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寶寶身體發育指標.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67052
2024-12-16
12頁
46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早教中心親子園經營管理大全資料打包下載
1、寶寶身體發育指標3月 生理指標 滿三個月時,男嬰體重4.17.7千克,身長55.866.4厘米;女嬰3.97.0厘米,身長54.664.5厘米。 發育指標 俯臥時,能抬起半胸,用肘支撐上身;頭部能夠挺直;眼看雙手、手能互握,會抓衣服,抓頭發、臉;眼睛能隨物體180度;見人會笑;會出聲答話,尖叫,會發長元音。 4月 生理指標滿四個月時,男嬰體重4.78.5千克,身長58369.1厘米,女嬰體重4.57.7厘米,身長56.967.1厘米。 發育指標 俯臥時寶寶上身完全抬起,與床垂直;腿能抬高踢去衣被及踢吊起的玩具;視線靈活,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外一個物體;開始咿呀學語,用聲音回答大人的逗引;喜歡吃2、輔食。 養育要點 發展感覺動作技能,即視覺、聽覺和觸覺與肌肉活動的聯合。如眼睛引導手去拿東西、聽到聲音準確轉動眼睛和身體。多給寶寶聽音樂,和寶寶說話。給寶寶做翻身操,鍛煉寶寶的脊柱及泉水的肌肉,幫助寶寶學習翻身的動作。逗引寶寶說話,與寶寶做問答游戲,練習發聲,學習“交談”。適量加輔食,如雞蛋、米粉、菜泥等。盡可能堅持母乳喂養。母親工作時,要三小時擠一次,促進母乳分泌。擠出的奶在冷藏狀態下,可以留給寶寶第二天吃。有的寶寶已經會翻身,父母更要當心寶寶的安全。 專家提示 不必糾正寶寶吸吮手指的動作,因為吸吮手指能促使寶寶手眼協調行動。一歲以后,隨著寶寶的成熟,自然會停止吃手。孩子發育的個體差異較大,3、有些指標不能達到不要緊。5月 生理指標 滿五個月的男嬰體重5.39.2千克,身長60.571.3厘米。女嬰5.08.4千克,身長58.969.3厘米。發育指標 能夠認識媽媽,以及親近的人,并與他們應答;大部分孩子能夠從仰臥翻身變成俯臥;可靠著坐墊坐一會兒,坐著時能直腰;大人扶著,能站立;能拿東西往嘴里放;會發出輔音一二個。 養育要點 添加輔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讓寶寶習慣一種再加一種。一般每周至多加一種新的食品,注意觀察寶寶的食欲、大便。如果消化不了,就暫停幾天。重視感官訓練,使寶寶的視覺、聽覺、語言交往能力在原來的基礎上繼續提高。不會翻身的寶寶,父母多進行翻身訓練。對寶寶進行冷適4、應鍛煉,逐漸適應較大的溫度變化,增強鼻腔、皮膚的抗病能力。冬天除外,每天應有至少兩小時的室外活動。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防止寶寶缺鈣。 專家提示 寶寶的床欄上,別放毛巾、衣服等,萬一搭著的東西掉下來,蒙住寶寶的臉,會出危險。即使母乳足,也要給寶寶添加輔食。6月 生理指標 滿六個月時,男嬰體重達5.99.8千克,身長62.473.2厘米,女嬰體重5.59.0千克,身長60.671.2厘米。頭圍44厘米,出牙兩顆。發育指標 手可玩腳,能吃腳趾;頭、軀干、下肢完全伸平;兩手各拿一個玩具能拿穩;能聽聲音看目的物兩種;會發兩三個輔音;在大人背兒歌時會做出一種熟知的動作;照鏡子時會笑,用手摸鏡中人;會自5、己拿餅干吃,會咀嚼。 養育要點 繼續添加輔食。預防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及時添加含鐵豐富的輔食:蛋黃、魚、肝泥、肉末、動物血、綠色蔬菜泥、豆腐等。動物性食物中的鐵吸收利用率比植物性食物高。提供適宜的玩具。為半歲孩子提供的玩具主要是形象性玩具,分為觀賞性和操作性兩大類。觀賞性玩具一般色彩鮮艷形象生動。操作性玩具是寶寶能拿的,多為能發聲的玩具。反復叫寶寶的名字,使寶寶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熟悉并記住自己的名字。教寶寶認識實物,給寶寶指認實物。寶寶已經認識媽媽了,媽媽應多與寶寶在一起,多跟寶寶說話、做游戲,撫摩寶寶的皮膚,滿足寶寶的親情渴望。經常抱寶寶出去玩,讓寶寶多接觸生人,有助于減緩寶寶即將出現的怕生6、現象。讓寶寶照鏡子,幫助寶寶認識鏡子中的自己,發展寶寶的自我意識。 專家提示 此時寶寶體溫高于攝氏37度,在運動、學習中遇到障礙。鍛煉手的精細動作。手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智慧的增長,家長可以讓寶寶玩各種玩具,促進手的動作從被動到主動,由不準確到準確,由把著手教到聽語言指揮而動。7月生理指標 滿七個月時,男嬰體重達6.410.3千克,64.174.8厘米,女嬰體重5.99.6千克,62.272.9厘米。牙齒24顆。發育指標 會坐,在大人的幫助下會爬;手能拿起玩具放到口中;會表示喜歡和不喜歡;能夠理解簡單的詞義,懂得大人用語言和表情表示的表揚和批評;記住離別一星期的熟人34人;會用聲音和動作表示7、要大小便。 養育要點 添加輔食,使寶寶喜歡輔食。嘗試用輔食代替一頓奶。預防疾病。六個月后,嬰兒從母體中帶來的免役力降低了,容易受感染,同時易引起全身性的病變。家長要加強寶寶戶外活動,不帶寶寶去人多的公共場所。注意衛生,對寶寶入口的器具要進行消毒。幫助寶寶學習爬。爬對寶寶智力發展和身體發育都有促進作用,科學已經證明,不會爬就直接走的孩子容易成為“問題孩子”,在運動、學習中遇到障礙。鍛煉手的精細動作。手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智慧的增長,家長可以讓寶寶玩各種玩具,促進手的動作從被動到主動,由不準確到準確,由把著手教到聽語言指揮而動。 專家提示 寶寶長牙時,會咬手指、玩具、衣被,適當吃磨牙食物非常必要8、,超市里有磨牙餅干。少坐多爬好處多。不要親寶寶的嘴,不要口對口喂寶寶食物,因為大人的唾液常帶有細菌和病毒。8月 生理指標滿八個月時,男嬰體重達6.910.8千克,身長65.776.3厘米。女嬰體重達6.310.1千克,身長63.774.5厘米.本月可出24顆牙。發育指標 能夠扶著欄桿站起來;可以坐得很好;會兩手對敲玩具;會捏響玩具;會把玩具給指定的人;展開雙手要大人抱;用手指抓東西吃;會用12種動作表示語言。 養育要點 寶寶在飲食方面的愛好可以看出來了,要以寶寶的愛好添加輔食,開發盡量多的食物品種,以保證營養平衡。在做寶寶輔食時,保證衛生是最重要的。在寶寶長牙時期,輔食中添加含鈣和維生素D豐富9、的食物。如蝦皮、海帶、動物肝臟、雞蛋黃、魚、綠色蔬菜等。可以用輔食代替12頓奶。在日常生活中,把教寶寶認識周圍環境與發展語言相結合。繼續進行動作訓練。幫助寶寶站立起來,讓寶寶多爬、多玩各種玩具。教寶寶一些社交禮節動作,如拍手表示“歡迎”,揮手表示“再見”。 專家提示 這個月,寶寶的發病率會上升,不能因為怕感冒就減少戶外活動。提供安全的運動場,清除一切寶寶夠得著的小垃圾。電源插座要加保護罩,熱水瓶放到寶寶夠不到的。母乳充足的母親,不必急于斷奶。只要寶寶愿意吃輔食就不要擔心。9月 生理指標滿九個月時,男嬰體重達7.211.3千克,身長67.077.6厘米。女嬰體重達6.610.5千克,身長65.010、75.9厘米。牙齒24顆。發育指標 扶物站立,雙腳橫向跨步;拇指和食指能捏起細小的東西;能聽懂自己的名字;能用簡單語言回答問題;會隨著音樂有節奏地搖晃;認識五官;會做34種表示語言的動作;知道大人談論自己,懂得害羞;會配合穿衣。 養育要點母乳喂養的嬰兒白天盡量喂鮮牛奶或奶粉代替母乳,早晨起床后和完善臨睡前以及半夜醒來時可喂母乳。不必給寶寶果汁了,可直接喂西紅柿、橘子、香蕉等水果。可喂酥脆的點心、餅干、蛋糕等,不要喂糖塊,這是危險的。這個月鍛煉的目的仍然是讓寶寶學站,能站立的嬰兒學會邁步。每天最好讓寶寶有三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在戶外度過。激發寶寶探索周圍環境的興趣,如捉迷藏游戲就是很好的活動。培養良11、好生活習慣,練習用便盆,養成入睡、講衛生的好習慣,訓練寶寶自己動手吃飯。鼓勵寶寶模仿大人發音,與大人愉快交流。訓練寶寶的自我控制能力,讓寶寶按照大人的口令行事。 專家提示 體重過重的嬰兒不要站立太久。墜落、燙傷、吞食異物是這個月嬰兒需要防止的主要事故。10月 生理指標 滿十個月時,男嬰體重7.611.7千克,身長68.378.9厘米。女嬰體重6.910.9千克,身長66.277.3厘米。出46顆。發育指標 會叫媽媽、爸爸;認識常見的人和物;能夠獨自站立片刻;能迅速爬行;大人牽著手會走;喜歡被表揚;主動地用動作表示語言;主動親近小朋友。 養育要點 即使母乳充足,每天也要給寶寶吃兩頓輔食,白天吃鮮12、牛奶。寶寶能吃各種餅干、年糕片、蛋糕、薄餅,品嘗點心也是寶寶的生活的樂趣之一,要給寶寶吃一些點心,最好定時。訓練寶寶的自我服務技能,培養寶寶的獨立性。鼓勵寶寶自己包奶瓶、自己坐盆大小便、自己去拿玩具等。提供適宜的玩具,這個月的嬰兒開始學習走路,挑選會發出聲音的拖拉玩具較好。創造良好語言環境,在照顧嬰兒生活、玩游戲時都要伴隨語言。多為寶寶唱兒歌、童謠。訓練寶寶走路。讓寶寶多爬。除刮風、下雨外,盡量多到室外活動。 專家提示 這個月中,嬰兒除母乳外,只吃一些稀粥就會營養不足。不要給超重嬰兒過多的點心,也不適宜給營養豐富的香蕉。把寶寶放在學步車里時,也要有大人在旁邊。11月生理指標 滿十一個月時,男嬰13、體重7.912.0千克,身長69.680.2厘米。女嬰體重達7.211.3千克,身長67.578.7厘米。出46顆。發育指標 大人牽一只手就能走;能準確理解簡單詞語的意思;會叫奶奶、姑、姨等;拿指出身體的一些部位;會豎起手指表示自己一歲;不愿意母親抱別人;有初步的自我意識。 養育要點輔食開始變成主食,母乳、牛奶變成副食。大部分母乳喂養的寶寶已經斷奶了。如果在副食中不能加足夠的雞蛋、魚、牛肉等,就會缺乏動物蛋白。應該保證寶寶攝入足夠的動物蛋白,但不必拘泥于書中所說的量,要根據寶寶的飯量而定。輔食要少放鹽、少放糖。逐漸讓寶寶與生人接觸,克服怕生現象。繼續發展寶寶的語言,可以給寶寶看畫冊講故事。訓練14、寶寶走路。禁止寶寶做不該做的事情,置之不理會使寶寶養成壞習慣。訓練寶寶的獨立能力,但要保證寶寶的安全。 專家提示 寶寶吃完點心后喂些水,可預防齲齒。寶寶的骨頭還軟,走路時間不要太久。家庭保持文明的語言環境,寶寶已經能很好地模仿大人說話了。12月 生理指標 滿十二個月時,男嬰體重達8.1-12.4千克,身長70.7-81.5厘米,女嬰體重達7.4-11.6千克,身長68.6-80.0厘米。頭圍46厘米,胸圍46厘米。出牙6-8顆。發育指標 不必扶,自己站穩能獨走幾步;認識身體部位三到四處;認識動物三種;會隨兒歌做表演動作;能完成大人提出的簡單要求;不做成人不喜歡或禁止的事;開始對小朋友感興趣,愿15、意與小朋友接近、游戲。 養育要點這個月如果寶寶身體健康的話,就應該斷母乳了。斷母奶后,每天喝一到兩次牛奶。斷母乳后,寶寶可能發生大便干燥,可在飲食上增加素菜量,香蕉、蜂密也有潤腸作用。繼續加強語言訓練,為寶寶創造說話的機會。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他自己的愿望。引導孩子和個性向著良好健康的方向發展,對于孩子不好的行為家長要明確表示禁止。對于孩子好的行為,家長要加以鼓勵。不要讓孩子過多地看電視,孩子應該在與人、與事物的接觸過程中成長。加強父母與孩子的交流,保持愉快的家庭氣氛,使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繼續訓練孩子走路。每天要有至少三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 專家提示不要遷就寶寶的不合理要求;不要故意學寶寶16、錯誤的發音,否則錯誤的發音就固定下來,以后很難糾正。1-3歲 情況 調查顯示,各種營養缺乏癥主要發生在1-3歲。這一時期的寶寶,體格和大腦的生長發育仍然非常迅速。然而,很多媽咪只注重讓寶寶怎樣吃得好、吃得多,常常忽視怎樣吃得合理,吃得符合生長發育的需求。所以,很多的寶寶在這一時期出現了各種營養問題,如缺鐵、缺鈣、缺鋅、缺乏多種維生素、肥胖癥等。特點 1.生長發育速度仍很快 1-3歲的寶寶,雖然生長發育的速度比嬰兒時期有所減慢,可仍然非常迅速,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都還很高。加上處于斷母乳,正是離乳食品轉變為主食的飲食過渡階段。因此,應該更注意保證各種營養素及熱能的供應。不然,容易使寶寶出現生長緩慢17、停滯甚至營養不良。2.胃腸消化功能仍不完善 寶寶的牙齒正在逐步長出,2歲時基本出齊,咀嚼和消化能力比嬰兒時期大為增強。但牙齒尚未完全出齊,咀嚼能力還相對較差。加之胃腸道蠕動及調節能力較低,各種消化酶的活性遠不及成人。因此,消化功能仍還未發育完善,容易發生疾病。 3.身體對蛋白質的需求量大 寶寶的整個身體正在處于各個器官組織建造中,對蛋白質的需求量很大,特別是大腦的生長發育,不然就會影響到智力發育。身體肌肉發育也較快,特別是下肢、臀部和背部肌肉的發育。制定食譜的8個原則 1.注意攝取奶類食品 1歲以后的寶寶,剛剛斷奶甚或沒完全斷奶。雖然,寶寶吃的食物已經和大人一樣了,但牙齒尚未發育完全,咀嚼固18、體食物(特別是肉類)的能力有限,限制了蛋白質的攝入。因此,1歲以上的寶寶,不一定非要從固體食物中攝取足夠的蛋白質,飲食上還應該注意攝取奶類,奶類食品仍是他們重要的營養來源之一。美國權威兒科組織建議,奶類與固體食物的比例應為40:60。每天,應該給寶寶提供乳類500毫升。2.食物品質要多樣化 寶寶1歲后,母乳不再是他們的主食了。可是,他們的身體生長發育仍然需要多種營養素,這就必須得從多種多樣的食物中攝取。各餐的食物搭配要合適,有干有稀,有葷有素,飯菜要多樣化,每天不重復。比如,主食輪換吃軟飯、面條、饅頭、包子、餃子、餛飩、發糕、麻醬花卷、菜卷等,注意利用蛋白質互補作用,用肉、豆制品、蛋、蔬菜等混19、合作菜,一個炒菜里可同時放兩三種蔬菜,也可用幾種菜混合作餡,還可在午飯或早點吃些蒸胡蘿卜、鹵豬肝、豆制品等。以刺激寶寶的食欲,對食物產生吃的興趣。3.合理安排各餐營養素比例 按照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的營養比例,把食物合理安排到各餐中去。各餐占總熱量的比例,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為了滿足寶寶上午活動所需熱能及營養,早餐除主食外,還要加些乳類、蛋類和豆制品、青菜、肉類等食物,午餐的進食量應高于其它各餐。因為,寶寶已經活動了一上午,下午還有更長時間的活動。4.食物宜軟爛碎 隨著年齡增長,寶寶的牙齒逐漸出齊了,但胃腸消化能力還相對較弱。因此,食物制作上一定要注意軟、爛20、碎,以適應寶寶的消化能力。5.注意增加每天的餐次 寶寶的胃要比成年人小,不能像大人那樣在一餐中進食很多。可寶寶對營養的需求量卻比大人多,因此,每天進餐次數不能像大人那樣以一日三餐為標準,應該進餐次數多一些。一般來講,1-1歲半的寶寶,每天進餐5-6次,即早、中、晚三餐加上午、下午點心各1次。在臨睡前增加1次晚點心,但3次加餐的點心不宜太多,以免影響正餐。6.食物保持清淡無刺激口味 不能根據大人口味喜好來為寶寶做食物。應該以天然、清淡為原則,添加過多的鹽和糖都會使寶寶的腎臟負擔增加,損害功能,并養成日后嗜鹽或嗜糖等不良習慣;更不宜添加調味品、味素及人工色素等,這樣會影響寶寶的健康。7.寶寶與家人一起規律進餐 如果讓寶寶與家人一起進餐,不僅可使他們獲得必需的營養,同時還可和大人的交談中學到均衡營養的常識,以及怎樣去與別人分享食物。 8.烹調的方法 烹調時,不僅要注意適合寶寶的消化功能,即細、軟、爛、嫩,還同時應注意干稀、甜咸、葷素之間的合理搭配,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此提高寶寶的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