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皮革專業市場行業分析報告.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61627
2024-11-21
22頁
524.50KB
1、2013年皮革專業市場行業分析報告2013年6月目錄一、行業主管部門、行業管理體制4二、產業政策及主要行業法規4三、行業特點與經營模式51、行業特點特定商品大規模集聚52、經營模式初次招商租售結合、后續經營租賃為主5(1)“初次招商租售結合”的經營模式能促進特定商品的大規模集聚6(2)“后續經營租賃為主”的經營模式有利于市場經營者分享專業市場持續發展的經營成果7四、行業發展現狀81、市場規模和成交額逐漸擴大82、市場向專業化方向發展93、市場功能不斷拓寬104、交易方式靈活多樣11五、行業發展趨勢111、商品經營品牌化122、硬件設施商場化123、信息交流網絡化12六、皮革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12、31、皮革產業發展現狀132、皮革產業未來發展趨勢14(1)用途多樣化奢侈品向生活必需品逐漸轉變14(2)需求個性化流行、時尚觀念日益突出14七、進入本行業的主要障礙151、產業基礎152、先發優勢153、交通和物流164、管理經驗16八、影響行業發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61、影響行業發展的有利因素16(1)國民經濟持續增長、居民消費水平快速提高16(2)政府對流通業的重點扶持加速了專業市場的發展182、影響行業發展的不利因素19(1)其他商業形態的替代風險19(2)專業市場管理人才缺乏19九、行業競爭格局和主要企業201、廣州花都獅嶺皮革皮具城202、河北辛集皮革商業城213、河北大營國際皮草3、交易中心214、廣州白云世界皮具貿易中心215、遼寧燈塔佟二堡皮革市場216、海寧中國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22一、行業主管部門、行業管理體制特定商品交易市場,屬于商品交易市場中的專業市場行業。商品交易市場是商品流通的一種組織形式,其在國民經濟中所發揮的功能和百貨業、超市業類似。工商、質監、稅務、物價等部門均參與對專業市場的監管。皮革專業市場的開發、租賃和服務,也接受中國皮革協會的行業指導。中國皮革協會的主要職責為開展行業調查研究、提出行業發展規劃及行業發展產業政策建議、組織參與制訂和實施國家行業標準,對生產企業的產品質量實行監督和檢驗;建立行業和企業自律機制,制訂行規、行約,提高行業整體素質。二4、產業政策及主要行業法規國務院關于促進流通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國務院各有關部門和有關金融機構要扶持流通企業做強做大,在安排中央外貿發展基金和國債資金、設立財務公司、發行股票和債券、提供金融服務等方面予以支持;重點培育的大型流通企業可直接向商務部申請進出口配額、許可證、國營貿易經營權和相關資質等。中國紡織服裝專業市場建設與管理規范:構建了市場規劃、物業、服務、交易等四個方面的管理規范體系。三、行業特點與經營模式1、行業特點特定商品大規模集聚專業市場為特定類別的商品提供大規模交易場所。與綜合類商品流通業態不同,專業市場經營的商品類別比較單一,經營場所相對集中、固定,特定商品多品種、多品牌的大規模5、聚集是專業市場繁榮的前提。專業市場通過特定商品的大規模集聚,為消費者和采購商提供“貨比三家”的選擇空間,為生產商和經銷(或代理)商提供“商情共享”的信息平臺,從而降低了商品的營銷和交易成本,并實現規模效應。特定商品大規模聚集使專業市場具有一定的區域性和季節性特征。專業市場主要分布在生產商聚集(產地型市場)、目標消費群體集中(銷地型市場)以及物流發達區域(集散型市場),根據所經營商品的特點具有不同的季節性特征。2、經營模式初次招商租售結合、后續經營租賃為主專業市場經營模式主要包括只租不售、只售不租以及租售結合等方式。專業市場的舉辦者和經營者按照其戰略規劃、項目定位、招商策略以及資金安排等確定具體6、經營模式。為保證專業市場的持續經營與發展,“初次招商租售結合、后續經營租賃為主”是專業市場合理并行之有效的經營模式。(1)“初次招商租售結合”的經營模式能促進特定商品的大規模集聚在專業市場初次招商中,如果商鋪只租不售,在經營狀況較差的情況下,商戶易退租或不續租商鋪,造成“商鋪空置商品規模和數量減少市場吸引力下降商鋪空置”的惡性循環;同時,初次招商過程中租賃價格較低,市場的舉辦者和經營者資金壓力一般較大,較難保證后續配套服務的持續開展。如果商鋪只售不租,市場的舉辦者和經營者將無法分享專業市場持續發展的經營成果,對市場的后續服務、管理將缺乏動力,不利于促進專業市場持續繁榮。在“初次招商租售結合”經7、營模式下,市場的舉辦者和經營者選擇向知名生產商和品牌經銷(或代理)商銷售商鋪,并將其余商鋪租賃給其他商戶。知名生產商和品牌經銷(或代理)商的長期入駐,有助于提高優質商戶的穩定性和對市場的忠誠度,有利于樹立市場知名度和品牌優勢,將會持續吸引大量的消費者和采購商。隨著市場客流量的增多,其它商戶也會紛紛入駐并租賃市場商鋪,從而形成“商鋪租賃需求上升商品規模和數量增加市場吸引力提高商鋪租賃需求上升”的良性循環,促進了特定商品的大規模集聚。同樣,廠房等配套物業的銷售將使生產商在專業市場周邊長期入駐,促進市場內商品的有效供給。隨著生產商的不斷聚集,聚集效應所帶來的成本優勢逐漸體現,其他生產商也將紛紛加入市8、場周邊的生產網絡,從而更有力地保障了特定商品的大規模集聚。(2)“后續經營租賃為主”的經營模式有利于市場經營者分享專業市場持續發展的經營成果在“后續經營租賃為主”經營模式下,專業市場經營者的利益與市場繁榮度密切相關。市場的經營者將努力提升后續服務與管理水平,推動專業市場持續繁榮,促進商鋪租賃價格穩定上漲,從而分享專業市場持續發展的經營成果。“初次招商租售結合、后續經營租賃為主”經營模式的具體運作流程如下圖所示:四、行業發展現狀1、市場規模和成交額逐漸擴大近年來,我國商品交易市場數量不斷增多,交易規模逐步擴大,商品集散功能日益增強。截至2008 年底,全國交易額億元及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場數量達4,9、567 個,同比增長10.82%;市場攤位數283.91 萬個,同比增長5.86%;營業面積21,225.22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12%。20032008 年,我國交易額億元及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場數量和營業面積如下圖所示:隨著商品交易市場功能的不斷完善,市場交易規模也不斷擴大。2008 年全國交易額億元及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場總交易額達52,457.96 億元,比2007 年增長18.99%。20032007 年,我國市場交易額情況見下圖:2、市場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商品交易市場包括綜合市場和專業市場,專業市場誕生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九十年代進入高速發展時期,而綜合市場發展速度日趨減緩。目前,我國商10、品交易市場發展已呈現出以專業市場為主,綜合市場為輔的格局。2008年,全國交易額億元及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場中綜合市場占1,248 個,專業市場占3,319個。20032008年,從市場數量上,專業市場呈不斷上升趨勢,而綜合市場數量自2005 年度出現大幅下降,以后各年度的增長緩慢;從市場交易額上,專業市場迅速增長,而綜合市場維持穩定。20032008年,專業市場數量復合增長率為14.01%;2008 年綜合市場數量較2003 年下降21.94%,具體情況見下圖:20032008 年,專業市場交易額復合增長率為25.45%;綜合市場同期交易額復合增長率僅為4.86%,具體情況見下圖:3、市場功能不11、斷拓寬現代化通訊技術和信息傳播手段降低了消費者和生產商之間的交易信息搜集成本,交通運輸的進步和現代物流的發展提高了商品運輸效率,使生產商直接面對消費者的低成本商品傳遞成為可能,傳統專業市場的商品集散和交易功能正不斷弱化。目前,我國的專業市場已經走出了最早的“攤位式”經營模式,正逐漸向生產、加工、配送、進出口貿易等商品供應鏈兩端縱向延伸,并進行橫向兼并擴張聯合,同時市場內水電、道路、倉儲、運輸、加工、包裝、治安、消防、衛生、檢測、結算、信息和生活服務等設施不斷完善,市場功能也由傳統單一的商品集散、交易功能拓寬為商品集散、財務結算、信息發布、價格形成、綜合服務等功能。4、交易方式靈活多樣過去攤位制12、“一對一”零散性的交易方式正在發生改變,展覽貿易、電子商務、競價拍賣等新型交易方式逐漸興起,推動了市場交易方式向規范化、標準化轉變。展覽貿易通過舉辦定期及不定期的交易會、產品發布會等形式,促進了買賣雙方的充分溝通,有利于商品信息的及時傳播;電子商務大量使用電子交易系統、電子合同、電子結算、電子目錄、電子廣告等各種手段,通過網上的互通信息和交易談判,使買賣雙方有更大的時空選擇,有效減低了交易成本;競價拍賣這種以公開競價的形式將商品轉讓給最高應價者的交易方式,減少了商品的流通環節,并能迅速形成價格,保證了交易雙方的公平和利益最大化。五、行業發展趨勢專業市場作為一種商品流通形式,在我國計劃經濟向市場13、經濟轉軌過程中起步,在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過程中逐步完善,在商品流通領域乃至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1、商品經營品牌化過去,專業市場一般與廉價低質商品聯系在一起。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人們對商品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目前,專業市場更加重視品牌引進和品牌推廣,在促進上游產業結構調整、重組、集中過程中,從單純的交易主體聚集場所逐步轉為大生產廠家、大代理商、大經銷商的培育基地,并推動其向集中化、規?;推放苹较虬l展。擁有優秀品牌的專業市場將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和輻射力,經營廉價低質商品的專業市場將被逐步淘汰。2、硬件設施商場化專業市場發展到現階段,已經從最初的商品集散地演變成集綜合功能于一14、體的商品交易市場,單純的“攤位式”專業市場已不能滿足商戶的經營需要和消費群體的購物需求。新建市場不但在規模上越做越大,而且硬件條件和商場已不相上下,有的甚至超過了高檔商場。3、信息交流網絡化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企業誠信、電子結算安全等問題的逐步改善,各種電子商務模式已經普遍為人們所接受。未來,有形和無形商品交易市場將緊密結合,逐步形成覆蓋全國甚至全球的信息網絡,大大提高商品流通效率。六、皮革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皮革專業市場作為皮革制品的特定交易場所,其發展與皮革產業具有很強的相關性。1、皮革產業發展現狀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逐步成為世界皮革產業加工中心,皮革產業獲得了快速15、發展。我國擁有遼闊的疆土和發達的畜牧業,皮革產業在產業資源和勞動力成本等方面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皮革資源量世界第一,其中豬皮、羊皮原料資源量居世界第一,牛皮居世界第三,皮革、毛皮制品產量居世界第一,皮衣和皮具綜合產量居世界之首。據中國皮革協會統計,2008年我國生產輕革6.4億、毛皮服裝385 萬件、革皮服裝5,653 萬件、皮鞋33.20 億雙、箱包7.7 億個。除毛皮服裝產量較2007年增長33.68%外,其余皮革制品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產量均小幅下降,輕革、革皮服裝、皮鞋和箱包2008 年產量較2007 年分別下降5.88%、0.91%、1.19%和9.41%。2003年2008 年,16、我國革皮服裝、皮鞋等皮革制品國內銷量整體呈上升趨勢。2008 年我國革皮服裝、皮鞋的內銷數量達到3,421 萬件和21.94 億雙,較2003 年分別增長了94.82%和180.21%,具體情況如下圖所示:2、皮革產業未來發展趨勢(1)用途多樣化奢侈品向生活必需品逐漸轉變改革開放初期,皮革制品在老百姓當中還屬于比較奢侈的商品,皮革主要用于制鞋,花色品種不多,產量不高,價格也較為昂貴。進入90 年代以來,隨著全球經濟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外對皮革制品的需求進一步擴大,皮革制品進入千家萬戶,服裝用革大幅度上升,家具、汽車用革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目前,皮革制品已經廣泛應用于制鞋、皮具、服裝17、家具、家居裝飾、汽車等行業,滲透到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2)需求個性化流行、時尚觀念日益突出皮革制品的流行、時尚元素滿足了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隨著人們收入的不斷增加和生活質量的提高,高檔、時尚、個性化的皮革制品越來越多地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女性通常擁有各種款式、各種色彩的皮包、皮鞋以及其他皮件飾品來搭配服裝,設計新穎的裘皮服裝及皮革服裝也同樣具有較強的吸引力;男性也日益傾向于使用設計大方、質地較好、品牌知名度較高的皮鞋、皮帶、票夾、皮包等各種皮革制品;皮沙發、汽車真皮座椅也越來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國民經濟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隨著人們擁有更多財產性18、收入,皮革制品作為流行、時尚和個性化的消費升級商品,其需求仍將呈大幅上升趨勢。七、進入本行業的主要障礙1、產業基礎專業市場是經營特定商品的交易市場,與該商品所屬產業依存度較高。產業基礎與當地經濟發展歷史與特點、政府政策長期導向等因素有較強的聯系,需要長期不斷積累。專業市場的新進入者需要緊密結合產業基礎才能獲得成本、規模等方面的優勢。2、先發優勢與綜合類商品流通業態不同,專業市場經營的商品類別比較單一,網點相對集中、固定。專業市場通過特定商品的大規模集聚,降低了商品的營銷和交易成本,并實現規模效應。因此,新建專業市場與周邊同類市場競爭,前提是要在較短時間內形成穩定的供貨源和消費群體以促進特定商品19、的大規模集聚,這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和人力。3、交通和物流充分發揮專業市場“商品集散、交易”功能需要便利的交通和發達的物流作為支持,這與專業市場的地理位置以及當地經濟發展狀況緊密相關。專業市場的新進入者除了考慮當地產業基礎,周邊同類市場是否成熟等因素,還需要綜合考慮當地交通和物流的便捷性。4、管理經驗現代專業市場功能逐步完善,交易方式日益多樣化,對市場服務科技化、網絡化以及商品品牌化等要求不斷提高,此外,其與經營商品所屬產業的依存度較高。專業市場獲得成功,需要其管理團隊對專業市場行業和特定產業具有較為深刻的理解,管理團隊不僅要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在長期經營實踐中不斷積累和總結。八、影響行業20、發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影響行業發展的有利因素(1)國民經濟持續增長、居民消費水平快速提高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大幅增長,2008 年國內生產總值為300,670 億元,同比增長9%,已連續6 年增長率超過9%。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從2001 年的43,055.40 億元增長到2008年的108,487.70億元,復合增長率為12.25%。2001年200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具體情況如下圖所示: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促使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居民購買力迅速提升。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1 年的6,859.60 元增長到2008 年的15,781.00元,增長率達130.06%;農村居民21、家庭人均純收入由2001年的2,534.70元增長到2008 年的5,736.99 元,增長率達126.34%。20012008 年,我國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及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情況如下圖所示:我國目前居民消費水平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消費能力仍有較大的上漲空間。根據世界銀行關于各大洲26 個代表性國家的數據顯示,19852003 年多數歐洲國家平均消費率7在70%80%;拉美的阿根廷、巴西、智利、秘魯四國的平均消費率大概在70%80%之間;同為人口大國的印度消費率水平也穩定在77%78%,而我國同期消費率水平不超過60%。2004 年,我國居民最終消費率為53.4%,2005 年進一22、步下降到50%以下,同期世界平均消費率為78%左右8。(2)政府對流通業的重點扶持加速了專業市場的發展2005 年6 月,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關于促進流通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要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和世貿組織規則,積極培育一批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流通企業;鼓勵具有競爭優勢的流通企業通過參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購、托管和特許經營等方式,實現規模擴張,引導支持流通企業做強做大;國務院各有關部門和有關金融機構要扶持流通企業做強做大,在安排中央外貿發展基金和國債資金、設立財務公司、發行股票和債券、提供金融服務等方面予以支持。國務院關于促進流通業發展的若干意23、見為專業市場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2、影響行業發展的不利因素(1)其他商業形態的替代風險隨著社會的進步、信息化的推進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型商場、綜合超市、倉儲式商店、網絡商店等其他商業形態迅速發展,對專業市場產生了一定沖擊。這些商業形態滿足了商品流通的多樣化需求以及消費者的不同偏好,也對專業市場自身的完善與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不斷發展的電子商務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縮短了交易時間,實體市場的部分功能將會受到一定影響。(2)專業市場管理人才缺乏現代專業市場功能逐步完善,交易方式日益多樣化,對市場服務科技化、網絡化以及商品品牌化等要求不斷提高。我國現代專業市場歷史不長,較為缺乏24、具備現代市場管理經營理念、現代營銷技術、物流管理經驗等復合型專業人才。九、行業競爭格局和主要企業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際皮革加工產業從意大利、西班牙、英國等傳統皮革加工中心轉移到了中國,中國的皮革產業開始迅速發展,一批皮革專業市場開始涌現,如河北辛集、遼寧燈塔和海寧皮革的皮革專業市場就是在這個時期開設的。目前,我國較為發達的皮革交易市場主要集中在浙江、河北、廣東、遼寧四省。除本公司外,其中具有一定經營規模的還有廣州花都獅嶺皮革皮具城、河北辛集皮革商業城、河北白溝皮革市場、河北大營國際皮草交易中心、廣州白云世界皮具貿易中心、遼寧燈塔佟二堡皮革市場等。中國皮革專業市場分布概況如下圖所示:1、廣州花25、都獅嶺皮革皮具城占地面積50 萬平方米,擁有商鋪2,700 余間,主要經營皮革五金、原材料、皮具成品、皮革五金機械設備,為在廣州的皮革加工廠家提供原輔料配套服務。廣州花都獅嶺皮革皮具城市場交易額在全國皮革專業市場中排名第一。2、河北辛集皮革商業城建筑面積150 萬平方米,采用“前店后廠”式的集加工、貿易于一體的經營模式,有租賃攤位1,800 余個,擁有皮裝、皮件企業828 家。河北白溝箱包交易城和白溝國際箱包城總建筑面積分別為3.4萬平方米和8萬平方米,位于河北保定市,主要經營各種品牌的箱包。白溝五金皮革城總建筑面積7 萬平方米,主要經營五金飾件、皮革、輔料及縫紉設備。3、河北大營國際皮草交易26、中心占地50 畝,建筑面積7 萬多平方米,有1,980家皮草企業進駐,主要經營裘皮服裝、服飾、各種裘皮制品、裘皮半成品。4、廣州白云世界皮具貿易中心商場部分占地2.1萬平方米,商場上部為3棟9層共1.3 萬平方米的配套寫字樓,整個貿易中心有商鋪1,000 余間,寫字樓122間,主要經營皮具、箱包、鞋類、皮料及配件五金輔料、包裝印刷等。5、遼寧燈塔佟二堡皮革市場總營業面積達10 萬平方米,內設攤床6,000 余個,精品間2,000 個,沿街商業網點400 個,主要銷售各類皮革、裘皮服裝。6、海寧中國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營業務為皮革專業市場的開發、租賃和服務,是“海寧中國皮革城”的舉辦者和經營者。海寧中國皮革城是全國最大的皮革專業市場之一,商品交易額位居全國皮革專業市場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