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0米超深圍井施工關鍵技術(22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65055
2024-11-29
22頁
30.65MB
1、120m超深圍井地連墻施工關鍵技術 2023年5月01項目概述02施工要點03開挖情況目 錄Contents04小結(一)項目概述項目位于西藏自治區Y江下游河段,場址區地震基本烈度高,河床覆蓋層深厚且結構復雜。本項目為河床深部土層原狀取樣及原位大型試驗項目的配套土建工程,為深部土層原狀取樣及原位試驗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場所。(一)項目概述該圍井為目前國內開挖深度最大的地連墻圍井(開挖深度80m,鋼筋結構地連墻深度120.20m)。由于井內要開展土層的原狀取樣和原位試驗,在施工設備、施工方法的選取和施工程序的安排上,都要求最大程度減小對覆蓋層的擾動和污染。地連墻和墻下帷幕是保障井內作業安全的保障,2、要求絕對可靠。(一)項目概述項目所在區域具有河谷開闊較平坦、河床覆蓋層超深厚且地層結構復雜、地下水位埋深淺且局部地段有承壓水。地質條件:覆蓋層厚度為90m120m。其中第沖積堆積層厚度約為14m、-3含礫砂層厚38m42m。-2粉質黏土層,厚11m21m。-1含礫中粗砂層厚度變化較大,厚3m45m。基巖為念青唐古拉群(Pt2-3Nqa)片麻巖(一)項目概述設計要點:圍井內徑11m,地連墻墻厚1.2m,深度120m,嵌入基巖11m以上,混凝土28d抗壓強度35Mpa,抗滲等級W8,抗凍等級F50。墻下灌漿帷幕深度進入10Lu 基巖線 5m以下控制,幕體灌后透水率小于 1Lu。(一)項目概述圍井平3、面圖(二)施工要點本工程共分為10個槽段,5個I期槽,5個II期槽,I期槽槽長6.4m,采用三銑成槽,第一銑和第二銑有效銑削寬度2.8m,第三銑有效銑削寬度0.8m,鋼筋籠寬度5.38m。II期槽一銑成槽,銑削長度2.8m,鋼筋籠寬度2.6m。(二)施工要點本工程鑒于該地段地下連續墻的地質情況,采用抓銑結合方式施工,I期槽抓斗抓取上部砂卵石層,抓取深度為20m;雙輪銑施工至63m(粉質粘土層)后由抓斗施工至73m穿透粉質粘土層,73m至終孔采用雙輪銑施工。期槽采用旋挖在兩側開直徑1.2m導孔至15m確保雙輪銑斗體順利下放,后由雙輪銑施工至終孔。1、銑削I期槽第一孔和第二孔 2、銑削中隔墻(二)4、施工要點鋼絲繩斗與雙輪銑槽機配合(二)施工要點采用UDM150超聲波地連墻垂直度檢測儀每10m左右進行成槽質量檢測,對鉆孔周圍的四個方向同時進行孔壁狀態監測,直觀的觀測連續墻槽寬、垂直度、孔壁坍塌狀況等。雙輪銑槽機自帶糾偏系統,發現偏差后啟動糾偏系統,最終實現孔斜滿足鋼筋籠下設的精度要求。雙輪銑銑削施工入巖段時,受地質條件影響易產生偏斜,在覆蓋層與基巖面接觸部位,采取放慢施工進度,降低銑頭鉆速,銑出臺階,待雙輪下架體導向穩定后進行銑槽施工。(二)施工要點加工制作專用接頭刷板,采用螺栓連接附著在雙輪銑導向架兩側,進行接頭刷洗。通過調整銑頭位置的方法使刷子對接頭孔孔壁進行施壓。通過上下提升導向架自5、上而下分段刷洗,從而達到對孔壁進行清洗的目的。結束的標準是刷子基本不帶泥屑,并且孔底淤積不再增加。(二)施工要點鋼筋籠采用分段制作,單節長度約39m,整體吊裝。考慮到鋼筋籠起吊時的剛度和強度,對鋼筋籠吊點加強。在吊點位置處,在幅寬方向上、下各增加兩根30的鋼筋與縱向鋼筋焊接,作為吊點加強。(二)施工要點吊裝鋼筋籠配備350噸履帶吊和150噸履帶吊各一臺。起吊鋼筋籠時,先用350噸履帶吊(主吊)和150噸履帶吊(副吊)雙機抬吊,將鋼筋籠水平吊起,然后升主吊、放副吊,將鋼筋籠凌空吊直。(二)施工要點鋼筋籠垂直度觀測。鋼筋籠下設全過程采用全站儀觀測各節鋼筋籠垂直度,垂直度偏差小于3cm后進行拼接。(6、二)施工要點主要清孔換漿程序為:雙輪銑一次氣舉反循環清孔二次氣舉反循環清孔換漿底部泥漿置換。(二)施工要點采用2輛混凝土罐車供料,澆筑采用直升導管法。(三)開挖情況(三)開挖情況開挖至70m處墻體質量(越深部,混凝土質量越好)(三)開挖情況(四)小結1、孔斜。尤其地地層變化部位附近挖槽,要選擇好與之相適應的工藝,確保孔斜滿足要求。2、孔壁穩定性。要使用優質泥漿,泥漿面要高于地下水位。3、接頭刷洗。4、鋼筋籠下設精度。5、混凝土澆筑前的首次清孔與二次清孔。每個工藝環節的精細化施工是保證工程質量的根本。本項目圍井地連墻自2021年4月18日開工,2021年11月1日完工。雙輪銑最大施工深度120.2m,造孔孔斜率小于1,地連墻施工完成后對其進行聲波檢測20組,聲波波速在3.67 km/s5.09km/s之間,平均波速為4.42km/s,墻體混凝土連續、質量、勻質性較好。通過開挖鑿毛后觀察,地連墻墻體及接縫質量良好。匯報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