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人:地**
編號:1266818
2024-12-16
5頁
56.50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早教中心親子園經營管理大全資料打包下載
1、第四節核心能力 : 語言能力、精細動作能力、運動能力教具準備 : 熱身操環節 : 仿真娃娃一個綜合認知 : 小桶、小娃娃、小鈴鐺、大一點的紙巾 ( 能蓋住桶口 ) 若干、橡皮筋。音樂感知 : ( 捉迷藏音樂光盤、用大紙板做個單面的小房子或大樹模型 , 女娃娃手偶玩具。 語言韻律 : 笑、哭、生氣的表情卡片 : 拍手的卡片。感覺統合 : 綠色的大毛巾、仿真草地墊子、手鈴。歡快的音樂磁帶。 課前互動 :1 、歡迎新會員參加親子園親子課程的學習 :2 、向家長介紹上課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此時寶寶可以熟悉教室的環境。 熱身運動 綜合認知 音樂感知 語言韻棒 感統活動 2-5節 找娃娃 捉迷藏 寶寶的表情2、 爬過綠色草地活動過程 :一、相識禮儀教學目的 :1 、學習自我介紹的方法 , 樂于在融洽的氛圍中與他人交往;2 、幫助寶寶熟悉親子園的教學環境 , 提高寶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教學準備 :請家長帶寶寶圍坐蒙氏線上 , 營造一種相對安靜的環境 , 以便教師開始教學活動。教學方法 :1 、教師示范介紹 , 介紹內容可包括姓名、性別、月齡 , 給家長做出清晰的示范 , 便于模仿。2 、請媽媽扶寶寶小手與同伴打招呼 , 問好 , 自我介紹 , 在音樂聲中與同伴握手、相識。3 、教師可以邀請家長抱著寶寶到自己身邊來給大家做介紹 , 適應性強的寶寶可以老師抱著向大家介紹。注意事項 :l 、雖然內容都是以寶寶3、的自我介紹 , 但教師可以將形式變得靈活一些.2 、對于適應性強的孩子 , 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 , 比如教師來抱一下.二、熱身運動教學目的 :1 、增強寶寶的體質 , 促進寶寶大腦神經、肌肉和骨鏘系統的發育 , 從而促進寶寶智能的發展。2 、開發寶寶身體運動潛能 , 激發寶寶對運動的興趣和積極性。3 、幫助家長學習協助寶寶進行身體運動的方法 ,教學準備 :1 、仿真娃娃一個 , 協助教師做健身操的示范動作。2 、至少有十個八拍的背景音樂磁帶 , 音樂要優美、舒緩。3 、教師熟記健身操 2 一 5 節的基本動作 , 能規范操作。4 、地面整潔干凈 , 便于寶寶躺地進行練習。教學方法 :1 、請出4、仿真娃娃,可以為娃娃取個名字,教師先介紹四節操的名稱,并借助娃娃向家氏簡單地展示一下健身操的基本動作 , 使家長心中有數。2 、播放音樂 , 請家長模仿教師讓寶寶平躺在地墊上 , 開始我們的健身操。3 、做的過程中應伴以輕柔優美的音樂,同時媽媽表情親切,適當穿插一兩句鼓勵與稱贊的話語。4 、做完操后 , 大家一起為寶寶鼓掌 , 表揚寶寶做的真好。教學內容 t第二節操 : 起坐運動 ( 兩個 8 拍 )寶寶仰臥、成人雙手握住寶寶雙手 . 1-4 拍牽引寶寶從仰臥位起坐 . 5-8 拍動作還原。注意 : 拉寶寶起坐時 , 如果寶寶不配合也不能過于用力。第二個 8 拍同第一個 8 拍。第三節操 : 5、起立運動 ( 兩個 8 拍 )寶寶仰臥 , 成人雙手扶住寶寶雙臂或手腕 , 1-4 拍牽引寶寶仰臥、跪直、起立或直接站起; 5-8 拍動作還原。注意 : 拉寶寶站起時 , 要逐步讓寶寶自己用力 c 第二個 8 拍同第一個 8 拍。第四節操 : 提腿運動 ( 兩個 8 拍 )寶寶仰臥,兩手放在胸前,成人雙手握住其足跺部,1-2 拍輕輕抬起寶寶雙腿,約30 度;3-4 拍動作還原 ; 5-8 拍動作同 1-4 拍。注意動作要輕柔緩和。第二個 8 拍同第一個 8 拍。第五節操 : 彎腰運動 ( 兩個 8 拍寶寶與家氏同一方向,寶寶站立,家長左手扶助寶寶兩膝,右手扶助寶寶腰部,在寶寶前方放一個玩具;16、-2拍讓寶寶彎腰前傾 , 揀起地上的玩具,3-4拍還原;5-8拍動作同 1-4 拍。注意 : 如果寶寶不能直立 , 家長可以將左手移至寶寶胸部,幫助其完成動作,第二個 8 拍動作同第一個 8 拍。走線環節 :此環節主要是平復一下寶寶運動后的呼吸和情緒 , 可以讓媽媽抱著寶寶模仿教師隨著舒緩的音樂在線上走 1-2 圈。注意事項 : 1 、教師在向家長展示如何做健身操的過程中 , 應參考教學內容中提到的注意事項解釋并指點給家長。2 、提示家長和寶寶之間目光的交流。三、綜合認知活動 : 找娃娃教學目的 :1 、學習用食指把小洞挖大 , 促進寶寶小肌肉的發展。2 、理解語言 , 認識幾種常見物品 , 7、聽到物品名稱時能用眼睛注視。3 、發展寶寶手指動作的靈活性和探索尋物的能力。教學準備 :小桶、小娃娃、小鈴鐺、大一點的紙巾 ( 能蓋住桶口 ) 若干、橡皮筋。教具組 : 每個寶寶一個小桶 , 桶內放一個小娃娃、兩個小鈴鐺。桶口罩上面巾紙用皮筋固定住 ,中間挖一小洞。另附 2-3 張紙巾。教學方法 :1 、教師出示小桶 , 并輕輕搖晃 , 使小鈴鐺發出聲響 , 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再請寶寶從小洞內可看小娃娃 , 吸引寶寶對小桶內物品的興趣。教師示范用食指把小洞挖大 , 井撕開紙 , 取出小鈴鐺搖晃一下 , 并說 鈴鐺 。再取出娃娃 , 說 小娃娃川 , 幫助寶寶建立詞與物的對應。2 、每個家庭一套8、教具組 , 請媽媽模仿教師的樣子帶寶寶 , 挖洞取出娃娃與小鈴鐺。每個寶寶2-3 張紙巾 , 讓媽媽帶寶寶再玩一二次。可不挖小洞 , 晃小筒讓寶寶昕到聲音 , 引導他去撕開上面的紙 , 取到玩具。寶寶取出什么玩具媽媽說一下名稱。3 、媽媽將玩具放在桶內 說出玩具的名稱 , 請寶寶按媽媽指示將相應的玩具取出。以此檢驗寶寶的詞物對應能力。可反復幾次。注意事項 :1 、教師準備教具時 , 注意選擇桶、小娃娃和紙巾的大小要合適 , 能夠順利完成該活動。2 、教師搖晃小桶時動作要輕柔,搖動的聲音不要出現的太突然或太刺耳,以免引起寶寶的恐懼和不安。3 、說物品名稱時聲音要清晰 , 同時用眼睛去看一下手里拿9、的東西 , 以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家庭延伸 :家氏可利用家里用過的小紙盒 , 將可能會劃傷寶寶的小釘子等等處理好,用彩筆涂繪一下或用彩紙粘貼一下 , 做成一個 百寶箱 , 可以隨時將寶寶的一些小玩具放在里面,媽媽說玩具名稱,寶寶從里面拿玩具出來。四、音樂感知 : 捉迷藏教學目的 :1 、愿意參與音樂活動 , 能理解歌詞的意思 , 積極去尋找.2 、感知樂曲節奏和內容 , 發展注意力。教學準備 : 捉迷藏音樂光盤、用大紙板做個單面的小房子或大樹模型 , 女娃娃手偶玩具。教學方法 :1 、教師出示紙板模型房子或大樹 , 拿出手偶阿姨 ( 可以給手偶頭上用手絹做個圍巾圍起來扮做阿姨跟每個寶寶打 打招呼10、 , 在紙板前轉轉吸引寶寶注意。2 、等寶寶的眼睛都關注手偶的動向時,教師將手偶藏到紙板后面,并在嘴里重復說下面的歌詞阿姨不見了 , 阿姨那里去了 ? 3 、等說到阿姨出來了,阿姨在這里時可以將手偶從紙板后面露出來,并左右搖晃一下。4 、播放音樂 , 隨著音樂操作手偶 , 幫助寶寶理解歌詞 , 喜歡參與這樣的音樂游戲。教學內容 :捉 迷 藏I=C 2/41 2 |3 3 3 |2 3 2 1 | 3 1 | 1 2 | 3 3 3 | 2 3 2 1 |3 1|阿 姨 不見了 阿 姨 哪 里 去 了 ,阿 姨 不 見 了 阿 姨 哪 里 去 了 ?X 0|3 1 3|5 5 6 |5 4 3 11、2 |1-|咦 ! 阿 姨 出來了 阿 姨 在這 里 !注意事項 :1 、如果音樂反復幾次 , 手偶出現的位置也可以靈活變動。以提高游戲的樂趣。2 、歌詞還可改為 媽媽不見了 與媽媽邊昕歌曲邊玩捉迷藏游戲。五、語言節奏 : 寶寶笑教學目的 :1 、用豐富的表情剌激寶寶的視覺 , 提高寶寶對表情變化的理解。2 、通過說兒歌做動作 , 幫助寶寶理解語言與動作的關系。3 、感知兒歌節奏韻律 , 激發學習語言的興趣。教學準備 :笑、哭、生氣的表情卡片 : 拍手的卡片。教學方法 :1 、教師分別向寶寶展示各種表情的圖片:讓寶寶感失笑、哭和生氣的樣子,教師做拍手的動作,請媽媽扶寶寶的小手 模仿。2 、每個12、寶寶一套卡片,先請寶寶隨便挑出一張,媽媽說出是 笑 哭 還是拍手等,之后媽媽可以將卡片擺成一排, 媽媽說名稱,請寶寶找山相應的卡片.3 、將卡片收回 , 教師示范說兒歌 , 輔導媽媽帶寶寶邊說邊作相應動作,邊說兒歌.教學內容 :寶寶笑寶寶笑 , 哈哈哈 :(兩手做八字,食指對著嘴角,拇指向上,做笑的動作)寶寶哭 ,哇哇哇;(兩的握拳,手心沖外,做揉眼睛的動作) 生氣了 ,噘噘嘴;(用右手食指指著嘴,將嘴噘起) 拍拍手 , 啪啪啪 I ( 拍手 )注意事項 :媽媽做動作的時候可以夸張一點 , 使寶寶更好的感知。六、感覺統合活動: 爬過綠色草地教學目的 :l 、訓練寶寶手腳協調地爬行 , 樂于參加13、游戲活動。2 、發展觸覺 , 學習從不同質感的障礙上爬過去。教學準備 :綠色的大毛巾、仿真草地墊子、手鈴。歡快的音樂磁帶。教學方法 :1 、播放音樂,把寶寶們放在地墊上,讓寶寶們自由地爬行一會兒,熟悉一下在地墊上爬行的感覺和變換的視角.2 、每個媽媽 -個手鈴 , 媽媽面對寶寶 , 搖晃手鈴 , 吸引寶寶爬過來。3 、教師將大毛巾鋪在地上 , 請幾位家氏協助按一下各角 , 引導寶寶們從毛上爬過去。4 、教師再將仿真草地墊子鋪在地; 再引導寶寶分別爬過來。可以將草地墊子和墊子和大毛巾連起來,讓寶寶感受不同觸覺的墊子。5 、請媽媽將寶寶放在教室的一端 , 媽媽在另一端搖晃小鈴 , 吸引寶寶爬過來。14、教師可以將草墊子和大毛巾設置在中間做障礙。七、本節知識重點1 、請寶寶暫時休息一下 , 教師向家長介紹本節課知識重點 , 并布置家庭游戲。2 、本節知識重點 :本節課的重點在于幫助寶寶提高對語言的理解能力 , 在 找娃娃 的活動中通過從小桶中取放玩具 , 來加強寶寶詞與物對應的能力 : 音樂活動 捉迷藏 也通過道具引導寶寶理解音樂歌詞的意思 : 在語言活動 寶寶的表情 , 利用不同的卡片和夸張的動作來幫助寶寶理解不同的表情。最后的感統活動是發展寶寶的爬行能力。希望家長回去后能帶領寶寶多做相應的練習。3 、家庭游戲 : 打電話游戲目標:、調動寶寶對語言的興趣,促進它的語言智慧發展。、幫助寶寶認識15、一種與人交流的形式,對寶寶交往智慧的培養也非常有幫助。游戲準備:玩具電話聽筒兩個。游戲方法:1、家長拿起玩具電話,對著電話說:“喂喂,寶寶在嗎?”2、家長幫助寶寶拿起電話,和家長“對話”。兒歌:喂喂,你好,喂喂,你好,我是寶寶,咱倆聊聊?貼心提示:1、家長在“電話”中,盡量強調寶寶對生活常用詞的認識和理解,比如“尿尿”、“餓了”、“高興”、“漂亮”、“紅色”、“耳朵”等;2、在“電話”中,要調動寶寶“說”的熱情,因此家長要盡量地重復寶寶“咿咿呀呀”的語言。八、評價標準 :智能項目智能標準興趣程度目標實現程度ABC 綜合認知 能用食指將小洞挖開,能根據名稱拿物體。 音樂欣賞 能充分感知音樂的樂趣,能夠理解歌曲的內容 語言智能 能表現出學習語言的興趣,學會模仿一也表情 身體運動 能夠從障礙上爬過去,四肢配合協調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2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