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人:地**
編號:1267659
2024-12-16
10頁
48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早教中心親子園經營管理大全資料打包下載
1、寶寶不愛吃飯 小兒常見不良飲食習慣 近幾年對大城市調查結果發現小兒常見不良飲食習慣有如下幾種: 早餐不合理 56% 貪吃零食 97.2% 飲料代替水 70.7%鐘情洋快餐 95.4%挑食偏食背后的原因1、 內因:小兒胃腸道發育不如成年人完全,挑食可能是他們的一種本能保護機制。 兒童品嘗到食物的味道與成人不同,他們的味覺非常敏感,更喜歡味道淡一點的食物2、 外因的模仿和學習:40%60%的家長有挑食和偏食的習慣。錯過克服“對新食物的恐懼感”的機會。電視的宣傳 環境對食物的評價,母乳喂養時包含了母親飲食偏好的信息,從而影響了孩子的飲食行為。孩子的不良進食體驗。對孩子挑食的不滿情緒,強迫進餐方式。會2、促使挑食程度加重。孩子不愛吃飯的原因1、零食不斷,嘴不停,胃不閑,導致胃腸道蠕動和分泌紊亂。2、孩子飲食無規律,無固定進食時間,進食時間延長或縮短,正常的胃腸消化規律被打亂,孩子就不會乖乖吃飯了。3、片面追求高營養,肉蛋奶無節制地給孩子吃,損傷胃腸,引起消化不良。4、進食環境差,邊吃邊玩,或進食時爸媽逗弄、訓斥,使其不能安靜地進食5、爸媽過分關注孩子進食,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進而以拒食抗拒,爸媽應當對孩子放寬心,讓孩子輕松點進食。6、缺鋅引起味覺改變。觀察孩子是否缺鋅,家長可以通過舌苔判斷,舌面上一顆顆小小的突起與正常孩子的舌頭相比多呈扁平狀,或呈萎縮狀態。7、運動不足,代謝減少,胃腸道消化功3、能得不到強化。要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8、孩子生病了也會導致食欲下降,不愛吃飯。服藥太多或濫用保健補品,增加胃腸消化吸收的負擔,造成寶寶不愛吃飯。 寶寶不愛吃飯怎么辦 一、營造溫馨用餐環境進餐環境要溫馨簡潔,在溫馨簡潔的就餐環境中,寶寶和家人都可以專心吃餐,不會被其他事物所吸引。讓寶寶的心態安靜下來,才能有好的進餐效果。若餐桌附近有電視、電腦等,在就餐時要關掉,以免在吃飯時轉移寶寶的注意力,使寶寶不能專心用餐。二、有規律定時用餐安排規律的就餐時間,一日三餐都要有固定的時間,不要隨意安排。這樣,寶寶養成規律的吃飯時間,到點就會有饑餓感,有助于寶寶主動吃飯。若需為寶寶安排加餐,加餐的時間也要定4、時定點,最好在飯前1小時不給任何食品,這樣才能保證寶寶吃正餐時的好胃口。三、寶寶也要定點用餐寶寶也需要有固定進餐的地點,吃飯時,父母可以把寶寶的餐椅搬到餐桌旁邊,讓寶寶與家人坐在一起用餐。這樣家人在就餐時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輕松的談話內容,都會讓寶寶積極去模仿。在這個過程中,寶寶自己也會吃得很香,而且心情會很愉快。四、每頓吃多少寶寶自己定每餐吃多少由寶寶決定,寶寶從出生開始,就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食量。所以,父母在寶寶進餐時,不要強迫寶寶吃。只要他能和大人一起按時、規律吃飯,吃多少由寶寶自己決定。這餐吃少了,下一餐他自然會多吃一些。但是,不能養成寶寶挑食的壞毛病,父母要對寶寶吃的食物進行監督。溫5、馨提示:以上方法僅供參考,如使用上述方法后,寶寶厭食的癥狀仍未得到改善的話,請及時將其送醫就診,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1、家人以身作則,讓孩子了解吃東西和用餐禮儀的重要性。也許某段時間內,孩子的表現不符合成人的要求,但只要持之以恒,孩子自然會接受這些良好的行為模式。2、良好的就餐和飲食習慣必須從小養成,在孩子還不會走路時就固定餐桌、餐位,愉快進餐,長期堅持就會形成行為定勢。3、飯前避免劇烈運動,飯前運動劇烈,容易肚子疼。4、安靜進餐,不要邊吃飯邊玩,或者邊看電視邊吃飯。5、如果孩子實在不想吃,說明孩子確實不餓,不要勉強,餓一兩頓不會把孩子餓壞,而勉強地逼迫孩子吃卻會使孩子厭食。所以,盡量不要以6、強迫的手段讓孩子進食,而應該以鼓勵或引導的方式讓孩子感到吃飯是一種享受。6、用餐前盡量不要讓幼兒吃零食,尤其是甜點心、巧克力、冰激凌等,使孩子空著肚子等待吃飯,饑腸轆轆渴望吃飯。 如何提高孩子食欲孩子食欲不佳,吃什么都沒胃口,進食量減少導致身體吸收不到足夠的養分,生長發育也會受到影響。如何提高孩子食欲呢?需要給孩子腸胃減負,合理安排飲食,同時讓孩子注意補充水分,多運動。1、給孩子胃腸道減負飲食要節制,避免給孩子吃油炸食物,吃過多的冰激凌等甜冷飲品,這樣能保護消化酶含量和功能,維護食欲。臨近吃正餐時不要給孩子吃零食點心。2、多吃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鋅的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比如:魚7、肝臟、蛋類、小麥、高粱米、小米、玉米、稻米、大豆、胡蘿卜、檸檬、橙子、西紅柿、青椒等。當家長在準備這些食物時,可將其做得漂亮些,這樣也能提高食欲。3、補水很重要注意讓寶寶喝水,不能等到寶寶口渴時才想到。含糖或含乳的飲品不是補水的好選擇。4、戶內外活動不能少不能限制孩子的活動,適量運動可以幫助消化,讓孩子的身心運動起來,胃口也會調動起來。如何培養小兒良好飲食習慣? 1、嘗試新食物初喂寶寶輔食需要耐心:不要輕易改變新食物,允許拿出15次以上。最終寶寶接受。注意觀察寶寶進食的反應和身體語言:15分鐘之內不吃應拿開。整個吃飯時間25分鐘。注意觀察寶寶對食物的過敏反應:嘔吐、皮疹等。選擇良好時機:在寶8、寶感到饑餓時提供膳食(應有饑餓體會,才有飽腹感覺)。2、進餐好氣氛為寶寶進食創造良好氛圍:避免分散注意力(注意語言、電視等);讓寶寶感覺進餐是愉快的,不要強迫喂養,越追著喂飯挑食越嚴重。媽媽不要暗示某種食物不好吃造而成寶寶偏食、挑食,媽媽本身也應積極地對待食物;不要過分關注寶寶進食,不要有期盼、焦慮等表情,給寶寶進餐的權利。忍受孩子的進餐狼藉,不要總去擦寶寶嘴。3、寶寶來參與鼓勵獨立進餐:提供勺子、讓寶寶參與餐前準備工作(擦桌子、放碗等);給不喜歡的食物起個好名字。和寶寶一起在花園或花盆中種一些菜,到超市讓寶寶自己選擇一兩樣菜等。自發組織親子活動。小區內、親友家,小寶寶們一起吃飯,氣氛熱烈又覺9、飯菜香甜。和孩子吃飯要注意孩子不愛吃飯,大多數是因為小孩吃飯時從小沒養成良好的習慣,貪玩坐不住,應該如何改變呢?爸媽平時是否意識到自己的一些言行舉止、微不足道的細節導致小孩吃飯不安分呢?那和孩子吃飯應該注意哪些事項,才能給小孩提供一個良好環境,培養良好的吃飯習慣。1、營造良好的吃飯環境營造一個良好的吃飯環境。做好飯菜,大家一起坐下吃飯。爸媽要以身作則,吃飯時不要隨意走動,玩手機等,吃飽飯才離桌,這樣的環境慢慢促成孩子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2、不在吃飯時訓斥孩子不能在飯桌上訓孩子。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往往是最放松的,但是很多爸媽往往會在這個時候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這樣不僅會影響孩子進食的胃口,甚至還會10、讓孩子出現心理問題。3、不能追著孩子喂飯爸媽總擔心孩子吃不飽吃不夠,完全可以放松一些,讓孩子擁有吃飯的自由,吃多少讓孩子決定,吃不飽餓一下也無關緊要,下一頓飯孩子就知道自己要吃多少了。4、提高孩子食欲(1)做孩子餐時,盡量把孩子的食物打扮得生動可愛些,豐富的色彩和動物造型都會讓孩子很好奇,大大提高了孩子吃飯的興趣。(2)可以用有趣的餐具,或是孩子喜愛的卡通人物餐具,將孩子注意力轉移到餐具上。(3)和孩子玩過家家游戲,教他“炒菜”“做飯”,學習自己吃飯,讓孩子慢慢愛上吃飯。5、不要責罵孩子不要責罵孩子,不要強迫他吃飯,孩子對吃飯更加有抵觸情緒。如果孩子真的不愿意好好吃飯,不妨晚點再給他吃。等他真11、正餓了,再要求他乖乖坐著吃飯,也能逐漸養成他對吃飯的興趣和專心度。6、養成好習慣孩子吃飯從小養成好習慣。吃飯時不能玩玩具,坐餐椅專心吃飯。當孩子開始吃輔食的時候,就要準備專用餐桌,跟大家一起吃飯。吃完飯才能離開餐桌去玩,離開餐桌也不再吃飯了,不要養成追著喂的習慣。媽媽們最關心的三個吃飯問題1、不愛吃雞蛋和蔬菜怎么辦?不愛吃的原因可能是:雞蛋多是煮,味道比較單一,吃整蛋也就是雞蛋羹,水煎雞蛋,做法單一,很容易讓寶寶吃膩;蔬菜雖好吃,但嬰兒不能吃大塊的炒菜,多是煮,燙。放在湯里,包在餛飩餃子里,多是菜的本味。菜水和菜泥也是這樣的,味道單一,碎菜不好下咽,所以導致孩子不愛吃蔬菜;解決辦法對不愛吃蔬菜12、的嬰兒,最直接的解決辦法就是給孩子換著花樣做;用燉肉湯做的面條或菜湯,孩子會很愛吃的;即使不愛吃的嬰兒聞到飯桌上的飯菜味,都會著急的;把孩子放在大人吃飯的飯桌上一同進餐會增加孩子的食欲;主食和副食分開喂,會增加嬰兒食欲,讓嬰兒品嘗出不同食物的味道,如都是放在一起,飯菜混合著,孩子就總是吃味道不明確的飯食,不利于刺激孩子吃飯的興趣;吃一口飯,吃一口菜,喝一口湯,嬰兒會在不斷的飲食變換中增加進餐興趣;每天要盡量吃不同的食品,一周盡量不重復上一周的菜譜,如果種類相同,做法要更換一下。2、到嘴里的飯菜吐出來怎么辦?有的新手媽媽在喂飯的時候,剛剛送到嘴里就吐出來,這讓很多媽媽不知所措,一餐飯下來,吃吃吐13、吐,沒吃下幾口。是孩子不愛吃還是什么原因呢?解決辦法這說明寶寶的自我意識強了。小小嬰兒大多是媽媽給什么吃什么。隨著月齡的不斷增長,個性越來越明顯,在飲食方面也有了自己的選擇,愛吃的就會很喜歡吃,不愛吃的就會吐出來,這是很正常的反應。如果嬰兒是很理性地把飯菜吐出來,而不是嘔吐,也沒有什么異常的情況,多是表示自己不愛吃或不想吃(不餓,吃飽了都會這樣)。這不是疾病,是嬰兒自己的選擇。如果嬰兒把喂進去的飯菜吐出來,父母就不要再喂了。我的孩子真的是厭食嗎?什么階段都有不愛吃飯的孩子,但真正厭食的孩子并沒有那么多; 真正厭食的孩子:食欲低下,什么也不肯定,看到吃的就會不高興,把放在嘴里的奶頭吐出來,喂進的14、輔食吐出來,如果強迫喂進去可能發生干嘔,體重增長緩慢,生長發育落后,砂發稀疏,缺少光澤。解決辦法在添加輔食過程中,媽媽按食譜或書上推薦的食量喂孩子,如果不能把媽媽做的輔食吃下去,或不喜歡媽媽做的輔食,媽媽就會認為孩子是厭食了,這可不是孩子厭食,是媽媽錯怪孩子了; 如果孩子很愛吃某種食物,媽媽就沒有關限制的喂給孩子,第二天又做給孩子吃,這樣就會使孩子吃膩了,孩子不但不愛吃這種食物了,還會影響其它食物的攝入,媽媽又會認為孩子厭食了; 有的父母不知道給孩子吃什么好,很喜歡聽周圍人的經驗之談,其實你的孩子不一定適合別人給你介紹的食譜,所以要給孩子做適合他自己吃的東東。如何培養寶寶飲食習慣不要喝水太多。15、更不能喝飲料。寶寶常常用喝水來避免吃飯。零食可以吃,但不能多吃,特別是餐前1小時。不要用甜點當獎品。這會使寶寶更覺甜點好吃,加重挑食。媽媽自己不愛吃的食物也要購買,家庭的飲食結構直接影響到寶寶的飲食內容。給寶寶一個榜樣。最新調查結果表明:中國的小胖墩兒是越來越多。高血壓和高血脂分別是9%和8%。肥胖兒童已占到20%多了。原因雖然有多種,但是占第一位的就是食物的過多攝入。在今天我們討論飲食習慣培養的同時,特別告訴媽媽們,感覺寶寶進食少,大多是媽媽的焦慮造成的感覺。針對城市肥胖兒童日益增多的現象,新的WHO(世界衛生組織)對小兒的生長評估標準也做了一些下調。因媽媽喜歡將寶寶的體重在上限時感到滿足,16、一旦達不到媽媽的標準,就想盡辦法讓寶寶多吃,甚至動用大量藥物幫助。讓寶寶愛上吃飯的八個妙招1、大人本身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言教不如身教”。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極強,如果大人們本身的飲食習慣不正常,或者常常隨便以零食裹腹,自然沒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時吃飯習慣。2、固定的開飯時刻盡量做到吃飯的時間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習慣,并規定孩子須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如果孩子不吃完,就算他等一下餓了,也不要再給他任何零食,久而久之,孩子便會養成定時、定量的習慣。3、減少正餐之外的食物雖然零食的給予有其必要性,然而卻不可過量,尤其垃圾食物盡量不要給予,才能避免孩子因多吃了一些零食,造成“本末倒置”吃不下正17、餐。4、促進孩子的食欲孩子肚子不餓當然吃不下飯,若父母只一味地強迫孩子進食,反而會造成反效果,試著促進孩子的食欲,如:增加他的活動量,他的肚子真正感到餓了,自然不會抗拒吃飯。5、選購孩子喜愛的餐具孩子都喜歡擁有屬于自己獨有的東西,替孩子買一些圖案可愛的餐具,可提高孩子用餐的欲望,如能與孩子一起選購更能達到好效果。6、多花心思在菜色上做變化在飲食均衡的條件下,父母可以多種類的食物取代平日所吃單純的米飯、面條。例如:有時以馬鈴薯當成主菜,再配上一些蔬菜,也能擁有一頓既營養又豐盛的餐點。7、讓孩子參與做飯的過程讓孩子參與做飯的過程,例如:上市場買菜、幫忙提回家、一起清洗水果等等,甚至可詢問孩子的意見18、,請孩子協助您一起做飯,孩子不但能有參與感,同時也能因而了解做一道菜之前的每樣步驟,進而更喜愛吃飯這件事。8、為吃飯增添趣味性在喂孩子吃飯時,加入一些輕松、活潑的語氣,讓吃飯不再只是吃飯而已,將吃飯時刻與方式變成有趣的事情。其實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會碰到很多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解決,不要隨意的根據自己或寶寶的需要而改變什么.巧治小兒積食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方法:1、酸牛奶。易于消化,用于胃腸炎的患兒。2、焦米湯。大米洗凈,晾至半干炒成焦黃色,100毫升水中加炒焦米6克,文火煮1小時,焦米湯中淀粉變成糊精,易于消化。用于嚴重腹瀉及消化不良的患兒。3、胡蘿卜汁。胡蘿卜洗凈搗碎,加入少許水煮1015分鐘19、,用紗布過濾,加水至1000毫升,煮510分鐘后飲用。孩子吃飯坐不住的表現表現之一:看動畫片大多數家庭的吃飯時間就是動畫片節目開始的時候,這種誘惑寶寶很難抵擋,他們往往吃上一口就往客廳里趕。表現之二:跑來跑去孩子在幼兒園被“束縛”了一天,一回到家后就喜歡亂竄,有時只是無目的無目標地晃悠。吃飯?任飯菜都涼了,他也不來看上一眼。表現之三:玩玩具在某段時間,孩子可能對某個玩具特別著迷,例如奧特曼或是火車俠,幼兒園里不能帶去,就回家后捧著玩,吃飯時也不肯放手。寶寶吃飯坐不住怎么辦? 吃飯前1、為孩子準備一套專用餐具大人的碗筷、叉子不適合孩子使用。用又大又重的杯、碗盛滿果汁或牛奶,孩子會有壓迫感而影響食20、欲。尖銳的叉子以及易破的餐具,也不宜讓孩子使用,以免發生意外。兒童餐具比較適合孩子,可以帶孩子一起去購買,讓他自己選擇喜歡的餐具,以促進吃飯的興趣。2、提早十分鐘通知孩子吃飯若孩子玩得正高興時,突然被打斷,難免會有生氣、反抗和拒絕的心態,所以即使面對一個2歲大的孩子,也應該事先告訴他即將要做的事,然后給予他緩沖時間,將玩具收拾干凈,準備用餐。3、少吃零食少量多餐是最有利于孩子的飲食方式,但是正餐之外點心的份量不可太多,以免孩子到了正餐時卻吃不下。而且要選擇營養價值高的食品當點心,不要吃“垃圾”食物。你想你自己要是下午4點才吃了一杯酸奶,1袋薯片,那么5點還會乖乖坐著吃晚飯嗎?4、讓孩子一起幫忙21、為了滿足孩子的學習欲望,吃飯前媽媽可以叫孩子一起來幫忙,如整理餐桌、擺碗筷等,這樣,孩子會充滿對用餐的期待,乖乖坐下吃飯的可能性也就提高。5、換換烹調方法孩子吃飯坐不住的理由,不一定在于菜的味道不好,有時是因為烹調的方式讓孩子無法接受。所以不妨經常換換烹調方式,清蒸啊、紅燒啊,讓寶寶有新鮮感。另外,大多數的孩子都喜歡色彩鮮艷的食物,若把飯菜做成灰灰的,恐怕就難吸引孩子乖乖坐著吃飯了。此外,溫度太冷或太熱的食物孩子也不會喜歡。6、餐中多加孩子喜歡吃的東西雖然均衡攝取各類食物,才可幫助孩子健康地發育成長,但也不可強迫孩子進食。可先以孩子喜歡吃的食物為主,再由少至多,漸漸加入其它的或新的食物,讓孩子22、接受各類食物,這樣可以發掘更多孩子喜歡吃的食物,只要飲食更富變化,孩子自然樂意安安穩穩坐下吃飯。比如孩子很喜歡吃豆腐和豆子,在嘗試新菜的時候就可以經常放點豆腐或豆子進去,這樣孩子比較容易接受點。吃飯時7、教會孩子用筷子不少吃飯坐不住的孩子都是由父母喂飯的,所以孩子三歲后,父母就可以教他學用筷子,學會自己吃飯,也容易坐得住。三歲以下的孩子也要讓他學會用勺子自己吃飯,若他能自行吃光,就會有成功感,慢慢就能增加他對吃飯的興趣。雖然開始弄得滿桌飯粒,臉上身上都一塌糊涂,但是這是必須有的一個開始。8、飯桌上別罵孩子吃飯時氣氛要輕松點,令孩子自在。媽媽千萬別為了讓他多吃一口而想方設法,甚至大動干戈。不要總23、是急著問:“你還想再吃嗎?”如果寶寶說:“吃飽了。”父母就別再強求他吃了。這樣,他才能慢慢體會出吃飽了是個什么概念。不會剛吃幾口飯就往外跑。9、讓孩子有饑餓感孩子之所以不肯乖乖坐下吃飯,有時是因為他不餓。所以,要想辦法讓他有饑餓感。父母可以在孩子吃了幾口就跑開的時候,心平氣和地說“好了,孩子吃飽了”,然后把碗收掉,不要在乎他剩下多少。幾次下來,孩子就會知道不乖乖坐下吃飯就會餓肚子。這個方法聽著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因為父母首先要硬下心來,不能總擔心孩子餓,給他零食吃,那就適得其反了。吃完飯10、多表揚當孩子能夠很安穩坐住吃飯時,不要忘了表揚他。或是飯后爸爸媽媽可以陪他玩一會兒作為獎賞,讓他產生關于吃飯的快樂記憶,以后對吃飯就不會排斥了。爸爸媽媽平時也要有意識地多給孩子灌輸好好吃飯,長得更快,變得更聰明之類的觀點。
地產商業
上傳時間:2022-04-25
10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