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蒙氏教師如何做好觀察記錄.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67745
2024-12-16
4頁
34.50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早教中心親子園經營管理大全資料打包下載
1、蒙氏教師如何做好觀察記錄一、 觀察的意義1、 意義:觀察在蒙氏教育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我們可以說,沒有觀察就沒有蒙臺梭利教學。因為從觀察中,教師才能了解每一位幼兒的需求,作為制定計劃、準備教材的依據。(1) 發現問題在那里(2) 觀察使工作變的更有趣味,快樂(3) 全面、客觀的觀察能走入孩子的內心(4) 更加客觀的評價自己的工作(不給每個孩子貼標簽)二、 觀察什么1、 工作(1) 注意孩子從什么時候開始專注于一項工作(2) 那項工作是什么(3) 他花多少時間于這項工作上(包括完成工作的時間以及重復該項工作的時間)(4) 專注于這項工作的表現,流露何種特質(5) 除專注于一項工作外還有沒有專2、注于另一項工作,他表現的恒心和耐心如何?(6) 幼兒這種自發的勤勉持續的時間(7) 幼兒如何表現出進步的渴望(8) 他是如何選擇工作的先后順序而后是否按部就班的工作(9) 外在刺激會不會分散注意力(10) 工作中受有意干擾會不會重新開始2、 行為與意志的發展(1) 兒童行為中有無出現秩序混亂(2) 有哪些無秩序狀態(心理原因:一方面來源于家庭,另一方面突破平靜的時間為半年一次)(3) 有沒有行為的改變(是總是這樣的還有如果怎樣就改變)(4) 有沒有這些現象:因喜悅而歡呼,喜極而泣;遇事沉著的表現;情感的表露(5) 在同伴中扮演什么角色(6) 在同伴中扮演什么角色(7) 幼兒的自我紀律:注意幼兒3、在被召喚時候的反映;什么情況下參與與其他兒童的工作并從事智性努力;如何對待嘲笑;注意確定他何時會服從命令;注意他什么情況下會熱心高興的服從(8) 注意幼兒的服從與各種現象的關系程度,包括工作的發展及行為的改變三、 如何觀察1、 觀察前的準備:(1) 必須把觀察當成一種樂趣和責任,必須讓自己產生觀察幼兒的強烈意愿以及培養自己觀察幼兒的能力(2) 觀察與被觀察者建立和諧的關系(3) 觀察者尊重兒童的單一性(分別做觀察)(4) 詳讀幼兒的各種背景資料(包括幼兒個人資料、健康記錄、家庭背景等)以了解幼兒的發展特征、需求以及已經具有的經驗(5) 詢問前任教師(家長)對幼兒的了解和意見(6) 透過個別談話4、了解幼兒(7) 由同伴間的人際關系,了解幼兒(8) 透過家庭訪問了解幼兒(9) 在進教室觀察前,必須先調整自己的心情,不要受自己負面情緒的影響;并保有客觀的態度,不可事前為幼兒貼上標簽,有了預設的心理2、 觀察的方位3、 觀察的姿勢4、 觀察的技巧(1) 觀察的時間在全天的各個方面,盡可能每日抽出10分鐘,觀察某一幼兒(2) 不僅要觀察幼兒外表的活動狀況,更應該觀察幼兒內在的協調情形(3) 忍耐(觀察時不要任意干涉幼兒的活動進行也不要夸贊)(4) 客觀(教師是不是有偏見,優秀的教師是沒有偏見的教師)、真實,不要使用主觀判斷的字眼(5) 觀察時不任意做判斷、假設、標簽化(6) 避免引起幼兒的注意5、(察覺自己受人注視時,人的表現就會不自然、不真實)(7) 尊重幼兒的選擇,在不需要幫助的情況下不參與不誤導(8) 雖然觀察和記錄的工作很重要,但當幼兒發出“我需要幫忙”的訊息時,務必放下記錄工作,前往協助(9) 不為幼兒的行為預設立場5、 觀察后注意的事項:(1) 隱姓埋名,尊重孩子的個人隱私(2) 保守秘密,不要把自己的記錄隨意給人看,尤其是家長(3) 以觀察記錄作為以后準備教材、布置環境、設計活動的參考資料(4) 若幼兒有特殊反映,不良的行為,應與家長保持聯絡,協商四、 如何記錄(1) 每日觀察記錄(2) 綜合觀察記錄(3) 幼兒課程進度(4) 幼兒課程計劃(5) 綜合發展記錄(6) 幼兒6、學習發展記錄表(7) 兒童學習發展總評量表3、 記錄的方法:幼兒記錄的工作必須迅速而正確,建議教師可隨身準備便條紙和筆,用自己能懂的符號代替文字記錄,待幼兒離園后,再整理在記錄本上五、 我們要做的1、 每日觀察記錄(工作記錄、表格的使用)2、 綜合觀察記錄(表格的使用)3、 發展總評量表4、 幼兒學習發展記錄表5、 定期整理及時交流本班記錄情況及相互分析6、 嘗試進行觀察的各個新角度及革新。例如可嘗試進行蒙氏日記,自制各類專題類實用表格(幼兒課程進度表)自制教師的計劃表格(幼兒課程計劃表),可借助儀器進行反思觀察,放在情景中的觀察7、 半年(一學期)有一個進步報告表六、 關于觀察*觀察是一種藝7、術,是一種態度,是一條雙行道。要在和孩子不斷相處關系中,變成一種方式,而且要一直的學習,直到使這種態度變成我們自身的第二特征。而記錄不但為孩子的成長做見證,更能幫助老師協助兒童適應性的發展*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目光,做孩子的心理醫生。做到觀察對話、交流和家長交流。孩子是可塑的,教師是幸福的。*只有相同的情緒相同的體驗,才能有真正的理解。作為教師要尊重幼兒,不要把幼兒想象的過于簡單,教師要做容納和引導*沒有一種方法是適合所有人的,關鍵是怎樣衡量的效果。*教師不是救世主,不要憑片面的觀察給孩子以“幫助”,教師要做好的容納器,讓孩子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負性情緒*對于爭執的處理:通常教師先是公平的,而后是被利用的,最后是不管者*教育的手段和目的有偏差,觀察是幫助解決的途徑。為了觀察而觀察是不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