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三七市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2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57594
2024-11-21
24頁
10.47MB
1、余姚市三七市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草案公示(2021-2035年)三七市鎮位于余姚市東部,東毗寧波,南隔慈江與河姆渡鎮對望,西接丈亭鎮,北靠北山崗與慈溪市接壤。三七市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快速、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猶如一顆璀璨明珠鑲嵌在東海之濱,蓬勃發展。為完善余姚市國土空間規劃體系,落實浙江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寧波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余姚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等上位規劃要求,優化鎮域國土空間保護利用格局,提高國土空間治理水平,特組織編制三七市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本規劃是三七市鎮國土空間管控的法定性文件。2、在本行政區域范圍內涉及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整治和修復的各類活動,均應符合本規劃。前言FORWORD規劃總則一、指導思想與規劃原則1.1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落實上級系列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奮力譜寫現代化共富美好三七市的華彩篇章。指導思想規劃原則側重實施,突出近期多方參與、科學決策細化落實,管控落地深化布局,以人為本多規合一、全域管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規劃依據1.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4.3、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法律法規6.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7.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8.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9.浙江省土地管理條例10.浙江省城鄉規劃條例 等1.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號)2.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的指導意見(廳字201948號)3.自然資源部關于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201987號)4.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并監督實施的意見(浙委發201929號)5.浙江省自然資源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國土空間規劃編制4、工作的通知(浙自然資廳函 2022)1544號)等相關文件1.浙江省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規則(試行)2.浙江省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分類指南(修訂試行)3.浙江省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技術要點(征求意見稿)2024.09 等技術規范以及其他相關規程1.浙江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2.寧波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余姚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等上位規劃規劃期限與范圍1.3規劃期限規劃范圍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遠期目標年為2035年,遠景展望到2050年。本次規劃范圍包括三七市鎮全域,涉及1個社區5、和12個村莊,區域總面積約68.52平方公里。規劃范圍圖官路沿村沿江村郭姆村杜徐村裘岙村孔岙村石筍村蔣岙村余鮑陳村洪山村袁馬村蘭山村石門村干溪村南雷村翁岙村沿溪村江南村蘭溪村五馬村沿江村沿江村行政村邊界圖圖 例例石步村唐李張村相岙村二六市村云山村魏家橋村勝利村幸福村三七市村祝家渡村姚東村大霖山村相岙水庫行政村邊界圖圖 例例規劃范圍圖發展基礎2.1工業重鎮三七市鎮工業歷經數十年的建設發展,逐步形成由汽配、機電、塑模等多門類的加工制造工業體系。近年來,機器人智谷小鎮產業高地重點發展機器人、新材料、集成電路等新興制造業產業門類。三七市鎮2022年實現工業總產值74.4億元,其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制造業6、產值8.55億元,同比增長迅速。農業名鎮三七市鎮農業歷史悠久,物產豐富,農業發展形成以楊梅、香椿、茭白為主導、優質稻米、綠色蔬菜等百花齊放的產業形勢。三七市鎮是人類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區,特色農副產品為水磨手工年糕,享有“中國年糕之鄉”美譽。發展概況二、空間本底2.2三七市鎮全境總體呈北高南低,北部屬低山緩坡,南部為平原水網,整體屬姚江平原地貌。全鎮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陽光充足。三七市鎮“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資源豐富,生態本底優越,生態環境優良,山青水秀,境內美景勝地遍布,農林特產豐富。國土空間用地現狀圖圖圖 例例圖圖 例例目標定位3.1發展定位三、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專精特新產7、業組團先行典范、都市區近郊文旅休閑生態鎮主體功能3.2落實余姚市國土空間主體功能細分,明確三七市鎮主體功能區定位。三七市鎮屬于城鎮化潛力地區,附加功能為文化景觀地區。余姚市鄉級行政單位主體功能分區圖圖圖 例例三七市鎮發展規模3.3遠期至2035年常住人口規模約4.70萬人;城鎮化率約80%;耕地保有量不低16.78平方公里;新增城鄉建設用地規模約0.92平方公里。發展戰略3.4科創協同戰略翠屏尋源戰略產業提質戰略加強創新轉化,建設寧波都市工業圈科技轉化重要節點協同產業分工,共建新材料、集成電路等戰略產業鏈融入翠屏山都市中央公園一體化建設尋源田螺山、井頭山,傳承展示海洋文化強化機器人小鎮產業高地8、培育強化高新技術產業鏈建設加快農業“接二連三”融合發展,提升全域農業綜合服務能力落實三條基本控制線4.1空間格局四、生態保護紅線三七市鎮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全鎮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16.13平方公里。永久基本農田一經劃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變用途,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全鎮落實城鎮開發邊界面積5.72方公里。城鎮開發邊界內各類建設活動實行用途管制,落實“詳細規劃+規劃許可”的管制方式,加強與城市藍線、綠線、黃線、紫線等控制線的協同管控。城鎮開發邊界三七市鎮三條控制線圖落實重點城市控制線4.2嚴格保護世界遺產大運河上虞-余姚段(虞余運河)9、,6處文物保護單位,7處文保點以及歷史建筑等遺產要素的保護范圍。落實歷史文化保護線落實城市橙線和黃線落實城市綠線與藍線落實工業用地控制線城市藍線主要包括二六市橫河、魏家浦等水系;城市綠線主要包括濱水綠地、防護綠地。黃線包括電力、通信、消防等各類基礎設施用地。橙線包括教育、醫療、文體等公益性公共設施用地。著重考慮在機器人小鎮以及鎮區工業片區內劃定。新建產業項目優先在工業用地控制線范圍內建設,著力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制造業等集中布局。引導村莊分級分類發展4.3劃示村莊建設邊界,保障合理的新社區建設空間,推動村民集聚和特色村落的保護,使村莊布局更合理、集約,助推鄉村振興發展。劃示村莊建設邊界加強10、村莊分級引導細化不同類型村莊的發展指引與建設管控要求,分類引導村莊單元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加強村莊分類管控二六市村、祝家渡村加強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社區服務功能,配置服務于自身和周邊村莊的農業、教育、醫療、旅游等服務設施。中心村一般村勝利村、魏家橋村、大霖山村、姚東村、石步村、唐李張村、相岙村、三七市村、幸福村、云山村根據村莊資源稟賦、現狀特征等,采取舊村改造、全域整治、特色文化保護、社區服務功能提升等不同發展建設模式。祝家渡村、勝利村、大霖山村、姚東村、幸福村集聚建設類整治提升類城郊融合類唐李張村、相岙村二六市村、魏家橋村、三七市村、云山村特色保護類石步村國土空間總體格局4.4一帶兩軸,兩11、片兩組團構建“”的國土空間結構一帶兩片兩片為北部翠屏生態片河,南部運河田園片兩組團鎮區綜合服務組團,提供文化、商業等綜合服務機器人小鎮組團,引領產業轉型發展,打造小鎮客廳和門戶地標沿三七市鎮S307省道,形成城鎮發展帶兩軸兩軸為南北向內部聯動次軸,分別為三河線-柴岙路次軸和二魏線次軸翠屏生態片田園組團田園組團機器人小鎮組團鎮區公共服務組團307省道城鎮發展帶運河田園片三七市鎮國土空間規劃結構圖落實國土空間用途分區4.5在上位規劃的基礎上細化用途分區至二級用途分區,劃定二級分區,明確各規劃用途分區的范圍邊界。主要包括生態保護區外的省市級重要生態廊道、集中連片重點公益林、重要水域等。生態控制區農田12、保護區包括永久基本農田集中區、永久基本農田一般區,是實施特殊保護的區域。城鎮發展區為滿足城鎮發展需求、完善城鎮功能、優化城鎮空間布局和結構而劃定的區域。鄉村發展區支撐農林牧漁等農業發展、農民安居生活和生產配套的區域。其他保護利用區包括區域基礎設施集中區和特殊用地集中區。國土空間用途分區規劃圖深化各類用地功能布局4.6根據上位規劃確定的國土空間格局、各類強制性內容基礎上,落實三七市鎮發展戰略,統籌優化農業、生態、城鎮空間,對三七市鎮的用途與地類進行深化布局,促進區域協同發展、保障農業發展空間、確定生態保護空間、融合城鄉發展空間。用地布局規劃以資源環境底線約束為基礎,統籌考慮各類用地需求,優先保護13、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滿足生態保護需求、合理布局城鄉建設用地,保障基礎設施建設為指引,優化規劃期內鎮域用地布局、細化用地地類。航道:落實上位要求,依托杭甬運河發展水運交通,規劃杭甬運河達到三級航道的標準。軌道交通:保留現狀蕭甬鐵路和杭甬客運專線。蕭甬鐵路規劃新建站點,位于三七市鎮機器人小鎮。國省道和區域性干道路重點形成“兩橫兩縱”的路網格局兩橫:307省道,瓦窯路兩縱:二魏線、三河線完善綜合交通系統5.1幸福路石步村唐李張村相岙村二六市村云山村魏家橋村勝利村幸福村三七市村祝家渡村姚東村大霖山村綜合交通規劃圖圖圖 例例提供均衡公共服務5.2完善公共服務中心體系構建覆蓋全域的城鄉生活圈傳導落實余姚市14、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確定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構建“鎮街級-社區級”兩個層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滿足各類人群不同情境下的服務需求,保障三七市鎮公共服務設施全覆蓋。將城鎮和鄉村作為有機整體統籌謀劃,合理配置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重點提出教育、醫療、養老、文化、體育、社會福利等設施的配置標準、布局要求,打造5-15分鐘生活圈體系,加強社區、村莊治理的效能。至2035年規劃2處市級文體設施,1處鎮街級文體設施、1處鎮街級醫療衛生設施、4處鎮街級教育設施,1處鎮街級養老服務設施構建“鎮街級-社區級”兩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三七市鎮城鄉生活圈和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圖圖 例例5.3 提升基礎設施網絡構建“市+鎮+村”15、三級市政服務設施體系落實上位規劃,對接給排水、電力電信等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及十四五重大項目,至2035年,全面建成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市政基礎設施體系。供水工程排水工程電力工程通訊工程環衛工程能源工程三七市鎮基礎設施設施規劃圖保護歷史文化資源5.41處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上虞-余姚段(虞余運河)世界文化遺產2處國家級、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7處市級文保點文保點1處歷史建筑歷史建筑挖掘三七市鎮歷史文化資源及其價值、特色與內涵,保護好自然山水與歷史文化遺產有機結合的整體環境,實現歷史文化傳承與現代化建設相得益彰。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上虞-余姚段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田16、螺山遺址陳氏故居雞山學堂祝江大橋開展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5.5統籌山水林田湖保護與治理,推動三七市鎮生態、農業、城鎮空間的綜合修復,促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農業空間整治以土地綜合整治工程、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村莊整治等為抓手,推進土地綜合整治,積極推進“多田套合”,優化農業空間結構,提升農村節約集約用地水平、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生態修復劃分城市更新單元,統籌推進老舊小區、舊工業區、城中村等低效用地進行綜合整治和有機更新,推進海綿城市、低碳無廢城市建設,建設未來社區和美麗城鎮,完善城市生態景觀,不斷提升城鎮品質與活力。城鎮空間整治加強水林田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促進藍綠生17、態網絡保護與治理,推進流域生態修復治理、森林生態網絡體系建設、濕地綜合修復治理、幸福河湖建設,維護生態安全和生物多樣性。寧波市級余姚市級三七市鎮級詳細規劃約束性指標重要控制線落實傳導生態環境控制線歷史文化保護線基礎設施控制線、公共服務設施布局詳細規劃編制單元、村莊邊界規劃空間傳導6.1落實上位規劃,包括規劃目標、規劃指標、規劃坐標的落實。指引詳細規劃,將上級規劃約束性指標細化落位到空間。落實國家、省、市、縣重大戰略,為發展規劃落地實施提供空間保障。推進重大項目分層分類保障,對納入實際項目庫的建 設項目予以國土空間資源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整合全鎮域各類國土空間現狀、規劃、管理數據,形成坐標 一致18、邊界吻合、上下貫通的一張底圖。接入和共享上級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動態管控國土空間規劃全過程。落實重大項目保障建設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明確規劃落實和傳導實施保障六、實施機制保障6.2落實“十四五”期間重要實施項目,包括生態修復與土地綜合整治工程、建設用地節約集約示范工程、城鎮能級提升工程、防災減災與安全工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暢通工程、基礎設施與市政設施提標升級工程等規劃分期實施規劃數據庫建設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建立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數據庫,納入同級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實現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審批、修改和實施監督的全過程在線管理。實施分區分類用途管制制度,落實規劃動態評估調整機制,強化規劃和自然資源執法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