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雙塔街道、虎山街道、清湖街道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1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65803
2024-12-11
15頁
5.40MB
1、(公示稿)江山市雙塔街道、虎山街道、清湖街道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目 錄01020304050607規劃總則目標定位總體格局公服設施基礎設施歷史文化土地整治1.1雙塔街道、虎山街道、清湖街道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對省級、市級、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的深化落實,是編制詳細規劃以及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據。規劃定位1.2傳導落實,底線管控以人為本,優化配置全域統籌,節約集約區域統籌,設施共享深化細化落實上位規劃、相關專項規劃的要求,加強對詳細規劃的傳導,強化規劃實施和管控引導,嚴守國土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底線,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規劃原則因地2、制宜,彰顯特色數字賦能,高效治理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優化空間資源配置,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市政基礎設施、綜合防災減災設施等布局和保障,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質。落實國家、省級戰略和省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要求,加強省際協作、融衢接杭和城鄉統籌,推動設施互聯互通和共建共享。堅持全域全要素統籌,注重擁江一體化發展,保障鄉村振興產業和工業智造用地,推進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為高質量發展提供高水平空間支撐。立足自然與人文資源稟賦,傳承歷史文化脈絡,推進多旅融合發展,以重塑城鄉風貌營造特色空間,全域擘畫現代版的新時代富春山居圖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為基礎,建立規劃動態監測評估、預警和適3、時調整制度,推動空間治理現代化。01 規劃總則1.3 規劃范圍和期限01 規劃總則規劃范圍:雙塔街道、虎山街道、清湖街道3個街道行政管轄范圍,面積224.50平方千米。規劃期限:2021-2035年,近期到2025年,遠期到2035年。雙塔街道虎山街道清湖街道2.1目標愿景立足工業發展基礎,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打造成為三省邊際數字創新與工業智造的承載地。立足山水生態本底,聚焦城市品質和形象提升,補齊功能短板,完善公共服務,打造成為大花園地區詩畫人文與和美宜居的品質城。工業智造名城品質花園勝地工業智造名城品質花園勝地02 目標定位2.2 發展規模與要素保障至2035年 常住人4、口規模30萬人引導人口向城區集聚底線思維限定容量科學預測預判增量全域整治管控流量摸清家底框定總量有機更新挖掘存量五量協同保障02 目標定位3.1統籌落實三條控制線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將三條控制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發展產業和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保護優先落實生態保護紅線落實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1.91公頃,分布在雙塔街道蓮塘村,涉及浙江衢州江山金釘子地質遺跡省級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紅線。相關管控要求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執行。保質保量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綠色集約落實城鎮開發邊界基于應劃盡劃、應保盡保的原則,保質保量優先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將可以長期穩定利用耕地優5、先劃入永久基本農田。規劃期末落實永久基本農田面積3681.86公頃,主要分布城區東西兩側地勢較平坦地區。堅持節約集約、緊湊發展、因地制宜的原則,引導促進城鎮空間結構和功能布局優化,規劃期末落實城鎮開發邊界面積3732.57公頃,主要分布在城區集中建設區域。03 總體格局3.2構建“一帶四片、四心三廊”的空間格局03 總體格局江山港城市綜合服務帶一帶城北科創商務片區、老城傳統人文片區城東都市活力片區、城南產城融合片區四片南片區公共中心、城東新城公共中心通祿門公共中心、高鐵站前公共中心四心江賀東側-毛塘村-高新東路生態廊道、虎山-橫干山封門溪生態廊道、雙塔生態廊道三廊按照三級公共服務體系構建要求,6、打造“30分鐘-15分鐘-5分鐘”三級生活圈4.1構建“30-15-5”分鐘三級生活圈04 公服設施學有優教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有效供給以文惠民完善文化服務設施體系病有良醫推動各級醫療資源增量提升全民康體完善體育健身設施體系老有所依推進養老服務區域全覆蓋弱有所扶完善殘疾人服務設施體系 文化設施 育設施體育設施 生設施 利設施 分 生活 分 區 村級生活 雙塔 學 江山 國 學 體育 學 城東學 城北中學文溪學 清湖 學江山中學 實 學 中山 學實 學江山 中城東實 學 城南 學虎山 學 江高級中學城南中學經開區 學經開區 學雙塔街道 老 邊界 心養老 老 養老中心清湖街道 老 康老年公 家 養老 7、養老護理 養護中心 護養中心 享 養老 區 康養中心 鎮 老 高品質 養老機構 一 虎山街道養老服務中心清湖街道南 城南醫 江山中醫 人民醫 雙塔街道 區 生服務中心 疾控中心 醫 江山市 保健 虎山街道 區 生服務中心清湖街道 區 生服務中心城南文化中心江山市文化 中心江山市 城市規劃展 江山市 年 城東文化中心城北 學體育中心江山市老年活動中心江山市體育 山健身中心江山市 四人民醫 智學(邊界)教 進 學 實 中學原江山市 經學 城南 中 邊界 高品質 養老機構 邊界 學 定 學 邊界 教 育體 育文 化養 老醫 療4.2提供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04 公服設施新建城東 學、開發區 學,遷建 8、路 學,改擴建文溪學、中山 學、雙塔 學、城東實 學、江山 實 學 改擴建江山 中,新建城東中學初中部、城南 中等2所初中新建城東中學高中部1所,撤并清湖高中保 江山市 四人民醫、醫、骨科醫 遷建江山市人民醫、保健 和中醫 新建城南醫 遷建清湖街道 區 生中心規劃保 江山市體育、山健身中心、江山市老年活動中心續建江山市體育中心遷建江山市 一 新建2個縣級醫養結合 養老機構撤并江山市 、江山市文化 功能至江山市文化 中心新建城南文化中心、城東文化中心等2處縣級文化中心新建清湖南 1處街道級文化設施強化江賀 一體化發展和產城融合發展,規劃打造“三鐵路一軌道交通三高速兩國道四省道”的對 交通體系和“9、八橫六縱”的城鎮道路體系5.105 基礎設施打造內通 暢交通網絡鐵路和軌道交通:滬昆高鐵、衢南高鐵、浙贛鐵路、市域軌道交通S4高速公路:甬金衢上高速、縉云至江山高速、黃衢南高速國道和省道:205國道、637 國 道、221 省 道、324 省 道、316 省 道、319省道三鐵路一軌交三高速兩國道四省道對 交通八橫:從北到南依次為迎賓大道、站前大道、北環路、北泉街-北關路、城中路、景星路、清湖大道、高新東路六縱:原S319省道、蓮華山大道、江濱路、鹿溪路、江賀公路-環城西路、禮賢路-西山西路八橫六縱內部交通針對性構建水資源保護開發體系,實現水資源可持續發展。水 納入第三水廠一體化供水,采用一體10、化供水與單村供水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提升供水水源、水廠、輸水配水環節的安全保障水平。給水對現有的合流制區域,規劃近期采用截流式合流制,逐步改合流制為雨污分流制,新建區域嚴格執行雨污分流制。排水推動源網荷儲高質量發展,大力推進新能源建設布局,促進電網互聯互通建設,打造多元融合創新型電網。電力可持續水資源保護開發體系保障城鎮供水 全科學化架構雨污排水體系持續提升創新電網體系以安全、穩定、可靠供氣為前提,建設完整的城鎮天然氣輸配系統、完善的應急用氣儲備體系,促進經濟、能源、環保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燃氣綠色 全的燃氣基礎設施建設垃圾全分類、全域零填埋,回收利用高的系統化環 體系。環 建 節能的智能環 體11、系5.205 基礎設施打造現代化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歷史文化名鎮、歷史文化名村、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不可移動文 非 質文化遺產1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清湖街道,2個中國傳統村落清一村、清三村,3個歷史文化村落重點村清一村、清 村、清三村,7個浙江省歷史文化村落一般村新塘塢村、缸甫底村、蓮塘村、大夫 村、和睦村、浮橋頭村、興墩村以及規劃期內認定的歷史文化(傳統)村落2處省級文 保護單位和24處市級文 保護單位、457處尚未核定公布為文 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 以及規劃期內公布的不可移動文 33個現 江山市級非 質文化遺產以及規劃期內公布的非 質文化遺產畬族民俗特色文化資源6.106 歷史文化建立全域全要素的歷史文化保護體系老城格局、傳統街巷、文化景 環境整體山水格局,市心街等傳統街巷開展土地綜合整治1實施城市有機更新23推進精準高效供地農地農用,護好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規范引導,控好農村宅基地及農房建設集約高效,用好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規范程序,管好土地經營權流轉4加強鄉村土地資源管控7.107 土地整治加強國土綜合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