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縣珊溪巨嶼桂山片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65642
2024-12-09
6頁
1.01MB
1、文成縣珊溪巨嶼桂山片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文成縣人民政府文成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01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單元范圍:本次規劃范圍為珊溪鎮、巨嶼鎮、桂山鄉兩鎮一鄉行政轄區范圍,規劃范圍總面積189.98平方公里,包含1個社區、39個行政村。文成縣珊溪巨嶼桂山片區區位分析圖規劃期限:規劃基期為2020年,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近期到2025年,遠期到2035年,遠景可展望到2050年。02目標定位03發展規模人口規模:至2035年,珊溪鎮常住人口2.72萬人,巨嶼鎮常住人口1.36萬人,桂山鄉常住人口0.17萬人。規劃期末片區總人口為4.25萬人。用地規模:規劃期末建2、設用地總面積控制在1005.96公頃以內,城鄉建設用地總面積控制在694.99公頃以內。秀水經濟廊,生態創新區水制品、水文旅、水農業落實上位總體定位、主要職能分工等要求,基于現實條件和發展動力,將珊溪-巨嶼-桂山片區定位為以水制品、水文旅、水農業為主要特色、高度產城融合的“秀水經濟廊,生態創新區”。04國土空間格局規劃形成“一心一廊、兩帶四片”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心”以珊溪和巨嶼鎮區作為區域城鎮發展核心。“一廊”秀水經濟廊道依托飛云江及S220省道,落實縣域重要空間發展廊道。“兩帶”區域城鎮發展帶以規劃S216省道為基礎,東西連接平陽縣和黃坦鎮;鄉村農旅發展帶以X611縣道為基礎,串聯桂山3、鄉,有效帶動沿線農業及文旅經濟發展。“四片”飛云江水源涵養片區,推動生態旅游產業發展;南部森林涵養片區,以林業發展及生態保育功能為主;產業經濟片區,依托文成縣經濟開發區巨嶼片,是區域的主要經濟產業區域;農業發展片區依托楊梅示范區,以種植銷售、物流加工、采摘觀光體驗功能為主。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05國土空間控制線嚴格落實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規劃期內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1447.64公頃(2.1715萬畝)。永久基本農田經依法劃定后,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變用途。科學落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內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規劃期內落實生態保護紅線4、總面積5872.34公頃,對生態保護紅線內的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實施分類管控。合理落實劃定城鎮開發邊界:落實城鎮開發邊界413.94公頃。城鎮開發邊界按照自然資源部關于做好城鎮開發邊界管理的通知(自然資發(2023)193號)等相關文件進行管理管控。三條控制線圖06用途分區國土空間用途分區圖一級分區二級分區分區說明生態保護區陸域保護紅線區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或生態敏感脆弱、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陸地自然區域。生態控制區陸域生態控制區生態保護紅線外,陸域部分需要予以保留原貌、強化生態保育和生態建設、限制開發建設的陸地自然區域。農田保護區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按照一定時期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對5、農產品的需求,依法確定不得擅自占用或改變用途、實施特殊保護的耕地集中區域。城鎮發展區城鎮開發邊界圍合的范圍,是城鎮集中開發建設并可滿足城鎮生產、生活需要的區域。鄉村發展區村莊建設區、一般農業區、農田整備區、林業發展區農田保護區外,為滿足農林牧漁等農業發展、農民集中生活和生產配套為主的區域以及農田整備區。其他保護利用區礦產能源發展區、文化遺產保護區、區域基礎設施集中建設區、特殊用地集中區、陸海協調發展區參照浙江省市級、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技術要點的相關要求劃定其他保護利用區,細化至二級分區,明確范圍、邊界和面積。07綜合交通綜合交通規劃圖對外交通:高速方面銜接現狀溧寧高速文泰段,保留珊溪互通作為片區對外溝通的高速出入口。國省道方面規劃形成“一橫一縱”布局。“一橫”指S219省道;“一縱”指S220省道。快速疏解過境交通,加強對外聯系。優化縣鄉道公路網絡,在國省道網絡覆蓋基礎上,規劃X601縣鄉道和X611縣鄉道。實現村莊縣鄉道公路網連接全覆蓋。片區交通::打造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級完善的道路網系統。主干路呈一環二縱的總體格局,包括云江大道、云江北路等:次干路包括嶼南路、新富路、康樂路等;多條支路補充路網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