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6歲感覺統合游戲.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67088
2024-12-16
6頁
50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早教中心親子園經營管理大全資料打包下載
1、5-6歲感覺統合游戲 1用力拉著繩子時,仍能拉動繩子;(5-6) 訓練目的:增進手部肌肉的力量以及促進全身肌肉的發展。 訓練要求:成人用力拉繩子的一端,孩子在另外一端能拉動繩子。 難度設置:A 成人開始時只稍微用力拉著繩子,讓孩子容易拉動繩子;B 成人用力地拉著繩子,鼓勵孩子用力拉動繩子。 幫助給予:1 可在地板上兩人之間畫一橫線,孩子把成人拉過橫線就得獎;2 及時鼓勵和表揚孩子的嘗試和成功;訓練時,成人要配合孩子的力度,避免孩子因不當用力而受傷。 2 雙腳跳過一條慢慢地擺動著的繩子5次;(5-6) 訓練目的:提供前庭刺激,訓練計畫動作能力。 訓練要求:將一條約兩米長的粗繩子固定在離地面10厘2、米處,上下或左右搖動繩索,使其象蛇一樣扭動,讓孩子雙腳離地地從上面跳過。 難度設置:A 開始時可慢慢地擺動,動作幅度要小允許孩子偶爾碰到繩子;B 快速地擺動,動作幅度大,讓孩子盡量不要碰到繩子。 幫助給予: 3 跳腳印; 訓練目的:訓練兩側性、空間距離、平衡、協調、柔軟、眼手協調、注意力、抑制異常 肌張力、矯正姿勢(內外旋、內外反)、步態訓練。 訓練要求:按照圖形所示,雙腳立定跳向下一目標腳印。難度設置:A可先用雙腳交替走幾回,讓孩子熟悉大致的距離。B雙腳立定跳,按圖形要求跳;C聽著家長的口令(指令)跳; 幫助給予: 開始時家可站在孩子身后,雙手扶著孩子的腋下幫助其完成凌空雙腳跳起和落下的姿勢3、,指導孩子跳向下一目標,等孩子的判斷和目測水平提高后讓其自行練習,家長只給予口頭提示即可。 4 能在雙腳離地時,雙手同時拍一下;(5-6) 訓練目的:加強手臂和腿的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在雙腳跳離地面的同時雙手舉過頭頂拍一下。 難度設置:A 先熟練雙腳跳;B 再在跳的同時鼓勵孩子拍手。幫助給予:1 手把手地跟孩子一起做;2 給孩子做示范,邊做邊講解;3鼓勵孩子獨立完成,只在需要時給予適當的提示。 5 拿著不同的物件走過20厘米寬的平衡木;(5-6) 訓練目的:改善孩子的身體控制及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拿著不同的物件走過平衡木。難度設置:A 開始時拿小件的物品;B 逐漸地拿大件的物品4、; 幫助給予:注意隨時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勢和前面的方向,站在離孩子不遠的地方,隨時注意防止孩子摔倒等情況發生。 6 手抱大型物擋住視線還能走至少3米遠;(5-6) 訓練目的:改善孩子的身體控制及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拿著或雙手抱著大型的物件向前走。難度設置:選擇重量適中的物品做訓練。 幫助給予:注意隨時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勢和前面的方向,站在離孩子不遠的地方,隨時注意防止孩子摔倒等情況發生。 7 能兩眼睜開雙臂伸直(或交叉胸前)單腳站立5秒;(5-6) 訓練目的:身體的協調和平衡能力。訓練要求:孩子睜開眼睛(或者雙手交叉在胸前),單腳站立5秒鐘。難度設置:A 開始時先練習雙手伸展或垂直地站立;5、B 然后練習雙手交叉在胸前站立。幫助給予: 1 如果孩子開始時不能很好地掌握平衡,可以讓他/她先嘗試扶著椅背或握著訓練者的手站立5秒;2 一旦孩子的平衡能力有所長進,則要求他/她只在需要時才扶持;3 在孩子前方視平線的位置給予玩具或其他吸引他/她看的東西來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4 任何時候都要準備好給予適當的身體協助。 8 能兩眼閉合雙臂伸直(或交叉胸前)單腳站立5秒;(5-6) 訓練目的:身體的協調和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閉著眼睛(或者雙手交叉在胸前),單腳站立5秒鐘。難度設置:A 開始時先練習雙手伸展或垂直地站立;B 然后練習雙手交叉在胸前站立。 幫助給予:1如果孩子無法自覺地閉上眼睛,6、可嘗試用布蒙上他/她的眼睛。如果孩子不愿意, 先讓他/她嘗試習慣不練習的時候蒙上眼睛的感覺;2 充分運用獎勵的原則來激發孩子的合作性;3任何時候都要準備好給予適當的身體協助。 9 袋鼠跳;(5-6) 訓練目的:強化前庭刺激,控制過敏信息。 訓練要求:孩子站在袋中,雙手提起袋邊,雙腳同時向前跳。 難度設置:A只要求分段跳,每次跳2-3步的距離;B撤銷身體指導,要求一次性跳1-2米的距離; 幫助給予:在A階段要求給予全程身體指導,直至孩子技巧純熟。 10平衡與協調;(5-6) 訓練目的:平衡、協調、肌力等。訓練要求:仰臥俯臥。 難度設置:(1)仰臥雙腳著地,雙腿屈伸;(2)俯臥雙腳著地,雙腿屈伸;7、(3)俯臥雙手著地,雙腿屈伸;(4)仰臥雙手著地,雙腿屈伸;(5)仰臥俯臥雙手做模仿或規定動作; (6)仰臥俯臥雙腳做模仿或規定動作;(7)俯*治療球,雙手抱起治療球并推出;(8)仰臥墊上,雙腳屈腿或直腿將球夾起。 幫助給予:(1)每一動作次數或時間不能太久(視其肌張力而定);(2)動作由易而難、次數時間由少到多;(3)注意協助(他動協動主動)。全程由家長身體指導完成。如果孩子出現緊張或抗拒的情況,請以鼓勵、引導方式取得其配合為主,不要強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過度緊張,效果適得其反。 11 跳數字 訓練目的:增強身體平衡能力及重力感。訓練要求:用不粘膠剪出大的數目字1-10或1-20貼到圓形8、的不粘膠上再地板上,讓孩子從一個數字跨到另外一個數字上,以跨到圓形內為勝。 難度設置:A 如果孩子還不懂得數字,可貼不同顏色的數字,然后讓孩子按顏色跳;B 讓孩子按指定的數字跳或者按單、雙數跳;C 可玩雙人游戲,創造出各種玩法,以最終達到終點為勝。 幫助給予:1 如果孩子跳躍技巧不成熟,可在開始時握他(她)的雙手或夾著孩子的腋下幫助他(她)跳躍;2 如果孩子不懂得或不遵守游戲規則,要隨時給予身體或口頭的提示。 12 打保齡球(3-5) 訓練目的:發展手眼協調能力訓練要求:把兒童保齡球放在1米左右的距離,讓兒童用黑色的大球擊球。 難度設置:A 開始時距離可以很近,以便讓兒童容易擊中,有成就感;B9、 要求兒童按訓練要求的距離擊球; C 逐個地把球擺在地上讓兒童擊,開始時距離要近一些,5次擊球中有3次通過。 幫助給予:(1)開始時給予孩子大量的身體協助,直至孩子掌握要領;(2)每一次增加難度時都需要隨時提醒、糾正并示范給孩子看如何做。 13 滑雪(4-6) 訓練目的:促進身體兩側協調與計畫動作的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兩腳分別踩著一張紙,當做是雪橇,可前進或后退地踩著紙行走。 難度設置:A 只用一只腳踩紙前進;B 雙腳踩紙前進;C 赤腳踩紙前進;D 赤腳踩紙前進或后退。 幫助給予:給予適當的攙扶;提醒孩子如何保持身體的平衡和適當的運動。 14 鞋子走路(4-6) 訓練目的:促進身體兩側協調10、及計畫動作的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將兩手穿在鞋子里,沿著一定的路線或腳印前進或向側邊行走。 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15 跳躍(3-6) 訓練目的:促進兩側協調及前庭刺激。 訓練要求:在地面上擺放數個小號的呼啦圈,要孩子以雙腳跳或單腳跳的方式跳過所有的圈圈。 難度設置:A 雙腳跳,并把呼啦圈之間的距離放近一點;B 把呼啦圈之間的距離放遠一點;C 單腳跳;D 單腳跳并連續跳完所有圈圈。 幫助給予:開始時可站在孩子前方,等孩子雙腳落地時稍微扶他一下,幫助孩子保持身體平衡。 16 拍氣球(4-6) 訓練目的:手眼協調能力,動作的計畫能力。訓練要求:把氣球往上拋,然后雙手輪流向上拍打氣球,盡量不要讓11、氣球落到地上。 難度設置:A 雙手輪流拍打;B 在地上設置簡單的“路障”(如玩具或凳子),讓孩子繞過路障拍氣球。幫助給予:(1)開始時教孩子把氣球拍高一點,延遲下落的時間,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計劃自己的動作和步子;(2)必要時給予身體協助;(3)提醒孩子看腳下的“路障”。 17 軟骨功(5-6) 訓練目的:改善身體概念及計畫動作的能力,并提供觸覺刺激。 訓練要求:用一條粗棉繩,兩端結在一起成一個圈,讓孩子將繩由頭套下去,由腳下拿出來;或者由腳套進去,從頭部拿出來。 難度設置:A 剛開始訓練時,繩圈可以相對做大一點,容易取出;B 先訓練從頭套到腳,再訓練從腳套到頭。 幫助給予:提醒孩子不要用蠻勁兒12、,要學習技巧。 18 搖搖船(5-6) 訓練目的:控制迷路張力反射,提供前庭及本體刺激,并改善身體概念及兩側協調。 訓練要求:孩子躺在地上,兩手抱膝身體屈起成球狀,前后搖動二十下,或左右滾動二十下。 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開始時孩子可能不能很好地控制身體或搖不動,家長需要給予身體協助,從側面輕推孩子的肩或臀,示意孩子順著給予的外來力量搖動身體。一旦孩子掌握要領,及時撤消幫助,鼓勵孩子自己利用自身的力量搖動身體。 19A抱球翻滾(5-6) 訓練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抑制頸部張力反射。 訓練要求:孩子躺在墊上,雙手抱著一個排球大小的球,高舉過頭。要孩子由墊子的一端再滾回來,球不可以松掉。 難度設置:13、A 滾3-4下;B 從墊子一端滾到另外一端。 幫助給予:開始時孩子可能無法呈直線滾動,成人需要給予身體協助,推動他的肩膀或腳,把他的身體盡量推到呈直線的姿勢。 20糊壁紙(5-6) 訓練目的:提供觸覺刺激,改善計畫動作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墻壁站立,以身體當做滾筒貼著墻壁滾動,好象在糊壁紙。先向一個方向滾動,然后再向反方向滾動。難度設置:A 只滾動3-5下;B 從墻壁的一端滾到另外一端。 幫助給予:提醒孩子注意頭不要碰到墻壁。必要時給予身體協助,如:孩子滾動時離墻壁太遠。 21壓馬路(3-6) 訓練目的:提供觸覺刺激,有抑制神經興奮程度的作用。 訓練要求:讓孩子仰臥或俯臥在墊子上,用大龍球14、在其身上滾過去。若孩子喜歡這種壓力可嘗試加重一點壓力。 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22俯臥大龍球抓東西 訓練目的:改善身體協調,強化手眼協調及雙側肢體的平衡控制,促進運動企劃能力。 訓練要求:協助孩子俯臥到大龍球上,保持平衡姿勢。把孩子喜歡的一個玩具放在大龍球滾動時孩子伸手可觸的地方。協助孩子臥在球上前后慢慢滾動,讓孩子探身去摸玩具,必要時可使用會發聲的玩具,以幫助孩子辨明玩具所在的方位。 難度設置:A 開始時玩具只放在很近的距離,讓孩子容易取到;B 逐漸地玩具可以放稍遠一點,并在孩子探身取球時提醒他(她)盡量自己保持身體的平衡。幫助給予: 1 由始至終的身體協助;2口頭指導或提醒。 23滾筒式15、時光隧道游戲 訓練目的:改善觸覺敏感或不足以及調節前庭感覺。 訓練要求:讓孩子用腳在前面的方式倒爬到隧道里。難度設置:A開始時孩子可能害怕或不理解要求,可以先培養孩子對隧道的興趣,把球滾到隧道里,鼓勵孩子爬進去撿球,表揚他/她的勇敢嘗試;B協助孩子雙腳放在前面,倒爬到隧道里,邊幫助邊給予口頭提示, 語氣要輕柔,以免引起孩子緊張而拒絕合作。 幫助給予: 1 由始至終身體協助;2由始至終的口頭指導及適當的鼓勵表揚。 24、隧道滾動游戲 訓練目的:改善觸覺敏感或不足及身體調節不良的現象,增強前庭系統的刺激和調節,改善視覺。 訓練要求:讓孩子鉆到陽光隧道里,用手指張開保護臉部,成人則在一旁輕輕地慢速滾16、動隧道。 難度設置:A開始時成人可伸手到隧道里撫摩孩子的身體來舒緩他/她的緊張情緒,并且要和孩子說話;B如果孩子有不適感覺,應立即停止并協助孩子從隧道中鉆出來。切莫強求讓孩子呆在隧道里;C如果孩子喜歡這樣的晃動,可稍加快速度,但要注意孩子的身體、聲音的反應,如有不適,應立即停止。 幫助給予:1 跟孩子一起鉆隧道;2 給予必要的身體觸摸和口頭鼓勵。 25、平衡臺平躺游戲 訓練目的:調節身體協調不良的情況,強化大腦和腦干的知覺機能。 訓練要求:讓孩子放松身體,先坐在平衡臺上,然后慢慢躺下來,伸展手腳的肌肉,保持身體平衡。成人則左右傾斜搖晃平衡臺,要維持一定的韻律感,以促進孩子的腦干的功能。 難度設17、置:A開始時慢慢地搖動;B逐漸地加快速度,但要注意孩子的姿勢和表情的反應;C可讓孩子分別睜眼和閉眼作搖晃,并觀察他/她不同的反應;D還可以在搖晃中做明顯的停頓,先向左傾斜,再向右傾斜,觀察孩子對兩側晃動的不同反應;E也可以讓孩子俯臥著做以上運動。 幫助給予:1 給予必要的身體觸摸和口頭鼓勵,以調節孩子的緊張情緒和增強其信心。 26、平衡臺靜坐搖晃 訓練目的:改善身體協調不良,減低肌肉張力過高的現象,讓前庭體系和固有體系的機能感覺不同的反應。訓練要求:讓孩子坐在平衡臺上,左右晃動身體。 難度設置:A提醒孩子坐好,自己嘗試運用可以自由移動的雙手保持平衡;B以張眼練習10分鐘,再閉眼練習10分鐘,以18、此來感覺兩種不同的平衡感。 幫助給予:1 必要時跟孩子一起坐在平衡臺上做這一練習;2 運用增強和間歇增強的原理來協助孩子完成練習。 27、平衡臺互相扶持訓練目的:改善身體協調不良的情況,對身體協調、觸覺感、前庭體系都起到刺激的作用。訓練要求:指導者和孩子共同站上平衡臺,兩人雙手緊握,互相保持平衡。由于站姿使重力感不穩定,兩人配合的動作對相互合作關系的建立有一定的幫助作用。搖晃時可先練習由指導者帶動孩子,再由兩人在同一速度上配合彼此搖動的韻律。速度要適中,不要過快。 幫助給予:1 用夸張的身體晃動動作來帶動孩子,充分調動起孩子的興趣,但速度不要快; 2 鼓勵孩子配合你晃動的速度來調節自己的身體平衡。 28、平衡臺站立搖動 訓練目的:改善身體協調,促進反射感覺,建立前庭固有的平衡感,調整視覺統合。 訓練要求:讓孩子站在平衡臺上,由指導者在臺下緩慢搖動平衡臺。提醒孩子調整姿勢保持平衡。 難度設置:A可以讓孩子雙手伸展,以保持身軀平衡,并且可以閉眼嘗試不同的感覺,或在平衡臺上緩緩移動身體,以調整不同的平衡反射;B開始時可練習10-20下,習慣到60下時,平衡效果較易發揮;C再逐步練習到100-200下,以加強對前庭固有體系的調整。
管理運營
上傳時間:2024-12-20
151份
地產商業
上傳時間:2022-04-25
10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