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綜合體項目鋼結構深化設計、加工及安裝技術總結(3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65665
2024-12-09
31頁
5.62MB
1、鋼結構深化設計、加工及安裝技術一、鋼結構概況1.本工程為鋼骨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地下3層,地上15層,鋼結構分布于四個塔區的鋼柱、鋼梁,六座鋼連橋以及屋頂部分。鋼結構截面尺寸如下表所示:鋼構件名稱截面形式鋼柱800X300X40X40、600X250X40X40、700X250X40X40、800X800X50X50、600X600X50X50、600X800X50X50、700X700X50X50鋼梁H300X200X8X12、H 500X400X20X30鋼連橋立柱600X600X50X50、600X600X30X30700X700X50X50鋼連橋主次鋼梁H 600X700X50X502、H 700X700X20X40H 700X700X20X50、H 500X600X20X40屋頂鋼柱H 200 X200 X10 X16、H 350 X350 X20 X30、H 400 X350X25 X302.其中位于低區的三座鋼連橋分布位置及概況如下所示:連橋名稱分布區域標高位置樓層位置跨度單件最重鋼連橋BR1塔樓1和塔樓2+11.120+19.800L3層L5層44米20t鋼連橋BR4塔樓3和塔樓4+11.120+19.800L3層L5層28米19t鋼連橋BR7塔樓2和塔樓4+11.120+16.300L3層L4層31米14t鋼連橋的一端通過活動支座與勁性鋼骨柱連接,另一端通過固定支3、座與勁性鋼骨柱連接。桁架本身的弦桿和腹桿通過采用焊接形式連接。低區連橋分布位置詳見圖2所示。低區連橋分布位置圖連橋BR1模型示意圖3.位于高區的三座鋼連橋分布位置及概況如下所示:連橋名稱分布區域標高位置(m)樓層位置跨度鋼連橋BR3塔2和塔3+47.800+54.700L13層L15層33米鋼連橋BR5塔3和塔4+51.300+59.400L14層L16層50米鋼連橋BR6塔1和塔4+23.300+30.200L6層L8層26米高區連橋BR3、BR5分布位置圖連橋BR5模型示意圖4.屋頂鋼結構模型示意圖屋頂鋼結構模型示意圖二、工程特定及難點1.跨度大、凈空高 低區鋼連橋最大跨度44m,鋼連橋底4、距離下部高達27m,高區鋼連橋最大跨度50m,鋼連橋底距離下部結構高達51m。對安裝精度要求高,高空作業施工難度大。工程開始之初編制詳細的施工方案,針對安裝工況根據實際進行模擬,提前發現存在的問題,最大化降低施工過程中的風險。多次組織專家針對方案進行論證,確保施工過程的可靠性。2.焊接質量要求高 本工程鋼連橋的鋼材材質等級高,熔透焊縫全部為一級焊縫。連接節點全部為焊接連接,桿件數量多,焊接量大,鋼連橋造型復雜,高空焊接難度大,如何控制好焊接變形及保證焊縫質量,是鋼連橋安裝的又一重點難點;結合本工程結構特點及焊接特點分析,本工程對厚板焊接采用火焰加熱的方法進行焊前預熱及焊后保溫,對桁架弦桿對接焊5、腹桿對接焊采取同時對稱的焊接順序以控制焊接變形保證質量。3.連橋造型復雜安裝精度要求高 連橋立面為復雜的弧線造型,對構件加工制作、現場測量施工有較高的要求。根據本工程的結構特點,控制構件加工出廠之前進行預拼裝,以此檢驗構件的加工精度,現場測量采用全站儀進行全程控制。4.斜鋼柱的定位安裝 本工程為卵形結構因此鋼骨柱每一層每一根的位置角度均不同,對于安裝、焊接、測量的精度控制要求較高。通過嚴格控制鋼柱就位的準確性和柱頂標高的偏差,安裝焊接全過程測量跟蹤確保其安裝的質量。通過三方面進行控制:鋼骨柱頂部標高、與軸線相對位置避免扭轉、柱身與樓面角度,柱底部標高、軸線對應位置、焊接坡口間隙控制,牛腿支撐6、面標高、水平度、牛腿指向與被支撐構件一致,以此來控制斜鋼柱安裝的精度。三、鋼結構深化設計1.本工程鋼結構深化設計的前提條件首先必須保證結構工程絕對安全可靠,鋼結構詳圖設計充分把握原結構設計的意圖、結構特點,與其它專業設計(室外幕墻工程、室內裝飾工程、機電工程等)相協調,鋼結構設計進行科學合理的深化和優化,充分體現其經濟合理性,節點圖設計以原設計圖為依據,加工安裝詳圖設計應以節點圖及結構圖為依據,設計圖紙嚴格保證工廠加工和現場安裝的要求,嚴格遵循設計程序,與業主、設計院密切配合。2.本工程鋼結構節點深化設計遵循以下原則(1)設計文件無明確要求時,所有節點按等強連接設計;(2)所有節點設計,除滿足7、強度要求外,尚應考慮結構簡潔、傳力方式明確,以及現場安裝的可操作性;(3)材料長度不夠導致的對接焊縫,其拼接位置應滿足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的要求。節點設計質量管理流程原設計圖制作工藝節點形式三維建模施工圖繪制校對審核審核審核審定報審信息反饋出圖修改3.鋼結構深化設計成果連橋主體截面形式按照加工工藝構造進行全面優化,適于工廠焊接和現場焊接,避免鋼板和焊縫出現層間撕裂;BR6橋是鋼骨混凝土懸挑結構,對鋼與鋼筋的連接節點構造進行優化,提高了結構安全性。鋼骨柱與勁性混凝土梁節點連接構造鋼連橋復雜節點進行合理優化,在滿足結構安全及符合設計要求的基礎上,從現場安裝、焊接角8、度出發進行合理優化。鋼連橋節點優化四、鋼結構加工1.空間曲線鋼連橋加工以弧形鋼構件SB3和SY5為例,構件規格型號分別為H250200914、H6007005050,均為焊接H型鋼梁。上下翼緣板采取數控切割弧形下料,嚴格控制曲率半徑的變化;鋼連橋設計要求起拱,最大起拱量為50mm,考慮到構件安裝時自重下垂現象,制作下料起拱量以60mm計。腹板切割下料時直接切割出弧形起拱值,腹板采取滾床壓制弧形,用樣板檢查其弧度,要求樣板長度與腹板弧長相等,檢查合格后進行H型鋼組裝。組裝時在弧形蓋板上劃出弧形腹板的裝配位置邊線。采用CO2氣體保護焊焊接時先焊接下弦大坡口側,焊接到1/3坡口深度時,在背面用碳弧氣9、刨清根后焊接,焊接到1/3刨槽深度后。采取兩人同時同步對稱由中間向兩端分層退焊的方法。焊接時需注意層間檢查及清理,以保證焊接合格率,避免焊縫返修造成構件變形。焊后采用氧乙炔火焰進行矯正,將單體構件擺放到事先劃好的胎架上檢查合格后待進行預拼裝。2.空間曲線鋼連橋工廠預拼裝(1)本工程的預拼裝是模擬現場實際情況進行拼裝。采用在拼裝平臺上分單元臥式拼裝的方式進行預拼裝,通過構件在工廠預拼裝定位對接,驗證構件制作裝配精度是否達到標準,同時對某些超標項目進行適當調整以滿足現場安裝的需要。搭設拼裝平臺,采用水準儀測量其水平度高差控制在2mm以內。在平臺上設置好定位檔,按1:1實際放線,劃出構件擺放位置及定10、位檢查線,控制在平臺上墊設墊鐵以支撐起拱位置的間隙。BR1-HJ1桁架單層構件拼裝如下簡圖所示。鋼連橋單根構件預拼裝示意圖弧形鋼構件分段制作后,采取按照圖紙在平臺上打地樣進行整體預拼裝,其中第2、3層梁采取按照圖紙在平臺上打反樣進行整體預拼裝。將制作完畢并檢驗合格的弧形鋼構件擺放到相應的拼裝平臺上,采用水準儀、手拉葫蘆等對弧形鋼柱進行調整,調整完畢后進行固定。拼裝完畢后,檢查拼裝單元各構件對接口的間隙及錯邊情況、現場高強螺栓及安裝螺栓的裝配精度,控制每道拼裝接口預留5mm焊接收縮量;對于超差的進行相應的處理;對于符合要求的,安裝螺栓并做好安裝標記,確保現場順利安裝。單根SY5拼裝完畢并檢測合格11、后,按照地樣的尺寸裝配牛腿(立柱)并點焊牢固,下胎后焊接;而后將拼裝的節點及桿件按順序進行拆卸,做好拼裝記錄并對構件進行標識。對于需要進行修整的構件,運回制作車間進行處理,其余表面處理后等待三層整體預拼裝。(2)三層整體預拼裝三層工字型SY5與箱型SC2均修理合格后,進行整體預拼裝。三層桁架SY5與箱型立柱SC2整體臥式預拼裝,在拼裝平臺上劃出各個構件的相應投影線(嚴格控制桁架本身的起拱值),并預先設置好拼裝用的支撐立柱,然后將構件一一對應擺放到相應位置,并與地樣上的投影線進行校核,控制每道拼裝接口預留5mm焊接收縮量;其拼裝步驟如下圖所示:第1步第2步第3步第4步第5步鋼連橋單層預拼裝示意圖12、31(3)鋼梁預拼裝的允許偏差構件類型項目允許偏差(mm)備注鋼梁跨度最外兩端安裝孔或兩端支承面最外側距離+5.0-10.0接口截面錯位2.0起拱度設計要求起拱l/5000設計未要求起拱l /20000節點處桿件軸線錯位4.03.屋頂弧形鋼柱加工(1)弧形鋼柱制作以弧形鋼柱構件S1Z1-22為例,構件規格型號為焊接H型H350*350*20*30。上下翼緣板采用直條數控切割機下料,腹板采用數控切割機切割下料,直接切割弧形零件。上下翼緣板采取滾床壓制弧形,用樣板檢查其弧度,要求樣板長度與弧長相等;檢查合格后進行H形組裝。上下翼緣板滾制弧形前應劃出鋼梁腹板的組裝位置線;以便于組裝H形。采用CO2氣13、體保護焊(用于大弧度鋼柱)或埋弧自動焊(用于小弧度鋼柱)焊接,焊接時應先焊接柱的下弦焊縫;且采用CO2焊時宜采取兩人同時同步對稱由中間向兩端分層退焊的方法。焊后采用氧乙炔火焰進行矯正,將單體構件擺放到事先劃好的地樣上復胎檢驗,檢查、修整合格后待進行單體預拼裝。(2)弧形鋼柱預拼裝工字型修理合格后,對單根工字型鋼柱進行拼裝。本工程的預拼裝是模擬現場拼裝。采用在拼裝平臺上分單元臥式、平放拼裝的方式進行預拼裝,通過構件在工廠預拼裝定位對接,驗證構件制作裝配精度是否達到標準,同時對某些超標項目進行適當調整以滿足現場安裝的需要。搭設拼裝平臺,采用水準儀測量其水平度高差不能超過2mm。并在平臺上設置好定位14、檔,按1:1實際放線,并劃出構件擺放位置及定位尺寸測量檢查線。鋼柱分6段制作后,采取按照圖紙在平臺上打地樣進行整體預拼裝,地樣打完后必須與事先劃好的定位尺寸檢查線進行校核,其允許偏差為0l/2000,如下圖所示。弧形鋼柱預拼裝示意圖將制作完畢并檢驗合格的6段梁擺放到相應的拼裝平臺位置上,采用水準儀、手拉葫蘆等對弧形鋼柱進行調整,調整完畢后進行固定。拼裝完畢后,檢查拼裝單元各構件對接口的間隙及錯邊情況,控制每道拼裝接口預留5mm焊接收縮量;對于超差的進行相應的處理;對于符合要求的,按照先焊接下翼緣接口,再焊接上翼緣接口,后焊接腹板的順序進行焊接,焊接完畢要檢查構件是否產生旁彎。焊接完畢修整旁彎合15、格后,再將弧形鋼柱擺放到拼裝胎上進行復胎檢查,以保證梁的弧度滿足要求。(3)弧形鋼柱預拼裝的允許偏差構件類型項目允許偏差(mm)備注弧形鋼柱跨度最外兩端安裝孔或兩端支承面最外側距離+5.0-10.0接口截面錯位2.0起拱度設計要求起拱l/5000設計未要求起拱l /20000節點處桿件軸線錯位4.0五、鋼結構安裝1.低區空間曲線鋼連橋安裝(1)安裝方法選擇經過對現場塔式起重機布置及起重能力分析,現有吊裝設備無法滿足低區鋼連橋的安裝要求,經過多方分析比較后選擇使用履帶式起重機完成低區鋼連橋的安裝。低區連橋位于四棟塔樓的內部,為了滿足履帶式起重機進入結構內部進行安裝的要求,四棟塔樓之間的裙房區域結16、構預留后施工,履帶式起重機位于基坑底部的原土地面進行作業。受現場施工條件制約選擇100t履帶式起重機,根據起重機的起重性能對桁架進行分段,在分段點搭設承重架,以此滿足高空散件安裝。現場履帶式起重機作業區域鋼連橋的安裝原則是先進行第一層的主次梁安裝,臨時固定之后以此為依托由內向外依次進行立面鋼構件安裝,同步安裝相互之間的聯系梁,每層的鋼構件遵循由中間向兩端依次安裝。鋼連橋與結構一側通過滑動支座固定,另一側通過固定支座固定,鋼連橋安裝之前需將滑動支座臨時固定,避免安裝過程中產生偏移。(2)鋼連橋吊裝工藝本工程構件重量大、長度長,采用大噸位起重設備施工。為了確保吊裝的安全可靠,在鋼連橋安裝過程中,主17、鋼梁正式起吊前進行試吊,當構件吊起距離地面500mm后,停留幾分鐘,檢查起重機、吊索具和構件等均無異常方可進行正式起吊。1)第一階段鋼連橋安裝連橋BR1、BR4為三層鋼結構,連橋BR7為兩層鋼結構,以連橋BR1為例第一階段的吊裝主要是L3層的主次梁安裝,安裝完成后在主次梁下部滿鋪安全網以此確保工人操作的安全性。鋼梁之間采取臨時固定,上下翼緣采用連接板加高強螺栓固定,腹板采用單夾板加高強螺栓固定,待整體安裝完成后分步進行焊接,以此減少焊接收縮對于安裝精度的影響。鋼梁臨時連接示意圖L3層鋼梁安裝示意圖2) 第二階段鋼連橋安裝本工程低區鋼連橋結構形態以立面為主要受力體系,平面之間聯系梁為次要桿件,為18、了滿足履帶式起重機的吊裝要求,第二階段安裝以內側立面安裝為主,為了確保立面鋼構件的穩定性于立面鋼構件的內側設置臨時斜撐,如下圖所示立面支撐示意圖鋼柱與鋼梁之間采用臨時固定,待整體安裝完成后分步進行焊接,以此減少焊接收縮對于安裝精度的影響。鋼柱與鋼梁牛腿之間臨時固定示意圖第二階段鋼連橋安裝時構件最重20t,使用100t履帶式起重機的工作半徑16m,臂長58m,起吊能力21.6t,如下圖所示。吊重分析示意圖3)第三階段鋼連橋安裝鋼連橋第三階段進行安裝外側立面及其與內側立面鋼構件之間的聯系梁,逐層進行安裝。鋼連橋安裝完成后示意圖(3)支撐體系設計本工程低區鋼連橋距地面凈高接近27m,單座連橋重量接近19、500t,采用常規鋼管腳手架無法滿足承重要求,突破創新借鑒基坑支護中使用的鋼管支撐,配合型鋼通過計算后組合成為剛性體系,以此滿本工程鋼連橋的承重要求。支撐體系模擬計算示意圖支撐體系現場實例支撐體系的底部位于原土地面,為了減少集中荷載的影響,經計算后于每根支撐的底部制作2m2m0.5m的鋼筋混凝土墊塊,避免支撐體系加載后產生沉降,待連橋施工完成后破碎移除。支撐底部設計示意圖2.高區空間曲線鋼連橋安裝高區鋼連橋受條件限制無法采用大型吊車進行安裝,通過合理劃分鋼連橋分段后采用塔式起重機進行安裝,以鋼連橋BR5為例:(1)主桁架總體安裝順序:HJ1HJ2HJ3鋼連橋BR5安裝順序(2) 安裝HJ1下弦20、桿(F14)S3端主桁架,與支座處焊接,并依次安裝HJ2、 HJ3下弦桿(F14)S3端主桁架及聯系梁,與牛腿處焊接鋼連橋BR5下弦桿安裝示意圖桁架端部與牛腿處連接采用型鋼下掛方式:桁架端部與牛腿處下掛連接示意圖(3)依次安裝HJ2、HJ3下弦桿(F14)S3端主桁架及聯系梁, 與牛腿處焊接連橋BR5下弦桿(F14)主梁及聯系梁安裝示意圖(4)安裝HJ1的F15層柱及F16層主桁架兩端部分。鋼連橋BR5兩端的上弦桿及腹桿安裝示意圖(5)安裝HJ1下弦桿中間段,接頭處焊接鋼連橋BR5中間部分的下弦桿安裝示意圖連橋安裝之前采用專業軟件進行模擬現場安裝工況以此控制起拱值與安裝精度保證構件順利合攏。鋼21、連橋BR5安裝工況模擬分析鋼連橋BR5安裝完成示意圖(6)高區連橋BR5支撐體系設計根據BR5連橋桁架的分段位置設計采用六根鋼管與格構柱混合支撐組成支撐體系作為BR5連橋安裝過程中的支架。鋼管支撐從F10層樓板往上起,樓板下選用440*440格構柱進行反頂加固,具體分布位置如下圖所示:支撐體系與F13層結構位置關系連橋BR5支架布置1-1剖面圖連橋BR5支架樓板下部反頂措施連橋BR5支架布置4-4剖面圖高區連橋支撐體系模型計算六、鋼結構焊接1、概況本工程鋼連橋為復雜的空間鋼結構,焊縫質量等級要求較高。采用的鋼材材質牌號為Q345C。采用手工電弧焊和CO2氣體保護焊兩種方法,手工電弧焊焊接材料選22、用E50*系列焊條、CO2氣體保護焊焊接材料選用ER50-6焊絲,焊接位置涵蓋了平焊、立焊、橫焊、仰焊四大焊接方式;2、空間曲線鋼連橋焊接(1)鋼連橋焊接順序鋼連橋焊接原則:由中間向兩側對稱焊接,收縮量大即板厚較大的先焊接。先進行立面鋼構件焊接即先焊接主鋼梁,后焊接鋼立柱,最后進行平面聯系梁焊接,如下圖所示。鋼連橋立面主鋼梁焊接順序示意圖鋼連橋立面鋼柱焊接順序示意圖鋼連橋平面次鋼梁焊接順序示意圖(2)焊接工藝1)焊前準備參加本工程主體結構焊接作業的焊工嚴格按照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JGJ81-2002的要求進行附加考試。焊接以前檢查焊接機具、檢查對接位置尺寸、清理焊縫表面的油污水分、氧化鐵、鐵銹,23、并填寫焊接檢查記錄表。2)焊前預熱及焊后后熱焊接加熱方法的選擇本工程一次焊接作業面較少,鋼板厚度在50mm以內,故現場采用火焰加熱的方法對超過40mm厚的鋼板進行加熱,加熱的寬度不小于焊接位置板厚的2倍以上。加熱過程中用測溫儀進行測溫,測溫點在電弧經過前的焊接點處各方向至少75mm處。焊前預熱焊接接頭的預熱根據環境溫度、焊接拘束度、裂紋敏感指數及碳當量的不同常常有所區別,以下是現場焊接的最低預熱溫度。最低預熱溫度見下表:鋼材牌號接頭最厚部件的厚度(mm)25以下25-4040-60Q345C6080本表適用條件:接頭為坡口對接;結構為一般拘束度,不包含結構封閉焊接和焊縫返修焊接條件;施工作業環24、境為常溫;T型接頭應比對接接頭的預熱溫度高25-50焊后后熱與保溫焊接完成后對板厚大于40mm的位置應該采取焊后立即加熱的措施,后熱溫度為200250,在該溫度下保溫時間1-1.5小時,隨后緩慢冷卻到環境溫度為止,加溫、測溫方法與預熱相同(保溫采用巖棉)。3)焊接防風、保溫措施遇風雨天氣采用防風雨帆布搭設接頭焊接防風雨篷,并將接頭區域周圍封閉嚴實,從而保證焊接防風棚的溫度高于環境溫度,當環境溫度小于0時應將焊接區各方向大于或等于二倍板厚,且不小于100mm范圍的母材加熱到20以上方可施焊。鋼梁在焊接過程中采用防風帆布在梁端焊接位置搭設防風設備。焊接作業區相對濕度不得大于90%。當焊接表面潮濕,25、或有冰雪覆蓋時應采取加熱去濕除潮措施。4)定位焊要求定位焊嚴格控制由持焊工合格證的工人施焊。定位焊所使用的焊接材料控制與正式焊接材料相同,定位焊必須在預熱之后開始,且預熱溫度應高于正式施焊溫度。定位焊的厚度不宜超過設計焊縫厚度的2/3,定位焊的長度為40-50mm,間距為500-600mm,并應填滿弧坑。如果發現定位焊出現裂紋、氣孔等缺陷必須用砂輪機清除打磨干凈之后再重新焊接。5)焊接引弧板、焊接襯板要求全熔透焊縫的兩端,必須配置引弧板,嚴禁在焊縫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單面坡口的焊縫需裝配焊接襯板。引弧、焊接襯板材質和坡口形式與被焊構件相同,嚴禁用其他鋼板隨意代替。引弧板的引出長度應大于2526、mm,其厚度不小于6mm,寬度大于50mm,長度為板厚的1.5倍且不少于30mm。焊接襯板的寬度大于30mm,長度應為焊縫長度和引弧板的總長,焊接襯板與焊件背面應該緊密貼合,其裝配間隙應該小于1mm;焊接完成及超聲波檢查合格后,應用氣割切除引弧并修磨平整,割去引弧、襯板時應該預留5-10mm,不允許用錘擊落。雙面坡口全熔透焊清根要求:雙面坡口的全熔透焊縫,均應在2-3道焊接之后在反面清根。清根采用碳弧氣刨的方法,刨槽表面不應殘留夾碳或夾渣,清根后用角向磨光機將清根部位打磨干凈,之后方可繼續施焊。6)多層多道焊接工藝一般規定:厚板多層焊應該連續施焊直到完成,每層焊道焊完后應及時清理焊渣及表面飛濺27、物,在檢查時如發現影響焊接質量的缺陷,應清除后再焊。在焊接過程中,應該隨時檢查焊接區母材溫度,使層間溫度與預熱溫度保持一致,層間溫度控制在100-150,如果層間溫度超出了最高預熱溫度時應該暫停焊接,直到溫度滿足要求后再進行焊接。如果遇到不可預測情況必須終止焊接時,應采取適當的后熱保溫措施,再次焊時應重新預熱并按要求提高預熱溫度至30-50。 特殊位置多層多道焊工藝H型鋼梁連接位置下翼緣的焊接;鋼柱翼緣板連接板及焊接拘束板的位置,因焊道不能一次焊接完成,在焊接過程中需要焊工在障礙(腹板/連接板/拘束板)兩側分段焊接。當焊接到障礙位置熄弧后從另外一側接弧繼續焊接,在焊接過程中應該將各個熄弧點適當28、的錯開,以避免起弧息弧點重疊造成該位置的夾渣、未熔合等缺陷。(3)焊接應力應變措施1)收縮量大的先焊接在焊縫較多的組裝條件下焊接時,采取先焊收縮量較大的焊縫,后焊收縮量小的焊縫;先焊拘束度較大而不能自由收縮的焊縫,后焊拘束度小而能自由收縮的焊縫原則。制作、施工前對收縮量進行計算將收縮預先放出,保證其幾何尺寸正確。2)柱-梁接頭的焊接措施H型鋼梁和柱接頭的對接焊縫,宜先焊梁的下翼緣板,再焊其上翼緣板。對鋼梁兩端的焊接應先焊梁的一端,待其焊縫冷卻至常溫后,再焊另一端,不宜對一根梁的兩端同時焊接。3)柱-柱接頭焊接應力應變的控制對于翼緣板和腹板厚度相等或相近的柱-柱接頭,從控制減小焊接瞬時和殘余應力29、考慮,應該采取翼緣和腹板同時對稱焊接的順序,該措施既控制變形也控制了腹板的焊接內應力。同樣,箱形柱的拼接焊采用四面對稱焊接能很好的控制焊接內應力,同時也可以用采用兩人依次的焊接順序間。箱型箱型截面焊接A與B同時進行焊接,當焊到 t/3(t為板厚)時輪換到C與D位置同時進行焊接,當焊到2t/3時在更換位置,如此循環直至焊接完成;四名焊工同時焊接時,應首尾相接,并且引弧和熄弧點相互錯開,不應在同一截面。H型H型截面焊接A和B(A和 B)同時焊接。4)多層多道焊接在焊縫填充量相同的條件下,多層多道焊接能很好的防止焊接變形,因此對現場所有坡口對接位置須采用多層多道焊接。對鋼柱對接,自由收縮變形大的焊接30、部位,在焊縫兩側采用定位板剛性固定的方法控制焊接變形。拘束板拘束板5)焊接拘束板控制變形措施七、鋼結構測量1、控制網復測及控制點建立本工程鋼連橋的測量重點為主鋼梁的測量,只有保證了主鋼梁的安裝精度,聯系梁的安裝精度才有保障。本工程鋼連橋為懸空結構,距離地面較高,利用連橋兩側的結構樓板作為操作面實施測量工作(1)依據現場的基準點,將軸線及標高引測至連橋兩側結構的L5層結構樓面,鋼連橋軸線控制及點位確定使用全站儀進行測量,標高控制使用水準儀進行復測,過程中采用測量設備全程監控,以此確保鋼連橋的安裝精度。(2)鋼連橋安裝之前,在兩側的支座及支撐頂部放出鋼梁的軸線及控制位置,保證初次就位的精度,在初次31、就位的基礎上,當軸線位置及標高需要進行微調時,使用千斤頂進行輔助調整。(3)在保證安裝標高和軸線位置正確的同時,在安裝過程中還要對主鋼梁的跨中垂直度、側向彎曲矢高、跨中起拱度進行觀測,并對鋼連橋安裝、焊接前后跨中起拱度分別進行測量。在鋼連橋安裝前恢復主樓結構施工控制軸線及標高,通過復測及各主樓之間的聯測,獲得存在的誤差并對其合理分配從而消除誤差。復測方法:使用全站儀測量同樓層及各主樓軸線間的角度及距離、樓層間的軸線豎向位置利用激光鉛直儀完成。樓層間標高的復測,使用鋼尺從高程基準點用懸吊鋼尺與水準尺相配合的方法進行。主樓間的高程點使用水準儀測量。激光接收靶樓層間軸線位置復測樓層間標高點復測示意圖32、(4)控制點建立鋼結構測量校控平面基準點布置在每座連橋兩端的主樓內,每端布設兩個,每座連橋布設4個基準點。每個基準點之間需通視。使用全站儀測量坐標數據。標高基準點使用樓層結構標高控制點,分別以鋼連橋BR1和BR4為例。1)BR1鋼連橋測量控制點布置圖(布置在F5層)BR1鋼連橋測量控制點布置圖2)BR4鋼連橋測量控制點布置圖(布置在F4層)BR4鋼連橋測量控制點布置圖2、牛腿平面及標高位置復測鋼結構安裝前對牛腿的平面位置及標高進行復測,并將復測結果提供給鋼結構安裝單位。(1)平面位置復測在控制點上架設全站儀,照準后視點進行后視。測量后視點的坐標與已知數據檢核。瞄準在牛腿上擺設小棱鏡,測量待定點33、的坐標。(2)標高復測標高復測采用幾何水準測量。依據就近標高控制點,抄測牛腿頂面的標高。3、支架安裝控制測量(1)平面控制支架安裝前(后)將鋼連橋支撐架位置在地面(頂面)投放十字控制線。(2)垂直度控制測量校正時,用兩臺經緯儀分別架設在支架縱橫軸附近,偏離的角度不大于15度。離柱的距離約為1.5倍柱長。(3)標高控制采用幾何水準測量。依據標高控制點,抄測支架頂面的標高。4、連橋鋼結構安裝控制測量(1)內業工作依據工程坐標系,演算出所有校正點的詳細的坐標值。(2)外業工作采用全站儀對鋼連橋進行安裝過程檢測八、工程質量驗收1、銀河搜候中心項目經理部采取駐廠監造方式控制加工質量。監造工程師對零件下料34、加工、胎具放樣及組對拼裝、焊接等各環節都進行質量嚴格控制。對所有工序全部進行檢查,全部合格,構件加工的一、二級共47500條,全部進行超聲波探傷;第三方見證探傷4475條,見證探傷比例9.42%,檢測結果全部合格。2、現場對鋼柱、鋼梁的標高,鋼連橋的垂直度、起拱值、標高,屋頂弧形鋼柱的標高、彎曲值進行驗收,結果全部合格。現場安裝的焊縫6780條,全部進行自檢探傷,第三方監造探傷747條,見證探傷比例11%。3、一、二級焊縫在監理方3%見證探傷基礎上,建設單位又委托冶金院進行3%的抽檢探傷,檢測結果全部合格。4、技術、質量驗收資料整理按照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程編制,資料編寫、整理力求及時、真實、完整、清晰。5、2012年03月25日,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在北京質量監督總站的監督下,對北京銀河搜候中心項目的鋼連橋部分進行聯合驗收。參建各方都對已完成的鋼結構做出了肯定的評價,鋼結構的加工和安裝質量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鋼連橋安裝完成實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