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頂工程21項質量與通病防治措施(2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65890
2024-12-12
21頁
7.92MB
1、質量通病與預防 吊頂工程 過程控制 ZT-吊頂工程-01 通病現象:吊頂造型轉角位置未做龍骨加固,吊頂飾面材料易開裂。原因分析:1、技術交底不到位;2、施工班組往往認為雙層板不可能產生裂縫,以為只要上下板縫不在一起就不會裂縫,放松了對細節的控制。解決辦法(預防措施):1、首先在轉角龍骨下口增加邊龍自制條轉角;轉角上口增加 50付龍骨斜撐;第一層板轉角使用 L形 9 厘板或鍍鋅白鐵皮。轉角盡量加長,但不小 于300mm。2、在直邊或轉角處增加廢龍骨使吊頂龍骨與墻體連成整體。3、利用副龍骨的余料集中對每個轉角做加固(做二道);在轉角兩側 300mm 內,各加一根吊筋,增加結構穩定性;4、造型在吊起2、時應注意四角受力均勻,并控制在同一水平面上。問題圖片:下口自制加固片正確施工,但轉角加固 50付龍骨未加,與墻體連接廢龍骨未增加。正確圖片:CAD 示意圖:剖面圖 平面圖 (修訂日期:2011年 3月)第 1 頁 共 21 頁 質量通病與預防 吊頂工程 過程控制 ZT-吊頂工程-02 通病現象:吊頂吊筋采用彎曲絲桿來固定,造成質量隱患。原因分析:1.項目部沒有按照施工規范對施工班組進行技術交底;2.采用彎曲絲桿固定連接,不符合施工規范要求;3.管理人員對施工規范要求掌握不夠,檢查不到位;解決辦法(預防措施):1.管理人員要加強施工規范的培訓,掌握施工規范,保證施工質量;2.要對施工班組進行嚴格3、的技術交底;3.吊頂采用的絲桿要豎直向下,不能彎曲;問題圖片:正確圖片:(修訂日期:2011年 3月)第 2 頁 共 21 頁 質量通病與預防 吊頂工程 過程控制 ZT-吊頂工程-03 通病現象:輕鋼龍骨石膏板吊頂的主龍骨、主龍大吊、以及副龍掛鉤未正反安裝。因為 C 型龍骨偏心,導致吊頂龍骨架受力不平衡,易導致石膏板面層不平整等現象。原因分析:1、班組人員對吊頂施工工藝了解不夠;2、項目部對班組的技術交底未做到全員交底。解決辦法(預防措施):1、班組人員要組織先培訓,合格后再上崗。在施工前要進行全員技術交底(實物樣板交底最有效);2、輕鋼龍骨吊頂主龍骨、大吊及付龍掛鉤都必須正反扣安裝。同時注意4、大吊穿心螺絲必須擰緊,主、副龍骨的卡件必須卡緊。問題圖片:正確圖片:掛鉤正反安裝 吊掛件正反安裝 主龍骨正反安裝(修訂日期:2011年 3月)第 3 頁 共 21 頁 質量通病與預防 吊頂工程 過程控制 ZT-吊頂工程-04 通病現象:在輕鋼龍骨石膏板吊頂制作過程中,主吊螺絲及副吊緊固定不到位,易造成頂面下垂接縫開裂等現象。原因分析:主吊螺絲及副吊緊固不到位,尤其是副吊緊固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施工人員用手一抓一握草草了事。造成各部分的副吊緊固不統一,石膏板受力不均衡,造成石膏板頂面下垂接縫開裂等現象。解決辦法(預防措施):1、制作調平工程中,在擰緊主吊螺絲的同時用老虎鉗將副吊緊固到位,使之整個平5、面受力均衡,確保頂面整體平整牢固。注意主吊的絲桿不能太長,避免其頂到對穿螺絲。2、對于斜面吊頂,須加強固定。可加鉚釘或主龍骨點焊。問題圖片:(需更換圖片)正確圖片:(修訂日期:2011年 3月)第 4 頁 共 21 頁 質量通病與預防 吊頂工程 過程控制 ZT-吊頂工程-05 通病現象:吊頂掛板造型處做法不規范,吊筋的固定措施不到位,造型容易晃動,形成質量隱患。原因分析:項目部對班組的技術交底不到位。施工過程中檢查不力。解決辦法 1、造型吊筋的固定不能少于二顆的螺釘,這樣造型受力在一條上引力線上,不易產生左右晃動現象。同時可用廢料板塊做斜板來加強固定。2、掛板背面可加主龍,副龍用螺絲固定在主龍6、上,大掛仍掛在主龍上;3、考慮吊頂基層防火要求,吊頂造型立面掛板可取消木工板,采用玻鎂板(或硅鈣板)加石膏板面層的做法。問題圖片:正確圖片(示意):造型吊掛固定點不能少于兩點 木工板要改為玻鎂板或硅鈣板、石膏板 造型吊掛固定點不能少于兩點 木工板要改為玻鎂板(或硅鈣板)加石膏板 (修訂日期:2011年 3月)第 5 頁 共 21 頁 質量通病與預防 吊頂工程 過程控制 ZT-吊頂工程-06 通病現象:吊頂主龍接頭處強度不夠,沒有錨固或錨固方式不對,容易松脫,影響吊頂龍骨強度和吊頂平整度。原因分析:在項目施工中,經常會忽視對主龍的接頭錨固,容易造成吊頂飾面材料變形、開裂等現象。解決辦法(預防措施7、):1、主龍接頭處增加吊筋,加強質量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2、主龍的接頭必須要進行錨固處理,用專用接長件連接(或主龍骨交錯搭接 150mm,或采用零星龍骨邊角料進行連接),注意主龍連接件兩邊各用兩個鉚釘固定,防止錨固不牢引起吊頂質量問題。問題圖片:正確圖片:接頭處用專用連接件進行連接并錨固 接頭可用鉚釘、螺絲錨固(修訂日期:2011年 3月)第 6 頁 共 21 頁 質量通病與預防 吊頂工程 過程控制 ZT-吊頂工程-07 通病現象:大型吊頂造型吊桿未采用鋼架反支撐,吊筋牢度不夠或造型容易擺動會引起造型穩定性不好,吊頂飾面易出現開裂等現象。原因分析:1、造型較大,吊筋作吊桿難以保證造型穩定性8、。2、造型上掛時四個角受力不均。或在安裝燈具或檢修時由于人為原因造型飾面開裂。解決辦法(預防措施):1、放線時用水平儀及卡尺來控制其水平,具體做法:先確定好一點標高,通過控制吊頂造型四個角和已找好點的高程確定吊頂處于水平位置。2、在安裝燈具或檢修時應向工人進行技術交底,避免使吊頂造型受力。3、吊頂造型用吊筋吊好后,在四個角(或三個角)用角鋼把造型和頂面固定。避免造型受風力影響左右晃動,造成頂面開裂。問題圖片:正確圖片:(需更換圖片)(修訂日期:2011年 3月)第 7 頁 共 21 頁 質量通病與預防 吊頂工程 過程控制 ZT-吊頂工程-08 通病現象:石膏板吊頂副龍骨與垂直方向龍骨連接處沒有9、采用 U 型邊龍骨或八字角(副龍骨三面或兩面開口)加自攻螺絲的方法固定。牢度不夠,易引起面層開裂。原因分析:項目部對班組應進行培訓,施工前進行實物技術交底 解決辦法(預防措施):1、首先吊頂應避免使用木龍骨。邊龍采用 U 型邊龍骨或鋁角條,連接處用螺釘或鉚釘固定。2、八字角固定時螺絲最好在兩側,不在底面,以免影響封板的平整度。對沒有采用八字角加自攻螺絲固定的付龍骨,要求在下面再加一顆自攻螺絲釘,增強牢固度。問題圖片:正確圖片(需更換圖片):(修訂日期:2011年 3月)第 8 頁 共 21 頁 質量通病與預防 吊頂工程 過程控制 ZT-吊頂工程-09 通病現象:輕鋼龍骨吊頂的吊筋長度超過 1.10、5米,沒按規范要求設置反支撐。原因分析:項目部或班組人員對吊頂反支撐的概念認識不足,對設置反支撐必要性認識不夠。注意反支撐與鋼架轉換層的概念不同。反支撐做法通常只是構造處理,主要解決吊頂的整體穩定性。反支撐可防止吊頂震動以及在房間氣壓變化時產生向上的變形,造成吊頂飾面開裂等現象。解決辦法(預防措施):反支撐的施工做法,一般是用剛性的材料如 4#左右的角鋼做鋼架(具體構造可根據計算確定,在保證反支撐作用的前提下盡量減少用鋼量),鋼架與墻體可做斜向拉結固定,以加強反支撐鋼架的剛性。在反支撐下方再做吊筋及輕鋼龍骨主副龍骨吊頂。有些項目上用電線管卡加2*2 方管或鋼筋拉結的方法,是不夠規范的做法,起不11、到反支撐的作用。問題圖片:正確圖片:(修訂日期:2011年 3月)第 9 頁 共 21 頁 質量通病與預防 吊頂工程 過程控制 ZT-吊頂工程-10 通病現象:吊頂、墻面或其它部位燈槽造型內的暗藏燈管外露。原因分析:策劃時未考慮到燈管在人的可視范圍內(站在某特定位置)。解決辦法(預防措施):1、燈槽內采用 T5 燈管的,考慮把燈槽深度做深一點或石膏線邊加一圍邊隱藏燈管,根據設計效果也可考慮安裝透光片。2、當燈槽深度不允許時,可用 LED燈帶代替 T5 燈管,對燈槽深度要求相對低。問題圖片:正確圖片:石膏線圍邊 安裝透光片 (修訂日期:2011年 3月)第 10 頁 共 21 頁 質量通病與預防12、 吊頂工程 過程控制 ZT-吊頂工程-11 通病現象:燈槽的內外側板不平行,陰陽角不順直。原因分析:1、燈槽底板兩頭寬度間距有大小;2、內外側板有高低;3、組裝時側板和底板不成直角或定位時水平沒有調整平造成翹裂。解決辦法(預防措施):1、加強落實過程交接檢,基層安裝不合格不進入(面層)油漆施工工序。2、制作過程中控制好尺寸,組裝內外側板做到垂直成直角,定位時進行細部檢查,調整好水平,確保整體平整、牢固。問題圖片:正確圖片:(修訂日期:2011年 3月)第 11 頁 共 21 頁 質量通病與預防 吊頂工程 過程控制 ZT-吊頂工程-12 通病現象:吊頂鋁扣板邊緣收口出現翹曲漏縫現象。原因分析:113、放線時頂面水平未控制好。2、由于安裝燈具易導致已經安裝好的鋁扣板出現不平伏現象;解決辦法(預防措施):1、放線時頂面水平標高要控制好;2、用配套邊側卡件進行受力固定。或在邊緣鋁扣板背面加龍骨等型材壓住板邊緣。問題圖片:正確圖片:(需更換圖片)CAD 示意圖:(修訂日期:2011年 3月)第 12 頁 共 21 頁 質量通病與預防 吊頂工程 過程控制 ZT-吊頂工程-13 通病現象:雙層石膏板吊頂留工藝縫時,施工工序出錯,增加后期油漆工施工難度,不易控制質量。原因分析:前期策劃不到位;對施工班組技術交底不清,導致吊頂工與油漆工配合不到位,沒能采取正確的施工工序。解決辦法(預防措施):1、做好前14、期策劃,對施工班組的技術交底要全面充分。2、在封第二層石膏板時,應在預留工藝縫處兩邊各 5cm 處批膩子用細砂紙打磨,基層經管理人員檢收合格后,放可封板(封板切割處應同樣用細砂紙打磨光滑)。或可訂制石膏線條進行安裝。3、可用鋁合金 U 形收邊條做法。在第二層石膏板邊采用縫寬度的鋁合金 U 形收邊條固定在石膏板上,然后再貼繃帶,批膩子、打磨。問題圖片:正確圖片:(修訂日期:2011年 3月)第 13 頁 共 21 頁 質量通病與預防 吊頂工程 過程控制 ZT-吊頂工程-14 通病現象:鋁板吊頂平整度不夠,呈波浪型。原因分析:1、前期技術交底不到位,導致施工基層龍骨間距不規范;2、項目部對材料監控15、不到位,采購鋁板太薄。解決辦法(預防措施):1、質量員對工序報驗交接驗收記錄要全面,如:對吊掛、勾件等不能松動;2、在深化設計階段需控制設計排版單塊鋁板的面積。鋁板用輕鋼龍骨加背筋的處理方法,較大面積的鋁板吊頂根據項目情況可采用方管做基層;問題圖片:正確圖片:(修訂日期:2011年 3月)第 14 頁 共 21 頁 質量通病與預防 吊頂工程 過程控制 ZT-吊頂工程-15 通病現象:吊頂收縮縫未貫通,或伸縮縫附近產生裂縫現象。原因分析:1、對吊頂伸縮縫的認識不足。注意吊頂伸縮縫與建筑變形縫的概念不同,建筑變形縫處墻、地、頂面的飾面材料均需斷開,而吊頂伸縮縫僅需吊頂部分斷開。2、吊頂伸縮縫處兩側16、的主副龍骨及飾面材料未斷開,吊頂伸縮縫沒貫通;解決辦法(預防措施):1、吊頂長度超過 12 米或面積超過 100 平方米的,要在合適位置(如轉角或造型變化處)預留伸縮縫。2、伸縮縫處的主副龍骨及飾面材料必須完全斷開,伸縮縫兩側各加橫臥主龍骨一道。飾面材料進行搭接處理(不固定連接在一起),或者用成品伸縮縫金屬嵌條、金屬蓋板來處理。問題圖片:正確圖片:(需更換圖片)(修訂日期:2011年 3月)第 15 頁 共 21 頁 質量通病與預防 吊頂工程 過程控制 ZT-吊頂工程-16 通病現象:金箔因基層不干造成霉變和剝落現象。原因分析:1、金箔材料質量不過關。2、基層未干透就貼金箔。解決辦法(預防措施17、):選用質量好的金箔材料,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在膩子干透后再進行施工,同時做黃色硝基底漆,貼好的金箔表面要上保護漆。問題圖片:正確圖片:(修訂日期:2011年 3月)第 16 頁 共 21 頁 質量通病與預防 吊頂工程 過程控制 ZT-吊頂工程-17 通病現象:吊頂檢修口四周未加固,且未增加吊桿。檢修口附近易開裂,后期檢修時會破壞吊頂。原因分析:項目部沒能對施工班組進行技術交底;解決辦法(預防措施):1、做好前期策劃,對施工班組要進行全面的技術交底;2、在檢修孔四周加固輕鋼龍骨或型鋼龍骨,并在四個角上增加絲桿吊筋或型鋼吊桿。問題圖片:正確圖片:(修訂日期:2011年 3月)第 17 頁 共 2118、 頁 質量通病與預防 吊頂工程 過程控制 ZT-吊頂工程-18 通病現象:防火卷簾與吊頂交接處未作處理,影響整體觀感。原因分析:1、裝飾單位與消防安裝單位配合不到位;2、在防火卷簾與吊頂交接處,施工過程中往往不注意內部封板處理。往往可看見吊頂基層構造,影響裝飾效果。解決辦法(預防措施):1、在基層制作施工中,與卷簾制按單位多溝通。在不影響卷簾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將基層封板盡可能封嚴實。洞口預留寬度比卷簾寬度大 4cm 左右,預留寬度須保證卷簾調試或檢修。1、可與業主、消防單位協商,根據消防卷簾兩扇門的垂直間距,定制不銹鋼整體套框作為卷簾門軌道,注意軌道須保證卷簾門正常運行(另外需考慮消防驗收)。19、問題圖片:正確圖片:(修訂日期:2011年 3月)第 18 頁 共 21 頁 質量通病與預防 吊頂工程 過程控制 ZT-吊頂工程-19 通病現象:吊頂面綜合布點混亂,噴淋處開孔粗糙,位置隨意。噴淋突出頂面,裝飾罩蓋不住。原因分析:1、和安裝單位沒做好圖紙交底及現場交接。2、前期策劃不到,工人開孔隨意性太大。3、施工過程中檢查、監督不力。解決辦法(預防措施):1與各安裝單位協調配合,在工程的前期階段確認好吊頂綜合布點圖。燈具、風口、噴淋、煙感、揚聲器、攝像頭等在滿足相關專業要求的前提下,與吊頂造型要有相互對應關系,安排有序。2、根據確認好的綜合布點圖在現場進行準確放線,對吊頂設備末端以及檢修口在20、吊頂推行“強行定位”做法(不是在地面上定位),可以對平面位置及高度方向進行準確定位,努力為業主化解問題,服務到位。3吊頂噴淋或其他設備末端的圓形孔,用開孔器開孔。問題圖片:正確圖片:設備末端進行強行定位(修訂日期:2011年 3月)第 19 頁 共 21 頁 質量通病與預防 吊頂工程 過程控制 ZT-吊頂工程-20 通病現象:吊頂絲桿包在空調通風保溫層內(或緊靠風管),違反施工規范。原因分析:1、項目部沒有對施工班組進行施工規范的技術交底。同時施工過程中的跟蹤檢查力度不到位。2、空調專業安裝人員違反施工規范擅自將吊頂絲桿包在空調通風保溫層內,空調使用過程中的振動會導致吊頂飾面材料出現松動、開裂21、等現象。解決辦法(預防措施):1、項目部管理人員要認真學習施工工藝,掌握施工規范。對施工班組進行規范的施工技術交底。2、吊頂絲桿(或主副龍骨)不能緊靠或接觸空調通風管,更不能包扎在一處。3、加強施工過程控制,嚴格跟蹤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偏。問題圖片:正確圖片:(需更換圖片)(修訂日期:2011年 3月)第 20 頁 共 21 頁 質量通病與預防 吊頂工程 過程控制 ZT-吊頂工程-21 通病現象:風口緊貼石膏板、風口附近的吊頂飾面易開裂變形,同時風口處易產生冷凝水現象。原因分析:1、首先與安裝單位的協調溝通存在問題;2、風口與石膏板交接處易產生冷凝水,需要有應對措施;3、風口與石膏板連接,易產生振動,導致石膏板開裂。解決辦法(預防措施):前期與安裝單位要協調溝通好,現場技術交底、檢查督促到位。確定風口位置及管道走向。封板之前需檢查空調保溫是否完好,風口與風管的連接應嚴密。若有不到位或破損之處立即提醒安裝單位整改。用輕鋼龍骨或角鋼加固,風口翻邊與吊頂板交界處做柔性連接,可用密封膠墊或防腐防火處理過的木框做過渡,可減少冷凝水現象的產生。問題圖片:正確圖片:(修訂日期:2011年 3月)第 21 頁 共 2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