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2.63平方公里(1.89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不低于11.42平方公里(1.71萬畝)。2 落實生態保護紅線20.37平方公里。到2035年,全鎮陸域生態保護紅線不低于20.37平方公里。3 落實城鎮開發邊界12.69平方公里。在嚴格避讓生態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前提下,到2035年,全鎮城鎮開發邊界控制在12.69平方公里以內。鎮域國土空間控制線規劃圖73 3 國土空間格局國土空間格局pp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一心”:鎮區綜合服務中心。“兩軸”:沿國道G323、永安大道的城鎮發展主軸和沿國道G220的城鎮發展次軸。6、“四區”:綜合服務核心區、鄉村旅游度假區、特色產業發展區以及休閑農業體驗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構建“一心兩軸四區”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84 4 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加強南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合理配置林地資源,嚴格保護天然林、國家級公益林;推動開展湞江及沿岸區域水體修復,提升河流防洪蓄洪能力,保障水生態安全;開展水土保持和土地綜合整治。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01對鎮域主要河流、水庫、濕地、飲用水源保護區等重要水資源實施河湖劃界,確定保護范圍,實施嚴格保護。嚴格濕地用途管制,增強濕地生態功能,維護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水資源與濕地02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7、設,鞏固林業生態建設成果,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助力構建綠美始興生態建設新格局。保護與利用森林資源03嚴守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保障糧食安全、保障糧食主要農產品基本種植面積,嚴格落實耕地保護任務,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非糧化”,嚴控各類非農業建設占用耕地,嚴控耕地地類用途改變。保護與利用耕地資源04實施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總量控制落實采礦權、采石場數量控制指標,提高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效率,科學劃定礦產資源控制線。保護與利用礦產資源05構建綠色低碳的自然資源管理體系,強化綠色低碳導向的國土空間布局模式,建立集約高效利用的精細化用地機制,加強國土空間用途管制,促進低碳產業的合理布局與高耗能8、高排放產業的退出。保護與利用支持碳達峰中和0695 5 城鄉統籌發展城鄉統籌發展pp鎮村體系規劃鎮村體系規劃城鎮(村)體系規劃圖構建“中心鎮區重點村一般村”的三級的村鎮體系。中心鎮區重點村一般村城北社區、城郊社區、東升社區、江口村、羅圍村、東湖坪村、獅石下村、白石坪村、瑤村村、紗帽崗村、河北村南韶高速南側水南村新屋場村、湞江村、斜潭村、烏石村、奇心洞村、武崗村、觀茶村、總甫村、上臺村、河北村南韶高速北側105 5 城鄉統籌發展城鄉統籌發展pp村莊分類指引村莊分類指引全鎮村莊劃分為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一般發展類共四種不同類型村莊,引導鄉村差異化發展。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9、類為烏石村、水南村、江口村、總甫村、河北村、紗帽崗村。重點引導人口、產業、資源等要素集聚發展,強化主導產業支撐,輻射帶動周邊村莊發展。為獅石下村、白石坪村、瑤村村。加快改善村莊人居環境,持續推進存量農房微改造,引導新建農房風貌塑造;就近共享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積極發展鄉村休閑產業。為東湖坪村。重點保護歷史文化特色明顯的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加強對文物古跡、歷史建筑、傳統民居等保護與修繕。尊重原住居民生活形態和生活習慣,持續改善人居環境,發展壯大生態產業。一般發展類為斜潭村、湞江村、羅圍村、新屋場村、上臺村、奇心村、觀茶村、武崗村。重點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10、建設,逐步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支持傳統產業發展,盤活利用村莊資產資源發展壯大鄉村產業。116 6 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基礎設施支撐體系pp公共服務設施與社區生活圈公共服務設施與社區生活圈鎮域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鎮級公共服務中心:位于鎮區,統籌布局滿足鄉鎮居民日常生活、生產需求的各類服務設施,形成社區生活圈的服務中心。重點村公共服務中心:依托重點村,按照1530分鐘慢行可達的空間尺度配置公共服務設施。一般村公共服務中心:根據服務人口規模和服務半徑,優先配置保障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構建“鎮級重點村一般村”三級公共服務中心體系。126 6 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基礎設施支撐體系pp市政基礎設施體系市11、政基礎設施體系鎮域重大基礎設施規劃圖給水工程規劃花山水庫和白石坪水庫為主要水源,規劃花山水廠近期供水規模為4.0萬m/天,遠期規模為7.7萬m/天。保留白石坪水廠,供水規模為1.5萬m/天。排水工程規劃擴建太平鎮污水處理廠,總處理規模為2萬m/日;保留現狀始興縣污水廠處理規模2萬m/天,新建東湖坪工業園污水處理廠,處理規模2000m/天。遠期逐步改造成截流式合流制或分流制。燃氣工程規劃至2035年,采用G220線北側近期已建天然氣門站。遠期在始興縣五里山牛角坑設置天然氣綜合站1座,供氣規模為7.29萬m/天,與近期已建天然氣門站聯合供氣,增加城鎮管網供氣安全性。環衛工程規劃至2035年,生活垃12、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改造提升城區垃圾中轉站、規劃在聯豐工業園、城東新區及江口附近新建垃圾中轉站,統一轉運至曲江大塘垃圾焚燒廠處理。供電工程規劃至2035年,保留已建220千伏墨江變電站、110千伏赤土嶺變電站、110千伏和平變電站,新增500千伏始興變電站。通信工程全面部署5G、千兆光纖網絡、IPv6、移動物聯網、衛星通信網絡等新一代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成5G+千兆光網的“雙千兆”城鎮。137 7 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推動各類農用地整治、建設用地整理等活動,優化土地利用結構與布局、提升人居環境,營造獨居特色的美麗鄉鎮。穩步推進農用地整治開展建設用地整理生態系統修13、復治理通過墾造水田、補充耕地、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政策工具,實施“土地整治+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助力實現鄉村特色農業產業化、規模化。通過建設用地整理,對低效建設用地進行連片集中改造,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運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實施農村建設用地拆舊復墾項目,優化村莊用地布局。通過生態系統修復治理,統籌礦山、河湖濕地等生態保護修復,推進太平鎮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實施計劃、墨江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等,全面提升人居環境,增加城鄉生態空間,創造幸福人居生活。產業導入與提升通過產業布局和導入,全面推進“土地整治+”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建設黃花園、東湖坪和江口產業片區等14、重點產業平臺、推進江河谷產業帶建設,打造先進輕工產業集聚地和主要商貿物流中心。148 8 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加強黨的領導規劃實施傳導規劃實施監測評估預警強化黨對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全面領導,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全過程各領域各環節,落實地方黨委和政府國土空間規劃管理主體責任,堅持 多規合一,強化規劃嚴肅性,規劃一經批準,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鎮政府駐地詳細規劃落實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分解指標,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城鎮開發邊界等規劃約束性指標要求,不得突破并同步落實綠線、藍線、黃線、紫線、歷史文化保護線等管控要求,細化用地布局、15、住房保障、公共服務、綠地系統、綜合交通、市政防災等內容。定期監測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在主要目標、空間布局、重大工程等方面對上層次規劃的落實與執行情況,根據監測情況適時組織規劃修改。建立戰略留白用地管理機制,合理確定規劃留白的規模,為重大項目、重大事件預留空間,積極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合理預留長遠發展空間。近期行動和重大項目保障加強對國土空間規劃目標任務的分解落實和實施推動,落實上級國土空間規劃要求,統籌安排好各類重大平臺、重點項目、重大工程建設計劃,制定交通、水利、能源、電力、通訊、環保、旅游、民生、產業、生態及其他重大項目清單,明確項目類型、項目名稱、建設性質、建設年限、用地規模、所在地區等內容。明確近期建設重點,形成合理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時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