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杜鵑湖中心旅游景區建設規劃報告DOC.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62719
2024-11-21
23頁
94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酒店旅游項目計劃書策劃方案合集
1、目 錄第一部分 文 本第二部分 規劃設計方案圖一、 綜合圖1、風景區功能分區圖2、區域位置關系圖3、旅游景點分布圖4、道路交通圖5、市場分布圖6、旅游線路圖二、杜鵑湖中心旅游區規劃效果圖(一)、杜鵑湖規劃總圖(二)、杜鵑湖中心旅游區功能分區圖(三)、水上杜鵑培育保護規劃圖(四)風景區主入口規劃方案效果圖1、沙子關入口廣場規劃效果圖2、沙子關裝修效果圖3、沙子關民族風情園規劃效果圖4、貴州綠色長廊規劃效果圖5、主入口停車場規劃效果圖6、主入口華表效果圖7、半邊街規劃方案效果圖8、望天門規劃方案效果圖9、主入口文化休閑廣場規劃效果圖(五)、貴州文化長廊規劃方案效果圖1、廣順神仙洞古人類遺址效果圖 2、2、貴州古巖畫效果圖3、夜郎遺蹤系列壁畫方案圖(四)“貴州建省” 系列壁畫方案圖(五)朱元璋調北征南、靖難之變系列壁畫方案圖(六)屯堡文化系列壁畫方案圖(七)八艷賞花石雕效果圖(八)“天下大師” 石雕效果圖(九)“陽明洞”規劃效果圖11、陽明路規劃效果圖(一)陽明路起點規劃效果圖(二)陽明路中段規劃效果圖(三)陽明路中段規劃效果圖(四)河東橋規劃效果圖(五)河西橋規劃效果圖(六)圣泉規劃效果圖12、碼頭接待中心規劃效果圖13、和尚坡水上活動中心規劃效果圖14、霞客亭規劃效果圖15、望云樓規劃效果圖16、機動船碼頭規劃效果圖17、杜鵑水苑入口規劃效果圖18、杜鵑水苑秋池規劃效果圖19、杜鵑水苑北3、樓裝修效果圖20、杜鵑會館規劃效果圖21、杜鵑水苑荷塘規劃效果圖22、空中狩獵園規劃效果圖23、花果山度假村鳥瞰圖24、但家墳碼頭規劃效果圖25、牡丹亭規劃效果圖26、夢草池規劃效果圖27、百草園農訓基地規劃效果圖28、但家墳規劃效果圖29、白云山門規劃效果圖30、白云山白云寺規劃鳥瞰圖三、主要建筑物建筑方案圖1、望天門建筑方案圖2、碼頭接待中心建筑方案圖3、望云樓建筑方案圖4、花果山度假村單體建筑方案圖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規劃目的為將杜鵑湖建設成為省內一流的國內有影響的水利風景區,成為人類文化與自然文化和揩統一的復合生態園,成為旅游者向往的旅游勝地,實現杜鵑湖景區的跨越式發展,特編制本規劃4、。第二條:總體形象大明王朝的背影江南水鄉之風韻第三條:規劃思想以景區升級換代的基本理論為依據,以生態環境為景區發展的基礎,以特色文化為景區發展的主要內涵,以打造貴州名湖為主要目標,以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為主要手段, 把杜鵑湖作為第三代旅游產品來進行設計與開發。第四條:發展目標通過將人類歷史文化、民族文化的參與性移植,使杜鵑湖白云山風景區形成人文與自然的最佳結合,把杜鵑湖白云山風景區開發成為貴州第三代旅游產品,成為貴州西線旅游環線上一顆耀眼的新星,成為貴陽市、安順市及惠水、平壩、清鎮等周邊市縣居民的休閑樂園,成為貴州水利風景區的先鋒作品。第二章 產品設計第五條:長順民族風情園一、功能為給杜鵑湖增加5、民族特色,把沙子關建成公益性的長順縣民間傳統節慶場所,主要開展趕花場、趕四月八、端午、六月六、趕秋坡等民間節慶活動。二、途徑1、就現有牌坊按明朝園林風格重新修繕,柱用淺色整體條石(大理石)裝修,并上書楹聯,上部懸掛“杜鵑湖”大扁額,將現有的紅色硫璃瓦換為綠色硫璃瓦。2、在以牌坊為中心,100m范圍內建入口廣場,長平公路從廣場中穿過,廣場四周用20年左右樹齡的名貴花木進行綠化,以顯景區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帝王氣息,緊靠牌坊的樹木以最大樹冠不遮擋牌坊為宜。3、在長平公路右側,建一公益性簡單園林,園林中設置部分石凳和一小亭以示路人在此小憩。4、將牌坊后300m處山上的灌木林改造自然草場,供開展民間節慶活6、動用。開展紀念性種樹活動,在草場中種35棵20年左右樹齡的銀杏樹和樟樹。三、目的建造貴州最有特色的開放式的公益性的節慶場所。第六條:貴州綠色長廊一、功能為貴州游客營造親情感,讓省外游客印象性了解綠色貴州,為所有旅游者培育閑適、清靜的旅游心境。二、途徑將沙子關杜鵑湖公路分為8段進行綠化,公路全長6km,分別選擇貴州省八個地區各自主要樹種對公路進行綠化,打造貴州第一條綠色長廊。三、目標最能代表貴州的綠色長廊。第七條:停車場一、功能:停車、廣告發布。二、途徑停車場依山就勢而建,為帶狀不規則形狀分布,瀝青或水泥地面,通往新寨鄉的公路從停車場一側通過,總面積3000多平方米,可同時容納約300輛轎車。 7、在停車場起點設巨型廣告牌,外側為景區廣告,書“夜郎故里,發現貴州”,“天下名湖,幾處杜鵑”等等廣告語,內側為商業廣告,其余保坎設大型商業廣告牌。三、目標人氣氛圍營造。第八條:半邊街一、功能商業、四時花開景觀人行通道。二、途徑在停車場與大門之間建一條古商鋪商業街,用盆景作隔離帶,在街的起點樹華表一對。 三、目標貴州最有特色的景區通道。第九條:景區大門一、功能與途徑在花山腳下道路交叉口設景區大門望天門。1、平面布置平面布置采取完全封閉交叉口,彌補因鄉村公路通過而形成視覺上的缺口,確保景區入口的完整性和相對獨立性。2、建筑風格選用天安門城樓的濃縮景觀作為景區大門的建筑風格,高二層,磚混全仿古結構。底8、層為售票處和治安室,設三個門洞,左門洞為人行出入口通道,右門洞為鄉村公路出入口通道,中間門洞為出入景區車行通道。頂層為門樓,作為杜鵑湖大明文化藝術館,同時作為景區開展文化藝術活動的場所。文化藝術館免費為游客開放,具有營銷的功能,活動開展的功能。3、輔助設施(1)門前設高大的華表一對,石獅一對;(2)右側設公廁一座(20個墩位);(3)文化休閑廣場,配巨型景區導游圖。進門后設文化休閑廣場,石板地面。將目前占地近6000廣場擴建至10000左右。二、目標貴州景區中最具文化風格的多功能大門。第十條:貴州文化長廊一、功能 1、再現貴州歷史文化; 2、提升杜鵑湖文化內涵;3、為大明王朝的主題輔設背景。二9、途徑本長廊由以下作品構成:1、廣順神仙洞在休閑廣場內壁高大檔土墻的轉角處濃縮建造廣順神仙洞古人類遺址。2、貴州巖畫大全利用緊靠神仙洞的擋土墻改造成為仿石峭壁布置貴州巖畫群。貴州巖畫大全以展示長順、關嶺等貴州所有發現的巖畫樣本,做到以全取勝,為世人解讀、研究貴州巖畫提供方便。巖畫的制作利用鐵紅粉以100%的比例復制到仿石峭壁上。3、“夜郎自大”典故雕塑4、尋找消逝的文明展示貴州考古重大發現(壁畫)。5、貴州建省朱元璋面對中國地圖與眾謀士商議貴州建省(浮雕)。6、“調北征南”典故以展示明朝朱元璋“調北征南”的浮雕群。7、屯堡文化以展現典型屯堡文化的人物、村寨為主的壁畫。8、“靖難之變”歷史故事壁10、畫。9、八艷觀花秦淮八艷陳圓圓、柳如是等在此賞花群雕。10、“天下大師”建文帝壁畫雕像并配以文字說明。建文帝于晚年回京后不久病逝,永樂皇帝將他厚葬并立碑“天下大師墓”,“天下大師”是建文帝一生的終結。11、“陽明洞”陽明先生與諸子討論哲學的群雕。第十一條:接待服務中心將現在的職工宿舍改建成景區接待服務中心,為景區開展各種游樂活動提供服務,辦理各種手續。 建筑風格為明代園林建筑高二層,底層為服務收費大廳,兼購物、休息廳;二層為儲藏室及部分植班人員休息室內,并設部份室內康樂設施,大廳門前設80左右有表演臺,供節慶活動使用。在服務大廳門前建網球場、羽毛球場、射擊場、陀螺場等,同時兼節慶活動廣場。第十11、二條:水上活動中心 水上活動中心分為兩個片區:第一片區:利用與陸上活動中心緊相連接的水域開辟水上活動中心,主要開展游泳、潛水、水上竟技、劃船等活動,在緊靠陸上活動上中心的岸邊設游泳碼頭,改建現有的碼頭為手劃船碼頭,在和尚坡增設一處碼頭,供游泳、劃船的人員上岸休息。同時利用游泳碼頭、手劃船碼頭、和尚坡碼頭配套建成湖賓休閑地,設太陽傘、沙灘椅等供游泳者或觀賞活動的路人臨時使用并提供簡餐、飲品等服務。第二片區:主要是利用杜鵑湖的水面開展劃船、垂釣等活動,湖邊設若干垂釣點,每個點建30左右的垂釣平臺(石板平臺),配以柳樹進行綠化。第十三條:陽明小路圍繞水上活動中心湖岸四圍開辟以陽明哲學為中心的人生藝術12、小路,開展“人人都可以成為圣人”的紀念活動。主題:種下一棵樹,說上一句話,留下萬年情。一、以“人人皆可以為堯舜,步步都該致良知”為起點(石刻)。二、以河西橋、河西橋作為連接和尚坡的兩座橋梁,1、在機動船碼頭建河東橋(石拱橋);2、在和尚坡與人力船碼頭之間設浮橋和擺渡,名河西橋;寓不管是生人熟人都是同一條船上的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都應互相互愛,同舟共濟,同甘共苦。 三、在河東橋橋頭設石刻楹聯“河西為帝,河東為僧,四十年行云流水;山東是草,山西是花,九九載心外無物”。四、在河西橋的終點設人工泉,主要方便擺渡的游客凈手用,取名“圣泉”,教化路人“同舟共濟成舊故,飲水思源及賢人”。以上5個景點由景區組13、織實施,小路上空白路段以作為開展人人都可以成為圣人的種樹紀念和留言活動,面向社會廣泛征集人生格言、禪言、以明代名家書體作碑刻紀念。 整條小路1.52米寬不等,用不同的材料鋪設,如青石板、火磚、朽木板等,根據地形情況,分設若干小憩處。目標:貴州風景區中獨一無二的文化藝術之路。第十四條:霞客亭 在和尚坡碼頭建霞客亭,配以廊道,立碑刻,展示霞客游歷貴州的線路,通過徐霞客黔游日記解讀建文帝隱居白云山之謎。 霞客亭除了上述功能以外,還有提升綜合游覽區景觀性的功能,作為望云樓的主要陪襯和歷史引導,并提供湖濱休閑、冷飲、食用簡餐等服務。第十五條:望云樓 在和尚坡頂建望云樓,以紀念建文帝流落西南終在白云山隱居14、的野史為主要內容,其景觀功能主要為景區塑造核心,著為杜鵑湖的標志性建筑,望云樓的歷史定位為“貴州名樓”,數年后成為歷史文物。建筑風格:明代風格,仿古四角塔樓,高三層(中國古建筑充滿中國古代道家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為中國傳統最吉利的數字,是萬物變化的起點,也預示著新生活的開端和轉折,以帝為僧是建文帝一生中最大的轉折,取三層以紀念這一重大轉折,四角寓建文帝在位四年。) 內部功能:底層:展示建文帝在位及逃亡的經歷,由于建文帝已立地成佛,稱“大下大師”,塑建文帝遺像供游人瞻仰,供佛教信徒供奉,供屯堡人祀祖。二層:明朝帝王館。三樓:觀光攝影,可供文人墨客在此吟詩作賦,請中國名家15、登樓并作“望云樓記”,篆刻于樓壁作永久的紀念,作為打造貴州名樓的文化基礎。第十六條:黃麗鳥沖露宿營地提供帳篷出租及安全管理,開展營火晚會服務、采摘服務。由于露宿營地緊靠湖岸,可隨時釣魚,周圍的野果、野菜、野生菌等可供野外食用,同時可隨時到水上、陸上活動中心開展各種活動,增加野營生活的樂趣。第十七條:明代藝術長廊利用綜合服務區的檔土墻及道路,營造明代藝術長廊,展示明朝書法、繪畫,特別是民間小型雕塑的藝術魅力。第十八條:杜鵑水苑杜鵑水苑的規劃思想主要是圍繞以水為主題建精品園林,打造貴州第一苑,方案如下:一、環境配置及活動主題 按江南園林的標準,以大樹杜鵑為主美化綜合服務區的環境,配以奇石、盆景、名16、貴花木等,選擇適當位置種植1-2棵古樹名木,培育成杜鵑湖未來的文物古樹、鎮山之寶。以噴泉、溪流、瀑布、翠綠、荷塘、秋池、慧泉、雨絲等變化多端的水的造形為主要內容,構筑園林美景、美物,以明代名人、名著來命名亭、臺、樓、閣、榭、軒園林景觀建筑;配以美人、美食、美樂,以酒文化,茶文化、美食文化、傳統洗浴文化為活動主題,讓人們真正體驗到雅俗共賞的人間美味、天倫之樂。二、項目總體設置1、以南樓為起點,將現有餐廳門前停車改造為表演性活動場所,石板地面,改造南樓室外踏步,中間設表演臺(戲臺)。2、沿餐廳、配電房到北樓一帶依山向外沿展作退臺式園林建筑,作為開展以欽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古樂、民族風情表演為主17、要活動內容的場所,將南、北二樓連接成整體。3、在游泳池下游建杜鵑會館,園林古建風格,高三層,一層為洗浴中心,以洗浴文化主題,融合古今洗浴文化為一體的康體中心,二、三層為會議、培訓中心及客房,使杜鵑水苑住宿能力達到達200人左右。4、拆除北樓門前現有的低層房屋,建園林廊式建筑,將北樓和會館連成整體。5、將北樓進行園林古建式改造,并另建氣派的接待大廳(一層),作為杜鵑苑的總服務臺。三、目標杜鵑水苑的建筑風格力求典雅,文化品味力求高尚,活動內容力求落俗,達到古典雅致、雅俗共賞的審美風格。把杜鵑水苑建成融書畫、品茶、古樂、美食及現代娛樂、康樂為一體的貴州名苑,與貴州名樓相呼應,把“登貴州名樓,品貴州名18、苑“作為杜鵑湖一大主題。第十九條:空中狩獵園利用湖中孤島松針島建貴州獨一無二的空中狩獵園。在入口處設“黔驢技窮“寓言故事石雕小品,島上建狩獵區,在密集的樹林中建天橋及樹上旅館,沿湖岸建封閉環島道路(土路)。提供樹上旅館服務,開展狩獵、垂釣活動,可同露宿營地組合,豐富野外生活的樂趣。第二十條:花果山度假村度假村依山而建,傍水而居,在湖岸邊建廊、橋、步道,在村中配置節慶活動廣場、祠堂、土地廟、商鋪等設施。可引入西游記故事。度假村分布于果林內,將果樹分別劃歸各個院落進行管理,每個院落都是獨立的空間,單家獨院,私秘性強,院落內的果樹可相對“私有化”歸入住者暫時享用,并適當種植花草和瓜果蔬菜,以供私家觀19、賞,自助食用,真正體現“自主生活”。村中適當配置水碾、米兌、織布機等生產生活設施,并種3-5棵皂角樹,供體驗傳統洗滌用。為減少環境污染,減少洗浴用水,取消現代的淋浴方式,設傳統木缸中藥浴,主要向客人推薦到杜鵑水苑洗浴。村中以電力照明為主,輔以沼氣照明,變廢為寶。村中道路均為磚石路面。村中培育一棵古樹作為“寨神”,樹前為節慶活動廣場。舒適享受、鄉村體驗、自主生活。花果山度假村的規劃方案將緊緊圍繞民間傳統擇居思想,按民居建筑風格進行規劃建設,本著環境自然、舒適享受、鄉村體驗、生活自主、以人為本、以鄰為善、相對獨立、保護隱私的原則作為規劃的指導思想;引導現代人參與、體驗貴州先民的勤勞、勇敢和智慧,引20、導現代人體驗先民、體驗異域民俗民居文化生活,為現代文人墨客找回傾情山水、“把酒臨風”的感覺。第二十一條:夢草池在距土橋碼頭約150米處建夢草池,以紀念貴州第一詩人吳中藩先生為主題。建筑形式為面向湖區的四合院,湖水沿伸到院門前,磚木瓦結構,建筑高一層。1、中堂塑吳中藩先生(因逃避做官而隱居廣順州)與周漁璜先生討論學術的雕像,引進周漁璜作過白云山序,樹立貴州人的自信心;2、左邊為但明倫先生紀念堂(但明倫先生為中國古代著名文學評論家,有但批聊齋等傳世);3、右邊為周漁璜先生紀念堂(周漁璜先生為著名詩人,康熙字典主編);4、夢草池與碼頭用候船長廊連接。功能:紀念性、文化性、管理用房、碼頭候船。第二十二21、條:牡丹亭在花山頂處擇地建牡丹亭,引入明朝著名戲劇牡丹亭的愛情故事,同時為游人提供休息的場所。第二十三條:百草園利用小石山水井至夢草池一帶的耕地開辟農訓基地,為以中小學校為主的團體提供農訓場所。同時,為城市家庭提供一塊難得的“自留地”。第三章 線路設計第二十四條:景區游覽線路一、杜鵑湖線路1:停車場半邊街大門貴州文化長廊接待中心陽明路碼頭空中狩獵園花果山度假村土橋碼頭、夢草池但家墳牡丹亭百草園土橋碼頭、夢草池望云樓陽明路杜鵑水苑。線路2:停車場半邊街大門貴州文化長廊接待中心水上活動中心陽明路河東橋望云樓河西橋陽明路杜鵑水苑。二、白云山景區山門白馬洞擦耳巖玉屏狹道白云寺大門跪井紫禁潭撐腰巖潛龍閣22、天子洞南京萍龍爪潭景區山門,全程約4km。三、杜鵑湖白云山風景區旅游線路:線路1: 杜鵑湖廣順古鎮杉樹王白云山翁貴造線作坊青龍山、潮井付家院古巖畫蕭國保烈士陵園杜鵑湖,全程109km。線路2: 杜鵑湖格凸河(全程往返160KM)。第四章 氛圍營造第二十五條:背景音樂杜鵑水苑、望云樓、陽明路,即整個景區的音樂使用明朝的音樂,不同地點采用不同的風格。第二十六條:餐飲服務在杜鵑水苑對VIP客人提供明朝的宮庭菜服務,對普通客人提供屯堡菜服務,以豆制品為主。其他服務點提供明清時期的小吃和家常菜。第二十七條:文化娛樂提煉本地地戲,形成一兩個有代表性的精品節目。引入江南曲藝說唱等。第二十八條:接待禮儀(1)服飾:所有女服務員及管理人員著屯堡服飾。(2)使用明朝的禮儀,稱謂等。第二十九條:旅游購物品開發面具、地戲扇子、繡花布鞋、鞋墊等具明朝風格的紀念品和購物品。杜鵑湖白云山風景區修建性詳細規劃 第一部分 文 本杜鵑湖白云山風景區修建性詳細規劃 第二部分 規劃設計方案圖-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