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式烤肉燒烤店食品采購感官檢驗(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65287
2024-12-03
3頁
19.50KB
1、韓式烤肉燒烤店餐飲機構管理公司研發部感 官 檢 驗 概 述第一章 食品感官鑒別及方法概述一食品色澤的原理與視覺在鑒別中有著重大的意義食品的色澤是人的感官評價食品品質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同的食品顯現著各不相同的顏色,例如,菠菜的綠色、蘋果的紅色、胡蘿卜的橙紅色等,這些顏色是食品中原來固有的。不同種食品中含有不同的有機物,這些有機物又吸收了不同波長的光。如果有機物吸收的是可見光區域內的某些波長的光,那么這些有機物就會呈現各自的顏色,這種顏色是由未被吸收的光波所反映出來的。如果有機物吸收的光其波長在可見光區域以外,那么這種有機物則是無色的。那么何為可見光區域與非可見光區域呢?一般說來自然光是由不同波長2、的光線組成的。肉眼能見到的光,其波長在400800納米之間,在這個波長區域里的光叫作可見光。而小于400納米和大于800納米區域的光是肉眼看不到的光,稱為不可見光。在可見光區域內,不同波長的光顯示的顏色也不同。食品的顏色系因含有某種色素,色素本身并無色,但它能從太陽光線的白色光中進行選擇性吸收,余下的則為反射光。故在波長800納米的紅色至波長400納米的紫色之間的可見光部分,亦既紅、橙、黃、綠、青、藍、紫中的某一色或某幾色的光反射刺激視覺而顯示其顏色的基本屬性,明度、色調、飽和度是識別每一種色的3個指標。對于判定食品的品質亦可從這3個基本屬性全面地衡量和比較,這樣才能準確地判斷和鑒別出食品的質3、量優劣,以確保購買優質食品。1明度:顏色的明暗程度。物體表面的光反射率越高,人跟的視覺就越明亮,這就是說它的明度也越高。人們常說的光澤好,也就是說明度較高。新鮮的食品常具有較高的明度,明度的降低往往意味著食品的不新鮮。例如因致褐變、非酶褐變或其他原因使食品變質時,食品的色澤常發暗甚至變黑。 2.色調:紅、橙、黃、綠等不同的各種顏色,以及如黃綠、藍綠等許多中間色,它們是由于食品分枝結構中所含色團對不同波長的光線進行選擇性吸收而形成的。當物體表面將可見光譜中所有波長的光全部吸收時,物體表面為黑色,如果全部反射,則表現為白色。當對所有波長的光都能部分吸收時,則表現為不同的灰色。黑白系列也屬于顏色的一4、類,只是因為對光譜中各波長的光吸收和反射是沒有選擇性的,它們只有明度的差別,而沒有色調和飽和度著兩種特性。色調對于食品的顏色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由于人眼的視覺對色調的變化較為敏感,色調稍微改變對顏色的影響就會很大,有時可以說完全破壞了食品的商品價值和實用價值。色調的改變可以用語言或其他方式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來(如食品的退色或變色),這說明顏色在食品的感官鑒別中有很重要的意義。 3飽和度:顏色的深淺、濃淡程度,也就是某種顏色色調的顯著程度。當物體對光譜中某一較窄范圍波長的光的發射率很低或根本沒有發射時,表明它具有很高的選擇性,這種顏色的飽和度就越高。愈飽和的顏色和灰色不同,當某波長的光成分愈多時,顏5、色也就愈不飽和。食品顏色的深淺,濃淡變化對于感官鑒別而言也是很重要的。二.食品的氣味與嗅覺在鑒別中的意義1.食品本身所固有的、獨特的氣味,即是食品的正常氣味。嗅覺是指食品中含有揮發性物質的微粒子浮游于空氣中,經鼻孔刺激嗅覺神經所引起的感覺。人的嗅覺比較復雜,亦很敏感。同樣的氣味,因個人的嗅覺反應不同,故感受喜愛與厭惡的程度也不同。同時嗅覺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如溫度、濕度、氣壓等對嗅覺的敏感度都具有一定的影響。人的嗅覺適應性特別強,即對一種氣味較長時間的刺激很容易順應。但在適應了某種氣味之后,對于其他氣味仍很敏感,這是嗅覺的特點。2 食品的氣味,大體上由以下途徑形成的:(1)生物合成:食品本身在6、生長成熟過程中,直接通過生物合成的途徑形成香味成分表現出香味。例如香蕉、蘋果、梨等水果香味的形成,是典型的生物合成產生的,不需要任何外界條件。本來水果在生長期不顯現香味,成熟過程中體內一些化學物質發生變化,產生香味物質,使成熟后的水果逐漸顯現出水果香。 (2)直接酶作用:酶直接作用于香味前體物質,形成香味成分,表現香味。例如當蒜的組織被破壞以后,其中的蒜酶將蒜氨酸分解而產生的氣味。(3)氧化作用:也可以稱為間接酶作用,即在酶的作用下生長氧化,氧化劑再使香味前體物質氧化,生成香味成分,表現出香味。如紅茶的濃郁香氣就是通過這種途徑形成的。 (4)高溫分解或發酵作用:通過加熱或烘烤等處理,使水平原來7、存在的香味前體物質分解而產生香味成分。例如芝麻、花生在加熱后可產生誘人食欲的香味。發酵也是食品產生香味的重要途徑,如酒、醬中的許多香味物質都是通過發酵而產生的。(5)添加香料:為保證和提高食品的感官品質,引起人的食欲,在食品本身沒有香味、香味較弱或者在加工中喪失部分香味的情況下,為了補充和完善食品的香味,可有意識地在食品中添加所需要的香料。(6)腐敗變質:食品在貯藏、運輸或加工過程中,會因發生腐敗變質或污染而產生一些不良的氣味。這在進行感官鑒別時尤其重要,應認真仔細地加以分析。3食品的滋味與味覺在鑒別中的意義因為食品中的可溶性物質溶于唾液或液態食品直接刺激舌面的味覺神經,才發生味覺。當對某中食8、品的滋味發生好感時,則各種消化液分泌旺盛而食欲增加。味覺神經在舌面的分布并不均勻。舌的兩側邊緣是普通酸味的敏感區,舌根對于苦味較敏感,舌尖對于甜味和咸味較敏感,但這些都不是絕對的,在感官評價食品的品質時應通過舌的全面品嘗方可決定。味覺與溫度有關,一般在1045范圍內較適宜,尤其30時為敏銳。隨溫度的降低,各種味覺都會減弱,尤以苦味最為明顯,而溫度升高又會發生同樣的減弱。味道與呈味物質的組合以及人的心理也有微妙的相互關系。味精的鮮味在有食鹽時尤其顯著,是咸味對味精的鮮味起增強作用的結果。另外還有與此相反的削減作用,食鹽和砂糖以相當的濃度混合,則砂糖的甜味會明顯減弱甚至消失。當嘗過食鹽后,隨即飲用9、無味的水,也會感到有些甜味,這是味的變調現象。另外還有味的相乘作用,例如在味精中加入一些核苷酸時,會使鮮味有所增強。在選購食品和感官鑒別其質量時,常將滋味分類為甜、酸、咸、苦、辣、澀、濃、淡、堿味及不正常味等。 4食品質量感官鑒別的基本方法食品質量感官鑒別的基本方法,其實質就是依靠視覺、嗅覺、味覺、觸覺和聽覺等來鑒定食品的外觀形態、色澤、氣味、滋味和硬度(稠度)。不論對何種食品進行感官質量評價,上述方法總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常是在理化和微生物檢驗方法之前進行。5食品質量視覺鑒別方法的注意問題這是判斷食品質量的一個重要感官手段。食品的外觀形態和色澤對于評價食品的新鮮程度,食品是否有不良改變以及蔬菜10、水果的成熟度等有著重要意義。視覺鑒別應在白晝的散射光線下進行,以免燈光隱色發生錯覺。鑒別時應注意整體外觀、大小、形態、塊形的完整程度、清潔程度,表面有無光澤、顏色的深淺色調等。在鑒別液態食品時,要將它注入無色的玻璃器皿中,透過光線來觀察,也可將瓶子顛倒過來,觀察其中有無夾雜物下沉或絮狀物懸浮。6食品質量嗅覺鑒別方法應注意的事項人的嗅覺器官相當敏感,甚至用儀器分析的方法也不一定能檢查出來極輕微的變化,用嗅覺鑒別卻能夠發現。當食品發生輕微的腐敗變質時,就會有不同的異味產生。如核桃的核仁變質所產生的酸敗而有哈喇味,西瓜變質會帶有餿味等。食品的氣味是一些具有揮發性的物質形成的,所以在進行嗅覺鑒別時常11、需稍稍加熱,但最好是在1525的常溫下進行,因為食品中的氣味揮發性物質常隨溫度的高低而增減。在鑒別食品時,液態食品可滴在清潔的手掌上摩擦,以增加氣味的揮發,識別畜肉等大塊食品時,可將一把尖刀稍微加熱刺入深部,拔出后立即嗅聞氣味。食品氣味鑒別的順序應當是先識別氣味淡的,后鑒別氣味濃的以免影響嗅覺的靈敏度。在鑒別前禁止吸煙。7食品質量味覺鑒別注意事項感官鑒別中的味覺對于辨別食品品質的優劣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味覺器官不但能品嘗到食品的滋味如何,而且對于食品中極輕微的變化也能敏感地察覺。做好的米飯存放到尚未變餿時,其味道即有相應的改變。味覺器官的敏感性與食品的溫度有關,在進行食品的滋味鑒別時,最好使食品處在2045之間,以免溫度的變化會增強或減低對味覺器官的刺激。幾種不同味道的食品在進行感官評價時,應當按照刺激性由弱到強的順序,最后鑒別味道強烈的食品。在進行大量樣品鑒別時,中間必須休息,每鑒別一種食品之后必須用溫水漱口。8食品質量觸覺鑒別時的注意問題憑借觸覺來鑒別食品的膨、松、軟、硬、彈性(稠度),以評價食品品質的優劣,也是常用的感官鑒別方法之一。例如,根據魚體肌肉的硬度和彈性,常常可以判斷魚是否新鮮或腐敗,評價動物油脂的品質時,常須鑒別其稠度等。在感官測定食品硬度(稠度)時,要求溫度應在1520之間,因為溫度的升降會影響到食品狀態的改變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1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