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宣州區溪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2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65092
2024-12-02
22頁
14.92MB
1、宣州區溪口鎮宣州區溪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公示稿公示稿宣州區溪口鎮人民政府宣州區溪口鎮人民政府20242024年年9 9月月注:本版本為方案公示,所有內容以最終審批文件為準目錄01.規劃范圍與期限02.發展定位與目標03.國土開發與保護04.支撐與服務體系05.鎮政府駐地規劃規劃范圍與期限011.1規劃期限1.2規劃范圍1.3規劃原則宣州區溪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規劃期限本次規劃范圍包括溪口鎮全域,包括2個社區(溪口社區、華楊社區),7個行政村(東溪村、紅星村、金龍村、呂輝村、四和村、天竺村、新湯村),全域2、面積18860.22公頃。1.1本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規劃期限為2021至2035年。規劃范圍1.22021-2025年近期2026-2035年近期宣州區溪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規劃原則1.31.底線思維,綠色發展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嚴格落實上級下達各項約束性指標。強化自然資源統籌利用和用途管控,助力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發展,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推動城鄉存量建設用地盤活利用,促進鄉鎮發展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2.以人為本,提升品質以鎮政府駐地、村莊3、居民需求為中心,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優化城鄉空間和資源配置,完善各級各類保障與服務設施,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3.上下結合,強化實施加強對上位國土空間規劃管控內容的深化、細化,嚴格落實上位規劃下達的核心指標,并將本級規劃約束性、預期性指標進行分解,保障規劃管控的上下傳導。銜接國土空間專項規劃要求,突出規劃分期實施,對近期實施項目庫做出統籌安排和行動計劃。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尊重自然地理格局,加強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突出地域特色,塑造特色山水風貌。創新開發和保護方式,推進自然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推動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特色城鎮4、。5.公眾參與,開放共享堅持開門編規劃,廣泛征求公眾意見,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加強與相關部門協調溝通和相關規劃的銜接,提升規劃實操性。發展定位與目標022.1發展定位2.2規劃目標宣州區溪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城鎮性質2.1安徽省生態經濟示范鎮安徽省文化旅游特色鎮長三角戶外運動旅游目的地皖南山區文化康養體驗區形象定位2.2溪山行旅,養心養口溪山行旅,養心養口宣州區溪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規劃目標2.31.到2025年國土開發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更加協調,國土空間格局功能更加明晰、結構不斷優化。糧食安全主體責任得到嚴格落實,生態5、環境質量穩中向好,城鎮功能品質活力不斷增強,國土空間治理能力明顯提升。2.到2035年全面形成底線牢固、生態優美、城鄉融合、品質一流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為高質量建設長三角戶外運動旅游目的地、皖南山區文化康養體驗區提供堅實空間載體。3.到2050年全面形成安全、高效、協調的國土空間格局,實現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構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載高質量生活的美麗家園,建設現代化美好溪口。國土開發與保護033.1底線管控3.2總體格局3.3鎮村體系3.4規劃布局宣州區溪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嚴格落實宣城市國土空間規劃相關要求,在溪口鎮域范圍內統籌落6、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明確“三線”空間坐標、范圍界線和管控措施。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分解統計各行政村所含面積,確保“數、線、圖”一致,做到落地準確、邊界清晰。底線管控3.1優先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鎮域三區三線規劃圖優先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優先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宣州區溪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總體格局3.2鎮域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構建“一核二軸三帶四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核”:積極完善溪口鎮政府駐地城鎮配套設施,發展服務性產業,形成經濟增長極,打造鎮域城鎮服務核心。“二軸”:城鎮協同發展軸,皖南川藏線旅7、游發展軸。“三帶”:湯村水庫-華陽河生態發展帶、東溪河生態發展帶、周寒河生態發展帶。“四區”:城鎮協調發展區,高山茶種植發展區,山水文化秘境休閑區,農旅融合發展區。宣州區溪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鎮村體系規劃圖鎮村體系3.3n“1+8+111”的三級居民點體系1個鎮政府駐地,8個中心村,111個自然村。n 行政村分類集聚提升類:5個,分別為華陽社區、東溪村、四和村、紅星村、天竺村;城郊融合類:1個,為溪口社區;特色保護類:2個,為呂輝村、金龍村;拆遷撤并類:1個,為新湯村。n 自然村分類按照自然村發展條件和稟賦,劃分為提升型、穩定型、收縮型、撤并型等類型。宣州區溪口鎮8、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規劃布局3.4構建安全繁榮、和諧美麗、韌性宜居的高品質國土空間,落實宣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相關要求,建立溪口鎮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指標體系,合理布局耕地、園地、農業設施建設用地、林地、濕地、陸地水域、城鎮用地、村莊用地等,構建宜居宜業、生態優先、產業發展的空間格局。鎮域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圖支撐與服務體系044.1內聯外通的綜合交通體系4.2城鄉一體的公共服務體系4.3保障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4.4安全韌性的綜合防災體系宣州區溪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內聯外通的綜合交通體系4.1落實區域交通建設,強化對外聯系,優化鄉村公路網,形成枝9、狀延伸的道路網絡交通體系。支持S207溪口至方塘段二級公路改建工程、S207溪口至鐵瓦寺段改建工程。推進X024、X035、X014、X013等縣鄉道道路提升工程建設,保障皖南川藏線(溪口片)旅游開發交通路網建設空間。結合溪口鎮林業空間發展,以現狀護林道路為基礎,以林防三級公路為標準,構建全域森林防火道路網絡,作為溪口鎮全域綜合交通體系補充和應急防災通道。鎮域綜合交通規劃圖宣州區溪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城鄉一體的公共服務體系4.2構建二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n 構建“鎮村(社區)”二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n 推動公共服務設施功能整合、共建共享,加強等級公共服務設施的集中布10、局,注重集約、復合化建設。中心鎮區提升能級,豐富設施類別,引導中小學、養老服務中心、衛生院提升服務覆蓋率。中心村引導幼兒園、養老服務站點、衛生站向中心村集聚,配置村級片區日常生活必須的公共服務設施。自然村引導自然村配備必要的休閑活動、環衛等服務設施。宣州區溪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鎮域基礎設施規劃圖保障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4.3供水設施:規劃保留溪口自來水廠。排水設施:規劃保留鎮區東側側污水處理廠;推進各提升型村莊污水設施建設,逐步達到全覆蓋,提高污水收集及處理水平。供電設施:規劃保留35KV溪口變電站,保留現狀35千伏及以上高壓線。農村地區電源就近引自35KV溪口變。11、通信設施:規劃保留溪口鎮通信基站;逐步實現光纖到村,結合村級公共設施設置通信機房,提升農村網絡通信性能。環衛設施:規劃保留溪口垃圾中轉站;農村地區生活垃圾按照“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的方式處理,規劃各保留自然村均至少設置1處垃圾收集點。宣州區溪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鎮域公共安全設施規劃圖安全韌性的綜合防災體系4.4消防規劃:保留鎮區微型消防站,規劃在鎮區配置 1 支二級鄉鎮專職消防隊。抗震規劃:溪口鎮按地震基本烈度6度設防。防洪排澇:鎮區防洪標準按20年一遇設防,一般中心村、自然村防洪標準按照10年一遇設防。加強加固華陽河、東溪河、周寒河的防洪堤建設,加強農村截洪12、溝建設。應急避難:規劃以S207、X035、X014、X024等作為一級疏散通道,鄉村道路作為二級疏散通道;依托鎮政府作為防災指揮中心,鄉鎮衛生院作為急救中心,村衛生室可作為應急救助點;規劃公園綠地、廣場、學校等開敞空間作為應急避難場所。鎮政府駐地規劃055.1空間結構規劃5.2用地布局規劃5.3綠地系統規劃宣州區溪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空間結構規劃5.1一核:鎮區綜合服務核;一帶:華陽河景觀帶;一軸:S207;四區:老鎮區,東部拓展區,旅游綜合服務區,北部產業區。構建“一核一帶、一軸四區”空間結構鎮政府駐地空間結構規劃圖宣州區溪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13、35年)公示稿用地布局規劃5.2統籌兼顧經濟、生活、生態、安全等多元需要,圍繞支撐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促進人口和產業向優勢區域集中,加強鎮政府駐地建設,優化空間結構和布局,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提升居民幸福感。堅持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動公共管理服務設施的均衡性和可及性配置。推進義務教育設施均衡布局,重點保障中小學空間需求。根據人口規模及分布情況,合理規劃幼兒園布局,實現托幼一體。增強社區衛生中心、社區衛生站等基層醫療設施功能。統籌布局老年人福利設施,為老年人提供一個舒適、安全、高品質的養老環境。鎮政府駐地用地布局規劃圖宣州區溪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綠地系統規劃5.3 充分利用鎮政府駐地外圍山體、華陽河等自然景觀要素,加強生態綠化建設,為鎮政府駐地創造生態化的外部環境;鎮政府駐地內部根據服務半徑,結合未開發空地、主要道路綠化均衡布置點線結合的綠化系統,滿足景觀、安全和居民游憩的需要。共同構建“二帶多點”的藍綠系統結構。二帶:華陽河濱水景觀帶、S207道路景觀帶;多點:濱水公園、口袋公園、郊野公園、廣場。到2035年,公園綠地、廣場用地步行5分鐘覆蓋率不低于50%。鎮政府駐地綠地系統規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