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大運動能力訓練內容安排.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67851
2024-12-16
7頁
51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早教中心親子園經營管理大全資料打包下載
1、0-3歲早教大運動能力訓練內容安排1個月1、訓練寶貝俯臥抬頭。讓寶貝俯臥,大人在他的頭部上方搖鈴鐺,鼓勵寶貝跟著鈴聲抬頭,每天練習2-3次。 2、訓練寶貝轉頭。將寶貝抱在身上,讓他的臉向著前方,另一個人在寶貝的背后忽左忽右地伸頭、搖鈴或呼喚寶貝的名字,逗引他左右轉頭,以增強頸部肌肉的控制力。2個月1、抬頭:抬頭訓練,即豎抱抬頭、俯腹抬頭和俯臥抬頭(具體方法見1月計劃)。經過訓練,寶寶不但能抬起臉部觀看前面響著的搖鈴,而且下巴也能短時間離開床,雙肩也能抬起來。這樣就豐富了孩子的視覺信息,增強了頸部張力。2、 在訓練俯臥抬頭的同時,可以用手頂住孩子的足底,雖然此時他的頭和四肢尚不能離開床面,但兩個2、月的寶寶會用全身的力量向前躥行,這種類似爬行的動作是與生俱來的本能,與8個月時爬行不同,練習的目的不是教孩子爬的技能馬上會爬,而是通過練習,促進孩子大腦感覺統合的健康發展,同時也是開發智力的潛能,激發快樂情緒的重要方法。3、轉頭練習:將寶寶背靠在媽媽胸腹部,面向前方,爸爸在媽媽背后時而向左、時而向右伸頭呼喚寶寶的名字或搖動帶響的玩具,逗引寶寶向左右轉頭。4、堅持“行走”練習:兩個月的寶寶的步行反射是原始反射之一。如果得不到鞏固和強化,就會在30-40天前后消失。如果每天堅持練習2-3次,每次走10步左右,這種本領就會一直保持。經過每天的強化練習,寶寶在10月前后就能獨立行走。早期站立行走,視野3、比躺著擴大,認知能力大大加強、加快。但是對早產兒、佝僂病患兒不宜進行“行走”練習。5、常常輕捏嬰兒的10個手指和指尖,捏時告訴他手指名稱(對牛彈琴)。3個月1、這個月,家長要繼續訓練寶寶俯腹、俯臥抬頭,方法可以和寶寶2個月時的方法相同。要使寶寶俯臥時頭部能穩定地挺立達45-90,家長可以用前臂和肘能支撐頭部和上半身的體重,使胸部抬起,臉正視前方。家長不要忘記用手抵住寶寶足底,教寶寶練習爬行。2、家長要每天堅持做寶寶被動體操及“三浴操”。3、家長還要鍛煉寶寶四肢的肌肉。家長可以在寶寶手腳上系上可以發聲的玩具。隨著寶寶四肢的不規則運動,玩具也在空中搖晃起來,并發出響聲,寶寶的視線隨搖晃的玩具移動,4、從而吸引寶寶的興趣,使寶寶達到全身運動的目的。4、家長要教寶寶練習翻身:家長在兩次喂奶中間,可以把寶寶放在硬板床上,先讓寶寶仰臥,然后把寶寶左腿放在右腿上,家長左手握寶寶左手,右手指輕輕地推寶寶背部,使寶寶主動向右翻身。(3個月寶寶發育指標)媽媽還可以把玩具放在寶寶身體一側,逗引他翻身去抓,然后家長握住寶寶一側手臂,另一只手在寶寶背后輕輕地輔助他翻身,把他的身體引向玩具一側。當寶寶身體呈俯臥位后,他會很自然的做抬頭練習,寶寶吃力的嘗試抬頭,并且左顧右盼,還經常用肘部撐著前胸,抬一抬胸部。這些笨拙的行為動作在成人看來是在“受苦”,實際上,寶寶會從中體驗到快樂,并發出“嗯嗯”的聲音,以示他在努力學5、習,這樣鍛煉可以開發寶寶的各種能力。每日數次,3個月末寶寶就會自己翻身了。4個月1、家長要在原來的基礎上繼續訓練寶寶俯臥抬頭。如:家長站在寶寶身邊并和他說話,使他的前臂支撐全身,他可以將胸部抬起,抬頭看你。家長還可以在前方用玩具逗引,從左到右、從遠到近移動玩具。家長可以觀察寶寶的反應,并做記錄。2、練習寶寶翻身:家長可以繼續按照前面的方法訓練翻身。也可以在他的一側放一個玩具,逗引他翻身去取,此時,您可握住寶寶一側的手,寶寶自然而然的就握著您的手,作出翻身的動作,并由仰臥到側臥再到俯臥。3、練習寶寶拉坐:寶寶在仰臥時,父母可以握住寶寶的手,將其拉坐起來。注意讓寶寶自己用力,父母只用很小的力,隨著6、寶寶的適應,家長逐漸減力,讓寶寶握住父母的手指拉坐起來。四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這個月寶寶的頭能伸直,不向前傾。家長每天可以訓練多次。4、家長還要堅持每天上下午各給寶寶做被動操一次,促進寶寶全身肌肉和關節活動的發展。5、家長還可以把小寶寶放在圍欄床的一角,用枕頭等支撐著寶寶的身體,寶寶能坐10-15分鐘。5個月1、家長要繼續練習寶寶抬頭,強化寶寶抬頭的動作,在原有基礎上使頭抬得更穩定。家長可以把寶寶放在俯臥位,然后用色彩鮮艷的玩具給俯臥的寶寶看,這時寶寶的胸部能離開床面,上身體重落在手上,家長可以將玩具慢慢向上移動,逗引寶寶抬頭的距離逐漸增大。經過多次訓練后,使他的頭豎得更穩,離開床面的角度越大,7、維持的時間越長。2、家長可以把寶寶豎著抱起來,然后在他前方逗引他,使寶寶的頭能豎起來,讓他觀察四周景象;在豎直的基礎上還可移動逗引玩具,使他頭部有時可以隨物體的移動而轉動。3、家長可以緊握寶寶雙手,將寶寶緩緩拉坐起來,使他頭部能抬起,逐步減少寶寶頭向前傾的程度,使頭和軀干保持在一條直線上,此刻頭已經不再向后仰了。4、家長可以兩手扶著寶寶腋下,讓他站在家長的大腿上,保持直立的姿勢,并扶著寶寶的雙腿跳動,每日反復練習幾次,促進平衡感知覺的協調發展。5、家長可以把寶寶放在有扶手的沙發或者小椅子上,讓寶寶靠坐著玩耍,或者父母給予一定的支撐,讓寶寶練習坐,支撐力量可以逐漸減少,每日可以練習幾次,每次大約8、10分鐘左右,可以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家長靈活掌握。6、家長繼續用玩具逗引寶寶,并增加寶寶左右側級俯臥位的翻身練習,使他全身都得到鍛煉。6個月1、 家長在練習寶寶靠坐的基礎上,還要讓寶寶練習獨坐,父母可以先給予一定的支撐,以后逐漸撤去支撐物或者首先讓寶寶靠坐,待坐得較穩后,逐漸撤去支撐物。寶寶有時要到7個月才能真正坐穩。2、 訓練寶寶匍匐前行:父母可以先把手放在寶寶的腳底,利用寶寶腹部著床和原地打轉的動作,幫助他向前匍匐前行。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家長可以逐漸用手或者毛巾提起寶寶腹部,使他身體重量落在手和膝上,方便于他向前匍行。3、 家長還要繼續每日給寶寶做被動體操,可以一次做完8節。上下午各鍛9、煉一次,促進他全身肌肉和關節活動的發展。4、 培養寶寶學習由仰臥翻至側臥,然后再翻至俯臥。家長可以把玩具放在寶寶身體的一側他伸手夠不著的地方,寶寶為了夠取玩具會先側翻身體,伸手使勁也夠不著時,全身再使勁就會變成俯臥的姿勢了。7個月1、家長要繼續讓寶寶練習爬行,讓寶寶從匍行轉到爬行,腹部逐漸離開床面,并用手臂轉圈或者后退。家長可以把玩具或者食物放在不同的位置上,讓寶寶爬著去夠。此間,寶寶從頭自由轉動逐漸到頭能保持平衡。家長可以用毛巾提起寶寶腹部,練習手膝的支撐力,為寶寶過渡到手足爬行做準備。2、家長要每天幫助寶寶練習寶寶體操。主要練習上肢、下肢、爬行、站立、走、拾取、跳的動作。3、教寶寶學習連續10、翻滾:寶寶學會從俯臥轉到仰臥,再從仰臥轉到俯臥,常常為夠取遠處的玩具而繼續翻滾,從大床的一頭翻到另一頭去取。這是第7個月寶寶出現的特殊能力。4、家長還要堅持讓寶寶練習坐。8個月1、教寶寶爬行:此時寶寶可以由手膝爬行到手足爬行,家長可以讓寶寶能腹部離床用手膝爬,也可以讓寶寶和其他同齡寶寶在鋪有地毯或者塑料地板的地上互相追逐爬行、玩耍,或者推滾著小皮球玩。2、家長要讓寶寶練習自己從仰臥拉著物體(如床欄桿等)站起來。可先扶著欄桿坐起,逐漸扶欄桿站起,鍛煉寶寶平衡自己身體的技巧。9個月1、家長可以幫助寶寶站立、坐下:讓寶寶從臥的姿勢拉著東西,或者牽著大人的一只手站起來,在站立時用玩具逗引他3-5分鐘,11、他可以扶住大人的雙手慢慢坐下。扶他站起比坐下容易,幾分鐘以后,大人要幫助寶寶坐下,以免寶寶勞累。2、教寶寶坐起并邁步:讓寶寶仰臥或俯臥,用語言、動作示意讓他坐起來,然后握著寶寶雙手,讓他站起來并且鼓勵他邁步。他配合時,家長要表揚他,讓他高興,使他身體平衡和協調能力進一步得到發展。3、教寶寶進行花樣爬行:經過一個月爬行訓練的寶寶,到這個月已經由原來手膝爬行過渡到熟練的手足爬行,由不熟練、不協調到熟練、協調。家長可以用他喜歡的玩具逗引他,他會像一名生龍活虎的運動員一樣向前、向后、向左、向右,一會兒躍躍欲試,一會兒又急轉彎猛撲過來。10個月1、培養寶寶獨站片刻練習:幫助寶寶站穩后,大人雙手慢慢收回并12、拍著手說:“寶寶乖,寶寶自己會站了。”反復訓練,或讓寶寶靠著欄桿或背靠墻站立片刻。漸漸地在無扶物的條件下讓寶寶學會站立。2、教寶寶邁步走:大人兩手握住寶寶的手,大人一步一步往后退,讓寶寶慢慢邁步向前走,一邊走一邊數數。或讓寶寶扶著推車,媽媽向前推,讓寶寶學會跟著推車邁步。大人也可以雙手牽著寶寶,兩人面向前方,媽媽向前邁左腳,寶寶也跟著邁左腳,媽媽邁右腳寶寶也跟著邁右腳,兩人一邊邁,一邊數數。慢慢一步一步練習,讓寶寶熟悉邁步,體會體重從一腳移到另一只腳上,漸漸熟悉身體站立平衡。3、練習寶寶站起,坐下、翻滾:家長要訓練寶寶由坐著的姿勢到主動拉著欄桿站起來。接著練習讓寶寶自己扶著欄桿蹲下去拾玩具,拾13、了玩具訓練他再坐下,最后還練習從坐著的姿勢變成躺下并練習翻身打滾。4、家長還要經常教寶寶做嬰兒體操:這個月,家長可以試著教他自動體操,家長喊口令,讓寶寶跟著口令做四肢的運動,促進寶寶全身肌肉和關節的發展。11個月1、踢球 寶寶已經能夠扶著床欄、凳子、沙發等由蹲著到站穩,可在距寶寶的腳35厘米處放個球讓他踢。在踢來踢去的過程中,寶寶會十分開心,鍛煉了大腦的平衡能力,促進了眼足腦的協調發展,還建立了“球形物體”能滾動的形象思維。嬰兒78個月就會用腳踢球了。2、爬越障礙 11個月的寶寶具有熟練的爬行技能和極強的攀高欲望,一刻不停地“攀上爬下”是這階段寶寶的特點,這是寶寶自我探索、自尋其樂、增強才干的14、動力。應創造條件和寶寶開展“爬大山”、“越障礙”的游戲。12個月1. 教寶寶拾圖片:家長可以有意地把圖片放在地上,然后說“寶寶把圖片撿起來拿到媽媽好嗎”當他撿起來后,家長要說“謝謝”。2. 拿玩具:在地上放一根顏色鮮艷的彩帶,牽成直線和彎線型,在寶寶的前方擺一個寶寶喜歡的玩具,家長牽著寶寶的一只手,慢慢隨著彩條直、彎的方向行走,讓寶寶拿到自己喜歡的玩具。3. 把寶寶放在沒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地方讓他站立,當寶寶已經獲得平衡后,家長可以松開雙手,寶寶能短暫的保持平衡10秒鐘以上,不摔倒。4. 寶寶獨走幾步:家長拉著寶寶的一只小手,寶寶能協調的移動雙腿向前走(10步以上),不再只是轉圈,拉他的手不再起15、支持作用。5. 家長可以把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一個玩具柜里,高興的抱著寶寶說“去把玩具拿來好不好”然后放下寶寶讓寶寶朝著玩具的方向走,寶寶看到玩具后就能高興的向前走幾步。6. 家長把皮球輕輕地拋給寶寶,再讓他把球拋給家長,如果他不會給,家長要先做示范,經過數次訓練他就能學會拋球的動作了,但動作還不夠平衡和協調。7.家長先準備一個不倒翁玩具,讓寶寶在玩的時候學習不倒翁,爸爸在寶寶的身邊用右手從后面輕推寶寶,用左手在前面保護,看寶寶是否站穩而未向前傾倒。還可照此練習前后左右方向,如果寶寶都沒有倒,爸爸就抱起寶寶表揚他。鍛煉寶寶的身體平衡能力,抵抗外力站穩身體。13-14個月1、這個月的寶寶能行走自16、如。家長要繼續讓寶寶練習獨立行走,使寶寶從蹣跚的走幾步,逐漸到較長距離穩定的行走。如果寶寶拉著拖車類的玩具走路,與同伴比賽誰走得快,采用讓他扔球,撿球,跑來跑去找玩具等游戲的方法訓練寶寶的綜合動作能力。 2、訓練寶寶爬樓梯。家長還要練習寶寶手腳和全身的動作協調。比如讓寶寶爬上幾級不太高的矮滑梯或臺階,然后再扶住滑下來,反復練習。家長要注意安全保護,坐滑梯要穿死襠褲,以免蟯蟲交叉感染。 15-16個月1、家長和寶寶在地上玩多種動作游戲,如與寶寶玩球、踢球等,這樣可鍛煉寶寶在獨立行走中自如的做各種動作。也可以讓寶寶推著嬰兒車玩,教他推車前進,轉彎等,還可練習側身走,后退走,家長在一旁保護,并不斷表17、揚他走得棒。 2、家長還要教寶寶拋球,給寶寶一個球,教他舉手過肩用力將球拋出,反復練習,直至能向前方拋球,以鍛煉平衡和動作協調能力。 3、家長常帶寶寶去玩滑梯,和他上下樓,鍛煉他的下肢肌肉。 19-20個月1、繼續讓寶寶練習上下臺階(樓梯)。家長可以有意識的讓寶寶練習自己上下臺階或樓梯,從較矮的臺階開始,讓寶寶不扶人只扶欄桿自己上下。2家長可以讓寶寶練雙足跳,拖著玩具倒退走,練習能較穩定及持續的倒退走。2、教寶寶擲球。家長與寶寶可以一起擲球,并說:“扔到我這邊。”父母各站一邊,寶寶可以站中間,讓寶寶學著向兩個方向扔球。3、家長仍要堅持讓寶寶練習跑。家長可以和寶寶玩捉迷藏、找媽媽的游戲。在追逐玩18、耍中有意識地讓寶寶練習跑和停,漸漸地寶寶學會在停之前放慢速度,使自己站穩。游戲中逐漸使寶寶能放心的向前跑,不致于因速度快,頭重腳輕而向前摔倒。21-22個月1、讓寶寶多進行雙腳跳。家長可以拉著寶寶的雙手與他對面站立,先示范雙腳跳一次,然后與寶寶同跳,開始練習時可拉著寶寶的兩只手,讓他雙腳跳,逐漸由一手牽著跳到扶物跳,進一步讓他自己跳。反復練習,對腦平衡系統的協調發展十分重要。2、讓寶寶爬上高處。讓寶寶搬個板凳放在床前或沙發前,先上板凳,上身趴在上面,然后把一條腿抬起放床上,幫助他爬上去。寶寶漸漸學會爬上椅子,再到桌子上抓取玩具。獨自抓取高處之物,會有一定危險,家長應將熱水瓶及可能傷害孩子的物品19、移開。桌子上不要鋪桌布,不放易燙傷物品,以免發生意外事故。3、繼續讓寶寶多跑。繼續讓寶寶參加跑步練習,如家長把小球滾出兩米之外,讓寶寶跑過去拾回來,再滾出去,再拾回來,反復練習。4、讓寶寶練習走橋。在寶寶行走自如的基礎上,玩一些走步的游戲。如把地上五塊地磚比作橋,讓寶寶練習從橋上走,以訓練寶寶的平衡能力。5、讓寶寶練習踢球。讓寶寶練習踢球,如父母分別站在他的左前方和右前方,邊喊口令(把皮球踢向爸爸或媽媽),邊鼓勵寶寶踢球,做對了要給予表揚。23-24個月1、訓練寶寶走“S”形線。家長用粉筆在地上劃一個約10米長的“S”形線,讓寶寶踩著線往前走,走到頭,并且,始終能踩著線走的,要給予表揚。如果完20、成得好,可根據孩子情緒來回走幾遍,這能促進寶寶左右腦的健康發展。2、教寶寶跨越障礙。家長在地上平方六塊磚,每兩塊間距510厘米,讓寶寶練習在磚上走,每步踏在一塊磚上,家長要在旁邊保護,以防寶寶磕碰在磚頭上。這對寶寶大腦平衡知覺,空間知覺的發展大有好處。3、教寶寶展翅飛翔。家長帶寶寶去戶外寬敞的地方,同寶寶一起張開雙臂當翅膀學鳥飛。最好一面同寶寶唱歌,一面有節奏的使雙臂上下運動,兩腿快快的小跑和跳,使上下肢同時活動,讓寶寶高興。25-27個月1、家長可以教寶寶跳遠和跳高。家長與寶寶相對站立,拉著他的雙手,然后告訴寶寶向前跳,熟練后可讓他獨自跳遠。家長還可以拉著寶寶的手,往高跳,看誰跳得高。2、家21、長還可以和寶寶玩踢球比賽。用凳子搭個球門,家長先示范將球踢進球門,然后讓寶寶試踢,踢進去要給予鼓勵。3、和寶寶玩跑與停。在寶寶跑步熟練的基礎上,繼續練習能跑能停的平衡能力,如對寶寶喊“開始跑,一、二、三停”,要反復練習。注意,家長要站在寶寶的前方,對寶寶易于扶停而不易摔倒。28-30個月1、家長可以教寶寶用足尖走路。繼續訓練寶寶走路能力,如在地面上劃一條S形曲線,讓他用足尖走在線上,完成得好,給予獎勵。2、訓練寶寶走“平衡木”。家長可以把長方形的8塊磚放平,鋪上15厘米寬的木板做成平衡木,讓寶寶在上面行走。開始可以扶手保護,反復練習,至行走自如。3、教寶寶做“模擬操”。在唱兒歌的基礎上,配合手22、臂及雙腿動作。”。34-36個月1、家長仍要繼續讓寶寶多玩球。繼續玩球的游戲,讓寶寶學拋接球,家長站在寶寶的對面,把球直接拋到他預備好的雙手當中,反復練習后,增加拋球距離,鍛煉寶寶手臂抬高或略彎腰動作,并比賽看誰投得遠。2、家長要讓寶寶玩蕩秋千。家長可以帶寶寶到兒童游樂園蕩秋千,跳蹦蹦床,扶寶寶從蹺蹺板的這一邊走到那一邊,或坐在蹺板的一頭,家長壓另一頭,訓練平衡能力及控制能力。2、家長仍要讓寶寶玩跳高的游戲,練習跳躍運動。可以把10厘米高的小紙盒放在地上,讓寶寶跑到近前雙足跳過去。反復練習,要注意保護寶寶。3、讓寶寶玩跳遠。家長可以示范雙足立定跳遠,鼓勵他學跳,與小朋友一同練習,邊跳邊說:“看誰跳得遠?4、讓寶寶玩跳格子。在單足站穩的基礎上,訓練單足跳,也可以教寶寶從一個地板塊跳到相鄰的地板塊,熟練后玩跳格子游戲。5、教寶寶踢小球。家長與寶寶一起玩球,拿小方凳當做球門,在距球門一米處示范踢球入門,鼓勵寶寶學踢球入門,成功了,家長要給獎勵。6、讓寶寶騎三輪車。寶寶在會騎三輪車的基礎上,熟練掌握騎三輪車的技能,如會騎車走直線,會拐彎,遇到障礙物會停車等,以鍛煉平衡及協調能力。