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邊縣白河鎮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3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64923
2024-11-26
30頁
9.70MB
1、屏邊縣白河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前言白河鎮位于屏邊縣東南部,交通條件良好,昆河鐵路、S235穿境而過,是通往東南亞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旅游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極高,多種民族風情融合的聚居地。白河鎮以特色生態農業為主、發展熱區水果,旅游服務業和礦產加工業三產業并進綜合型小鎮。規劃是鄉鎮規劃,是對鄉鎮行政轄區范圍內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及修復作出的具體安排,是對屏邊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以及專項規劃的細化落實,是編制詳細規劃(含村莊規劃)的基礎,為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提供基本依據。凡是在規劃范圍內進行的各類自然資源利用、開發建設和涉及土地利用與空間布局的各項政策、規劃的2、制定,均應遵循本規劃。規劃基于屏邊縣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結果,對白河鎮農業、生態、城鎮三類空間全域全要素進行科學配置和有效統籌,在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資源環境底線約束、城鄉發展融合、鄉村振興、重大要素支撐、國土整治修復等方面進行總體部署并提供空間保障。n 規劃目的規劃目的n 規劃原則規劃原則n 規劃范圍和期限規劃范圍和期限壹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類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屏邊縣白河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是對屏邊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3、2021-2035年)的落實和深化,是白河鎮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制定的空間發展藍圖和戰略部署。本規劃是白河鎮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等工作的具體安排,是編制詳細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據。堅守底線,綠色發展堅守底線,綠色發展保護耕地,節約集約保護耕地,節約集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其他控制線非農化非糧化嚴控增量、盤活存量以人為本,品質提升以人為本,品質提升因地制宜,彰顯特色因地制宜,彰顯特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提升城鄉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入挖掘鄉鎮自然和歷史文化資源因地制宜彰顯白河鎮豐富多樣的地形地貌、氣候、生物、民族和歷史文化等特色4、上下聯動,強化實施上下聯動,強化實施政府主導,公眾政府主導,公眾參與參與約束性指標和剛性管控要求向下分解核心指標統籌安排近期實施項目堅持黨委領導、政府組織廣納民意、廣集民智、廣聚共識1.2 1.2 規劃原則規劃原則1.1 1.1 規劃目的規劃目的1.3 1.3 規劃范圍和期限規劃范圍和期限規劃范圍:白河鎮行政轄區內全域國土空間,并包括鎮域和中心鎮區兩個規劃層次。規劃基期年為20202020年年,近期年為20252025年年,目標年為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2050年年。鎮域面積:36380.0150平方米平方米02 總體定位與目標愿景n 總體定位總體定位n 目標愿景目標愿景依托白河鎮的地5、理區位、自然資源、旅游資源、優勢產業、民族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等,將白河鎮打造成以文化旅游、生將白河鎮打造成以文化旅游、生態主體功能區,突出熱區特征,以生態綠色產業體系為主導的態主體功能區,突出熱區特征,以生態綠色產業體系為主導的現代化綠色產業小城鎮?,F代化綠色產業小城鎮。2.1 2.1 總體定位總體定位戰略定位:戰略定位:以中心鎮區為中心輻射并帶動周邊產業聚集點,以現有的昆河鐵路、S235、南溪河和滇越鐵路為依托,形成的以商貿物流和自然觀光旅游的昆河經濟發展軸。北部綜合產業區;主要以杉木、草果、獼猴桃等種植業為主,大力扶持底西村鉛鋅礦等工礦業的發展的綜合產業區。南部主要是以香蕉、菠蘿、荔枝等熱6、區水果種植,白河橋黃磷加工和熱水村溫泉旅游的綜合產業發展區。熱區特色種植產業 生態農業旅游綜合小鎮發展定位:發展定位:2.2 2.2 目標愿景目標愿景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不斷優化,三線管控初見成效;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中心鎮、村集聚效應明顯,公共服務能力增強。產城深度融合發展,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白河鎮綜合服務能力和發展帶動能力顯著提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顯著提高,資源要素配置更加合理。鄉村人居環境全面提升。2025年年2035年年叁叁03 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n 落實三條控制線落實三條控制線n 生態空間格局生態空間格局n 農業空間格局農業空間格局n 促進7、城鄉融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發展n 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3.1 3.1 落實三條控制線落實三條控制線基本原則基本原則三線三線不不交交叉叉 不不重重疊疊 不不沖突沖突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科學劃定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將強制性區域以及其他具有潛在重,將強制性區域以及其他具有潛在重要生態價值的區域按照要生態價值的區域按照“應劃盡劃應劃盡劃”原則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原則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底線思維底線思維保護優先保護優先多規合一多規合一 協調落實協調落實統籌推進統籌推進 分類管控分類管控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統籌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持保護8、優先,在確保發展與安全,堅持保護優先,在確保糧食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生態安全等資源環境底線約束的基礎上,等資源環境底線約束的基礎上,劃定劃定城鎮開發邊界,防治城鎮無序城鎮開發邊界,防治城鎮無序蔓延。蔓延。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嚴格落實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將穩定耕地、壩區集中連片,將穩定耕地、壩區集中連片優質耕地優先劃為永久基本農田;嚴格優質耕地優先劃為永久基本農田;嚴格耕地用途管制耕地用途管制,有效遏制耕,有效遏制耕地地非農化非糧化。非農化非糧化。3.2 3.2 生態空間格局生態空間格局1.“一區”大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9、區:大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充分保護大圍山森林生態系統完整性,使之成為白河鎮生態空間格局中的堅實基礎和生態文明空間建設的突出亮點。2.“兩廊”那么那么果河生態廊道:果河生態廊道:沿那么果河形成線性生態保育廊道,增強對沿線生物資源多樣性、生態空間完整性的生態保育功能。南溪河生態廊道:南溪河生態廊道:沿南溪河形成線性生態功能廊道,充分發掘南溪河谷生態功能;3.“多點”包括以自然保護地、重要湖泊水庫和歷史文化資源自然保護地、重要湖泊水庫和歷史文化資源為主的大型生態節點。以改善局部地區生態環境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為主要任務,持續加強自然保護地、湖泊水面等生態斑塊的保護修復治理10、,保護自然生物棲息地的完整性和豐富性。構建構建“一一 區、兩廊、多點區、兩廊、多點”的生態空間的生態空間格局格局3.3 3.3 農業空間格局農業空間格局白河鎮是屏邊縣南部河谷熱區特色農業種植核心,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基礎上,利用白河鎮熱區河谷特征,規劃熱區水果特色種植點,提高熱區水平種植效率,構建現代化熱區種植模式,形成全縣另一個特色農業種植核心。高度重視糧食安全,立足鎮域地形地貌、水土光熱特征、農田水利設施條件及農業種植特點,明確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加大集中連片優質耕地保護力度,尤其是穩定耕地和壩區耕地保護,穩定糧食播種面積,遏制耕地遏制耕地“非農化非農化”,11、防止,防止“非糧化非糧化”;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建設,穩步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穩定和優化農業發展空間。3.4 3.4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積極鼓勵自然村向周邊發展條件較好的中心村集聚,以鎮區建設為核心,帶動全鄉社會經濟的全面快速發展,以重點村為支點,通過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引領全鎮各村經濟建設,實現村莊的全面振興和可持續發展。確定1個重點城鎮、2個中心村、10個一般村組成的三級鎮村體系。白河鎮轄12個村委會,其中集聚發展類5個,城郊融合類1個,整治提升類4個,特色保護類2個;白河鎮共131個自然村,其中城郊融合類自然村6個,集聚發展類自然村39個,整治提升類自然村55個,特色保護類自然12、村31個;構建“中心鎮區中心村基層村”三級鄉村居民點體系3.5 3.5 國土開發保護格局國土開發保護格局構建為“一心、兩軸,兩片區”的總體格局“一心”:即以白河鎮為中心集鎮,以綠地公園和行政辦公服務設施、文體活動及商業設施形成的功能結構核心,是集鎮各片區的聯系樞紐和布局核心;“兩軸”:沿昆河鐵路、S235形成的城鎮發展軸,沿路串聯起整個集鎮的服務功能,是集鎮對外交通的重要通道;沿那么果河形成生態振興發展軸;“兩區”:北部生態農林區,注重綠色農業及綜合產業的發展;南部農林發展區,著重凸顯熱區農業發展,同時依托交通優勢,打通連接對外運輸優勢。04 推進鎮村統籌發展肆肆n 村莊布局優化n 優化城鄉產13、業空間布局n 特色風貌4.1 4.1 鎮村體系與村莊布局優化鎮村體系與村莊布局優化順應村莊發展規律和演變趨勢,根據不同村莊的地形特征、發展現狀、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等,劃分白河鎮村莊分類,指導鄉村空間格局優化。根據自然村地形特征、發展現狀、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等情況明確自然村單一類型,將白河鎮劃分為集聚發展類集聚發展類,城郊融合類、整治提升類、特色保護類,城郊融合類、整治提升類、特色保護類四大類;臘哈村、放陽村、馬衛村、熱水村、桐子村為集聚發展類集聚發展類;團結村為城郊城郊融合類融合類;麻布沖村、底西村、喜樂村、大水村為整治提升類;勝利村、坡頭村為特色保護類。4.2 4.2 優化城鄉產業空間布局優14、化城鄉產業空間布局“一心一心”:指白河集鎮中心,白河集鎮不僅是全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而且是三產業發展最集中,吸引和輻射范圍最大的核心區域?!叭龓龓А保阂岳ズ予F路、S235、南溪河和滇越鐵路為依托,形成的以商貿物流和自然觀光旅游的昆河產業發展帶;沿著那么果河形成生態產業經濟帶,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其次是由西至東旅游發展帶,打造白河溫泉旅游景區、推出苗家花山節、壯家花米飯節等節慶活動,打開旅游業發展的新局面;“三片區三片區”:北部為高山特色農業產業區,發展杉木、榿木、草果、獼猴桃為主;中部為傳統農業產業區,發展八角、石斛、茶葉等;南部為熱谷特色農業產業區,發展香蕉、菠蘿、荔枝等熱區水果種15、植;“多點多點”:四寨為重要的產業集聚發展點,利用土地資源優勢發展產業聚集點,發展底西、白河橋工業及商業商貿,勝利村、熱水村等地的旅游;構建構建“一心、三帶、三片區、多點一心、三帶、三片區、多點”的的產業空間產業空間格局。格局。4.3 4.3 特色風貌特色風貌保護村落自然環境、整體格局風貌、傳統建筑、歷史環境要素,傳承鄉村特色民族文化,彰顯文化特色。白河鎮擁有傳統村落勝利村委會灑卡村,是屏邊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花山節的重要發源地和傳承點,以苗族文化、生態農業、鄉土田園及自然風光為主的聯動發展的傳統村落。白河鎮團結村委會三家、湯東一帶為壯族聚集區。一山:高原高山區域,重點發展杉木、草果、獼猴桃等特16、色經濟作物種植。一谷:生態河谷區域,利用白河鎮熱區河谷特征,提高熱區水平種植效率,主要以香蕉、菠蘿、荔枝等熱區水果種植為主。伍伍05 強化支撐體系n 綜合交通n 公共服務設施n 市政基礎設施n 綜合防災減災5.1 5.1 綜合交通綜合交通p 建設鎮域北至南向的屏邊至河口高速公路,打造“互聯互通”高速公路項目;開展中長期儲備屏邊至河口高速公路項目;p 改建鎮域玉屏鎮白河鎮的國道G219,完善紅河州綜合交通建設重點項目;改建鎮域二級公路的白河白云公路,加強相鄰鎮交通聯系;p 改建鎮域三級公路的白團公路、團浪公路,加強鎮域交通聯系。p 完善整個鄉域的道路交通網絡,規劃相應交通設施(停車場、加油站及客17、運站等)。規劃完善白河鎮的公路網,從而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延伸經濟觸角和增加全鎮經濟輻射能力。5.2 5.2 公共服務設施公共服務設施構建“中心鎮區-村/組”兩個社區生活圈層級中心鎮區:依托白河鎮政府所在地,統籌完善周邊公共服務設施,形成社區生活圈的服務核心,公共服務設施集中區內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占比原則上應在60%以上(不含城市市政道路)。獨立占地的十分鐘生活圈、十五分鐘生活圈需設置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設施原則上應劃入公共服務設施集中區。村級:注重相鄰村莊之間服務要素的錯位配置和共享使用。l規劃在中心鎮區新增1座室外綜合健身場地,作為鄉鎮級室外綜合健身場地;各自然村宜至少布置1座 社區級室外綜18、合健身場地。l在白河鎮中心村設置老年日間照料中心、老年活動室;其他中心村宜設置老年日間照料中心、老年活動室;基層村應按實際需求增設村級養老服務點;中心村 宜設置留守兒童中心。l規劃在中心鎮區新建1座敬老院。5.3 5.3 市政基礎設施市政基礎設施結合鄉鎮實際和城鄉一體化發展要求,合理確定各類設施規模和布局,推動城鄉市政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白河鎮現狀水源地:白河街飲用水水源地,是白河鎮農田灌溉及飲水的主要水源,云洞水庫,水庫供水任務為農村生活供水與農業灌溉供水。鄰近中心鎮區的中心村村莊,應優先考慮連接中心鎮區供水管網供水到戶,實行集中供水;其他村莊近期建設安全飲水工程,實現集中供水,中遠期接入城鎮19、供水管網。給水工程:排水工程:推行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通過排水管道進入規劃污水處理廠,雨水就近排入河道。規劃在中心鎮區外南部及南溪河下游處建設污水處理廠,收納中心鎮區(含上游村主要村莊)、在各中心村規劃污水處理廠,處理村莊生活污水。電力工程:35KV白河變擴建工程、白河供電所建設項目。電信工程: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可在中心鎮區規劃,發展移動通訊并逐步建立移動通訊光纜和基站系統,建立覆蓋鎮域的移動通信設備基站,減小通信盲區。環衛工程: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的原則,采用“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垃圾收運處理模式,中心村設垃圾轉運站,基層村設置垃圾收集點。規劃在白河集鎮南部建設垃圾轉運站、四寨集20、鎮垃圾轉運站建設項目、白河集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5.4 5.4 綜合防災減災綜合防災減災防洪排澇鄉鎮駐地按照20年一遇防洪標準,鄉村按不低于10年一遇防洪標準設防,鄉鎮駐地按照10年一遇排澇標準設防;泥石流采用不低于20年一遇標準設防。消防規劃以現狀白河鎮專職消防站作為鎮域消防救援主力,在各個自然村、中心村之間設立消防隔離帶,各行政村依托村委會設立微型消防室,設置消防水池,儲備消防水源,建立最小消防應急單元。消防通道主要依賴于各個自然村的主要道路系統,道路寬度不低于4米;人防規劃規劃期末留城人口人均人民防空工程建筑面積1.50-2.20平方米。地質災害防治白河鎮屬抗震設防基本烈度度,地震動峰21、值加速度0.05g、反應譜特征周期0.45s分區。城市生命線系統和重要基礎設施提高1個設防等級。建成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和應急體系,增強全民防災救災意識,加強城鎮建設的監督管理,增強防御地質災害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促進社會、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提供安全保障。防災避災場所規劃中心避難場所、長期固走避進場所、中期固走避進場所以市級相關專項規劃為準;中心鎮區以外的每個中心村至少布置一個緊急避難場所,為鄰近居民提供緊急疏散或短期住宿服務,避難疏散距離應1千米;陸陸n 中心鎮區用地布局n 中心鎮區規劃分區n 中心鎮區公共服務設施06 中心22、鎮區建設與優化6.1 6.1 中心中心鎮區用地布局鎮區用地布局中心鎮區是以城鎮集中建設區為主體,并包括鄰近各功能組團以及需要加強土地用途管制的空間區域,是鎮區人口集中,功能復合、空間最集聚的區域。白河鎮中心鎮區范圍為白河橋村白河橋村和四寨四寨村委會村委會。主要用地類型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商業服務業、交通運輸用地、公用設施用地、綠地與開場空間用地等6.2 6.2 中心鎮區規劃分區中心鎮區規劃分區將中心鎮區城鎮集中建設區劃分為居住生活區、綜合服務區、商業居住生活區、綜合服務區、商業商務區、工業發展區、物流倉儲區、綠地休閑區、交通樞紐區、戰略商務區、工業發展區23、物流倉儲區、綠地休閑區、交通樞紐區、戰略預留區等預留區等 8 8 類三級分區,類三級分區,并布置特別用途區。白河鎮中心鎮區主要有以下規劃分區布局:白河鎮中心鎮劃定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鄉村發展區中村莊建設區、一般農業區、林業發展區;城鎮發展區中居住生活區、綜合服務區、商業商務區、工業發展區、綠地休閑區。6.3 6.3 中心鎮區公共服務設施中心鎮區公共服務設施根據社區生活圈規劃技術指南要求,按照10分鐘和5分鐘生活圈,通過功能補足完善集鎮的公共服務配套,從而滿足未來集鎮居民的生活訴求和集鎮的發展需求。規劃保留現狀公共服務設施,結合小學、幼兒園周邊布置商業配套設施;梳理閑置用地、低效用地,結合24、公服設施及附近居民點為其配套相應的廣場、停車場及公園綠地。柒柒07 完善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n 規劃傳導n 實施保障7.1 7.1 規劃傳導規劃傳導嚴格落實屏邊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傳導下達的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村莊建設邊界等約束性指標。傳導落實詳細規劃傳導基于城鎮功能結構與規劃分區,結合自然地理邊界和主要道路邊界,以15分鐘生活圈為空間功能基礎,綜合劃定12個詳細規劃單元,包括2個城鎮單元,10個鄉村單元。城鎮開發邊界內: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落實重要功能布局、開發強度、要素配置、空間形態、四線等方面的約束要求,明確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綜合防災設施布局。城鎮開發邊界外:12個行政村單獨編制村莊規劃,嚴格落實本規劃向下分解的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規模、建設用地規模等約束性指標。7.2 7.2 實施保障實施保障 為進一步落實國土空間規劃各項內容,成立國土空間規劃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保證各項工作有條不紊落到實處。加強組織領導加強組織領導 組織召開各種座談會和研討會,使公眾了解空間規劃對改善人居環境、促進鎮域發展。加強規劃宣傳加強規劃宣傳 將規劃實施管理列入政府工作政績考核內容,定期考核,做到有管理目標、管理制度、管理隊伍、管理經費、運作機制、監督措施。加強機制建立加強機制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