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37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65097
2024-12-02
37頁
19.47MB
1、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楊柳鎮人民政府2024年6月前 言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精神,推進國土空間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合理保護與利用楊柳鎮國土空間資源,指引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有序開展,實現城鎮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根據國家的統一部署要求并結合宣州區實際情況,特編制本規劃。楊柳鎮歷史悠久、風景迷人、物產豐富,乾隆年間即有“風吹楊柳千條綠,雨打高橋萬頃田”勝名。鎮域國土面積154.02平方公里,下轄1個社區9個村。楊柳鎮位于宣城市市區西南11公里處,中心城區與涇縣的必經之路上,南鄰周王鎮,西接涇縣琴2、溪鎮、蔡村鎮,北鄰文昌鎮、寒亭鎮,東與周王茶場交界。鎮域境內大部為丘陵平原,地勢為東南高,西北低,青弋江支流分三路縱向貫穿全域,河網聯通,水系充盈,林地沿水系兩岸分布,生態本底良好。新時代新征程,楊柳鎮踔厲奮發,奮勇爭先,“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安徽省生態鎮“安徽省文明鎮”等名片不斷擦亮。在上位規劃新要求、區域發展新形勢下,楊柳鎮屬于宣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確定的國家級城市化地區,是宣城市“一地六縣”產業合作區中構建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的重要平臺之一,是宣州區現代農業樣板和先行發展區建設的重要承載基地。此次規劃以打造“長三角農旅融合樣板區;安徽省現代功能農業3、先導區;宣城市文化休閑旅游目的地”為總體目標,優化空間布局,引導綠色、集約、可持續發展。01 規劃總則目 錄1.1 規劃范圍和期限 1.2 規劃依據1.3 規劃效力1.4 規劃原則02 發展定位與目標2.1 城鎮定位2.2 規劃目標2.3 空間策略03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3.1 落實“三條控制線”3.2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3 國土空間規劃分區3.4 農業空間提質增效3.5 生態空間保護修復3.6 建設空間布局優化3.7 產業發展空間保障04 國土空間支撐體系4.1 綜合交通體系4.2 公共服務設施體系4.3 市政基礎設施體系4.4 安全韌性與防災減災4.5 城鄉特色風貌塑造05 鎮政府駐地規劃4、5.1 空間結構和用地布局5.2 綠地系統規劃5.3 綜合防災規劃5.4 城鎮風貌引導06 規劃實施保障6.1 明確單元規劃引導6.2 完善規劃實施保障6.3 落實常態化監測機制01 總則1.1 規劃范圍和期限1.2 規劃依據1.3 規劃效力1.4 規劃原則1.1 規劃范圍和期限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規劃范圍包含鎮域和鎮政府駐地兩個層次:鎮域范圍:包括楊柳社區、華山村、新龍村、柿木村、雙樂村、興安村、高橋村、興洋村、新合村和三長村,全域面積154.02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范圍:北至宣涇北路,南至S206,東至楊華路,西至宣涇北路與S206交口,規劃總用地1.62平5、方公里。規劃期限本規劃的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其中:近期:2021-2025年;遠期:2025-2035年。鎮域規劃范圍圖1.2 規劃依據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法律法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19年);(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9年);(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年);(4)基本農田保護條例(2022年修訂);(5)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21年);(6)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2021年)。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1)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的通知;(2)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6、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 號);(3)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廳字201948 號);(4)自然資源部 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的通知(自然資規20191 號);(5)自然資源部關于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201987 號);(6)其他重要政策及規范性文件。技術規范(1)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2)安徽省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規程(試行);(3)社區生活圈規劃技術指南。其他規劃及相關文件(1)宣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7、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2)宣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宣州區楊柳鎮全域旅游發展規劃;(4)其他相關規劃及相關文件。1.3 規劃效力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本規劃一經批準應當作為本鎮鎮域內控制性詳細規劃、村莊規劃和專項規劃等下位規劃的編制依據。下位規劃應當落實本規劃明確的鎮域總體發展目標、空間布局和公共空間及各項設施安排等,并按照單元規劃的直接指導進行深化。下位規劃應在符合單元規劃確定的整體單元用地規模和結構、功能布局、建筑總量、空間形態等要求的基礎上進行深化,如對上述內容進行跨單元平衡的,需同步編制跨單元平衡方案。下位規劃應當優8、先保障公共空間、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落地,在滿足配置標準的前提下,可對具體用地布局和建設規模進行深化。城鎮開發邊界內近期重點公共基礎設施專項控制性詳細規劃,是建設項目管理的依據。項目實施過程中如遇需要對項目選址和相關指標進行調整的情況,在滿足單元整體要求和公共基礎設施配置標準的前提下,可以通過控制性詳細規劃進行調整。城鎮開發邊界外近期重點公共基礎設施專項規劃是建設項目管理的依據。項目實施過程中如遇情況需要對項目選址和相關指標進行調整的,在滿足單元整體要求和公共基礎設施配置標準的前提下,可以通過下位詳細規劃進行調整。1.4 規劃原則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底線思維,綠色9、發展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強化自然資源統籌利用和用途管控,助力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發展。以人為本,提升品質以鎮政府駐地、村莊居民需求為中心,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優化城鄉空間和資源配置,完善各級各類保障與服務設施。上下結合,強化實施加強對上位國土空間規劃管控內容的深化、細化,嚴格落實市區規劃下達的核心指標,并將本級規劃約束性、預期性指標進行分解,保障規劃管控的上下傳導。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尊重自然地理格局,加強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突出地域特色,塑造特色田園風貌。創新開發和保護方式,推進自然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公眾參與,開放共享堅持開門編規10、劃,廣泛征求公眾意見,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加強與相關部門協調溝通和相關規劃的銜接,提升規劃實操性。02 發展目標與定位2.1 城鎮定位2.2 規劃目標2.3 空間策略2.1 城鎮定位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長三角農旅融合樣板區安徽省現代功能農業先導區宣城市文化休閑旅游目的地糧食安全主體責任得到嚴格落實,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城鎮功能品質活力不斷增強,國土空間治理能力明顯提升。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格局逐步形成,居民美好生活取得實質性成效。2.2 規劃目標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至2025年“國家農業產業強鎮”與“長三角農業11、與健康創新發展示范區”名片進一步打響,國土空間安全底線更加牢固、競爭力持續增強、品質明顯提升,形成安全、高效、協調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至2035年形成安全、高效、協調的國土空間格局,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實現現代化,全面建成經濟實力強勁、農旅特色突出、生態環境宜居的現代化美好城鎮。至2050年2.3 空間策略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堅持保護優先、集約節約原則,嚴格落實省、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剛性管控要求和約束性控制指標,統籌劃定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嚴守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國土安全底線。綠色轉型的生態筑基策略以國家農業產業強鎮為引領,12、充分發揮資源優、基礎厚、品牌響等優勢,促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推動農業創新與健康旅游深入融合,統籌農業空間與建設空間,優化村莊布局、完善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空間、推進全域國土綜合整治,助力鄉村振興。農旅融合的空間協同策略圍繞城鄉一體化發展和鄉村振興發展戰略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完善城鎮集聚、輻射和服務功能,優化村莊分類和布局,完善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打造美麗宜居的新型城鎮化發展空間。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策略保護傳承自然與文化價值,統籌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空間保護,強化城鄉風貌特色塑造,促進自然山水、歷史文化與城鄉空間融合,提升國土空間品質魅力。營造舒適便利的宜居空間、富有活力的宜業空13、間、健康安全的韌性空間、環境優美的藍綠空間。特色彰顯的品質提升策略03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3.1 落實“三條控制線”3.2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3 國土空間規劃分區3.4 農業空間提質增效3.5 生態空間保護修復3.6 建設空間布局優化3.7 產業發展空間保障3.1 落實”三條控制線”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優先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確保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優先劃定、應劃盡劃、應保盡保。按照生態功能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主要包括安徽揚子鱷國家自然保護區。按照集約適度、綠色發展要求,劃定城鎮開發邊界。鎮域控制線布局圖落實底線管控要求,劃14、定三條控制線3.2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鎮域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構建“一心一軸三帶三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心 城鎮服務核心。積極完善楊柳鎮區城鎮配套設施,發展服務性產業,形成經濟增長極,打造鎮域城鎮服務核心。一軸 城鎮協同發展軸。以S206為發展紐帶,帶動沿線村鎮經濟產業發展,推動公共服務能力不斷提升。三帶 周寒河生態發展帶、高橋河生態發展帶、柿木河生態發展帶。三區 農旅融合發展區、智慧農業發展區、高效農業發展區。3.3 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01農田保護區按照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管理15、,區內從嚴管控非農建設占用永久基本農田,鼓勵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土地整治,提高永久基本農田質量。02生態保護區將具有特殊生態功能或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必須保護的自然區域納入生態保護區進行嚴格保護,包括生態保護紅線集中劃定區域。03生態控制區將生態保護紅線外,生態功能較強的國家一級公益林、一級水源保護地以及河湖管理范圍納入生態控制區,重點加強生態保育和生態建設,限制開發建設。04城鎮發展區區內所有建設行為應按照詳細規劃進行精細化管理,在不突破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建設用地規模和不違反強制性內容的前提下,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對城鎮發展區內的規劃建設用地布局進行優化與調整。05鄉村發展區應以促進農業和鄉16、村特色產業發展、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為導向,統籌協調村莊建設、農田和生態保護。鼓勵開展農業特色產業配套設施建設和村莊建設整治;嚴禁集中連片的城鎮開發建設。06礦產能源發展區將重點開采區、礦產集中開采區和采礦權劃入礦產能源發展區。以國土空間的保護與保留、開發與利用兩大管控屬性為基礎合理配置空間資源,在鎮域層面劃分七類一級規劃分區鎮域農業空間格局圖3.4 農業空間提質增效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打造“一園三區”現代化農業空間格局一園引領依托現代功能農業科創園,打造宣城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樣板。三區協同北部高效農業發展區;東部特色休閑農業區;南部生態循環農業區。3.5 生態空17、間保護修復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筑牢“一屏三廊、兩區多點”生態安全格局鎮域生態空間格局圖一屏三廊兩區多點以鎮域內東-南-西部低山丘陵形成的山林生態屏障。以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土保持、水源涵養等生態功能為重點。東部、南部低山丘陵森林生態保育區。穩步推進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加強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林和防護林建設。瓦屋楊水庫、馮村水庫、梅竹殿水庫、磨子山水庫、后沖水庫、中村水庫、汶塘水庫等生態環境保護點。周寒河、高橋河、柿木河生態廊道。圍繞水源涵養、水土流失防治、水體環境治理等內容,開展立體全系統保護。3.6 建設空間布局優化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18、5年)鎮村體系優化“1+1+8+252”的四級居民點體系1個鎮政府駐地,1個社區,8個行政村,252個自然村。行政村村莊分類集聚提升類:9個,分別為高橋社區、華山村、新龍村、柿木村、雙樂村、興安村、興洋村、新合村和三長村。自然村分類提升型98個、穩定型82個、收縮型72個、撤并型14個。鎮域居民點體系布局規劃圖3.6 建設空間布局優化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建設用地集約節約優化城鎮功能布局,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從“增量為主”轉向“增存并重”,促進土地利用結構優化,提高空間利用水平。發揮城鎮開發邊界對各類城鎮集中建設活動的空間引導和統籌調控作用,堅決杜絕擅自突破年度計19、劃指標、破壞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資源等各類建設行為。嚴控總量優化全域生活、生產、生態空間格局,推進低效工業用地、污染用地、生態敏感地區建設用地以及零散宅基地減量,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和資源配置,節約集約合理開發。結合用地結構優化和用地績效提升,推進低效工業用地減量化,強化畝均產出,提升發展質量。按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要求,優化建設用地標準。積極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不斷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盤活存量提質增效3.7 產業發展空間保障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優化產業空間布局 落實產業用地保障構建“一核三帶五區”鎮域產業空間發展格局鎮域產業布局規劃圖一核全域綜合服務核心區三帶周寒河20、柿木河濱水旅游帶、高橋河濱水景觀帶。五區科創農業樣板區、農業休閑觀光區、高效農業示范區、生態康養體驗區、功能農業示范區。建立規劃留白機制直接服務種植業、養殖業的農產品加工、電子商務、倉儲保鮮冷鏈等產業,原則上集中在行政村村莊建設邊界內,利用農村本地資源開展農產品初加工、發展休閑觀光旅游而必需的配套設施建設。引導設施農業充分利用低效閑置土地和未利用地。合理布局農村一二三產業項目用地安排一定比例的建設用地機動指標,重點保障鄉村產業、現代種業發展用地,優先解決綜合農事服務中心、育秧中心、烘干中心、倉儲等糧食生產配套設施用地。04 國土空間支撐體系4.1 綜合交通體系4.2 公共服務設施體系4.3 21、市政基礎設施體系4.4 安全韌性與防災減災4.5 城鄉特色風貌塑造4.1 綜合交通體系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鎮域綜合交通規劃圖落實區域交通建設規劃新增宿望宣城際鐵路,為寧高城際延伸線,南北向穿過鎮域,高鐵兩側應控制50米的綠化隔離帶。規劃新建宣涇高速東西向貫穿鎮域,于鎮區南部設高速下道口。規劃于新合村南部新建宣州區通用機場。優化道路交通布局規劃形成以省道、縣道為骨架,鄉道、農村公路為支撐,縱橫交錯的全域路網交通格局,著力提升鎮政府駐地與各行政村之間的道路等級。提升S207為二級公路,通過拓寬路面,升級沿線硬件設施,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提升城鄉公交水平完善公共交通建設22、,促進鎮政府駐地與村莊的交通耦合,實現綠色出行。公交站點結合各個自然村分布情況系統安排,保證每個行政村1處公交站點,適當增加提升型、穩定型自然村公交站點分布。內聯外通提等級、鄉村田園路暢通按照“社區生活圈規劃技術指南+上位規劃+村民意愿+人口規?!贝_定三級配置標準。4.2 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構建“鎮級+中心村+自然村”三級服務設施配置體系鎮域公共服務設施布局規劃圖推動行政管理服務設施均衡化配置支撐基礎教育設施高質量發展加強醫療服務設施標準化建設加快體育設施系統性布局促進養老服務設施普適性發展建設健康循環的供水系統建設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統支持可再生23、能源項目建設建設保障有力的供電系統建設智能安全的通信系統建設先進專業的環衛系統4.3 市政基礎設施體系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鎮域基礎設施布局規劃圖布局合理、功能完備、安全高效貫徹“全面規劃,綜合治理,防治結合,以防為主,因地制宜”的方針,加強加固周寒河、高橋河、柿木河的防洪堤建設,加強農村截洪溝建設,規劃采用工程性設施、河道疏浚及生物保護等綜合性治理措施。4.4 安全韌性與防災減災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鎮域綜合防災減災規劃圖推進防洪排澇工程建設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規劃保留鎮區微型消防站,在鎮區配置 1 支二級鄉鎮24、專職消防隊;在產業園區新增1處微型消防站,按照規定配置消防器材,并定期檢查;完善農村消防組織網絡布置。推進消防設施工程建設楊柳鎮按照地震基本烈度6度設防,一般工業及民用工程按基本烈度設防,生命線工程按基本烈度提高一度采取防震措施。推進防震減災工程建設規劃鎮政府作為防災指揮中心,鄉鎮衛生院作為急救中心,村衛生室作為應急救助點;利用現有和規劃建設的公園、綠地、學校等開敞空間,合理布局應急避難場所。加強應急避難場所建設4.5 城鄉特色風貌塑造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鎮域特色風貌規劃圖構建“一心一軸三區多點”的鄉村特色風貌“一心”:文化活力核心?!叭S”:沿周寒河、高橋河、25、柿木河打造生態景觀軸?!叭齾^”:依托自然基底,形成山林特色風貌區、田園文化風貌區和活力人文風貌區。打造山水相融、村田相接的宜居宜業宜游生態楊柳景觀風貌引導 河道景觀:保持周寒河、高橋河和柿木河的原有自然河道,流經鎮區的周寒河可結合景觀綠道改造河道景觀。山體景觀:控制全鎮建筑高度,保證山體的天際輪廓線。植被景觀:丘陵地區以保護原生態植被為主,鄉村建設區域適當植入人工景觀,部分村莊以煙葉和自然景觀為主。美麗公路打造 花溪谷節點:通過放坡處理,設置步道,梳理地形形成種植空間,種植多年生草花以及向日葵等觀賞類農作物,與一河之隔的花溪谷遙相呼應。漫步茶園節點:結合現有平臺,增設采茶文化標識,清除紅葉石楠26、等灌木球,營造通透觀茶空間、局部種植櫻花、梅花、茶梅等,營造落英繽紛的茶香田園美景。05 鎮政府駐地規劃5.1 空間結構和用地布局5.2 綠地系統規劃5.3 綜合防災規劃5.4 城鎮風貌引導 鎮區建設用地規劃布局圖5.1 空間結構和用地布局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空間結構注:本圖不作為規劃實施和監督管理的直接依據,具體用地方案在詳細規劃中落實。構建“一核一帶三區”鎮區空間結構一核 鎮區綜合服務核。鎮政府駐地依托 S206東西向發展,規劃于春歸東路商業網點集中、服務功能完善區域打造鎮區綜合服務核,提高鎮區服務水平。一帶 周寒河濱水景觀帶。以周寒河生態資源為基礎,打造濱27、水景觀帶,提升鎮區人居環境品質。三區 東部居住片區、西部居住片區、南部產業片區。公園領地圖例廣場用地5.2 綠地系統規劃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綠地開敞空間系統鎮政府駐地公共綠地與開敞空間規劃圖構建“一園多點”鎮區綠地開敞空間系統一園多點周寒河濱水公園口袋公園、文化廣場、健身廣場布局策略“500米見園、300見綠”,打造均衡可達的綠地布局。依托周寒河,強化水綠融合,形成富有魅力的藍綠空間。推動有條件的街頭附屬綠地向居民開放,增強綠地的實用性和舒適性。二級疏散道路一級疏散道路防災指揮中心應急避難場所消消微型消防站圖例急救中心消消楊文路楊華路宣涇北路S2065.3 綜合28、防災規劃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綜合防災布局原則鎮政府駐地綜合防災規劃布局圖消防安全防震減災應急避難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規劃保留鎮區微型消防站,在鎮區配置 1 支二級鄉鎮專職消防隊,保障預防火災和抗險救災的能力。楊柳鎮按照地震基本烈度6度設防,一般工業及民用工程按基本烈度設防,生命線工程按基本烈度提高一度采取防震措施。構建以S207、S206作為一級疏散通道,次干路作為二級疏散通道的分級疏散救援通道體系。規劃利用現有和規劃建設的公園、綠地、學校等開敞空間,合理布局應急避難場所。5.4 城鎮風貌引導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9、年)重塑濱水空間景觀風貌,打造活力堤岸形式:以低矮、新中式徽派建筑為主,格局舒朗,盡量減少對山水格局的影響。色彩:以石材立面或玻璃幕墻,點綴中低明度的赭石、褐色、黃。功能:展示楊柳鎮旅游通廊的重要景觀帶,營造環境優美、生態和諧的濱水休閑風貌區。周寒河景觀帶形式:優美通透,環境宜人的楊柳特色生態公園。色彩:整體景觀以綠、粉、作為基調,配以各類本土植物。功能:塑造由小型硬質廣場以及齊全的配套設施構成的楊柳生態公園。濱水公園景觀節點建筑風貌增加文化元素規整立面統一店招5.4 城鎮風貌引導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引導集鎮集中區域風貌提升改造增加開敞空間、塑造入口節點提升街道30、景觀空間景觀 風貌06 規劃實施保障6.1 明確單元規劃引導6.2 完善規劃實施保障6.3 落實常態化監測機制6.1 明確單元規劃引導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鎮域詳細規劃編制單元劃分圖 城鎮單元控制要求明確單元四至邊界、面積、功能定位、建設用地規模,以及單元內涉及的重要公共服務設施、市政基礎設施、公園綠地面積、防災避難場所等的配建標準或空間布局要求;落實重要綠線、藍線、紫線、黃線等內容。鄉村單元控制要求明確單元四至邊界、面積、功能定位、村莊人口、建設用地規模及重要設施配建標準或空間布局要求。全域劃分2個城鎮單元和12個鄉村單元6.2 完善規劃實施保障 宣州區楊柳鎮國31、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楊柳鎮國土空間規劃工作領導小組,統籌重大政策研究和發展方向制定,加強部門間橫向聯動,協調解決國土空間保護開發中的重大問題。強化監督實施完善社會監督機制,鼓勵公眾積極參與規劃的實施與監督。利用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系統或衛星遙感監測等手段,開展對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剛性管控執行情況的實時監測、預警和定期評估。構建多規合一信息平臺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按照“統一底圖、統一標準、統一規劃、統一平臺”的要求,從規劃編制、審查審批、批后監管等環節統籌配置資源,提升城鎮整體效能水平和管控水平。健全規劃公開制度健全規劃民主決策、公眾參與和社會監32、督機制,提高空間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實施陽光規劃,在規劃編制期間適時向社會公示規劃方案,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通過構建多規合一信息平臺、加強組織領導、健全規劃公開制度和強化監督實施,完善此輪規劃實施保障。建立科學的規劃實施監測評估指標體系,認真總結經驗,梳理存在問題,及時提出改進措施;加強監督考核,提高信息透明度,結合監測評估結果,按照程序開展規劃動態維護工作,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及時反饋和修正,確保規劃確定的各項任務有效落實。6.3 落實常態化監測機制宣州區楊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空間規劃自身評估內容一致性評估標準規范性評估成果完整性評估與上位的銜接與強制性內容的銜接與指導性內容的銜接重大交通設施、市政設施等設置要求用地圖斑校核其他實施、變動情況評估內容評估標準與方法定性定量內在合理性評估定性定量外在有效性評估靈活性評估監測評估01綜合目標的實現程度02各項具體指標的完成情況03主要工作開展情況04規劃中各項工作實際實施情況05研究解決規劃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