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情緒社交能力訓練內容安排.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67765
2024-12-16
7頁
46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早教中心親子園經營管理大全資料打包下載
1、0-3歲早教情緒、社交能力訓練內容安排2個月1、鍛煉寶寶笑與條件反射:當寶寶醒來時,媽媽可以輕輕撫摸或者親吻寶寶的鼻子或者臉蛋,并笑著對寶寶說“寶寶笑一個”,也可以用語言或者帶響的玩具逗引寶寶,或輕輕撓他的肚皮,引起他揮手蹬腳,甚至咿咿呀呀發聲。2、給寶寶水浴、空氣浴、陽光浴:水浴是兩個月的寶寶天生就喜歡的運動,洗澡不僅能清潔皮膚、預防感冒,更重要的也是容易忽略的是洗澡時的皮膚按摩,給寶寶擦身體本身就是很好的觸覺訓練。陽光浴、空氣浴也是寶寶健康發展不可缺少的。天氣好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抱寶寶外出接受微風吹拂、陽光沐浴。但是,不可讓寶寶接受暴曬。沐浴時間一般每日3-5分鐘,以后逐漸增加。3、加強母2、子情感交流,保持寶寶愉快的情緒:兩個月的寶寶出生后不愉快的情緒占主導地位,餓了、冷了、尿了、濕了、困了寶寶只會用哭來表示。媽媽要多抱抱寶寶,撫摸和親吻寶寶,這樣會使滿月后的寶寶出現愉快的情緒。有時寶寶會對媽媽的臉發出微笑,有時甚至手舞足蹈。早期母子關系的建立會給寶寶信賴感和安全感,是日后寶寶良好性格發展的基礎。3個月1、家長要經常通過各種方式,逗引孩子發笑,并幫助寶寶做四肢活動。還要經常抱著寶寶親吻、撫摸、說話、唱歌,以逐步建立起親子感情。2、在寶寶情緒愉快時,家長可用愉快的口氣和表情,或者用玩具讓他發出“呃啊”聲,或者“咯咯”的笑聲。一旦寶寶主動發聲了,你就要富有感情的稱贊他,親熱地撫摸他,3、以示鼓勵,并和他你一言我一語地“對話”,誘導寶寶出聲搭話。3、這個時期的寶寶會積極尋找大人,家長要多接觸寶寶,滿足他想要交往的心理需要。比如,家長多到寶寶跟前說話或者逗引他,讓他高興、愉快,或者站在他面前,先看看他是否有興奮得手腳亂動、發笑等反應。若無反應,家長就要做各種動作逗引他發笑。4、這個月的寶寶看到母親走過來時,3個月寶寶發育指標寶寶會顯出快樂和急于親近的表情,有時還會呼叫、手舞足蹈,只有經常和寶寶逗樂的父母才能引起寶寶這種想要親近的激情。親近母親是寶寶到3個月時出現的情感,到6-7個月時就越來越明顯,以至拒絕生人到“怯生”的程度。4個月1、讓寶寶撫摸媽媽的臉:媽媽要經常俯身面對寶寶,4、朝他微笑,對他說話,做各種面部表情。四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與此同時,媽媽還可以拉著寶寶的手摸媽媽的耳朵,摸媽媽的臉,邊摸邊告訴他“寶寶,這是媽媽的臉”,然后發出“咩咩”等好玩的聲音,使寶寶高興,并對你的臉感興趣。然后,和寶寶同時照鏡子,看寶寶的反應。2、家長還要常用親切的聲音在寶寶背后叫他的名字,當寶寶轉頭面向家長時,家長要親切和藹地向寶寶笑笑,并說:“啊,是你在叫媽媽啊!真乖。”逗寶寶發出聲音。3、家長可以和寶寶玩“藏貓貓”的游戲。四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家長面對寶寶,然后拿出一張白紙,突然遮住自己的臉,稍過片刻后忽然又將紙拿開,看著寶寶反復進行幾次,寶寶會高興的發出較大的笑聲,手腳也會高興地舞動5、。5月1、 這個月家長還要繼續訓練寶寶分辨面部表情的能力,讓他和家長一起做驚訝、害怕、生氣和高興等游戲。2、 父母下班回來要主動和寶寶“說話”,交流感情,還要主動逗著他玩或者給他放音樂。時間長了他就能和父母建立感情了。以后寶寶看到爸爸媽媽就會主動發出笑聲,四肢亂動,表現出興奮的樣子。3、 家長還可以和寶寶一起做“舉高高”的游戲。根據5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父母一面舉一面說,慢慢地當父母說“舉高”時,寶寶就會將身體向上做出相應的準備。在舉起和放下動作時,要將寶寶扶穩。千萬不要做拋起和接住的動作,以免失手讓寶寶受驚或者受傷。6個月1、 按照六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寶寶喜歡接近熟悉的人,能分出家里人和陌生6、人。家長要經常抱寶寶到鄰居、親戚家去串門或抱他到街上去散步,讓他多接觸人,要多為寶寶提供與人交往的環境。尤其是要讓寶寶多和小朋友玩,這對培養他的社會交往能力、開發智力、促進語言發展十分重要。2、 寶寶對陌生人開始躲避,有時會有害怕或者哭鬧的現象。所以媽媽如果在6個月以后要上班就應提早安排,早請保姆或者請要照顧寶寶的親屬提前慢慢與寶寶接觸。根據六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這個月齡的寶寶也會害怕去陌生的地方和接觸陌生事物,父母要陪同他逐漸熟悉新的環境和新的事物。有些寶寶害怕大的形象玩具,母親要陪他一起玩,當寶寶熟悉之后才逐級消除恐懼。3、 家長要利用各種形式引起寶寶求抱的愿望,如:抱他上街、找媽媽等。抱寶7、寶前,家長要向寶寶伸出雙臂,說:“抱抱好不好?”鼓勵他將雙臂伸向你。讓他練習做求抱的動作,做對了家長再把寶寶抱起。4、6個月以后的寶寶才能真正察覺別人拿走了自己正在玩的東西,而且反抗強烈,這是寶寶認知能力提高的表現。7個月1、教寶寶學習揮手、拱手等動作:家長要經常把寶寶右手舉起,并不斷揮動,讓寶寶學習“再見”的動作。家長離家時要主動對寶寶揮手,并說“再見”,反復練習。在寶寶情緒好的時候,家長要幫助寶寶把兩手握成拳頭,然后不斷上下搖動,學做“謝謝”的動作。家長每次給寶寶食品或玩具時,家長要先讓他拱手表示謝謝,然后再給他。2、家長要抱著寶寶室內室外看世界,多看各種小動物和會動的東西,”對牛彈琴”地8、與寶寶說話,指認事物(抱時家長要多用一只手托寶寶屁股,一手扶胸,讓寶寶臉朝外,方便寶寶看世界)。如:樹、花、云、樓房、汽車和各種小動物,并對牛彈琴地告訴他事物名稱;教寶寶玉指寶寶和媽媽的頭、眼、鼻、口、耳、手等,告訴他名稱。3、家長要繼續讓寶寶多與同伴交往,幫助他克服膽怯、怕生、焦慮的情緒,引導他正確的表達情感。和同伴玩是寶寶學習語言、鍛煉社交能力、培養良好素質的重要途徑。8個月1、教寶寶認識自己,家長每天抱著寶寶照鏡子2-3次,讓他認識自己。邊看邊告訴他鏡子里的人,如“這是寶寶”、“這是媽媽”等。還可以給他戴上有色彩的帽子、好看的圍巾、頭花等,逗引他高興、發笑。2、家長要經常在寶寶面前做事,9、并注意觀察寶寶是否注視大人的行動。開始時應給予誘導,如“寶寶看爸爸拿什么呢”、“媽媽戴帽子上街了”等。3、當寶寶要東西時,家長要教他伸手來表示要,然后再拿給他所要的物品,并教他用點頭或兩手握在一起上下擺動表示“謝謝”。9個月1、寶寶能模仿大人動作:寶寶在注視大人動作的基礎上開始用成套動作來表演兒歌。父母要先設計好全套動作,并配上相應的兒歌或者短語,每次動作都要一樣,包括拍手、搖頭、身體扭動、踏腳或特殊手勢示范動作,寶寶很快就學會而且能單獨表演。學習時每做對一種都要表揚鼓勵。2、給寶寶接近生人的機會:家長要經常抱起寶寶,讓他接近生人。過一會兒,生人可以給寶寶一個小玩具,同他玩一會,讓寶寶逐漸放松10、,同他笑笑,當寶寶報以微笑時才向他伸手。生人抱寶寶時母親要在近旁,使寶寶有安全感。10個月1.這個月的寶寶能學會5到7種姿勢,用身體語言與別人交流,比如用搖頭表示不同意,擺手表示再見,點頭表示要或是,用手捂住鼻子表示臭,用手指在臉頰上劃動表示“羞羞”。寶寶的肢體語言得到肯定也會促進寶寶語言的進一步發展。2這個月的寶寶喜歡去有小朋友的地方,會同人打招呼,模仿別人的活動和發音,克服害怕生人的情緒,家長要多帶寶寶多接觸其他寶寶和陌生人,鍛煉寶寶的社交能力。11個月1、隨聲舞動 經常給寶寶聽節奏明快的嬰兒音樂或給他念押韻的兒歌,讓他隨聲點頭、拍手,也可用手扶著他的兩只胳膊,左右搖身,多次重復后,他能隨11、音樂的節奏做簡單的動作。 2、平行游戲 讓小兒與小伙伴、家長一起玩,找出相同玩具同小朋友一塊玩,培養小兒愉快的情緒。學步的小兒如在一起各拉各的玩具學走,能互相模仿,互不侵犯,加快獨走進程。12個月1. 教寶寶指認身體:大人指寶寶或媽媽的手、腳、腿、胳膊、肚子、肩膀,告訴他名稱,慢慢練習到他能準確用手指自己的身體,訓練他的記憶力。家長也可以配合念兒歌進行學習。2. 教寶寶用動作來表示配合或表達愿望:日常生活中,要積極訓練寶寶逐步配合家長的能力,建立良好的習慣。比如飯前知道伸出雙手讓家長給他洗一洗,飯后也會配合家長擦手,擦嘴等習慣。同時要建立起用動作表達愿望的習慣,如將玩具或食品放在他的面前,如果12、想要,訓練寶寶點頭表示同意,或搖頭表示反對。3. 家長在向寶寶要東西的時候 ,寶寶能主動給,并且會松手把東西放到家長的手中。4.給寶寶穿衣服時,教寶寶能主動伸手進入袖口,穿褲子的時候,他會把腿伸直來配合家長。13-14個月1、家長要多帶寶寶外出,多讓他和小朋友一起玩,以免寶寶出現不合群或怕生的現象。 2家長仍要多給寶寶聽優美的音樂,聽音樂開始踏步,隨著音樂停止。大人同寶寶一起聽音樂,開始播放就開始踏步,按著節拍踏,到音樂停止為止。寶寶跟隨大人做幾次,逐漸熟悉了節拍就會做得很好。還要培養寶寶對音樂的記憶力,比如記得電視的前奏。 3、要教寶寶分辨家長的表情,當寶寶表現好時,家長可以用微笑、鼓掌、親13、吻來表現喜歡和贊許。當寶寶做不該做的事時,家長可以用瞪眼睛、厥嘴、擺手等表示不可以。 4、繼續教寶寶分辨家長的表情。家長在寶寶面前經常做出高興和生氣的表情,讓寶寶知道什么是喜,什么是怒。如寶寶拿糖給家長吃時,家長要表現出高興的樣子,使他知道做家長高興的事,寶寶做了不該做的事時,要一面制止,一面表現出氣憤的樣子,并說“媽媽生氣了”,使他看到家長表情后終止自己不應有的行為。 5、培養寶寶獨自玩耍。在家長視線范圍內,為寶寶準備他喜歡的玩具和活動用具,如娃娃、汽車、積木、插片等,讓他獨自玩。寶寶提問時,家長要實事求是認真回答,不能搪塞或敷衍了事。 15-16個月1、教寶寶分享食物和玩具。家長要經常講小14、動物分享物品的故事給寶寶聽,讓他知道食物應大家分享,在寶寶情緒好的時候,給他兩塊糖(或其他食物),告訴他拿給小朋友一塊,另一塊留給自己,若按要求做了,要夸獎他,玩玩具最好和同伴一起玩,共同分享快樂。 2、讓寶寶與同伴多玩。為寶寶提供與同伴一起玩的機會,如到鄰居家串門,再安排需要兩人合作的游戲,如蓋房子、拍手、拉大鋸等,訓練寶寶能與同伴一起玩。 19-20個月1、教寶寶學做家務。家長要培養寶寶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過各種方式讓寶寶知道家中日常生活用品存放的位置,每天堅持讓他模仿家長做簡單的事:如:拿拖鞋、拿書報、搬小凳等,若完成好,要表揚他。2、教寶寶用語言稱呼。在寶寶與人交往中,家長可以15、提示寶寶用語言稱呼、問好、說“再見”等,當寶寶幫助或想幫助別人做事時,家長要支持他。3教寶寶說出自己的需要,如“上街”、“喝水”、“玩汽車”等來表達個人要求。4家長要常帶寶寶去室外活動,并且鼓勵他和熟悉的小朋友交朋友。21-22個月1、家長要讓寶寶們協同游戲。家長要讓寶寶與同齡的寶寶一起玩,給他們相同的玩具,以避免爭奪。當一個寶寶做一種動作或出現一種叫聲時,另一個寶寶會立刻模仿,互相笑笑,這種協同的游戲方式是此時期的特點。家長要想辦法為寶寶創造這種一起玩的條件。2、讓寶寶玩過家家。家長創造條件讓寶寶和同伴玩“過家家”游戲,如照料患病的娃娃吃藥、休息,以培養同情心和協作品德。23-24個月1、家16、長要培養寶寶辨別是與非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讓寶寶分辨一些簡單的是與非,知道哪些是好事,哪些是壞事。要注意及時表揚寶寶所做的每一件好事,用眼神和手勢示意,防止寶寶做不應做的事,并利用講故事和打比方的辦法讓寶寶猜想事情的后果。2、教寶寶熱情地打招呼。家長經常教寶寶稱呼各種年齡的人,如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姐姐、弟弟、哥哥、妹妹等。示范早晨見到人要問好,離開時揮手再見,接受東西說“謝謝”時要微笑著注視對方的眼睛,同時要鼓勵寶寶模仿。3、讓寶寶指路:例如到公園怎么走,到超市怎么走,回家怎么走,到姥姥家怎么走等。25-27個月1、教寶寶認識環境。繼續培養寶寶認識居住的環境,先讓他認識家門,再讓他熟悉能17、通向家門的幾條道路,逐漸會認門認路,能順利找到家。認識附近的副食店、百貨店、醫院以及父母常去的地方,再順利的回家。會認路牌、門牌,記住家地址及門牌號碼,能到隔壁小商店購小物品;帶寶寶外出有困難(如問路問事)時鼓勵寶寶去問警察叔叔或路人。2、鼓勵寶寶廣交朋友。鼓勵寶寶與小朋友交往,選擇小朋友團結友愛的童話故事講給他聽,告訴他不打人、不咬人、不哭鬧是好寶寶,讓他知道和小朋友一起玩時,如何做個聽話的好寶寶。28-30個月1、家長要鼓勵寶寶幫家長做家務。培養寶寶幫家長做事的習慣,如掃地、擦凳子、洗玩具等,完成得好時,給予表揚。2、教寶寶使用文明用語。家長與寶寶對話,或與他人交往中,應注意使用文明用語,18、如“您好”、“謝謝”、“晚安”、“再見”、“請您”等。寶寶在潛移默化中也就自然而然的學會了禮貌待人的品德和相關用語。3、教寶寶服從命令。告訴寶寶在什么情況下說“請”、“謝謝”,在寶寶面前,家長要經常使用這些語言,為寶寶做示范。寶寶接受禮物時,要服從家長的命令,說“謝謝”。臨睡前說“晚安”。4、讓寶寶多與小朋友交往,提高他的交往能力。家長要繼續培養寶寶的交往能力,為他提供跟同齡寶寶一起玩的機會,為寶寶準備活動場所和玩具,如沙坑、積木、捏面團、水盆等,讓他和幾個寶寶一起玩。和同伴玩時,玩具數量要充足,以免發生糾紛。5、繼續培養寶寶判斷是與非的能力。在寶寶與他人交往中,繼續教他是非觀念。如寶寶出現打19、人、咬人的行為時,家長要用語言、手勢、眼神批評他,幫助寶寶增強控制力,且終止這種行為。對寶寶不良行為的制止要及時,態度要堅決,但不要打罵,更不能庇護、嬌縱。6、讓寶寶與大孩子們一起玩“過家家”。在孩子們玩過家家時,小的寶寶常常是幫助打下手,如幫助搬凳子、拿東西等。有時充當這個小家的寶寶,讓大孩子充當爸爸、媽媽,能參與大孩子們的游戲,能與別人合作,聽從指揮,比過去的平行游戲和協同游戲進了一步,屬于合作性游戲。7培養寶寶自己唱歌加表演。讓寶寶自己唱一個完整的歌,邊唱邊做適合的動作表演,家長在表揚的同時,也要指出其中小小的不足,并且幫助改正,使唱歌和表演都得到進步。34-36個月1、家長要讓寶寶同大20、家一起唱歌,要求跟隨指揮,同時起止、大聲、小聲、暫停等,享受群體一起唱歌的快樂。2培養寶寶做事有條理。訓練寶寶在睡前將脫下的衣服褲子疊好,按脫下的順序擺在椅子上,起床時就可按擺放順序重新穿上,并提醒孩子,如“衣服疊好了嗎”、“衣服應該這樣擺放”等。訓練他怎樣按順序放自己的東西。培養他生活條理有序,不亂扔亂放的好習慣。2、培養寶寶講禮貌。家長帶寶寶去朋友家作客時,事先要求寶寶講禮貌,如進門見人問聲好,接受食品或玩具時要說聲謝謝,不能亂翻亂動別人家的東西等。養成作客有禮貌,行為有分寸。3、培養寶寶的交往能力。家長在與他人交往中,訓練寶寶做完整的自我介紹,并且能傾聽小伙伴的自我介紹,增進交往能力。4、培養寶寶做家務勞動。家長教寶寶做一些簡單的、力所能及的勞動,鼓勵孩子幫大人做事,如擇菜、拿報紙、倒果皮,拿拖鞋,遞傘,送帽子、上衣、公文包;開始學做家里的整潔、衛生、雜活,如擺餐桌上餐具,疊晾干的衣服等,能準確找出常用物品,如眼鏡、手套、詞典、老虎鉗等,學會使用電視機、CD機。3歲學會自己洗臉、刷牙、洗腳,培養愛勞動、愛清潔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